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825字,閱讀約需2分鐘
導語:吃喝拉撒是老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正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平日裡相信大家都去過菜市場,無論是買菜、買魚還是買肉,都應該睜大自己的眼睛,以免被不良商販也好衝刺而侵害自己的利益。
杭州市有一位張先生,去菜市場買魚的時候,發現有一條魚好像已經死了,但此時他已經付完錢了。在於賣魚老闆溝通之後未果,於是一怒之下撥打了報警電話。民警趕到現場之後,張先生認為活魚被調包成死魚了,而老闆則說這條魚竟然死於稱重。
一次糟心的買魚經歷,竟然牽扯出賣魚的貓膩
張先生家裡人平時特別喜歡吃魚,所以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去菜場買魚。之前買魚的時候他很少會仔細觀察魚是否還活著,可是這次在買魚的時候,他卻發現了一件讓自己窩火的事情。
老闆剛將魚稱完重之後,張先生便發現有一條死魚,這個時候他就及時制止了商販。同時,他希望商販能夠給他換一條活魚,但是卻沒有得到商販的同意。
懷疑活魚被調包,隔壁王大姐想出妙招化解危機
本來活蹦亂跳的魚,竟然沒過多久就死了,張先生懷疑應該是被調包了。在僵持不下的時候張先生撥打了110,當民警來到現場的時候,兩個人還是在爭論不休。但是因為民警沒有處理過此類案件,所以他們也表示特別犯難,不知道該如何奉勸兩位事主。
此時隔壁攤位的王大姐走了過來,她說要想知道魚是活還是死,可以將這條魚開膛破肚,觀察一下心臟是否還在跳動,如果心跳正常就是一條新鮮的魚。說完後王大姐便動手將魚肚子剪開了,發現這條魚的心臟還在跳動,張先生也只能搖搖頭走了。
結語:在這起因為買魚而誘發的糾紛中,無論是張先生還是賣魚的商販,實際上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彼此之間沒有誠信可言。如果賣魚的商販能夠讓張先生相信,那麼可能就不會出現這種事情了。但對於商販而言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恐怕他自己也要反思一下。
部分消息參考來源:浙江電視臺
作者/責編:劉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