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LZ的孩子有了新裝備——護童DH120ZX這款雙升降桌椅,桌面角度和高度的靈活調整在寫字、畫畫、閱讀之間切換時非常方便。在開始使用升降桌之後,LZ也在照明方面遇到一些問題,一個是對於抄書架上直立的書籍,現有的檯燈很難進行均勻照明:
之前的檯燈燈臂較短,照射下來上亮下暗,時間長了這種亮度差很容易造成視覺疲勞,類似的問題也會出現在鋼琴的琴譜上。
另外一個照明問題,就是將桌面作為畫板豎起來時,短小的檯燈根本無力升高或是往前伸,只能被擋在豎起的桌板後面,完全無法起到照明的作用……
另外護眼燈的底座比較佔地兒、照明無法覆蓋120cm寬幅桌面等問題,都是以前的檯燈無法解決的難題。
經過一番搜索,終於發現了下面這款愛德華醫生非凡之光護眼夾燈:雙45cm燈臂的大範圍調節可以靈活地調整照明區域,20cm直徑的燈罩可以提供均勻的照明,國A級別的照度可以提供足夠的亮度,潤光技術也可以提供柔和的照明,充分保護孩子的視力,夾燈的方式幾乎不佔用臺面空間——寬廣照明、大範圍調節照明區域、亮度足夠並且柔和護眼,滿足了LZ用在這款護童120cm雙升降學習桌的全部需求!
檯燈淨重接近5斤,分量不輕,兩層專用紙箱的包裝可以在配送途中提供充分保護。
主要的部件有燈體+燈架、金屬夾和電源適配器,都在包裝示意圖上做了清晰的標示。這張示意圖本身就是較硬的紙板,蓋在箱內也能對檯燈起到一定的固定和保護作用。
燈罩、上燈臂和下燈臂出廠就是一體的,習慣了之前的檯燈,看到這個第一感覺就是「個頭不是一般的大」!
這款檯燈的LED排列是環形的,檯燈有一個特色護眼的「潤光板」,出廠時就已經安裝了。
將潤光板旋至開鎖位置即可取下,對準燈罩紅色箭頭處旋轉至閉鎖標識就可以裝回去。如果是給孩子讀寫用的話LZ比較傾向裝上潤光板,這樣光線比較柔和,如果是玩樂高、做手工的話一般會取下來,燈光會更加明亮。
這塊潤光板採用了獨創的球面潤光設計,可以改變光線的角度,一方面可以避免光線照射到書本表面時產生眩光,另外還能減輕重影,讓光線更加柔和,長時間用眼的情況下也會更舒適。
摘掉潤光板可以看到環形排列的108顆LED晶片,大量的LED光源保證了足夠的亮度,同時環形光源也起到了分散光線的目的,照明也比較均勻。
這款燈的操作非常簡單,都是由燈罩頂部的一枚三檔觸碰開關完成的,每次觸摸會按照30%來提升亮度,功率分別為1.8W、5W和12.5W。
作為護眼燈來說這款檯燈本身的暖白光色溫就比較合適了,三檔亮度也基本能給孩子日常學習生活的大部分場景提供適宜的亮度,對孩子來說只有一枚觸摸鍵倒也是簡化了操作。不過如果能夠調節色溫以及無級調節亮度的話,實用性就更高了。
下燈臂處有和桌面夾板連接的插入栓,電源線則有透明膠管包裹,同時角度可以一定範圍自由調節,避免電源線根部過度彎折損壞,細節滿分。
電源線都是走在燈臂內部的,在轉軸裸露的地方也都由透明膠管保護著。雙臂轉軸設計得比較巧妙,彎折時力度適中,而且比較穩固沒有鬆動的現象。
適配器和電源線是分體設計的,穿洞走線時比較方便,100-240V的寬幅電壓也能適應更多國家地區。
夾板主體是合金材質的,適用於2cm-9cm厚的桌面,另外需要桌面邊緣至少有6cm的空間,以便固定得比較牢固。
夾板和桌面的接觸面是橡膠材質,一方面能夠保護桌面,另外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止鬆動的目的——這款檯燈的特點之一就是可以大範圍調節燈臂和燈罩,對夾板的穩定性有很高要求。
夾板支持固定在水平桌面和豎直擋板上,兩種方式都有固定檯燈用的插孔,根據需要靈活選擇即可。
這款檯燈分量不小,考慮到穩定性,LZ選擇了夾在桌面的一側。夾燈設計果然更加節省桌面空間,書桌整理起來也更輕鬆。
檯燈的兩根燈臂都長達45cm,再加上直徑20cm的燈盤,可以輕鬆hold住這張120*66cm的大桌面。
不用檯燈的時候也可以縮在桌邊一角,基本不佔用桌面空間,桌面清清爽爽~
燈罩和上燈臂之間的連接比較複雜,複雜的設計之下可以實現三個軸向的大角度轉動:燈罩可以沿紅色軸向180°左右水平調節,沿藍色軸向300°旋轉,沿綠色軸向上下180°調節,具體效果可以參照下面的動圖:
本身雙45cm燈臂就已經能帶來寬廣的照明範圍了,靈活的角度調節可以帶來更適宜的光照角度,和有桌面傾斜功能的升降桌非常搭,後面會有效果演示~
使用過程中發現這款燈的方便之處,就是不管如何調整燈臂高度和位置,燈罩角度都會保持設定好的角度——也就是說預先把燈罩調成水平狀態的話,不管如何調整燈臂,燈罩都會保持水平的姿態進行均勻的照明,不需要再調整燈罩角度。
檯燈的各個轉軸都比較靈活,只需要手扶燈臂和燈罩,就可以輕鬆實現檯燈姿態調整。
本來還覺得120cm的書桌不小,裝上這款檯燈,燈罩輕鬆觸及每個角落,頓時覺得書桌也不大了~
文章前面提到了護童這款雙升級桌在豎起桌面時給照明帶來的「難題」,這款檯燈伸長燈臂、傾斜燈罩後就迎刃而解了,桌面角度高達60°的情況下也能提供均勻的照明。
環形光源設計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利用眾多LED光源,提供均勻的分散光線,不容易產生眩光,光線柔和不刺眼。
LZ家孩子非常喜歡畫畫,護童這款無極調節桌面角度的雙升降書桌帶來了非常好的畫畫體驗,現在比較頭疼的照明問題也完美解決了
一般在孩子讀寫、畫畫的時候,檯燈都是裝有潤光板的,不僅照射到紙面的光學更加均勻柔和,而且即便是偶爾直視時也絲毫不刺眼。LZ家孩子每次在用新檯燈的開始一段時間都會好奇去看光源,經常需要LZ和LP去制止,用上這款燈後LZ絲毫不擔心,護眼力max!
有時孩子畫得興起了動作幅度會比較大,LZ就就建議他升高可調桌面部分站起來畫,能更加舒展得開。之前的檯燈放在後面的書架上,這時就完全力所不及了,光線完全跨越不過來。而這款檯燈只要再伸直一下燈臂,調節一下燈罩角度,依然可以提供明亮、均勻的照明,而且環形大燈盤之下腦袋、手臂的陰影也很淡。
只要放下桌板,扶著燈臂和燈罩,就可以立刻切換「照明模式」,畫完畫後無縫銜接寫作業~
孩子學習區域的中心距離檯燈夾板約有八十公分,不過只需要稍稍傾斜一點下燈臂,燈罩就可以輕鬆探到書本正上方,完全不用擔心桌面過大、檯燈伸縮範圍有限「摸黑」看書。
這款檯燈的顯色指數Ra83,燈光下的繪本色彩都能夠較好地展現出來,而且對於反光性強的銅版紙,通過環形大光碟、潤光技術和靈活的角度調節,也可以很好地消除炫光。
所謂的顯色指數,反映的是光源對物體真實顏色的呈現程度,因此顯色性的高低不會對視力有影響,但過低的顯色性會影響孩子對色彩的感知和敏感度,因此在國標《GB∕T 9473-2017 讀寫作業檯燈性能要求》中對顯色性做出了不能低於82的要求。
在孩子寫作業時,中檔或是高檔的光源都可以提供足夠明亮的照明,同時類似「無影燈」效果的照明也能一定程度上消除右手下的陰影,照明效果更高。
LZ小時候用的是上圖左邊這種白熾燈泡檯燈,夏天簡直熱炸,連燈罩靠近燈泡的位置都有點化掉變形;後來換成了右圖這種節能燈管「護眼燈」,但也許是質量一般,肉眼都能感到有一定程度頻閃,頻閃非常容易引起視力疲勞,長期使用無疑會引起視力下降,LZ的視力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變差的……
這款檯燈則採用了優質的電子元器件對LED進行優化,光頻不低於3125Hz ,即使是在攝像頭下也拍不到頻閃——當然,手機能拍出閃爍的,肯定是頻閃不過關的燈,但從護眼的角度上講不只是頻率,跟波動幅度也有跟大關係,不過家庭環境下就沒法再深入測試了。
對於選購檯燈時首選的因素,很多人考慮的首先可能就是「國A」「國AA」等名詞——其實這只是對光源亮度和均勻度的指標,重要但需要結合環境光線一起來看,很多消費者甚至是做護眼燈推薦的人都單看這個其實是有點偏頗了。下面借對這款檯燈的照度測試,討論一下光照度的問題——
LZ家沒有特別精密的測量儀器,採用的是45cm高度照明、用照度計測試亮度的方式。
在三檔亮度下,光源正下方中心的亮度分別是364lux、575lux和1468lux,亮度非常充足。不過第三檔亮度跨度有點大,因此日常使用大多使用中檔,或是選擇三檔、抬高燈罩,這樣一來照明範圍更大,環境亮度也更高、更護眼。
在距離燈下中心50cm的位置,光照度為294lux。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學習不會有這麼大範圍的光照需求,對於家長在一邊伴讀,這一亮度也比較充足了。
LZ嘗試保持光源垂直方向上固定的情況下提升到了最高的66cm,這時候在距離燈下中心50cm位置的光照度基本保持不變,光照範圍非常寬廣。
對了,前面的照度測試是裝有潤光板的情況,在摘掉潤光板之後這款檯燈也有點像是去掉了束縛具的初號機開始「暴走」,各檔亮度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三檔亮度更是比裝有潤光板時躍升了接近1000lux。
而此時距離燈下中心50cm位置的光照度為467lux,亮度同樣有明顯提升。
從照度實測值來看,這款檯燈的照度很高,雖然標稱國A級別,但單看照度的話已經滿足AA級標準了。
最後這裡LZ要再強調一下,不要只追求護眼燈的亮度!
護眼燈不是越亮越護眼,不然就不會有「亮瞎X眼」的說法了——相比於暗光環境下用眼,強烈的明暗對比同樣很傷眼,環境也要有一定的明亮度才可以。因此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護眼燈亮度適合即可,另外在使用護眼檯燈的同時也要打開房間燈,保證有適宜的環境照明。
結語
關於如何給孩子挑一款合格的護眼檯燈,要素其實非常明確:亮度達標(國A或以上)、顯色指數達標(≥82),無頻閃(≥3125hz)、無藍光,色溫暖白或可調。這些要素在這款非凡之光護眼燈上都具備,而且雙臂加上靈活的燈頭調節範圍非常廣,帶來了寬廣的光照範圍,透過柔光板的光源也柔和不刺激,而夾式使用則非常節省桌面空間。
要說這款燈有什麼需要提升的地方,就是如果顯色指數更高、亮度可以進行更精細的調節,以及支持色溫調節,就基本沒什麼短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