櫃哥是誰?
櫃哥其實算個「外號」,這個職位的全稱是 BA( Beauty Advisor ),也就是美容顧問。是我們平時一進商場就能看到的,站在化妝品櫃檯後面的一個個西裝筆挺的人。
在這個全民帶貨、個人博主正當紅的時代,櫃哥的工作必然受其影響,但身處這個行業中,他們也在「最佳觀賞位」直視著其中每個人的欲望。
做櫃哥嗎
007 那種……
櫃哥不是 William 的第一份工作。畢業後,他進了家裡的公司上班,每天做些雜七雜八的工作。活兒不少,可真問他做了些什麼,他卻也覺得自己一無所獲。
後來一次,他去等做櫃哥的朋友下班,看著朋友自如地與顧客交談,每成了一筆單子,他似乎就看到點兒「成就感」的影子。更別說,櫃哥的工作時間相對自由,看著也不太累,William 就這樣辭職入了行。
等真正成為了一名櫃哥,他回想起看著朋友輕輕鬆鬆成單的那個下午,覺得自己可能是做了一場夢,只想問自己一句:「做櫃哥嗎?007 那種。」
▲ 復工後,William 和同事們還不太習慣戴著口罩為顧客提供服務
櫃哥的工作都是三班倒,William 每個月只有四天休息,還不固定,也許連續上兩三個禮拜,趕不上一天休息,也許能隔一天就能休一次。
「簡單來說,你們休息的時候,就是我們忙的時候。」夜宵是 William 和有「時差」的朋友們聚會的首選,營業到凌晨的海底撈成了固定團建地點。而對他自己來說,看起來彈性的工作時間,不過是一種假象。
作為服務行業的一員,尤其是護膚美妝行業,櫃哥更像是一個貼心又全能的 24 小時在線客服。「我們都會加顧客的微信,手機是不能離手的。我沒有自己的時間。」任何時間收到的任何詢問,William 都要即刻反應,給出回復。
而等到品牌日、商場活動日,真正的魔鬼地獄就來了。
一天賣了24萬
轉天7點也還是要準時起床上班
櫃檯全員上班的那天,就意味著有仗要打了。他們提前幾個小時就要開始理貨,為開門作準備。把貨備足、備合理,就能儘量減少從櫃檯到庫房來回跑的次數和時間,爭取到更多的銷售時間。
一次品牌活動+商場活動,William 個人開單達到了 24 萬,一天完成了一個月的銷售指標。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William 當然是開心的,但緊接著,他想的不是慶祝,也不是給誰打電話分享,而是睡覺。他太累了。
「那第二天呢?」我們問。
「第二天?上班啊!我第二天是早班,7 點就得起床。」
我們沒說的是,William 其實家境優越,對於他來說,這份工作似乎「性價比不高」。但是他反覆強調在這份工作中獲得的成長、找到的價值感。「可能很多人覺得站櫃檯不是一份體面的工作,但是我覺得每份工作都不容易,人人平等,靠自己都值得自豪。」
他的欲望值高低混合,他不渴望輕鬆但無趣地賺工資,而是想要找到一個燃點,哪怕只是一份外人覺得枯燥勞累的銷售工作。他要一瞬間的價值感,這份價值感暫時與櫃哥的工作劃著等號。
這可能是很多跟 William 同齡的年輕人的欲望現狀。
當然,平行世界裡還有很多其他的欲望法則,William 看得比我們直接。
▲ Photo by Kris Atomic on Unsplash
買買買的時候
沒有人想需不需要、適不適合
打開微博、小紅書、各種短視頻 APP,你可以找到各種風格的美妝博主,或者根本不需要費力去找,不過滑兩次屏,就能自然在瀑布流中發現至少一位。
種草、親測、平替、今夏必備……他們用信手拈來的關鍵詞,在最短時間裡爭奪人們的眼球。越絕對的詞,越有煽動性。還沒有足夠經濟實力的年輕人,被填塞了過多無法承受的欲望,之後又在這些本不必存在的欲望中選定一件不知道適不適合的「吃食」,餵飽自己。
而弔詭的是,人人看起來都是專家的時候,人人都不清醒。
「博主推薦一款產品,說適合油皮使用,那問題來了,什麼是油皮?。」 William 說,「有一些博主可能會跟風買一些東西進行測評,覺得難用的話,會否定整個系列,甚至整個品牌。但是他覺得難用,有可能僅僅是因為那款產品根本不適合他。但是他自己不會做這樣的思考,他的觀眾可能也不會。」
櫃哥的工作是根據客人的需要,滿足他的第一需求。然而現在很多人的消費行為是反向的,先有了對某一產品的消費衝動,再去看自己的需求,甚至有人根本不會思考自己需不需要、適不適合。
當櫃哥將一款最適合這個顧客的產品推到對方面前,告知產品的使用方法和應該配合的護理動作時,顧客心中早已經選定了在某位博主那種草的金牌單品。如果櫃哥直白地告訴顧客,那款產品並不適合他,顧客大多數情況下會說:「你不用跟我說別的,開票就可以了。」
那 William 也不會再多做解釋,用他的話說,「顧客開心就好」。
在大消費時代,人們越來越追求快、好,而作為實體商店的櫃哥,William 仍然認為,「準」更為重要。
疫情期間,商場的生意受了很大影響,品牌號召櫃哥櫃姐們把直播利用起來。William 也試著播了十幾次,效果還可以。但他還是喜歡在櫃檯跟顧客面對面交流的感覺,畢竟跟人打交道這件事,是最有意思的。
我們問 William,櫃哥是不是一份吃青春飯的工作,他準備一直做下去嗎。William 覺得,所謂「青春飯」是個見仁見智的事,如果這份工作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他就會一直做下去,變成一輩子的事業。
William 今年 26 歲,做櫃哥 2 年了,也許這個問題,我們該過幾年再問他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