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再改編,對原著作者都梁和劇版《亮劍》製片人趙浚凱來說都是一件需要審慎考慮的事情。趙浚凱表示,「面對當下新的影視作品消費環境和觀眾群體,稍有不恰當的演繹,對原IP來說都是一種巨大的消耗。」
「陸陸續續的改編傳聞讓我覺得,觀眾還是需要《亮劍》這樣的作品。所以在朋友的說服下,看了幾部網絡電影作品,對網絡電影市場有了新的了解。網絡電影或許是個可探索的方式。希望『亮劍精神』也可以用當下年輕人喜歡的影像呈現方式給表達出來」,原著作者都梁表示。為此,都梁唯一授權《亮劍》 的改編權給同樣與《亮劍》有著深厚淵源的趙浚凱。
「我的職業生涯跟《亮劍》有很深的淵源,我不希望在網絡電影領域關於它的作品良莠不齊,我也希望它能夠在一個水準上做到百花齊放。所以,對於《亮劍》 的網絡電影開發合作,我們找到網絡電影頭部出品公司新片場影業,授權新片場影業獨家開發製作。」趙浚凱講到。
做這個決定對尹興良而言並不困難。在尹興良看來,「《亮劍》毋庸置疑是軍旅抗戰題材裡數一數二的國民級IP,這符合新片場影業一貫選擇IP的策略,在各個賽道尋找頭部內容。從市場角度考慮,《亮劍》以男性觀眾為主的消費群體與網絡電影的畫像重合度高,能匹配上主流網絡電影用戶的觀影習慣,自帶的國民度也有機會帶領網絡電影破圈。」
在網絡電影《亮劍》製作人王鵬看來,「經典IP的改編是有一定風險的,如果重複演繹原劇橋段,觀眾沒有新鮮感;完全脫離原著和歷史的真實,勢必帶來口碑的反撲。《亮劍》的網絡電影需要延續原有的世界觀,同時必須挖掘出一個新故事。此次和新片場影業的合作,也是基於此前新片場影業在IP改編方面的成功經驗。「所以,此次內容團隊選擇了原劇中一個沒有多加展開的戰爭場景切入。
「騎兵連!進攻!」這是原劇的經典場景之一。孫德勝帶領的騎兵連為守護村子,協助大部隊和民眾撤退,在沒有子彈的條件下,用刺刀與日軍展開最終對決,無一人投降,全員壯烈犧牲。觀眾對此有記憶度,同時作為故事的支線,騎兵連中角色的故事沒有更多呈現,電影有進一步創作的空間。
故事的主角也因此會落到新人物李正虎身上,作為繼承亮劍精神的一個新傳奇人物。網絡電影《亮劍》的出品方和製作方眾樂樂監製林珍釗介紹,「李雲龍的故事線依舊會保留,也在爭取讓劇集演員重回《亮劍》,與李正虎雙線並行。」
同時,考慮到網絡電影特殊的播出渠道、觀看方式和觀眾偏好,林珍釗表示,「需要在《亮劍》世界觀裡找到能作為強刺激的吸引點。」強戲劇衝突、直給的衝擊構成網絡電影商業性的部分,「於怪獸電影是難以打敗的利維坦,於志怪題材是新奇的特效,於懸疑片是情節的不斷反轉,放在軍旅題材裡,戰爭場面是合適的結合點。比方騎兵連所要對抗的強大敵人,可能被設定為鋼鐵製成的飛機、大炮、坦克,從而呈現一個更具視覺衝擊力和原始戰鬥衝動的故事。」
除了更恢弘的戰鬥場面、更明快的電影節奏,林珍釗也強調,」改編亮劍除了加火力,適應當下的視覺語言,也要保內核。拍戰爭不是說為了拍開槍打人,最終還是要呈現主人公的精神,也就是『亮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