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辦法能讓快死去的魚看起來變鮮活,你想學嗎?
在安徽,詹姓市民在溫州甌海潘橋丁腰菜市場買菜時,就遇到了一家賣價超級便宜的魚攤,魚新鮮又便宜,詹姓市民就買下了一條8斤重的白鰱魚。別看8斤重,卻只花了50塊錢,並且還是活蹦亂跳的鮮魚。
鰱魚燉豆腐,這可是美味一道。買完魚又買了豆腐的詹姓市民,將魚和豆腐提到了家中。這時候,卻發現原本活蹦亂跳的白鰱魚已經不動彈了。魚離了水就會死,趁著剛死,詹姓市民趕緊切了半條白鰱魚,和豆腐一起燉了。不過晚上一家人吃起來這條白鰱燉豆腐的時候,卻吃出了很重的柴油味,讓詹姓市民一家人幾乎吐了出來,最後連魚帶豆腐全部都倒掉了。
轉天,詹姓市民去找了這個魚攤老闆要個說法。最後魚攤老闆也承認,這個魚裡確實加了柴油,因為一點柴油都不加是不可能的。不過,老闆給出的解決方法是:白給一條保證沒加過柴油的鯉魚。
於是詹先生重新拿著那條「沒加過柴油的鯉魚」到了家裡,紅燒鯉魚做好後,加上點辣椒和大蒜,沒想到的是,柴油味依舊很重。等詹姓市民再次去找魚販要個說法的時候,魚攤老闆早就不知所蹤了。
其實,流動攤販為了賣魚,往水裡加柴油早就是潛規則了。它的原理是柴油的密度比水小,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這樣水裡的空氣變稀薄,迫使魚兒「活蹦亂跳」,只能不斷地喝水和吐泡泡,這樣做不僅讓快死的魚看起來「很新鮮」,並且重量也隨之增加,畢竟喝了那麼多水,不是白喝的。
那怎麼才能辨別出來這種吃過柴油的魚呢?主要看三點。
第一點就是聞,看看魚身上有沒有柴油的氣味。
第二點就是看,因為加過柴油的魚,身上有很明顯的油珠。
第三就是價格,新鮮的活魚價格會比死魚高,價格也相對穩定。在相同質量的情況下,貪便宜可能就意味著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