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飲食文化和習慣,而不同的國家亦是如此。就拿早餐來說,中國人喜歡豆漿油條、清粥小菜,而英國人一年365天幾乎都是吃三明治。除了早餐,英國人一日三餐都可以吃三明治。如果你問一個英國人為什麼你們每天吃三明治都吃不膩麼?他會很傲嬌地告訴你:我們的三明治有成百上千種,怎麼可能會吃膩?
對於一個英國人來說,他們喜愛三明治就和我們國內喜歡米飯麵條是一個道理。正餐的餐桌上總是少不了各式各樣的三明治!其實,英國人吃的三明治在我們國內也是有跡可循,比如肉夾饃、手抓餅、煎餅果子這些路邊人氣小吃都與三明治有幾分相似。只不過食材的不同罷了。而三明治「鐵打的吐司,流水的配菜」成了三明治「百變」的秘密。
三明治的由來已久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三明治是怎麼來的?作為英國人的主食,三明治的由來已久!早在18世紀中期,英國一位伯爵嗜賭成性,只要一坐上賭桌,任何事情都不能讓他停下來,以至於僕人要把三餐端至餐桌,讓他邊賭邊吃。一次僕人端來兩片麵包和冷的熟肉,為了省事伯爵把肉夾在麵包片裡吃,竟然發現這樣搭配味道很好。因為伯爵當時住的地方叫Sandwich,所以後來這種吃法就被叫成「Sandwich餐」。
向來注重餐桌禮儀的英國人,吃三餐都是西餐中的刀叉標配,而簡單粗暴的手拿三明治的「新吃法」讓大家眼前一亮,並且在當地很快流行起來。從上流社會的爭先效仿,到工人階層的蔓延,三明治滿足了英國人的好奇和對「懶」的追求。因為三明治製作成本低,簡單快捷,有條件放肉,沒有條件放蔬菜。邊走邊吃特別省時間,兩片吐司給你,你想吃什麼就往吐司中間夾什麼。這也是為什麼三明治能夠成為英國的「國民美食」。再到後來,大家都知道了,三明治流行於世界各國,中國也不例外。
三明治為何在國內流行起來?
按理說,三明治這種「洋人」食物在國內流行起來的概率並不大。因為按照飲食習慣來說,中國人喜歡米麵類的食物,幾千年來早已經深入骨髓的飲食方式。不過,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以及飲食方式的多元化。三明治漸漸地在中國人的早餐中流行起來。原因就是因為網友認為的:大家都在變懶!
與其說大家都在變懶,倒不如說網絡智能時代的到來讓我們有了「變懶」的先決條件。高壓力快節奏的生活,很多人都沒有多餘時間或者心情去廚房準備豐盛的早餐。路邊的早餐店、路邊攤會讓大家覺得不夠健康衛生,而自己在家裡花幾分鐘做個三明治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能滿足每天按時吃早餐的便利之處,又能確保足夠的營養攝入。畢竟三明治是一種「百變」美食,可以說是「零失敗」的美食了,不會下廚的人也能夠輕鬆搞定。
如果你實在不會做三明治也沒關係,因為接下來我會手把手教大家怎麼在家裡完成一個家人都愛吃的三明治。特別簡單,完全沒有任何難度!
喜歡吃冷的三明治,那麼你就可以提前準備好吐司片和自己喜歡吃的熟食,用吐司夾著食材就可以開吃了。但是如果你喜歡吃熱的三明治,那就需要一個實用稱手的三明治機了。剛入手的浩詩三明治機,精緻小巧不佔地方,而且顏值頗高,總之就屬於那種一眼就讓人喜歡的三明治機。
大家平時去麵包店裡買的三明治一般都是切好的三角形。自己在家裡做的吐司都是一整塊,需要用刀一分為二。不過我用的浩詩三明治機烤盤設計巧妙,蓋上之後三明治直接被斜45度一分為二。做好的三明治直接就變成了兩份。
可以準備好自己喜歡的蔬菜和肉類食材。蔬菜可以是西紅柿、黃瓜、生菜等可以生吃的蔬菜,如果要放別的蔬菜記得煮熟之後再放。肉類食材可以用火腿、雞胸肉、牛肉。總之三明治完全就是一個根據自己喜好決定食材的美食,喜歡吃什麼就放什麼食材。
咱們國內的三明治一般都有放煎蛋,那麼自己在家裡做三明治的時候可以在平底鍋煎個雞蛋。根據人數準備好食材做三明治的食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三明治盤子裡先放一片吐司,碼上火腿、西紅柿、煎蛋等食材,最上面再蓋上一片吐司。用力把吐司機按下扣緊。
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烤幾分鐘。一般來說4分鐘就可以了,5分鐘個人感覺有點兒焦了。不過不是燒焦,而是焦香。總之不要烤太久就好了。
做好的三明治就已經是兩塊三角形了,根本不需要用刀再切一次。涼至溫熱的時候吃,吐司外層有一絲酥脆感,不過吐司裡夾著的食材卻很軟。
自己在家裡做吐司就是如此簡單!可以說是完全不需要廚藝和沒有任何難度的早餐做法了。如果你願意,每天都可以吃不一樣餡料的吐司。
說到底,國內開始流行吐司當早餐,並不是因為大家單純地「變懶」,而是科技的進步和生活條件的提高,早餐的多元化需求更大了。快節奏的生活讓簡單快捷又營養的早餐變得莫名受歡迎。與其說大家變懶了,不如說是大家更懂得吃了。
免責聲明:內容為潤心食憶原創,個別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