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如何剃頭?為什麼不擔心理髮師趁機行刺?原來大有玄機!

2020-11-19 網易新聞

2020-11-02 16:38:20 來源: 好好看世界

舉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記得《宰相劉羅鍋》裡有這樣一個片段,剃頭匠的小徒弟拿冬瓜練手,只要把冬瓜上的白色絨毛剃下來,表皮能完好無損,這很鍛鍊腕力的剃工就算練好了,所以古代的剃頭匠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出師。

  

  如今的清宮劇中,清朝的男子都梳著「陰陽頭」,頭頂前半部分的頭髮被剃光,只留下後半部分作為髮辮。其實在當時的清朝大多數男子都是梳著「金錢鼠尾」髮辮,當時的男子需要將頭頂一大部分頭髮剃光,只留下最頂端的一小綹,辮成極細的麻花辮,其規格以能穿過銅錢的方孔為準。這種習慣一直到了清朝晚期才變成了陰陽頭,而且清宮劇中嬪妃帶的旗頭,也是到了清朝晚期才會出現的造型。

  

  清朝男子為了保持住造型,每個月都會剃頭一到兩次,防止頭髮長出來破壞形象。而作為皇帝更需要保持住形象,所以清朝的歷任皇帝每個月都會剃三次頭髮,時間安排為每月的初一、初十、二十一,每隔十天剃一次頭。

  

  剃頭這個活比較專業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宮裡的宮女和太監也不能代勞,只能找宮外的專業剃頭匠。皇上的身份比較尊貴,如果貿然找人來操刀,一不留神可能會傷到皇上,畢竟剃頭匠要手持利刃近距離接近皇上,如果剃頭匠被壞人收買,趁機行刺讓人防不勝防,所以怎麼能避免這樣的事發生呢?其實在找剃頭匠方面大有玄機。

  

  為了保障皇帝的安全,清朝人想出了一套絕美的方案:第一、剃頭匠的人選不固定。因為每個月皇上會剃頭三次,如果找同一個人剃頭,此人要是被暗中收買了,行刺的機會比較大。所以為了減少這種風險,為皇上選擇剃頭匠時不固定,會在每次皇上剃頭前一兩天內,派內務府的人去宮外找技術好的師傅,從入宮到出宮都要守口如瓶,不得對外宣揚。

  

  第二、減少剃頭匠和皇上的接觸機會。古代剃頭的工序繁瑣,為了減少皇上被行刺的機會,減少剃頭匠和皇上的接觸機會,在剃頭前和剃頭後的清潔工序,都由梳頭太監和嬤嬤負責。第三、嚴格搜身。剃頭匠從入宮開始就會接受嚴格的檢查,不僅要把身上的衣服全部脫去,穿上宮裡準備的衣服,工具箱還要從頭到尾細緻檢查,防止攜帶毒藥等。

  

  剃頭匠入宮後先要叩拜皇上,隨後才能請刀剃頭,在剃頭匠工作時會有一群大內高手嚴陣以待,只要察覺到剃頭匠有一絲不對就會立馬拿下。

  

  剃頭匠給皇上剃頭也有一套規矩:剃頭時不能逆著頭髮剃,只能順著發茬剃;剃頭匠要控制好自己的呼吸,不能在呼吸的時候吹到皇上的頭。經過這一道道繁瑣的工序才能為皇上剃頭,如果有一點差池就會被治罪,真是「伴君如伴虎」啊!本文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清朝時期,一種人行走在剃刀邊緣,以命謀生
    清朝統治時期,所有人都要剃髮留辮。而在所有理髮的人中,皇帝的頭是最難剃的。看看皇帝的理髮師是如何行走在剃刀的邊緣,一名謀生的。剃頭的時間是固定好的。清朝皇帝剃頭的時間是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如遇有大的慶典,還有加差。
  • 皇權至上的清朝,妃子侍寢為什麼不能留夜,皇帝擔心什麼
    很顯而易見,清代妃子伺寢不可以留宿的老規矩關鍵預防二點難題,一是擔心皇帝沉迷女色,遺漏國政,二是擔心妃子得到獨寵,貽害江山社稷。總而言之,此項現行政策集古時候府縣社會發展後宮亂政之大德,可以說後宮制度發展趨勢到清朝的必定物質。
  • 清朝頭髮關乎他們的性命,清朝男人如何理髮?一條龍服務太享受
    此話的意思不是從出生就不理髮,不剃頭,實際上,在清朝時期,男人將頭髮剃成馬尾辮的形式,只要不理髮的人,就被視為否認清朝統治,將會治罪重罰。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繫刪除這就要講到清朝人是如何理髮的,先來說說清朝的理髮制度。
  • 理髮師剃頭剃到一半跑了?!笑完過後,真相感人……
    一位老人理髮理到一半突然毫無徵兆地被晾在一邊理髮師二話不說就「撂挑子」了轉眼不見人影!可是各路網友卻紛紛點讚直呼理髮小哥做得好這什麼神仙操作?原來這位小哥並不是專職的理髮師而是一名消防員剃頭剃到一半的老人還沒反應過來發生了啥事消防員就突然不見了!
  • 正月剃頭死舅舅?為什么正月不能剃頭
    在國內的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剃頭」的說法,要問老一輩的人為什么正月不能剃頭?得到的答案都有幾分恐怖的色彩:「正月剃頭死舅舅」!
  • 大清朝有一個特殊職業,算是把刀架在脖子上幹活,隨時可能掉腦袋
    所以,長發總是需要有人來打理的,理髮師這個行業也就應運而生了。當然,古代不叫「理髮師」,正式稱呼應該為「鑷工」、「待詔」。各朝各代對於理髮這件事的稱呼都不同,有的叫「蓖頭」,有的叫「剃頭」、「推頭」、「剪頭」等。但是,不管什麼叫法,都是這頭上一畝三分地的事。其實,因為古人對頭髮的特殊感情,在清以前,理髮這件事並不被人們所重視,幾乎是很少有人理髮的。
  • 字言字語(56)正月為什麼不剃頭
    點擊上面寫意國學,免費輕鬆關注正月不剃頭,否則就要死舅舅。
  • 為什麼要剃頭?
    相信的科學的我們都知道,龍是不存在的,那這「龍抬頭」中的龍到底是啥?而且二月二為什麼有剃頭的習俗呢?圖/http://image.so.com/二月二到底是什麼節日?二月二正統的名字應該叫「龍頭節」、「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青龍節」等,古代稱作「中和節」。根據傳說,把二月二定為節日是源自三皇五帝中的伏羲。
  • 正月剃頭,舅舅的死亡率有多高?
    因為研究對象是「舅舅」,我們先不考慮女性數據,然後將樣本框定在50歲上下的中年男性區段。在兩性死亡分布的高峰月和年齡段統計表中,可以看到2月是50歲以上男性死亡率最高的月份,中老年男性名副其實的「死亡高峰月」。舅舅的「死亡」,當然不是因為你了剃頭,不然寶蓮燈裡的沉香也犯不著千辛萬苦找舅舅復仇。
  • 正月為何不剃頭? 瀋陽故宮下令「留髮不留頭」
    這是因為,民間有一句老話:「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那麼,這種民俗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2月9日,記者採訪了瀋陽市藝術館研究員、省民俗學會副會長劉振超,他首次提出了一個新見解:「正月不剃頭」的發源地在瀋陽,起因是清帝福臨在盛京(今瀋陽)發布的「剃頭令」。
  • 為什麼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
    嘉慶皇帝的悲劇程度要看怎麼說了,要是比起他前面的那幾位皇帝,嘉慶皇帝的處境肯定是最悲劇的皇帝,可要是比起他之後的幾位皇帝,嘉慶皇帝處境是最不錯的,那為什麼還會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呢?,乾隆皇帝自然是不願意的,可是自己的話,已經說出去了就要實現,於是乾隆皇帝雖然心裡不情願,但是表面上也裝作願意的樣子在禪讓禮上圓滿的完成了權力交接。
  • 到底為什麼「正月不剃頭」?值得好好了解了解!
    編 / 帥教主   圖 / 網絡在國內的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剃頭」的說法,要問老一輩的人為什么正月不能剃頭?得到的答案都有幾分恐怖的色彩:「正月剃頭死舅舅」!這聽起來完全不相干的事,到底是為什麼流傳了這麼久,而且不少人深信不疑呢?相傳在古時候,有一個貧窮的剃頭匠,他很愛自己的舅舅,可是到了正月卻沒錢給舅舅買禮物。
  • 為什麼清朝皇帝幾乎都稱年號,而不稱呼諡號和廟號?
    清朝皇帝跟之前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一樣,既有年號,也有諡號、廟號。舉個例子,比如我們熟知的乾隆皇帝,他的年號是乾隆,廟號是高宗,諡號是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當然前面都是扯,最後一個字「純」才是他的主諡。
  • 歷史揭秘:清朝皇帝,是如何選妃的?
    今天呢,咱們來聊聊一個大家很感興趣的話題:皇帝選妃!這裡呢,以清朝為例,詳細介紹一下選妃的整個來龍去脈在清朝,皇帝、皇子、皇孫選配皇后妃嬪,通常是在八旗內挑選秀女,就連皇帝的外孫女也要參加表兄弟或舅舅甚至姥爺的選妃活動。選秀女的諸項事宜由內務府負責。
  • 清朝御前侍衛都帶著刀,皇帝會不會擔心被他們刺殺?
    會擔心,畢竟皇帝是疑心最重的人,整日如驚弓之鳥般活著,生怕有人要殺他,然後把自己的皇位奪走。 但對於御前侍衛這個群體,皇帝的疑心病還不是那麼重,因為御前侍衛是清朝特有的一類官職,是清朝皇帝特意選拔出來的忠誠度最高的心腹,一般人是當不了御前侍衛的。
  • 如此勤勉的嘉慶皇帝,為何挽救不了當時清朝的局面?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經歷了十二個皇帝後的清朝,有過繁華的康乾盛世和在衰敗中的同治中興。嘉慶皇帝作為清朝的第七位皇帝,承接著繁華的康乾盛世。當時的情況看,按理來說,在嘉慶皇帝統治下的清朝,或許比不上之前的康熙和乾隆,但也可以使清朝保持現狀。
  • 理髮師為什麼被叫做託尼?託尼老師表情包
    託尼老師是什麼梗其實就是一個調侃吐槽理髮師的梗。據了解,託尼老師(tony)指的是理髮店中的剃頭的,而對於理髮店剃頭的為何被稱為託尼老師(tony),網友是這麼解釋的:因為要拜託你剪好一點啊,所以叫託尼啊!真是名師出高徒,小明後繼有人了!因為網絡上常常出現理髮師永遠不知道什麼叫做修一點點、殺馬特髮型、去洗個頭就要讓你辦卡...等等來自於生活中能夠引發大家共鳴的關於理髮店理髮師們的槽點。所以使得託尼老師迅速走紅!
  • 為什麼明朝皇帝多昏庸,清朝皇帝最勤政?
    從影視上了解歷史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明朝似乎無道昏君很多,而清朝皇帝似乎個個勵精圖治,「堯舜禹湯」。然而,有人可能會問:這符合歷史事實嗎?今天看鑑君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真相。其實之所以會造成大多數人印象中,清朝皇帝比明朝能幹的原因,多半來源於勤於政事的康熙和雍正兩位皇帝在位時間都很長,因此加深了人們的好印象。
  • 古代憑腰牌便可出入皇宮,為何刺客不偽造用於行刺?不知你想到沒
    古代憑腰牌便可出入皇宮,為何刺客不偽造用於行刺?不知你想到沒皇帝身居高位肯定有很多人會覬覦他的位置,所以說歷史上就會有很多的政變,但是因為皇帝是有自己的守衛軍的,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的政變都是先要讓守衛軍叛變或者是拿到守衛軍的統領權。
  • 清朝前中期髮型是金錢鼠尾,為什麼康熙畫像的耳邊卻有頭髮?
    眾所周知,清朝入關之後,曾發布過極為嚴厲的「剃髮令」,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執行口號便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而從清朝髮型的發展來看,雖然留髮面積在逐步增多,但至少在乾隆以前還保留著「金錢鼠尾」的髮型,那麼為何康熙畫像的耳邊會出現頭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