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 | 為什麼你不愛看這些民工漫的「接班人」了?

2021-02-15 導演幫

日本漫畫第一刊《周刊少年JUMP》的新臺柱《我的英雄學院》第一次登陸了大陸電影市場。

 

在《火影忍者》《銀魂》等一系列連載多年的老IP紛紛完結之際,日本漫畫的經典IP也到了改朝換代之際。

 

《我的英雄學院》是當之無愧的接班人:在去年豆瓣發布的《2018年豆瓣年度電影榜單》上,《我的英雄學院》以9.3的高分,獲得了「2018評分最高的動畫劇集」的稱號。這部番劇在視頻網站主陣地B站上,一度播放量居於第二,是同人作品最多、且動畫評論最多的作品。在國內的同人聚集地LOFTER上,《我的英雄學院》常年居於日漫熱門作品榜單TOP1,像今年新生IP《靈能百分百》的熱度,尚不及《我的英雄學院》的一半。

 

但在更廣泛的平臺上,這位新生IP的能力還有待考量。在中國大陸市場上映當天,票房累積達到800萬,目前這部劇場版的票房預估在5000萬。這部影片的受眾年齡佔比顯示,20-24歲的觀眾比例達到了最高,佔到33.3%,而20-29歲的觀眾已經超過了半數。

 

很顯然,90後已經完全成為《我的英雄學院》此類IP的主要觀影群眾。80後在這個市場上逐漸退出,而00後由於近幾年國產動畫的興起,也不再將日本漫畫作為唯一的選擇之一。

 

日本這些年動畫產業的停滯,已經在動搖動畫產業這棵大樹的根本。

 

從表面上來看,日本動漫產業仍在發展。目前日本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動漫作品出口國,佔據國際市場的6成,在歐美市場的佔有率佔到80%以上。

 

根據日本動畫協會的數據來看,2019年日本動畫產業市場規模預計比2018年增加8%,達到2兆1527億日元,連續五年更新了最高記錄。從狹義的動畫製作產業來看,2019年日本動畫製作產業的市場規模比2018年增長148億日元,達到2444億日元,成為規模最大的一年。2019動畫播放的市場規模達540億日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

市場的貢獻不可小覷。日本動畫市場的海外市場去年銷售額達到9948億日元,比去年增長29.6%,與2012年相比,五年間增長了4倍以上。

 

另一方面,日本國內動畫市場的規模為1兆1579億日元,是繼2013年頂峰時期之後連續三年下滑。DVD、周邊商品的銷售量一蹶不振,未來很有可能被海外市場份額反超。

 

同時,日本動畫產業的主力軍電視動畫,已經連續多年在11萬分鐘徘徊,日本動畫製作部數也出現下降的趨勢。而從內容製作的角度來看,近些年來市場發展的停滯,與內容創作上的局限性,有著潛移默化的關聯。

 

本世紀初,日本文化研究學者東浩紀在其著作《動物化的後現代》中提出了「資料庫」的消費模式概念,這一模式取代了之前重視宏大世界觀架構和故事敘事性的「物語」消費模式,由此成為日本動漫產業非常流行的商業模式。

 

《動物化的後現代》

這一模型展示了IP資料庫的廣闊前景,在當時看起來頗有魅力:受眾原本獲取、消費動漫產品的驅動力是由動漫作品本身的故事性、敘事性、世界觀架構等要素所提供的。所以知名的故事創作者成為資本爭相搶奪的目標。

 

而在資料庫模式中,動漫作品成為流水化的生產模式,生產一個故事,完全可以依託於資料庫儲備的既有元素,創作者的工作變為從中抽取元素、組成人物、編織故事,生產流程去中心化的網狀,每個有吸引力的元素被編織組合,構架整個故事體系。

 

這一過程看似是數位化時代的產物:所有作品都不再具備原創和獨特性了,無論是人物的形象設定、故事的情節組成還是故事背景的設定,都可以從原本的資料庫中抽取,創新性的劇情可能在被納入資料庫後就可以無限制地使用,而龐大的故事觀架構,則可以被拆解為族群屬性、國別分布、社會構成等多個元素,混雜重新組合。

 

在這種背景下,甚至故事也是可拆解的。「龐大敘事」在市場上已經不再重要,幾個吸納眼球的元素組合就足以抓受眾注意力,使作品在市場上取得成功。人物和情節可以獨立吸粉,同時層出不窮的新人物,就可以引來源源不斷的新粉絲,隨即迅速進入消費渠道,轉化為各類周邊衍生品的消費群體。

 「資料庫」式的創作讓消費者得到了滿足,甚至拉攏了更多的消費者。細觀近些年來的作品就可發現,日本動漫流水線上的作品,有著趨於「同質化」的特徵,儘管作品看似為完全不同的故事體系,分解之下卻發現其故事層次、因果關係、人物分解元素都逐漸相仿。

 

近幾年來大熱的番劇,無論是《free》《黑子的籃球》還是《冰上的尤裡》《我的英雄學院》,二者均包含著「校園」「運動」「俱樂部」「人物群像」「熱血」「CP」等元素,這也讓這幾年的新番出現了極高的同質化傾向,相反,如三大民工漫引領市場時代的新生世界觀大背景敘事,已經頗為少見了。

 

流水線的生產模式,也使得日本動畫產業的人才現象流失現象極為嚴重:當下日本動畫創作者最有效果的模式,仍然是一直持續下來的傳統的師徒培養體制。但這種模式,許多漫畫家要忙於自己的工作,執導徒弟也只能是一種自願的模式,很難說能有持久性,甚至有一些當紅漫畫作者也一度被捲入壓榨助手的風波中。像《龍櫻》的作者三田紀房就爆出過助手討要加班費的新聞。

 

三田紀房

而在日本,「只有作為漫畫家獨立才能獨當一面」的價值觀依然根深蒂固,壓榨年輕助手的新聞屢見不鮮。日本政府竭力推行的專科、職高、大學等培訓系統,學生畢業後仍然要進入公司內部的師父帶徒弟模式歷練,才有可能成為獨立漫畫家,並沒有動搖此類工作的根本。

 

 

日本動畫史曾有過多次熱潮時期:20 世紀 60 年代以《鐵臂阿童木》為代表的第一次熱潮、70 年代以《宇宙戰艦大和號》為代表的第二次熱潮以及 90 年代以《新世紀福音戰士》為代表的第三次熱潮,每十年來,就有新的作品批量出現。

但近幾年,日本動畫產值雖然持續上漲,經典作品卻極為少見。像2016 年《你的名字》此類作品,不過是曇花一現,在中國的電影市場上,日本動畫產業仍然要靠著《柯南》《哆啦A夢》等舊作品才有可能出現票房奇蹟。隨著中國市場的不斷發展,對於影像市場的政策也在不斷鎖緊,騰訊、嗶哩嗶哩等視頻網站平臺,近兩年內日漫不再走紅,而國創專區上線的新聞,也明示了日漫熱在中國市場上的逐漸消退。

所以,隨著伴隨著民工漫長大的一代已經逐漸退出日漫圈子,培養新受眾,讓新臺柱能夠重現舊日輝煌,盤活市場,也只能是當下日本動漫產業的不得不選擇的出路了。

相關焦點

  • 民工漫的定義是什麼呢
    這些作品的共同點在於,擁有著相當數量的粉絲群體和知名度。而有人認為民工漫之所以叫民工漫,就是因為「連每天忙著幹活、沒有太多空餘時間的民工兄弟都聽說過這些作品」。如此一來,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民工漫的粉絲最容易聚集在一起產生爭執了。畢竟下到小學生,上到中年人,都有可能是這些作品的愛好者。而不同的閱歷也就決定了每個人關注作品的角度不同。
  • 就憑你也想成為新時代的民工漫?
    如果少年jump是民工漫製造廠,那《黑色五葉草》無疑是近期最有希望成為民工漫的動漫作品。
  • 海賊王、火影、死神是三大民工漫,為何少了龍珠這部經典呢?
    為什麼今天海賊王比較少了?因為我寫的文章都被別人抄襲走了,我發不了了,所以給大家分享一些別的內容吧!
  • 《銀魂》完結以後,日本「民工漫」將去向何處?
    不少讀者納悶,同是「三大民工漫」之一,《死神》怎麼就不受人們待見?這或許得從它的頭銜「民工漫」說起。「民工漫」一詞產生於2000年左右,指的是「連毫無閒暇時間的民工一族都耳熟能詳的動漫」。接受本刊採訪時,前動漫雜誌《動漫販》編輯,現優酷土豆動漫總監3000還記得,自己曾親眼看到在超市搬貨的工人和快遞員一起坐著討論《海賊王》《火影忍者》等漫畫。
  • 「民工漫」中最讓你感動的場景!
    「民工漫」,網絡用語,又稱「MG漫」。該詞原本是中性詞,無貶義,廣義上指代熱門篇、在世界範圍內有很高知名度的日本動漫作品。
  • 《火影忍者 疾風傳》吐槽:民工漫終究不過是民工漫
    到佩恩那裡確實是火影的巔峰,後邊就是不停餵屎。超討厭那個killer bee,他一出場我就快進。後期=餵屎神作。不停回憶、嘴炮、重複爆炸。原創=令人髮指。一集都不能看。最後本來還想著感動一下子,畢竟花了那麼久時間才看完。可是直到最後一集都不肯停息的看了三千六百遍狗屎般的回憶,我只想說一句「吔屎吧梁非凡!」
  • 一人之下遠不如三大民工漫,為何能成為騰訊動漫第一臺柱?
    最近,有個漫迷問我關於一人之下的一個問題:「就我看來《一人之下》就算放到日本動漫中也只算中庸水平,且遠不及三大民工漫,為什麼它能成為中國網絡動漫的臺柱呢?」客觀來說,一人之下無論動畫或者漫畫,如果拿來和日本的不少長篇動漫相比,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 如果獵人不停更會超越後面的三部民工漫嗎
    喜歡看動漫的朋友恐怕沒有人不知道三部民工漫代表哪三部作品,民工漫的意思簡單明了就是各階段的人都看過,傳播範圍極廣。有些年齡小的觀眾可能不知道還有一部動漫名字叫做全職獵人,更新較慢不說最後作者還撂挑子,是誰不說名字知道的都懂,無數粉絲入坑至今還沒出來,後面幾年被人遺忘在角落。
  • 看這幾部「民工漫」,2碗飯不夠吃
    除此之外,在《懸崖上的人魚姬》以及其餘宮崎駿的電影當中也有很多的美食,而且這些美食無論是華麗的肉類還是樸素的拉麵類,畫質具有很高的美感,光澤很好,人物對事物的表現能夠看得出來食物的味道也很不錯。其實,除了宮崎駿的電影動漫以及《中華小當家》之外,日漫當中的「民工漫」有的時候也讓我們胃口大開,吃飯的時候看著動漫來吃飯,可能一頓飯吃2碗米飯都不夠。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一下那些讓我們胃口大開,猶如看了「吃播」一樣的民工日漫美食劇情。
  • 放過民工漫改吧,這樣一點都不死神
    作為一部三大民工漫之一的《死神》的漫改電影來說,粉絲群體和人氣度在國內實際不低,然而放在這樣一個周期內上映,似乎成了三夾板;前有DC新作《雷霆沙贊!而日漫自身和電影之間格格不入的地方恰好是日漫那反現實的格局,其精神內核往往和現實世界差異頗大;作為以現實為基礎的視覺藝術而言,電影則是在還原現實感的同時對作品精神有著不低的要求。
  • 神翻譯的重要性,化腐朽為神奇,連三大民工漫都逃不掉
    看了三大民工動漫,你是否想過,它們的直譯名與中文名有著很大的差距呢?除此之外,諸如此類數不勝數。可正是因為如此,這些神翻譯中文名奠定了它們火的基礎,即使它們是三大民工動漫。接下來咱們就來聊一聊那些耳熟能詳,但真實名稱卻與之背道而馳的動漫吧!
  • 【電視劇】看電視劇民工
    只是,不喜歡生硬造背景看電視劇民工一:真正可以認同描繪了大多數中國農村、或者山村面貌的電視劇,我還沒有見到。因為我們也知道這些鄉村電視劇的拍攝者,趙本山除外,大多都是粉飾太平政府資助的,於是脫離現實的胡編亂造難免眾多。即便裡面有老戲骨老演員,但故事不協調,演繹也就難免不搭調。主體都是差的,演員能怎麼搞看電視劇民工二:但民工這部電視劇,倒還是不錯的。
  • 《全職獵人》:一部被麻將耽誤的頂尖動漫,超越民工漫的潛力股
    富堅老賊可謂是神人也,前有《幽遊白書》可以叫板《七龍珠》,後有《全職獵人》,一副躍躍欲試,超越民工漫的佳作。然老賊酷愛打麻將,又取了一個富豪老婆,這下子不愁吃穿了,還怎麼好好畫畫,雖然我很想相信他是外出取材,但是他的更新速度以年計,這是什麼蝸牛速度。小傑的暴走,可憐的貓女,主角TV裡面最強的表現,副作用堪比凱的八門。
  • 《火影忍者 疾風傳》民工漫之外的東西
    好吧,雖然說是民工漫,有些地方還是有點意思的。1.羈絆不僅讓人快樂,也讓人痛苦。大概人與人間的關係總是如此吧。在與人的交往中付出真心,感受到快樂;可是也會被別人傷害,感覺到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世上沒什麼絕對「好」的東西,羈絆也是如此。我想,最重要的是付出真心後感受羈絆中奇妙的聯結,與受傷後依然願意付出真心的勇氣。懷抱著希望活下去,相信別人,也相信自己。
  • 星空衛視八大經典的「日漫」,三大民工漫上榜,都是90後的回憶啊
    」,三大民工漫上榜,都是90後的回憶啊!火影忍者《火影忍者》是小編最喜歡的一部動畫片了,在星空衛視看了第一集之後,就深深的被迷上了,鳴人作為九尾的人柱力受盡冷落,從木葉偷學影分身之術的鳴人打敗敵人之後的場景讓人難忘,還有伊魯卡老師對鳴人的關心和一樂拉麵,可惜星空衛視播到了100多集就沒有了,小時候跑去網吧除了打遊戲,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網站看火影忍者了。
  • 《鋼之鍊金術師》優秀在哪些點上,被譽為神作的它為何沒民工漫火
    同樣是少年熱血向作品,絕大多數的觀眾都認為《鋼煉》在很多方面是優於「死火海」等民工漫的,但為何《鋼煉》的知名度卻不如它們呢,《鋼煉》遠遠不如民工漫火爆。《鋼煉》最優秀的就是它的劇情走向,《鋼煉》的劇情緊湊不拖沓,沒有所謂的主角光環,愛德華兄弟遇到打不過的對手時,他們會選擇逃跑,而不是跟敵人硬剛,強行開掛來打贏。
  • 開始看不進去,看完後真香的動漫,還有這部民工漫
    那麼,有哪些動漫是你剛開始看不進去,看完後發現真香的呢?有很多寶藏動漫,因為動漫名字,畫風問題,或者看起來無趣的片頭勸退過不少觀眾。但是,這些作品一旦你繼續看下去,多看上幾集,你就會發現這真是寶藏動漫。那麼,屬於這類「真香」動漫的都有哪些作品呢?
  • 花蕊夫人的民工生活
    ✦  入秋以來,只稍稍涼爽了幾日,向人們預示了秋已到來,之後,便沒邊沒稜地酷熱起來,果然,秋老虎不容小覦!許是租房太熱了吧,午後的樓上,看不了幾頁書,便悶熱難當,汗流浹背,這臺小小的電扇,也擋不了這炙人的高溫。
  • 不知道這些,看《銀魂》也是浪費錢
    說實話,《銀他媽》作為一部搞笑的熱血少年漫,其實很難搬上大熒幕的,比如你看之前的《網球王子》,你就說尬不尬。首先,《銀他媽》裡面充斥著各種少兒不宜的梗。從小我就開始看日本的動漫,不說泡麵番,單說民工漫,每一個民工漫都有其自己的內核。
  • 看電視劇《民工》有感
    跟「抗疫英雄」張文宏醫生一樣,忙碌一天後回到家,我也喜歡看一些無腦且輕鬆的電視劇,以放鬆工作時緊繃的神經。前幾日,在搜索騰訊高分國產電視劇時,發現了《民工》這部劇(評分9.3),主要演員包括範明及早期的陳思成和張譯,立馬很心動地打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