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要做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戰士。」在2019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不禁心潮澎湃,思緒連篇。
習近平總書記點出了當務之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勝利實現我們黨確定的目標任務,必須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
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地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
我們黨領導的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正在如火如荼進行。鬥爭本身不是目的,是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是一件大事,關乎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人民的福祉。」今年3月1日在2019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用三個「命運」一個「福祉」強調了培選年輕幹部的重要性,並對廣大年輕幹部明確提出了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修養等要求。
「當攻堅克難的奮鬥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年輕幹部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這兩次講話的諄諄教誨,牢據初心使命之「圓心」,緊握黨性修養之「圓規」,擴展執政能力之「半徑」,激發偉大鬥爭之「動力」,紮實奮鬥,實在幹事,做到「風雨不動安如山」。
牢據初心使命「圓心」攻堅克難 為民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就是圓心,「始終」就是圓滿、圓夢,所謂形成閉環。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就應該成為共產黨人的圓心。一切思考思想、理念言行,都圍繞這個圓心,才能畫出完美的圓。
「人到半山路更陡,不進則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進行偉大鬥爭,甚至會遇到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幹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離開了人民,我們就會一事無成。
只有把黨的初心、黨的使命銘刻於心,人生奮鬥才有更高的思想起點,才有不竭的精神動力。沒有飽滿的奮發進取、幹事創業的激情,人生事業何以圓滿?
我們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年輕幹部要牢記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真正同人民結合起來。
年輕幹部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虛心向群眾學習,真心對群眾負責,熱心為群眾服務,誠心接受群眾監督。
年輕幹部要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接地氣、通下情。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撐,是我們從事一切工作的又一個圓心。衡量幹部是否有理想信念,關鍵看是否對黨忠誠。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告誡我們,「不做政治麻木、辦事糊塗的昏官」「不做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懶官」「不做推諉扯皮、不思進取的庸官」「不做以權謀私、蛻化變質的貪官」。他還強調:「幹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
年輕幹部要忠誠乾淨擔當。要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經常對照黨章黨規黨紀,檢視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斷撣去思想上的灰塵,永葆政治本色。
緊握黨性修養「圓規」自我修煉 細照篤行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實情況複雜多樣多變,領導幹部面臨諸多考驗。如何做到在權位面前不自我膨脹、在金錢面前不產生貪慾、在美色面前不亂了心神?既需要外在的約束,更需要內心的黨性修養。如同畫圓需要「圓規」,才能控制好線條,不走樣、不變形。
「幹部的黨性修養、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工齡的增長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必須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自我」強調了「為政之道,修身為本」的樸素道理。
同樣,鬥爭的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鬥爭的本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自然增長而自然提高。要將黨性修養融入到鬥爭本領中去。
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的事跡廣為流傳。晚年的張富清依舊保持著看書學習的習慣。「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黨性修養、加強品格陶冶,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清清白白為官,始終做到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張富清學習2016年版的《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所作的筆記,正是其身為共產黨員一生注重黨性修養、不斷提高鬥爭本領的真實寫照。
守好「方」,畫好「圓」。像圓規那樣不偏離方向,年輕幹部要切實學好自我修煉這門「必修課」,錘鍊光明坦蕩的光輝品格,保持嚴肅的生活作風。
像圓規那樣不跨越紅線,年輕幹部要真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尋找對政治品格、價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風操守的要求,反觀內省,細照篤行。
像圓規那樣畫出完美弧線,年輕幹部要涵養政治定力,練就政治慧眼,恪守政治規矩,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穩住心神、管住行為、守住清白。
拓展執政能力「半徑」常學常新 知行合一
我們黨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近14億人口的大國執政,面對複雜嚴峻的鬥爭形勢,肩負繁重的執政使命。如果將執政能力視為「半徑」,那只有不斷增強理論思維,提升執政能力,才能不斷擴展圓的面積,擘畫出更為宏大的發展偉業。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之所以能辦成大事、成就偉業,是因為有中國共產黨這個堅強領導核心。按照馬克思主義建黨原則建立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具有嚴密的組織體系,集聚眾多的先進分子,具有強大的執政能力和高超的領導水平。
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年輕幹部要樹立善於學習就是善於進步的觀念,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心無旁騖、如饑似渴地求知問學,把成長的基石打深打牢。既重視學習深度,也重視知識寬度,在建立相對穩定的知識結構的同時,不斷吸收新鮮知識,全方位增強執政本領。
理論思維能力是領導幹部綜合素質的核心內容。年輕幹部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掌握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深入認識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夯實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思想根基,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鬥爭起來才有底氣、才有力量。
年輕幹部必須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中之重,深刻領會這一重要思想的理論淵源、實踐基礎和作風要求,學出對黨忠誠、堅定信念、自覺自信、責任擔當、能力水平。常學常新,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年輕幹部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做行動者不做清談客,當奮鬥者不當泥菩薩,在摸爬滾打中增長才幹,在層層歷練中積累經驗。
激發偉大夢想「動力」勇於鬥爭 善於鬥爭
「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鬥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不論在哪個崗位、擔任什麼職務,都要培養和保持頑強的鬥爭精神、堅韌的鬥爭意志、高超的鬥爭本領。
腦發懵,腿發軟,心發慌……遇到重大問題矛盾,一些黨員幹部表現出軟骨症、恐懼症和無能症,遇到問題繞著走躲著走,結果是小問題拖大、大問題拖炸;或者優柔寡斷,或者魯莽草率,結果越弄越糟。這都是黨員幹部缺乏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的表現,是缺乏動力的表現。
時勢造英雄,但時勢有時候也會造成平庸。和平環境下,「蜜水裡」長大的年輕幹部如何「補鈣」?如何增強鬥爭本領?
要把準鬥爭方向,看準鬥爭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的鬥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凡是有違這一方向的,黨員幹部就必須與之鬥爭、必須取得勝利,做到「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
「領導幹部要有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見微知著能力。」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要求,黨員幹部要會預判風險、預測趨勢,「對潛在的風險有科學預判,知道風險在哪裡,表現形式是什麼,發展趨勢會怎樣,該鬥爭的就要鬥爭」。
要注重策略方法,講求鬥爭藝術。黨員幹部要將鬥爭當作一門藝術,要善於鬥爭。要做到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要學會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根據形勢需要,把握時、度、效,及時調整鬥爭策略。鬥爭本身不是目的,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鬥爭中爭取團結,在鬥爭中謀求合作,在鬥爭中爭取共贏」。
「在複雜嚴峻的鬥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真正鍛造成為烈火真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幹部要多經歷風吹浪打,多捧捧燙手山芋,多做幾次熱鍋上的螞蟻,才能煉膽魄、磨意志、長才幹。
黨員幹部唯有堅持「做勇於鬥爭的戰士,不做愛惜羽毛的紳士」,才能卯足實現偉大夢想的動力。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一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