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頭四樂隊成員拿「溼貨市場」抹黑中國,CNN為他上了一堂常識課

2021-01-07 北晚新視覺網

「溼貨市場」(wet market)一詞近期經常出現在西方媒體的報導中,成為抹黑中國的又一個目標。據英國《衛報》14日報導,披頭四樂隊明星保羅·麥卡特尼呼籲中國關閉「中世紀的」溼貨市場,稱這類市場導致了新冠病毒的傳播,其對全球健康的威脅相當於「釋放原子彈」。他還將此和「廢除奴隸貿易」相提並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5日稱,在西方,「溼貨市場」一詞幾乎已經成為新冠病毒的代名詞,但它「實際上並不像某些人所認為的那樣」。

資料圖 新華社 趙智和 攝

麥卡特尼的言論被許多西方媒體報導。《衛報》稱,長期從事素食運動的他在接受美國電臺主持人斯特恩採訪時稱,希望中國政府關掉「溼貨市場」,提高衛生標準。他還稱,非典、禽流感以及一些其他病毒都和這類市場有關,如果不關閉會令大家都陷入麻煩。

「不僅在中國大陸,在整個亞洲,『溼貨市場』都是常見的現象,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以及中國香港和臺灣。」CNN的報導稱,「溼貨市場」是提供各種新鮮農產品的地方,這與提供如織物、家用產品和穀物產品的「乾貨市場」相反。其中一些市場——但不是全部——也出售活體動物。之所以稱為「溼貨市場」,是因為供應商清潔魚和蔬菜後,地板經常是溼的。中國消費者傳統上一直偏愛新鮮農產品,寧願每周去市場幾次購買肉、魚和蔬菜,而不是開車去超市購物。CNN的報導稱,「大多數『溼貨市場』並不是裝滿準備宰殺的外來動物的病毒培養皿。對於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的大部分人來說,這種市場只是可以以負擔得起的價格購買新鮮食物的地方,例如雞、豬肉、魚和蔬菜。」

報導稱,「食用野生動物肉在中國並不常見,尤其是在大城市」。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研究員段畢格斯說:「面對新冠病毒,全世界都在呼籲關閉所有『溼貨市場』,這可以理解」,「但是全面禁令不可能是對此風險的可持續解決方案。相反,新的政策和法規需要將科學證據納入考慮範圍,並考慮對野生動植物的不同文化觀念和價值觀。」雪梨大學環境與人道主義工程師彼得·馬圖斯表示,對於中國乃至全球的許多低收入社區來說,「溼貨市場」起著重要作用,他們無法通過網絡購買這類產品。他說:「廢除溼貨市場可能給人以解決目前局勢根源的幻覺,但真正的問題要深得多。」

「禁令的呼籲來自文化差異,通常混合了偏見」,《衛報》15日引述非營利組織活動人士的話稱,在許多國家,「溼貨市場」為小農出售產品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在印度或印尼這樣的國家,有2500萬至4000萬人依靠『溼貨市場』和非正規攤販謀生。」

延伸閱讀:

因為中國,澳大利亞也跳出來指責世衛組織了!澳高校講師駁斥

據《澳大利亞人報》14日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當天接受媒體採訪時指責世界衛生組織(WHO)支持中國重啟活禽海鮮市場,認為支持出售活動物的市場「難以理解」,聲稱這種市場可能是導致新冠病毒產生的原因。同一天,澳衛生部長格雷格·亨特也表達了類似觀點。澳部分政客的言論引發一些媒體跟風炒作。

莫裡森說:「我們需要保護全世界,要對付這類病毒引爆疫情的潛在來源。」他聲稱,中國的市場傳播病毒事件已經發生過多次。格雷格·亨特14日也宣稱,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源自武漢的一處活禽海鮮市場,這類市場是危險的傳染媒介。他還說,在中國重啟活物市場這個問題上,「我們可能與一些國際機構的立場存在分歧,但我們要保護澳大利亞人」。

據澳大利亞SBS電視臺網站14日報導,WHO此前表示,活禽海鮮市場是民眾食品的重要來源,應該允許繼續交易。報導援引墨爾本大學中國研究學院講師戴琳娜·林的話稱,實際上,澳大利亞一些人對活禽海鮮市場存在誤解。

她說:「這個詞在西方已經被賦予政治含義,經常和掩蓋新冠病毒以及野生動物交易聯繫起來。中國人肯定會認為這種說法很荒謬,其實中國的活禽海鮮市場更像澳大利亞的農貿市場。」戴琳娜·林在武漢長大,她表示,武漢人很討厭野生動物交易,中國真正可以交易野生動物的市場其實很少。

疫情發生後,中國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法交易,整頓關停野生動物交易市場。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決定,隨後,國家衛健委出臺工作方案,全面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國家發改委3月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實際關閉的活禽市場比例在95%以上。除廣東、廣西、湖南、四川、青海、新疆沒有明確規定關閉活禽市場外,其他省市自治區均已關閉活禽市場。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一些重啟的活禽市場對市場行為進行了嚴格的防疫管理,除經營者遵守防疫措施外,入場活禽須標明產地、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等內容,否則不予入場。

武漢大學醫學病毒研究所教授楊佔秋1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起源現在學界並無定論,在最早的病例中很多都沒有華南海鮮市場的接觸史。病毒的原生宿主以及病毒的傳染鏈條現在全球科學界都沒有確定,因此認為活禽海鮮市場可能傳播病毒的言論沒有科學根據。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專家王祖力14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國家正在鼓勵社會有序復工復產,一些具備條件的地方重啟市場是很正常的一種市場行為。「我們也不能保證國外就全部是冷鮮冷凍禽肉市場,而不進行活禽交易。」

近期,澳大利亞一些媒體和政客不時出現針對疫情指責中國的聲音。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認為,不排除有關言論出於一些政治考慮。此外,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盟友,在外交上一直對美國亦步亦趨。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近日西方一些媒體上有關「中國重開野味市場」的假新聞猖獗。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時報 環球網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披頭四樂隊的成員:約翰·列儂
    小時候,列儂是個愛惡作劇的人,他喜歡惹麻煩。作為一個男孩和年輕的成年人,他喜歡畫怪誕的人物和殘廢。列儂的校長認為他可以去藝術學校上大學,因為他在學校沒有取得好成績,但有藝術天賦。組成披頭四樂隊它在英國排行榜上達到頂峰,排在第17位。列儂創作了該樂隊的後續單曲《請讓我高興》,這主要是受羅伊·歐比的啟發,1962年8月,列儂與辛西婭·鮑威爾結婚。這對夫婦有一個兒子,朱利安,是以列儂母親的名字命名的。辛西婭在披頭四熱期間被迫保持低調。她和列儂於1968年離婚。他於1969年3月20日與日本先鋒藝術家小野洋子再婚。小野洋子於1966年11月在印度美術館結識了他。
  • 【音樂河】披頭四樂隊(上)
    作為被廣泛地承認為史上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搖滾樂隊之一,披頭四已經不僅僅是一支流行樂隊那麼簡單,他們的極度流行產生了披頭四狂熱現象,而由他們開始的搖滾樂也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和精神,各種新鮮的元素和搖滾的靈魂不斷融合,開創了搖滾事業的新時代。隨著日後創作的成熟,國際市場的開拓,他們更是被視為當時反文化運動的理想化身。他們所取得的成就或許直至今日都沒有別的樂隊可與之媲美。
  • 披頭四樂隊
    披頭四1960年成立於英國利物浦,1970年解散,由成員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裡森及林戈·斯塔爾組成。披頭四被認為是流行樂壇歷史上在商業上最成功與最偉大的樂隊,依美國唱片業協會正式統計,是美國國內生涯銷量最高歌手,總銷超過1億7千萬張,而全球銷量超過10億張。1970年樂隊解散後,各成員以成功的個人歌手事業繼續發展。
  • 蓬佩奧呼籲中國等國家永久關閉「野生動物溼貨市場」以減少對人類...
    中方向世衛組織捐款體現了中國政府和人民對世衛組織的支持和信任,也為世界公共衛生事業和全球抗擊疫情作出自己的貢獻。中方願同各方一道,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維護地區和國際公共衛生安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 「披頭四」成員妹妹窮困 曾靠管理樂隊掙錢
    「披頭四」成員妹妹窮困 曾靠管理樂隊掙錢 2002年的露易絲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 現年82歲的露易絲·哈裡森是「披頭四」樂隊成員喬治·哈裡森的妹妹,她現在生活在美國密西西比的農村,過著窮困的日子,因為喬治的遺孀和兒子剝奪了她對喬治
  • Please please me: 披頭四樂隊誕生記
    對流行音樂稍微有點了解的人,都明白「披頭四是流行音樂史上最為偉大的藝術家」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這個樂隊無論是在商業、藝術造詣乃至影響力上的都是整個流行樂界天花板的存在。很難想像,倘若沒有披頭四興起的英倫入侵,在50年代末期美國一眾搖滾大神紛紛隕落之後,搖滾樂將會何去何從。Buddy Holly    時間回到50年代中期,此時的披頭四樂隊成員們都還只是十來歲的小年輕們,樂隊核心成員約翰·列儂便受到了來自大西洋彼岸的貓王的音樂的觸動,迷上了搖滾樂。
  • 搖滾必修課--偉大的披頭四樂隊
    「甲殼蟲樂隊和「披頭四樂隊」是兩樂隊。一個月後,在哈裡森的堅持和執著下,他被招入樂隊,成為主音吉他手。到1959年1月,列儂中學裡的那些成員都離開了樂隊,只剩下他們三人,列儂也開始了在利物浦藝術學院的學業。
  • 音樂課歌單【披頭四樂隊】
    約翰·溫斯頓·列儂(John Winston Lennon),英國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成員,搖滾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披頭四樂隊的靈魂人物,詩人,社會活動家,反戰者。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被認為是二十世紀頂級的音樂標誌,他被金氏世界紀錄列為史上最成功的作曲人。不論是不是身為披頭四期間,保羅·麥卡特尼總共寫了、或是協助寫了超過 50 首十大熱門歌曲。
  • 歷史上的今天1943年2月25日英國「披頭四樂隊」成員喬治·哈裡森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1943年2月25日英國「披頭四樂隊」成員喬治·哈裡森出生 2013-09-02 11:03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Beatles披頭四樂隊編年史(完結)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這張專輯無論在商業上還是評論上都達到了巔峰,但林戈卻更加的感到了和樂隊成員的疏離感。他自己評論道:「這張專輯對於樂隊其他成員來說是最佳專輯,但對我來說並不是,我感覺自己對這張專輯的貢獻只是伴奏而已,因為容我發揮的餘地太小了。」  而樂隊經理愛普斯坦的逝世,則讓樂隊處於無人管理狀態。
  • 奇想樂隊真的被披頭四擋住光芒了嗎?
    (The Kinks)的Waterloo Sunset,那麼我就選擇奇想為本公眾號開篇介紹的樂隊吧。這就是我這篇文章的標題來源了:奇想樂隊真的被披頭四擋住光芒了嗎?在奇想樂隊的的百度百科有這麼一段話,也是許多中國聽眾對奇想的第一印象。
  • |披頭四樂隊|迪倫|麥可傑克遜_網易...
    披頭四之後的音樂,歌詞更具有人文性,同時他們在編曲上的改革也是大刀闊斧。  樂隊成員喬治·哈裡森受到鮑勃·迪倫的影響,成為第二個拿起電吉他來演奏搖滾歌曲的歌手。  當然,還有一個小知識點。正是鮑勃·迪倫教會了披頭四成員吸食大麻,在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披頭四的四位成員都無法擺脫毒品的誘惑。  保羅·麥卡特尼甚至說,他的很多歌曲的靈感都源於迷幻藥。  有一說一,雖然我很喜歡披頭四,但並不代表贊同他們的所有觀點。  2、貓王和尼克森
  • 所謂最後的披頭四其實早就死了
    THE BEATLES (以下譯為披頭四),也許每個人會有更鍾愛的樂隊,但是說起這個披頭四這個傳奇樂隊的時候,大家都還是情不自禁地讚嘆一句"曾帝劉痞"。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其實披頭四最後一個在世成員Sir Paul McCartney (以下譯為保羅麥卡特尼)其實早已不在人世,現在大家看到的保羅老師其實是一個叫謝比利的朋友強勢扮演的。
  • 關於披頭四樂隊,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兒
    1988年,喬治哈裡森以披頭四樂隊成員的身份入選搖滾名人堂,2004年又以個人名義再次入選搖滾名人堂。喬治哈裡森在《滾石》雜誌評選的百大吉他手中位列第11位。「 If we'd know we were going to be the Beatles, we'd have tried harder.」——George.
  • 攝影師特瑞·奧尼爾逝世:他是讓披頭四和滾石樂隊「成名」的人
    在近60年的攝影生涯裡,奧尼爾曾為英女王、曼德拉、披頭四和滾石樂隊等諸多名人拍下經典鏡頭。撰文 | 王塞北據英媒報導,曾為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披頭四樂隊、滾石樂隊等著名人物攝影的英國著名攝影師特瑞·奧尼爾(Terry O'Neill),上周六晚(11月16日)因前列腺癌併發症於家中病逝,享年81歲。
  • 紀念約翰·列儂 | 他與他的披頭四樂隊,曾對一代蘇聯青年產生了重要影響
    今天是約翰·列儂的誕辰,對許多搖滾樂迷來說,這應該都會是個難以忘懷的名字。
  • ...保羅·麥卡特尼|約翰·列儂|馬哈士|abbey road|披頭四樂隊
    披頭四的四位成員,從樂隊的靈魂約翰·列儂(John Lennon),到樂隊的中堅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喬治·哈裡森(George Harrison)、林格·斯塔爾(Ringo Star),他們的外表看起來都溫文爾雅,稚氣未脫,但內心裡卻蘊藏著西方早期「嬉皮士」運動中反主流的理想主義,以及改變世界的強烈念頭
  • 保羅麥卡特尼承認披頭四樂隊的成員都不懂樂理知識
    保羅麥卡特尼承認披頭四樂隊的成員都不懂樂理知識當一個在流行音樂史留名的偉大音樂人告訴你,他並不懂樂理知識時,你會有什麼反應?是不是比某位胖胖的偉大球星不會顛球的消息傳到你耳朵裡時,還要震驚?而這個震驚的消息也確確實實的在昨天傳出了。
  • 全球四大殿堂樂隊,披頭四第一滾石第二,中國有一個,不是Beyond
    是的,這支成立於上個世紀廣受歡迎的樂隊,至今仍是許多人心目中最喜歡的搖滾樂隊。很多去KTV的人都忍不住要放一首Beyond的歌曲來表達自己的搖滾情懷。不過,在全球公認的四支殿堂級別的樂隊中,有一支是中國的樂隊,但不是Beyond樂隊,也不是是另一支大家熟悉的草蜢樂隊,那麼究竟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甲殼蟲樂隊是第一個入選的,他們當之無愧。
  • 歷史上的今天:徐光啟逝世;「披頭四」主唱約翰·列儂被刺身亡
    ,他還或編纂或翻譯或創作了《崇禎曆書》《泰西水法》《農政全書》等書,是明朝繼李時珍之後又一位傑出的科學家,被稱為「中國近代科學的先驅者」。可令人遺憾的是,以徐光啟為代表的一批科學家開創的科技創新之路隨著明朝的滅亡也走到了它的盡頭。約翰·列儂遇刺說到12月8日這天不得不提到約翰·列儂,每年的這一天,說不清的樂迷會以各種方式去紀念他。約翰·列儂和他的披頭四樂隊(又叫甲殼蟲樂隊),堪稱20世紀影響力最大的音樂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