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戴亞丨經典民歌《烏蘇里船歌》,聽得江面波光粼粼~

2021-02-19 竹笛吧


戴亞老師的《烏蘇里船歌》錄製自2009年專輯《並非神話》

第一縷華夏陽光開始,經過烏蘇里江,橫跨邊疆、中原到嶺南。亞洲愛樂樂團攜手戴亞、張強、劉雲志、王梅等國寶級樂手,集結演奏神州各地最經典民歌 ,觸動民族心靈的音符,陪伴國人成長的旋律,西洋交響樂演奏結合中國古典樂器 ,編寫華夏大地最瑰麗的殿堂級音樂演變。

                            ——摘自《並非神話 》

<笛友評論>

人參小掌柜:這首真心太棒了,不論節奏音色銜接還是力度都好棒,有一種腳踏實地的輕快,又是發自內心的,渾然天成的情感抒發,演繹的色彩非常的小,反而成就了這首的藝術性,超級喜歡( *︾▽︾)

楊作明:笛聲悠悠、笛聲悠遠,抒情豪放。帶給聽者無限的遐想。序曲部分由弱漸強,將聽者帶進廣盈的時空和如詩如畫般的家鄉田園風光。

litou:恍如走進了波光粼粼、碧波蕩漾的湖面。作品再現了艄公們抒情豪邁,春風洋溢,槳帆搖映的心境和情懷! 

戴亞老師,在民樂屆絕對是殿堂級人物,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代表作有2014年的《水月空禪心》,06年《笛聲簫色》,00年的《愁空山》,99年的《戴亞笛子獨奏專輯》。在蝦米音樂上,每一個專輯都是9.7以上的高分。我們也曾賞析過老師的幾個作品,點擊下方藍字即可查看哦

4.有一笛曲是為婺劇而生丨戴亞《三五七》

戴亞,1964年出生於浙江東陽,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代表作品有《楚魂》、《愁空山》、 《陌上花開》、《梆笛協奏曲》。

他是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民樂系管樂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也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竹笛學會副會長、香港佛教文化產業佛教音樂委員會委員。

<參考簡譜>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閱讀原文,特價參與竹笛吧夏令營活動哦

相關焦點

  • 《烏蘇里船歌》裡歌唱的打漁民族,現在什麼樣了?
    (2018年10月24日攝)攝影:記者馬知遙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李鳳雙、管建濤、王建)11月23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一首傳唱半個多世紀的民歌,演繹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變遷——「56歲」的《烏蘇里船歌》,仍在傳唱》的報導。在我國東北角有一條綿延800多公裡的河流,她的名字叫烏蘇里江。江邊生活著一個古老的漁獵民族——赫哲族。
  • 民歌演唱家郭頌病逝 《烏蘇里船歌》成一生遺憾
    劉和剛稱:「郭頌老師的演唱是獨一無二的,他演唱的所有作品像《烏蘇里船歌》《新貨郎》等都緣於對東北黑土地的熱愛和喜歡,他把東北的地方戲加入了音樂的元素再重新改編、創作,唱出了獨有的韻味。」劉和剛稱:「郭頌老師曾對我說過,希望我把他演唱的歌曲重新翻唱錄一個專輯,如今老爺子去世,作為對於他的感恩、紀念和發揚,我會做這件事情,把他的音樂傳承下去。」
  • 聽《烏蘇里船歌》作者咋說
    聽《烏蘇里船歌》作者咋說 原標題:   新華社哈爾濱8月20日電 題:深入生活千般苦 創作成果分外甜——77歲詞作者講述《烏蘇里船歌》的故事  白瀛、方沁茗  1962年,年輕的詞作者胡小石深入生活,創作了反映赫哲族人過上幸福生活的
  • 波光粼粼,情意綿綿:賞析古典音樂史上最迷人的船歌作品
    船歌(Barcarolle),起源於義大利威尼斯,本來是撐貢多拉的船夫所唱的當地民歌,後來由作曲家將其轉為古典音樂曲種之一。船歌的曲調淳樸流利,悠遊自在,通常為6/8拍子,強拍和弱拍有規則地交替和起伏,描寫船的搖曳晃動。船歌除聲樂曲外,還有器樂曲。
  • 波光粼粼的江面|煙臺中小學生習作園地
    瀟翔小學四年級一班 孫小莜傍晚,殘陽西沉,波光粼粼的江面漸漸泛起波紋,好看的很。江面一半淡紅一半青綠,仿佛一條漸變的蕾絲飄帶。當江面泛起層層波紋,魚兒就躍出水面,有的互相嬉戲;有的像是在追逐打鬧;還有的在水中睡著大覺……這樣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走的遠些再看,江面旁的一叢蘆葦也妝成一瞬的紅顏,猶如一根根細絲在江旁飛舞。啊!真是一幅美如畫卷的美景呀!
  • 賞聽——戴亞教授攜青年笛家胡玉林演繹笛子二重奏版《秦川情》震撼全場
    註明:《秦川情》快板的緊打慢唱部分由戴亞教授與胡玉林即興演奏戴亞個人簡介      戴亞,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民樂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
  • 中國最美100首經典民歌,終於找全了(值得收藏)
    花花草草 民歌裡的山水花草,都極具靈性。最簡單的祝福,往往包含著最善良的情感,你在這些民歌裡聽到了嗎? 北方的歌 如果你去過黃土高原上的窯洞;如果你見過藍天白雲下的草原;如果領略過寧靜神秘的青藏高原;如果你坐過烏蘇里江上來來往往的船
  • 中國最美100首經典民歌 ♬
    中國最美的100首經典民歌大合集喜歡的朋友請收藏或分給更多人欣賞吧民歌裡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都被賦予了靈性。茉莉花的芬芳,山丹丹花的豔麗,筆直的小白楊,鳳尾竹在月光照耀下的寂靜……都飽含著深情,讓人陶醉。
  • ...卻有「幸福滿艙」,新時代赫哲人家走向美好新生活 烏蘇里船歌新唱
    屋內,7位赫哲族老阿媽身披民族盛裝,齊聲唱起《烏蘇里船歌》。這裡是黑龍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赫哲族是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現有5000多人。在同江,赫哲人主要聚居在街津口和八岔兩個赫哲族鄉。正在領唱的吳桂鳳,是赫哲族說唱文學伊瑪堪傳承人。
  • 經典中國民歌 100首(典藏版)
    相約天籟迴響聽一首好歌,享美好生活民歌,歌頌著五顏六色的生活;民歌,吟唱著悲歡離合情緣;民歌,記錄了起起伏伏的過往,最具風情而又最貼近生活的民歌,細緻的描繪著生活百態,傾訴著中國不同民族對生命的感悟有多少人從辣妹子裡看到了廣西姑娘火辣辣的性格,有多少人從阿里山的姑娘裡看到了溫柔如水的姑娘……民歌裡的人物,映射著一個地方的文化,一個地方的性格。對家鄉的描摹是民歌的一個主題。簡簡單單的幾句就把家鄉寫的淋漓盡致,多樣的歌曲以不同的的方向展示著家鄉的美麗富饒。
  • 經久不衰的漁歌,在豐盈的歲月裡靜靜流淌
  • 東北民歌展演18日起舉行 市民可現場見證傳承人的誕生
    晨報訊(記者 王皓)《搖籃曲》、《新貨郎》、《烏蘇里船歌》……這些膾炙人口的東北民歌至今還在老一輩人中傳唱。18日至21日,第二屆東北民歌展演活動將再現這些經典,並選拔出新一代的東北民歌接班人。據我省著名歌唱家張巖生介紹,東北民歌是遼寧乃至東北三省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樣式,是生活在東北的11個少數民族和漢族的民歌相融合發展出來的獨有調式,包括勞動號子,叫賣調、秧歌調、小調等,70餘名我省省直各市、縣藝術院團(含民營院團)的在職演員將參加本次選拔,選手年齡在20歲到45歲之間。10月18日至20日,每日9時至17時在遼寧芭蕾舞團小劇場進行預賽和決賽,市民可自願前往免費觀看。
  • 烏蘇里放歌:船歌迴蕩烏蘇里,無限風光在虎林
    烏蘇里、漁村重話,雲臺同上。幾許荷花猶隱映,無邊稻實堪蕭爽。步遊蹤、難得動情懷,聲漸朗。    聊前度,空追想。憐今夕,緣來往。剩有纖纖月,更誰清唱。且喜豪吟千島夢,不辭小酌三山釀。愛夜闌、繾綣鏡湖光,心神養。邊塞橫秋,江鄉過雨,成排松下真風。一年年會,盡在掌聲中。各自詩歌漫浪,憑心論、南北西東。今如此,又將宴席,聊學把尊同。喉嚨。才咽罷,幾番精理,逐處形容。更何人主持,聲脆玲瓏。
  • 膜拜一下傳說中竹笛考級10級後的曲子《梆笛協奏曲》戴亞老師演奏,不求你聽懂,只求聽過
    二十多年來先後在美國、加拿大、韓國、德國、法國等國演出,在國際上被廣泛譽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馬水龍創作《梆笛協奏曲》的心路歷程為:「梆笛具有清麗、優雅、細緻、活潑而明亮的音質,符合所謂的絲竹之美,能確切的表達出江南煙雨朦朧般的詩情,也能展現平原山川遼闊、壯碩的氣勢。
  • 哪首民歌曾經驚豔到你的耳朵?
    中華幾千年的文化,孕育出了風格各異的民歌,它們敘述的故事或沁人心脾,或震撼人心……表達各不相同。「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隻花~」中國豐富的民歌唱響了人們的心,在你的心中,哪一首是最美的?哪些民歌驚豔了你的耳朵,讓你久久不能忘懷?
  • 民歌嘹亮
    赫哲人的《烏蘇里船歌》,蒙古人的《讚歌》(胡松華作詞編曲)和《嘎達梅林》,是其中最出名的三個例子。《烏蘇里船歌一九八零年,《烏蘇里船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定為亞太地區音樂教材,赫哲,這個只有5000人口的小民族,由此為世界所知。
  • 齊豫與好妹妹合唱華語經典《船歌》樂評人:超越世代認同值得期待
    今日,好妹妹2018年全新音樂專輯首波單曲《船歌》正式上線。經過重新編曲後的《船歌》,由好妹妹與原唱齊豫共同合唱,收錄於全新專輯「好妹妹的私房歌·貳」《XXX(未公開)》。在這張專輯中,好妹妹將聯合包括齊豫在內的10位華語樂壇鼎盛時期的女歌手,與她們共同演唱當年最有代表性的10首歌曲,再現華語音樂的時代經典。作為臺灣流行樂壇最具代表性的「天籟之音」齊豫的代表作,《船歌》曾是膾炙人口、影響一代年輕人的華語經典歌曲。經過金曲獎製作人荒井十一的改編,合唱版的《船歌》既保留了原曲的特色,也展現了當下流行音樂的元素。
  • 【音樂欣賞】柴可夫斯基《六月 船歌》
    今天給大家彈奏的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六月-船歌》,這首曲子選自《四季》中的第六首。
  • 100首好聽的中國民歌,收藏起來慢慢聽
    民歌,歌頌著五顏六色的生活;民歌,吟唱著悲歡離合情緣;民歌,記錄了起起伏伏的過往,最具風情而又最貼近生活的民歌,細緻的描繪著生活百態,傾訴著中國不同民族對生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