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魚卻吃出了柴油味,魚販慣用的潛規則,3點教您安全買魚

2020-12-24 鋤禾園農事

有一個辦法能讓快死去的魚看起來變鮮活,你想學嗎?

在安徽,詹姓市民在溫州甌海潘橋丁腰菜市場買菜時,就遇到了一家賣價超級便宜的魚攤,魚新鮮又便宜,詹姓市民就買下了一條8斤重的白鰱魚。別看8斤重,卻只花了50塊錢,並且還是活蹦亂跳的鮮魚。

鰱魚燉豆腐,這可是美味一道。買完魚又買了豆腐的詹姓市民,將魚和豆腐提到了家中。這時候,卻發現原本活蹦亂跳的白鰱魚已經不動彈了。魚離了水就會死,趁著剛死,詹姓市民趕緊切了半條白鰱魚,和豆腐一起燉了。不過晚上一家人吃起來這條白鰱燉豆腐的時候,卻吃出了很重的柴油味,讓詹姓市民一家人幾乎吐了出來,最後連魚帶豆腐全部都倒掉了。

轉天,詹姓市民去找了這個魚攤老闆要個說法。最後魚攤老闆也承認,這個魚裡確實加了柴油,因為一點柴油都不加是不可能的。不過,老闆給出的解決方法是:白給一條保證沒加過柴油的鯉魚。

於是詹先生重新拿著那條「沒加過柴油的鯉魚」到了家裡,紅燒鯉魚做好後,加上點辣椒和大蒜,沒想到的是,柴油味依舊很重。等詹姓市民再次去找魚販要個說法的時候,魚攤老闆早就不知所蹤了。

其實,流動攤販為了賣魚,往水裡加柴油早就是潛規則了。它的原理是柴油的密度比水小,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這樣水裡的空氣變稀薄,迫使魚兒「活蹦亂跳」,只能不斷地喝水和吐泡泡,這樣做不僅讓快死的魚看起來「很新鮮」,並且重量也隨之增加,畢竟喝了那麼多水,不是白喝的。

那怎麼才能辨別出來這種吃過柴油的魚呢?主要看三點。

第一點就是聞,看看魚身上有沒有柴油的氣味。

第二點就是看,因為加過柴油的魚,身上有很明顯的油珠。

第三就是價格,新鮮的活魚價格會比死魚高,價格也相對穩定。在相同質量的情況下,貪便宜可能就意味著上當。

相關焦點

  • 流動魚販往水裡加柴油,令瀕死之魚活蹦亂跳:這是行業公開秘密
    近日,一名男子將又大又便宜的魚買回家燉湯,但卻吃出一股「柴油」的味道,正準備要找商家的麻煩時對方卻早已跑路,這才知曉這些本是將死的魚,因放了柴油才會讓這些魚再度活蹦亂跳,雖然價格便宜,但柴油中卻有致癌物質,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 再到海鮮市場買魚,專挑這5種,好吃又便宜,魚販:這是個行家
    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好,魚成為我們生活吃飯中經常食用的一種食物。而且魚有很多類型,可以分為海鮮魚和淡水魚兩大類。通常,海鮮魚的味道會更鮮美。所以,海鮮魚的價格自然比淡水魚更昂貴。當然,也有一些便宜而美味的海魚,例如以下5種魚,在市場上選擇這5種魚的,甚至魚販也會認為您是業內人士。
  • 開海後,黃瓜魚正大量上市,買黃瓜魚認定這3點,再也不買染色魚
    開海後,黃瓜魚正大量上市,買黃瓜魚認定這3點,再也不買染色魚!到了九月份不僅僅地上的各種蔬菜水果成熟上市,開海之後各類的海鮮也被辛勞 的漁民們捕撈。而此時也是黃瓜魚大量捕撈上市的好時候。此時的黃瓜魚正是肉質最為鮮美肥厚之時,一上市很多人便紛紛搶購,往往是供不應求。
  • 不要再吃這些魚了,含有甲醛和重金屬,這些都是魚販不能說的秘密
    不要再吃這些魚了,可能含有甲醛和重金屬,魚販不會說的秘密1、超重在買魚的時候,很多人會因為家裡人多,而去選擇一個個大肥美的,但是我們應該知道,並不是所有的魚類都是越大越好。向我們平時吃的魚,一般都是淡水魚,這種魚的重量都是在4-5斤,但是如果你買的魚特別重,那就很可能是在餵養的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激素,所以說這種魚吃多了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影響。
  • 趕緊丟掉這4種魚,可能含有甲醛和重金屬,魚販:我還咋賣?
    父母經常說「吃魚腦會變聰明,吃魚眼對眼睛好」,其實也不是不無道理的,魚肉中含有「腦黃金」,有助於提高人的記憶力和注意力,保護人體大腦的健康。在國內只要家中有客人或者是吃酒席,魚肉是餐桌上必備的一個菜品,而且有時候已經開膛破肚的魚還會蹦蹦跳跳,足以見得他的生命力是非常的強,但是有很多被外界汙染過的魚,吃進體內之後對身體也是非常不健康的,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 去菜市場看到這樣的魚不要買!
    近日,一則微博上流傳的消息再次觸動人們關於食品安全的神經。究竟這是一種什麼粉末?是否會危害人體?對此,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先來看看微博上流傳的消息是怎麼說的↓↓↓  傳聞一:【太活躍的魚千萬別買】去菜場買魚,結果看到攤販往大水盆內加入一種白色粉末,迅速用手攪拌,一會功夫白色粉末就溶解了,將半死不活的魚蝦倒入其中,沒想到,魚蝦一會兒就活蹦亂跳開,仿佛這些魚都是才從河中捕回來的。
  • 這四種魚快撤出餐桌,不僅營養價值低還有毒,魚販:知道的人不多
    這四種魚快撤出餐桌,不僅營養價值低還有毒,魚販:知道的人不多深海裡的大型食肉魚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食物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重的魚我們吃魚一般都是為了吃魚的鮮香肥美,魚的體重一般都在3~4斤之間,要是超過了4斤的話,說明這個魚的魚齡比較大,魚在水中生活的時間越長,存留在魚體內的金屬物質就越多,而這些金屬物質對我們人體而言是有害的。
  • 【民聲】霸州顧客市場買魚被多收錢,給您提個醒
    據霸州的陳女士(化名)說,11月17日下午5點,我下班的時候,我愛人給我打電話讓我買一條草魚回家,說家裡晚上做水煮魚吃。當時天空下著雨,我路過霸州某市場的一個賣魚的門臉。由於經常在這裡買魚,攤主是一個男子,拿著手機正在玩遊戲。當時下車後我說要一條草魚,他說不管宰,我說可以,我自己回去弄。當時我也沒問價格,稱完男子說28元。我就問了一句魚多少錢一斤,他說7塊,我說這魚四斤呢?
  • 寒潮肆虐,魚販抓魚難,價格持續走高,草魚、鯽魚、鯉魚、叉尾鮰全國漲
    普通淡水魚類:近期受冷空氣襲擊,魚販抓魚較難,湖北、瀋陽等地養殖戶惜售待價,草魚價格較上周上漲0.1-0.3元/斤;重慶近期外省魚較少,大多魚販到周邊城市裝魚,四川瀘州鯽魚價格較上周上漲0.8元/斤;北方魚塘結冰,養殖戶出魚減少,市場供需失衡,河北、遼寧、天津等地鯉魚價格上漲0.1-0.4元/斤;廣西、廣東部分地區受冷空氣襲擊,
  • 買魚時,內行人專買這5種魚,肉嫩刺少營養高,老漁民自己都愛吃
    而在舅爹家的飯桌上,我一般只能看到黃辣丁、桂魚、綠豆魚、麥穗魚、黑魚這5種魚,當我問舅爹為什麼您常買這5種魚時,舅爹說:「買魚時,內行人專買這5種魚,肉嫩刺少營養高,」而且很多老漁民捕到了這5種魚,有時候都捨不得賣呢,他們自己都愛吃呢。接下來胡師傅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5種魚。
  • 吃魚為什麼要去腥?那樣還有魚味嗎?
    首先,吃魚為什麼要去腥?那樣還有魚味嗎?我經常吃鱸魚,為了省事,家裡甚至有過連續十多天都吃鱸魚的經歷,所以關於鱸魚有點經驗。生活條件所限,我現在所有肉類全部清水加鹽姜酒蒸煮,然後直接吃,快速省事,吃習慣了口味也覺得不錯。牛肉,羊肉,豬肉,雞肉,魚肉,基本都這麼吃。炒菜一般炒素菜,或者把煮熟的肉或切或撕加進去。
  • 去市場買魚,這3種才是營養首選!老闆一聽魚的名字便知你是行家
    人們的生活條件是越變越好了,像吃海這一件事都變得不再平常了,就連普通家庭,每周都至少能吃上一兩回,就更別說是家裡條件好的了,餐桌上經常都能出現大蝦、螃蟹之類的,當然,也還有海魚,海魚也屬於海鮮的一種呢,其營養價值也是特別高的,和淡水魚相比較,海魚真的要好太多,味道也是賊鮮美呢。
  • 老人俗話「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你知道啥意思嗎?
    ,這些俗語有一定的道理,畢竟是祖輩總結下來的經驗,今天咱們重點分析,「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你知道什麼意思嗎?買魚不買鯽殼魚鯽魚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淡水魚,常分布在河流湖泊中,魚肉鮮嫩,魚湯鮮美,現在每到周末,我還是回去釣魚,就為了回家嘗一嘗美味,買魚不買鯽殼魚,並不是說鯽魚不好吃,而是剛剛產了卵的鯽魚,最好不要買,渾身沒有肉只剩一個殼,只剩下皮包骨和魚刺,味道一般,營養也所剩無幾。
  • 農村俗話說「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因此,農村的老俗話常說:「割肉不割糟頭肉」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這塊肉不好吃,口感不好,而且還有異味,吃多了還對身體不好。買魚不買鯽殼魚是什麼意思呢?也許有人不知道,鯽殼魚是什麼魚?它就是鯽魚裡面,比較小的鯽魚,一般都是小於兩指,人們就稱之為「鯽殼魚」。「鯽殼魚」,個頭小,肉很少,魚刺非常多,一不小心吃下去了,就有可能會卡在喉嚨裡面,吃了不安全。這種魚做不了乾魚仔也做不了臘魚,它一曬就變成了魚殼,沒有多少的魚肉在裡面硬邦邦的,口感很不好。
  • 俗話:「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啥意思?究竟有道理嗎
    這句俗話:「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非常明白告訴人們,在選購豬肉的時候,槽頭肉不要買,買魚做魚吃的話,不要吃鯽殼魚。為什麼呢?買肉不買槽頭肉:和割肉不割槽頭肉一個意思,首先我們知道槽頭肉就是豬脖頸肉。這塊兒肉是豬身上最便宜的一塊兒肉,主要還是肉質比較差。
  • 魚腥的「剋星」被發現,做魚的時候加點它,魚肉鮮嫩無腥味!
    講到魚肉,你們都喜歡吃魚嗎?魚肉是我比較喜歡吃的,但是要說遇到那種做魚不好吃的,全是魚腥味,那肯定是不喜歡吃的。要想把魚做的好吃,首先就是要把魚腥味去除掉。關於去除魚腥,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一個生活的小技巧。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在用,魚腥的「剋星」被發現,做魚的時候加點它,魚肉鮮嫩無腥味!
  • 農村菜市場買魚,不讓魚販子收拾魚,販子就不賣了,這是為何?
    導讀:農村菜市場買魚,不讓魚販子收拾魚,販子就不賣了,這是為何?無魚不成席,日常生活之中的肉類,魚絕對屬於主要角色之一,魚不但肉質鮮嫩,營養豐富,而且還有美好的寓意,年年有餘的諧音,讓魚成為餐桌上的常客,日常生活之中去菜市場買魚,也是必不可少的事,去菜市場買魚,一般情況下魚販子都會很熱情地幫忙收拾魚,將魚進行去鱗去內臟,收拾得乾乾淨淨,自己拿回去只需清洗一下,就可以開始烹飪,這也省去了許多的麻煩。
  • 吃魚
    最讓我有滿足感和幸福感的,是每天都能吃到魚。在海南生長,借了大海的光,海魚幾乎日日都可吃到。水庫裡的「草魚」、「福壽魚」、「桂花魚」、「淡水倉魚」甚至是河裡的「爬地狗」、「泥鰍」、「塘鯴魚」等,也自是吃了不少。魚,不完全因魚營養價值高,還因其美味可口。所以古人有「魚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魚,乃百味無味」之說。寫到這裡,還沒開吃,口水開始流了。
  • 自己繁殖的魚VS魚店買的魚
    買魚 春天到了,魚缸也想讓它熱鬧點,去魚店買了4條孔雀魚,6條黑瑪麗。 本著買魚養7天看死活的原則,果然第2天,買來的魚就掛了一半。 恆溫、過水、下鹽的步驟都進行過,這批淘汰的一半是魚店環境換到家養無藥環境適應力差的魚。
  • 我為烏仔魚正名,此魚味美肉瓷實,實為好魚
    這一日,看到魚販在賣新鮮的子魚,子魚正規的名字叫「鯔魚」,洄遊性魚類,可在海水和河裡自由來回,鯔魚肉質厚,味鮮美,營養豐富,含蛋白質達22%,無細骨,魚肉香醇而不膩,不但可登大雅之堂,作為飯店、酒家的宴席佳餚,也是平常百姓家的經濟美味。鯔魚的魚卵做魚子醬那是絕對的珍饈,也是這個優勢,我們把此魚叫子魚。「閩中鮮食最珍者,所謂子魚者也。」 -宋 王得臣《麈史·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