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室內樂團師生演奏老鑼《俠心飛白》
文 | 徐麗梅
近日,「弦動我心——上海大學室內樂團專場音樂會」在上海保利大劇院舉行,師生傾情演繹了由作曲家老鑼創作的琵琶與弦樂四重奏《俠心飛白》,火熱浪漫的《a小調鋼琴與弦樂四重奏》(Op.67),優雅動聽的蕭士塔高維奇弦樂四重奏與鋼琴、長笛小品,以及《影月洪湖隨想曲》《我的祖國》,給現場觀眾帶來新鮮的試聽體驗。
當琵琶遇到弦樂四重奏
上海大學室內樂團演奏琵琶與弦樂四重奏《俠心飛白》
「音樂會之前我還擔心,喜歡和接受室內樂的觀眾可能比較少,沒想到非常受歡迎,演出票全部賣光,現場反響非常熱烈,觀眾與演奏家的互動感覺非常好,大家反饋室內樂演奏的形式很新穎,曲目好聽、能聽懂。」小提琴家、上海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夏小曹介紹,她把《俠心飛白》弦樂部分的樂句整理得更順暢自然,使其更符合弦樂的演奏法。
夏小曹在弦樂四重奏中擔任一提琴,她認為民樂與西洋樂器配合最大的問題是音準的問題,琵琶的音準和西洋弦樂器的標準不同,5位演奏家為了能夠融合在一起做了很多努力。
青年教師徐榕野表示,琵琶是一件記錄著中國民族音樂發展脈絡的樂器,在新時代的音樂創作模式下,琵琶擁有了更多可能性,進行了多種合作形式的嘗試,但中西方器樂完美碰撞的原創作品並不多見。比如,這首《俠心飛白》把西方弦樂和諧共鳴的縱向進行與民族彈撥樂器跳躍且音色多變的點狀音形相互結合,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弦樂四重奏的柔美綿長烘託出琵琶清脆活潑的個性,讓全曲既有俠客的柔情又不失丹心飛白的傲骨。
徐榕野分析,《俠心飛白》的難點在於:如何把控琵琶的音色與弦樂四重奏相結合;小提琴與琵琶二重奏部分,快速複雜節奏的變換和穿插如何演奏才能更和諧。
教學相長演教互助
「相對於個人獨奏,重奏對個人演奏技術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但是,重奏組成員彼此間的默契需要長時間磨合,這是重奏演奏中非常重要的方面。老師們在一起排重奏近三年,與學生弦樂團排演已有十餘年。每次演出之前會錄音,聽自己演奏的整體效果以便改善與調整。」上海大學青年大提琴教師胡思思表示,在夏小曹教授的規劃和指導下,音樂學院的教師們在平時的專業課、樂隊課教學之餘組成教師重奏組,經常在校園內外舉辦音樂會,同時也給學生開展重奏教學,將自己的重奏經驗傳授給學生。老師們通過這種演教互長、演教互助的模式保持自己的演奏水準與演奏狀態,在教學中驗證自己的實踐經驗;讓學生看到身邊老師的演奏,對學生的成長起到激勵作用。
「作為研一專業學生,特別感謝老師給我機會參與室內樂的排演,感受老師們排練的模式。」擔任二提琴的朱歆怡回顧,去年夏天她剛剛接觸《俠心飛白》這首作品時又驚訝又期待——從沒見過這樣的編制。初次排練她感覺一頭霧水,不知道作曲家想表達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夏小曹老師決定做一些修改,將這首曲子精簡了很多。隨著一次次的排練和演出,每一次上臺她都有新的收穫。朱歆怡說,「在保利大劇院的演出最令人感動,效果特別好。演出結束後,我父母表示,喜歡這首《俠心飛白》——新穎、有意境,好聽極了。」
室內樂恰到好處
胡思思總結,任何自由都是在一定條件、一定秩序下的,音樂的秩序就是節奏。當然,這種秩序中也需要鮮活的元素——即音樂的歌唱性與流動性,這樣的節奏才富有律動性與韻味。而室內樂演奏者間的溝通——關於作品本身、音樂等相關話題的探討,互相學習與吸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就會為音樂增加鮮活的元素。
「在室內樂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彼此間產生的默契、心中一剎那的靈犀,是我覺得最美妙、最神奇並深深被吸引的地方。我最幸福的時光就是和同事們一起排練各類經典的室內樂作品。獨奏有點孤獨,大樂隊熱鬧了點,而室內樂恰到好處。它既需要每位演奏者的獨特性,也需要彼此間的高度默契,可以感受如此豐富的和聲。」胡思思舉例,在演繹《a小調鋼琴與弦樂四重奏》(Op.67)時,充滿異國風情的音樂色彩構建了一個曼妙、美麗的世界,幾位演奏者通過豐富的想像力,用音樂的線條與色彩為觀眾上演了一場情節跌宕起伏的電影。
上海大學室內樂團演奏圖裡那《a小調鋼琴與弦樂四重奏》
夏小曹介紹,由於作曲家圖裡納·佩雷斯在中國的知名度不高,《a小調鋼琴與弦樂四重奏》(Op.67)演奏得不多,但這首曲子非常好聽,有濃烈的西班牙風味。這首作品對演奏者的個人技術要求比較高,並且,四個人的運弓、揉弦、氣口必須是一致的,音樂的感覺要貼合在一起。
室內樂給更多觀眾帶來歡樂
上海大學室內樂團演奏蕭士塔高維奇圓舞曲No.2
「本場演出的聲場效果很好,觀眾反響熱烈,演奏家頻頻返場。現場還有兩位7歲的上海青少年樂團的預備小團員上臺演奏貝多芬作品,都是上海大學音樂學院老師的孩子。」夏小曹認為,「音二代」就要從小接觸室內樂。上海大學的學生弦樂團每年有很多演出,老師們勤奮地給予指導、與學生一起排演,樂團的老生也會主動幫助新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互助氛圍。
夏小曹說,最近幾年,上海的觀眾對室內樂的接受與喜愛程度越來越高,懂得欣賞音樂會的禮節,在演出過程中,即便是小朋友也非常安靜。今年上海大學室內樂團在學校裡舉辦的貝多芬作品專場音樂會場場爆滿,在社會上的演出也受到持續歡迎。「有些觀眾已經成為室內樂團的粉絲,我們團到哪裡演出都會有他們的身影。在音樂會最後,這些觀眾就會喊出《一步之遙》等一些我們經常加演的曲目名字,一個學校的室內樂團受到社會觀眾的喜愛很不容易,令人欣慰。」
- THE END -
熱門文章精選
張國勇:一家民營交響樂團的自強之路
孩子鋼琴彈不好,是家長自己沒努力!
劉沙:時代變了,不能讓大眾再認為民樂「土」 | 人物
西方媒體給郎朗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都打了多少分?
為中國合唱擠一擠「泡沫」,理一理亂象
鋼琴「基本練習」:練什麼、如何練?
第12所音樂學院來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8月開建
亞健康!中國歌劇之現狀
好的合唱團,好在哪裡?
聲樂老師,你的聲樂理論從哪裡來?
Q:想訂閱《音樂周報》?
A:請進入「音樂周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