修車工:汽車修理收3000,不貴!二輪電單車收50,太貴了!為啥?

2021-01-18 騰訊網

很多人可能都看到一個現狀:

街頭的電動自行車是越來越多了!

據統計,2019年全國電動兩輪車總銷量突破3800萬臺

電動二輪車自2005年至今,全國保有量約有2.8億臺。

據公安部發布的數據顯示,至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達2.7億臺。

可以看出,現在電動二輪車與汽車保有輛大致相等。

那問題來了:街頭到處都能看到大小不一的 汽車維修店,

為什麼有時候想找個電動自行車維修店都很難找到呢?

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造成的:

1,汽車維修收費高,利潤大,作為投資項目,無疑更適合。

大家不要覺得」修家電貴「!修車才是真的貴!

舉個例子:家裡的空調壞了,修一下平均也就200塊,師傅還可能冒著生命危險高空作業。

而你的汽車壞了,打不著火,那這個維修沒有幾千是下不來的。

有人說,這樣比不公平,那就以小問題來論:

空調漏水,小問題。叫個師傅到家修才80-100左右

汽車刮蹭,小問題吧,補漆最少300塊,哪怕就是1CM長的小刮痕。

所以說,汽車維修是現在維修行業的暴利項目,自然更受人推崇。

而電動自行車呢,由於新車的價格都才一兩千塊,別說維修價格了。

2,電動車維修更辛苦,不適合招師傅。

大家都看得到,修汽車,要用到多少大小型工具?

有起重機,液壓升降臺,大功率電鑽...基本手工操作的很少,還有輔助檢測電腦軟體 。

而電動自行車修理呢,靠手藝術,靠蠻力!

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汽車修理入門也很簡單的,我有個同學,決定做汽修,

找了個汽修店去打工,洗了幾個月的車,就開始學換胎,補胎,機油,等。

這些也都是一些熟能生巧的活,幹的多就夠。

複雜一點的,關於修發動機或變速箱或者支架時,基本也是整塊換,

所以說汽修也就是一兩年就能成為師父。

當然,修二輪電動車入門還更快。

2014年我決定做電動車維修時,就找了一家電動車修理店,

免費給他打工一個月,拆裝了十幾臺電動二輪車。

後面直接自己租門店開張,還做得有聲有色。

3,很多人認為電動自行車將被禁止,所以不看好這行。

的確,很多地方因為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很多,想要禁止電動自行車。

但是,這是禁止不了的。

二輪摩託車禁止就應該的,但社會的發展,二輪電動車是順應時代的產物。

所以都會進行試探性改善。

看看,現在深圳新修的路,除了有機動車道、人行道 之外 ,還規劃了一條」自行車道「

,電動二輪車也進行備案上牌合法化了,還推行一人一車一保險,不會禁止的。

在一線城市,為什麼基本上每個家庭都要有一臺電動二輪車呢?

主要是現在機動車太多,車道太堵,趕路沒有二輪電動車快,為什麼不買一臺備用呢?

就我測試多次,8KM的路,我開車過去在早晚高峰,耗時70分鐘。平時也要30分鐘左右。

實在是路上的紅綠燈太多,根本就跑不起來。

而電動自行車呢,人行道 可以走,自行車道 也可以走,甚至為了速度機動車道 也偶爾走。

8KM的距離就算是新國標電動自行車都只需要20分鐘。

以前學校放學,一大片的汽車把學校門口擠的道路封閉,

現在呢,沒幾個開車接小孩的,都是電動車一排排的,方便極了。

電動自行車這麼多,開家維修店鋪怎麼樣?

電動車維修店是個靠手藝吃飯的技術活,真的只能維持一家的生活。

2014年,我花了2萬元租了個小門店,做了一年多,

才真正明白為什麼 電動車維修店 很少的原因。

而且電動車維修店的老闆基本上都是50歲左右。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做這行呢?

聽我來分析幾點:

1,沒自由。

就跟開便利店一樣,你必須時刻要守在店裡,等著上門生意。

還不能隨便關門,以防路人以為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靠譜。

2,工作時間長

在人們出行上班的早上6-7點,你必須要開門營業了,不然人家要把你的電話都打爆。

晚上不到10點你別想關門,只要你的招牌上面有電話,回去了也會被叫過來。

為什麼?不解釋,為了生意的誠信。

3,收費高不起來。

最常見的故障就是補胎,到現在吃個外賣都是20元的時代,

給人家補個胎,收15元還有人說太貴,說你太黑。

就問下,拆裝輪胎不是技術活嗎?普通人能幹嗎?

雖然補丁的成本只是幾毛錢,但人工時間成本賺你個十幾塊錢容易嗎?

大點的故障,比如電機壞,控制器壞,電池壞,這些問題還能賺點錢。

當然,總體上,電動車維修每月賺個8000+是沒一點問題的,只多不少。

如果周邊的客戶體量大,換電池、收售二手算起來,一年掙個12W不在話下。

如果你沒有學歷 ,沒有技能,還想當老闆的,學會修電動車也是個好活路。

電動自行車維修 零基礎到精通要多久?

繼龍哥也算是個中等偏上的老師傅,實話講,

入門只需要2個月,能夠解決大部分問題,需要半年。

能夠解決所有問題,並且時效快的話,需要一年以上,

而且維修案例要大於300臺。

因為技術其實都是不難的,難的是你不愛學習,不愛鑽研不長進。

做維修手藝的師傅,基本上可以保障生活,想發財不太現實。

家務繼龍哥15年的社會經歷,多行業、跨行業的創業案列,

都會一五一十總結分享給朋友們,願意交個朋友的點個關注吧!

相關焦點

  • 汽車沒修理,4S店就要收1200元,女車主被氣炸:我沒修車憑什麼收費?
    汽車若是有問題或者是發生事故之後,肯定要去修理,而一般情況下都是修完車之後,車主才會支付相關的維修費用,若是車主覺得維修的價格自己無法接受,那麼就有可能更換一家4S店去修車,而4S店要是沒有修車,就不應該收取費用。
  • 臺北推進單車、機車、汽車移動共享服務
    新華社臺北2月23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臺北市23日宣布將從3月起進行共享電動汽車試辦運營,以完善臺北交通的「3U計劃」,即共享單車YouBike、共享機車Umoto、共享汽車Ucar。  據臺北市交通局負責人介紹,臺北市聯合共享電動車廠商電馳公司先投放10輛納智捷電動車,並提供11處公有停車場,進行示範經營。
  • 北上廣的馬路,不讓電單車共享
    共享電單車,不是不想進北上廣,而是進不來。  近來,二線城市的政策管控力度也在加強。11 月底前,長沙也開始對共享電單車進行整治。據報導,長沙原有的大約 46 萬輛共享電單車,目前被保留在長沙市場內的只有不超過 10 萬輛。而在廣東的佛山、中山,以及合肥、大同等地,今年下半年開始也相繼對共享電單車進行整治和清退。
  • 群雄逐鹿的共享電單車市場 看騎電單車如何「出圈」?
    其中,「最後一公裡」的出行痛點,推動形成了共享電單車。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將超過800萬輛,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1.4%。共享電單車市場價值的釋放迅速吸引各大平臺穩步推進投放布局。
  • 共享電單車「攻守道」,如何運維停放才是燃眉之急
    2014年,北大畢業生戴威為解決大學生校園出行問題,與4位合伙人共同成立中國第一家共享單車企業——OFO騎遊。一年後,做了十年汽車記者的胡瑋煒辭去工作,投入共享單車領域,創立摩拜單車。
  • 天價轉院費惹怒家屬,多收3000還不開票,醫院回應:是勞務費
    田燁質疑張掖人民醫院堪稱「天價」轉院費,認為醫院「拿病人生命脅迫家屬索要錢財,不給錢就不讓走」。15日下午,張掖人民醫院醫德醫風辦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收取的5550元救護車費用是經物價局批准的,開具了票據;另收取的3000元,是醫護人員來回的費用,相當於勞務費。
  • 安全氣囊如果彈出再塞回去得花多少錢,修車工,說出來怕嚇到車主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汽車的定義已經不像步伐那麼簡單,從汽車的外觀、動力、性能、安全等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其中一定要裝備安全帶和安全氣囊,當汽車相撞時,安全氣囊可以更好地保護司機和乘客的安全,安全氣囊如果彈出再塞回去得花多少錢?我問了老練的車修理師,他說修車工害怕讓車主吃驚。
  • 女孩做個頭髮閒聊到備孕,店員推薦上二樓,多番優惠收了3000
    女孩做個頭髮閒聊到備孕,店員推薦上二樓,多番優惠收了3000元有個女士到自己家附近的美容美髮店裡剪頭髮。和店員閒聊說到備孕的事,隨後店員帶她去了2樓,接受了理療項目。她是這家店的金卡vip,卡裡還有3000元左右的餘額。
  • 修車工看到急了眼:快剎車
    越來越多的東西變得很高科技,就拿汽車來說吧,現在的汽車也增加了許多新的功能。這些功能的出現可以讓車主更加直觀地知道汽車哪個方面出現問題。但有些功能的出現,有不少駕駛車主還是不算太明白的,就像很多車主對汽車儀錶盤上的「烏龜曬太陽」就不知道是是什麼意思。
  • 收廢品大叔50元買的舊保險柜,打開一看,網友:這波不虧!
    有一些人可能覺得收廢品的人是一個不太好的職業,很多人甚至覺得不光鮮,但其實收廢品也是挺賺錢的,只要認真幹活,還是可以的。並且只要做大之後,成為了「破爛王」,那就更賺錢了。收廢品有一些是挨家挨戶收的,但是也有一些是讓別人把東西帶到你這裡來直接回收的。
  • 《收信快樂》上海第二輪復演出票!
    2018年幸福莊聖誕戲劇節上,《收信快樂》首演成功,很多觀眾推薦是戲劇節上「最值得期待的作品」; 現在,上海第二輪復演正式啟動,瞧,李政國和陳淑芬,他們來了.「上課不可以傳紙條」  這齣最簡單的戲叫《收信快樂》,在百老匯,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情書》(Love Letters)。
  • 為啥老司機總愛在車內放一塊香皂?修車工:看似不起眼,其實很有
    現在國內社會經濟發展的很快,越來越多的人都已經買上了汽車當上了車主。汽車在國內發展三十多年來也誕生了不少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先不說技術的問題,在有些用車經驗方面,新手肯定是不如老司機的。都說大樹底下好乘涼,有別人的經驗不用,那可就太笨了,為啥老司機總愛在車內放一塊香皂?
  • 電單車「三國殺」:新瓶不裝舊酒
    除了松果這樣僅存的幸運兒,新晉中小玩家想要拿到電單車入場券,已經幾無可能。終於等到風來了,但這註定不是一場戰役,而是戰爭。「三國殺」三年前,ofo、摩拜和哈囉在上演共享單車「三國殺」的同時,也曾小規模試水電單車。但是,當時監管的關鍵詞是:不鼓勵、不發展。
  • 聽說有一家黑店「坑」了高六車主50塊?
    車友B:老闆您家安裝太貴了,人家才50。我能光買剎車嗎?店家:能。數日後……車友B:老闆,您家的剎車有問題,剎車沒力度。店家:拍照看看車友B:50店家:他的安裝50都不值,如果剎車沒有被他弄壞的話。我可以重新裝好。車友B:安裝多少錢?店家:8xx車友C:老闆,您這裡kwv3避震多少?店家:避震2xxxx,安裝3xxx。車友C:太貴了,我可以自己買件來裝嗎?店家:能!
  • 共享電單車:兩千億市場的「新故事」
    阿里、騰訊、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寧德時代、中國鐵塔等大廠先後涉足;初創公司不斷湧現,並獲得資本持續加注……共享電單車的「新三國」一、共享電單車的行業現狀前幾年電單車在中國市場中一直不溫不火,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即是政策影響。
  • 電單車墳場也來了:難求大城市接盤,投放半年即面臨拆解
    可是,北上廣深明確不鼓勵電單車的發展,多數二三線城市也對共享電動車設立了嚴格的準入門檻,在長沙也開啟嚴監管時代後,共享電單車將很難再找到其他能夠承載其運營的大型城市。剩下26萬輛電動車仍然比長沙未來的配額總數的20萬還要多,其中大部分車所面臨的,極有可能是被拆解的命運。
  • 小鹿單車停止運營押金怎麼退?共享電單車被叫停
    (原標題:小鹿單車停止運營 共享單車洗牌在即)  10月23日是小鹿單車暫停運營的時間。  近日,共享電單車企業小鹿單車通過官方微信發布通知稱,計劃於2017年10月21日起回收車輛,10月23日暫停運營。消息顯示,小鹿單車是北京市出臺明確不發展共享電單車政策後首家宣布暫停運營的企業。
  • 當年的高大上,現在成垃圾了,50元收了臺松下CD機
    花50元收了一臺松下的CD隨身聽,除了CD機本身之外,再無其它配件。試了一下沒有什麼問題,就是沒有線控,音效無法調節。默認是S-XBS的,也就是重低音,聽著感覺不太舒服。在網上找了一下線控,發現價格比CD機還貴,只能等以後慢慢的配了。這款松下CD機的型號是:松下SL CT780,在當年也算是比較高端的產品了。
  • 汽車修理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太平洋汽車網】汽車修理應當遵循先簡後繁、先易後難的原則,先思後行、先熟後生的原則,先上後下、先外后里的原則,先備後用、代碼優先的原則,修理在前、更換在後的原則。汽車修理包括汽車電路檢修、發動機檢修、鈑金噴漆、大燈升級、新能源汽車修理、汽車美容等等。汽車修理是為消除故障和故障隱患,恢復汽車總成規定的技術狀況或工作能力,對損傷的零部件和總成進行修復或更換的作業總稱。
  • 解決電單出行需求,「獵吧」潛行三年打造電單車共享出行生態平臺
    )上海】5月19日報導(文/元傑)據統計,我國電單車保有量有2.2.億,年增長在3000-4000萬輛之間,潛在需求用戶群達6.77億。然而他們每年的產品研發效率卻很低;其次,在C端,買車、養車、充電、防盜、停放等問題一直是困擾消費者的煩惱,不買車不方便,買了車又煩惱不斷;第三,由於電動車的門檻低,使用電動車的消費者安全意識參差不齊,同時單車本身安全防護措施也不如汽車,每年交通事故頻發;最後,由於各地域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不一樣,行業的標準難統一,電動車在交通管理上一直處於混亂狀態,超標車多,亂停亂放現象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