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心的交流」 感恩演出讓心智障礙者找到「回家」的路

2021-01-18 華龍網
 志願者主持感恩演出。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6日15時訊(記者 吳黎帆)每一個人都有追逐夢想的權利,只要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心......今(16)日,由重慶慧靈心智障礙人士服務機構打造的「重慶慧靈2020年蝸牛之星感恩匯演」在國泰藝術中心拉開序幕。這是一場特殊的演出,因為表演者是一群為了舞臺夢而不斷努力的心智障礙人士。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在現場看到,演出過程中除了「蝸牛」們在舞臺上表演,整個劇場沒有觀眾,而是通過直播的方式,將「蝸牛」們的感恩之心和舞臺夢展現給每一位支持與幫助他們的人。

重慶惠靈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益機構主要服務於14歲以上的心智障礙人士,致力於為他們提供居家獨立生活、社區獨立生活以及職業技能支持服務,最終達到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為目的。該負責人說:「對於心智障礙人士,我們稱他們為『蝸牛』,寓意是雖然『蝸牛』行動緩慢、但是依然有一顆想要爬上枝頭享受陽光的心。『蝸牛』們雖然不善表達,但他們有一顆純潔的心,懂得感恩的心。」

「我們希望通過一系列倡導讓公眾正確認識心智障礙者。讓全社會來了解心智障礙者,關愛和幫助他們,使他們在各個領域中能有更多的生存和發展機會,成為社會中有尊嚴、有價值的一員。」該負責人接著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

相關焦點

  • 心智障礙者為什麼需要工作?
  • 心智障礙者毛毛的愛與性
    原創 玫瑰依然芬芳 三明治在八月的短故事公益特別班,作者寫下了她曾經幫助過的一名心智障礙者的故事。毛毛渴望愛情,希望擁有一段美好的感情;但現實是,毛毛被性侵,被陌生人拐騙,心智障礙讓毛毛經歷了這些惡的侵犯。
  • 為心智障礙者「洗」出一片未來——喜憨兒洗車的可持續商業探索之路
    許多父母會拋棄心智障礙兒童,這些孩子通常在政府特殊醫療機構長大。那些和家人在一起的心智障礙兒童,一般與未就業的長輩一起生活,由他們看護。心智障礙者很少甚至從未接受過教育或培訓。在中國,只有不到7%的心智障礙者找到了有償工作。
  • 關於心智障礙者的9個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而這樣的「看不見」、「不了解」通常是造成了「心智障礙者」的很多困境。本文約2711個字,細讀約需5分鐘。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心智障礙者,小編整理了關於心智障礙者的「九個你可能不知道的事」,一起來看看你中了幾條?關愛心智障礙者,一起從「看見」開始。
  • 為了讓工作室不倒閉,患心智障礙的糕點師們在每盒月餅裡留下了一句...
    來源於:羊城晚報記者 宋昀瀟 徐煒倫患有阿斯伯格症的勝茨左手拖著手推車,右手拿著沉甸甸的麵包、曲奇,在叢雲路上快步走著,「要過條馬路去陳田村站坐公交50分鐘,再走一公裡的路,才到收件人所在的地方。」患有阿斯伯格症、自閉症的患者,大部分皆有心智障礙,智力功能顯著低於常態。
  • 【轉載】心智障礙者的家長聯盟:原想幫助孩子,卻被他們教會愛和寬容
    劉陽作為志願者剛參加心智障礙者活動時,面對殘障的孩子,他一度可憐、同情,希望幫到他們。27歲的陳務則笑嘻嘻地跟身邊人介紹他的衣服,15歲時他才在美國被確診為智力障礙,伴有自閉症。如今,陳務語速很快,但一次只能說幾個字,用反問來交流,「你有嗎?」「好看嗎?」同一話題,他可以一直重複。
  • 壹基金與水滴公益聯合啟動「心智障礙者家庭支持計劃」 共建三級...
    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主席溫洪、壹基金理事會秘書羅海嶽、水滴公益合作負責人王雅靜、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網絡理事長戴榕以及多家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代表參加啟動會。  「心智障礙者家庭支持計劃」將被打造成開放式的社群支持平臺。在未來三年內,壹基金和水滴公益將通過這種聯合公益模式的探索,為更多心智障礙者家庭提供深入、專業、便捷且具有持續性的支持體系,有效促進其家庭生活福祉構建和社會融入。
  • 有愛無礙 攜手打造「心智障礙者家庭支持計劃」 社群支持平臺
    6月20日上午,由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水滴公益共同發起的「心智障礙者家庭支持計劃」宣布項目正式啟動。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主席溫洪、壹基金理事會秘書羅海嶽、水滴公益合作負責人王雅靜、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網絡理事長戴榕以及多家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代表參加啟動會。
  • 喜憨兒用4大宗旨為心智障礙孩子打造了夢想莊園
    而對心智障礙孩子的家長來說,自己的孩子能否被同伴接受,能否健康成長,能否順利就業甚至能否被社會接受,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卻是每一天實實在在的憂心和挑戰。儘管政府一直在通過殘聯為心智障礙人士提供救援,康復,幫扶等一系列支持措施,並通過分散性就業類政策推動企業接受殘疾人員工,但目前高達60%的就業率僅僅是針對肢體殘疾,無認知障礙的殘疾人士。中國心智障礙者約有1200萬人,他們的就業率不到10%。
  • 維納斯咖啡店:銷售不樂觀,卻讓5名心智聽覺障礙者在此實現就業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這家咖啡店銷售不樂觀,卻讓5名心智聽覺障礙者在此實現就業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鞏漢語 實習生 鄭欣 記者 高文「今天我做了芝士蛋糕,做了冰沙,鳳梨冰沙……」每天的工作結束後,19歲的陽陽會在
  • 曉更助殘:獨行快眾行遠,共同搭建心智障礙家庭的共融網絡|CNC-CO...
    為避免此類悲劇的再次發生,由北京市曉更助殘基金會發起,融合中國網絡夥伴聯合執行,整合各地家長組織、服務機構及其他合作單位,推動建立了「特殊需求困難家庭疫情期間緊急救助網絡」,為疫情之下的心智障礙人士及其家庭搭建了安全保障網絡。本文根據對融合中國網絡發起人、北京曉更助殘基金會理事戴榕的訪談梳理而成。她提出,心智障礙者家長在疫情中更需要被關注。
  • 特殊的愛給特殊的你:心智障礙患兒共慶六一
    特殊的愛給特殊的你:心智障礙患兒共慶六一 2020-06-03 0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籃球冠軍》心智障礙球員打籃球,打出了西班牙「奧斯卡」
    3月22日內地院線上映的西班牙電影《籃球冠軍》,講的就是這樣的比賽——心智障礙人士的五人籃球賽。而且,帕運會也不是只有肢體障礙的運動員才能夠參加的。1996年的亞特蘭大帕運會首次增設心智障礙組別,心智障礙運動員得以參加帕運會。很可惜,在2000年雪梨帕運會上,由於西班牙代表隊中有運動員假扮心智障礙人士參賽,國際殘疾人奧委會對心智障礙組別下達了禁賽令,直到倫敦帕運會才解禁。這段歷史在《籃球冠軍》也有提及。
  • 夢工坊「擴容」記:心智障礙青年們的變與不變
    這裡的工作人員雖然大多有心智障礙,但嘗試融入社會,自食其力。日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再次來到這裡,這家咖啡吧熬過運轉初期的虧損,挺過新冠疫情期間的暫停期,當初的8名員工,留下了7名,1名去了隔壁的洗車房。夢工坊超市實習的學員。
  • 2020年福建省第六屆孤獨症和心智障礙青少年「尋找『畢卡索...
    「尋找『畢卡索』」書畫展,是福建省專門為孤獨症和心智障礙青少年開設的一個藝術窗口,該活動自開展以來,一直秉承關注「星星孩子」這個生而「不同」的群體的理念,致力於特殊群體的文化藝術教育、交流與傳承,舉辦過五屆「尋找『畢卡索』」書畫展,以飽含溫情的方式關愛他們的成長,通過發掘全省各地具備藝術才能的孤獨症和心智障礙青少年的創作天賦,為他們的藝術創作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渠道和支持,並為他們搭建展示的機會和平臺,
  • 一個大姐 45個「阿甘」──「80後」天津好人田麗超帶心智障礙者...
    這位「80後」與寶坻區博愛特殊教育學校約定,免費收住心智障礙畢業生。參會歸來,她牢記囑託再接再厲,以養老院為依託,成立助殘就業基地,幫「折翼天使」實現從被人嘲笑的「傻子」,到志願者,再到「自強明星」的人生轉折。田麗超有個夢想,她希望「弟弟妹妹」成為「阿甘」──這個電影《阿甘正傳》中的先天智障主人公最終逆襲人生。「我們不是傻子」事情從「撿孩子」說起。
  • 回家的路有多長?第一次感受尋親者的回家路如此漫長
    但幾百萬從小與家人失散的群體,也許整整幾十年了,都沒找到回家的路。《一條回家路》短片就真實紀錄了以「高峰」和「朱少罕」為代表的眾多堅持在回家路上的人。高峰,走失30年,至今沒找到親生父母;朱少罕,三歲被拐23年後在「百度AI尋人」的幫助下,終於跟親生父母團聚;回家的路如此心酸與艱難,讓很多人看後不禁落淚,同時也深刻感受到技術力量的溫暖。
  • 暖心警事兒丨暖心冬至,「警察藍」為你回家的路護航
    暖心警事兒丨暖心冬至,「警察藍」為你回家的路護航 2020-12-23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蝸牛」有夢 感恩有心 重慶慧靈2020年蝸牛之星感恩匯演成功舉辦
    2021年1月16日,由重慶慧靈渝中點、重慶慧靈南岸點共同打造的「重慶慧靈2020年蝸牛之星感恩匯演」在國泰藝術中心舉辦。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每一個人都在為了生活努力奮鬥著,為了夢想努力打拼著。在重慶慧靈心智障礙人士服務機構(以下簡稱「重慶慧靈」),也有這樣一群人,為了舞臺夢而堅持著,我們稱他們為「蝸牛」——心智障礙人士。雖然他們行動緩慢、但是依然有一顆想要爬上枝頭享受陽光的心。重慶慧靈成立於2006年,是服務於14歲以上的心智障礙人士的公益機構,致力於為他們提供居家獨立生活、社區獨立生活以及職業技能支持服務,最終達到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為目的。
  • 「助力十四運 健康你我他」提升心智障礙兒童運動能力西安博愛園...
    西安博愛園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系列融合親子體育趣味運動活動提升心智障礙兒童的運動能力,提高他們的機體協調性和靈活性,培養運動意識,讓他們在參與中體驗成功,建立快樂健康生活的觀念。同時,為心智障礙兒童青少年搭建一個快樂運動與社區小學共融的平臺,展示心智障礙兒童青少年能力和風採,實現自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