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琦|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國際航運業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2020-12-27 跨境電商新知說

2020年伊始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國際航運業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疫情期間的短期不利衝擊,更有長期的產業鏈波及效應。

從短期看

(1)生產消費的放緩和延後,使我國原油、天然氣、鐵礦石、煤炭、大豆和豆粕等大宗產品進口需求萎縮,且短期內難以提振,導致我國國際航運市場需求嚴重不足。

(2)疫情引發的我國中小企業出口受阻導致對貨櫃運輸服務需求已明顯減少,而且,新冠疫情在世界的蔓延使未來幾個月的航運量還將大幅下降,貨櫃運輸收入急速下降。

(3)對我國航運物流系統產生了較大衝擊。由於疫情帶來的人員管控和必要的防護措施,使得港口物流節點集疏能力降低,碼頭堆場疏港體系不暢,船舶運作效率降低。

(4)導致我國國際航運業管理難度增加。由於疫情使得船員安排與協調困難,而各國實施的不同抗疫政策又加大了船舶調度難度,使航運企業違約風險上升,經營成本增加,資金周轉壓力大。

從中長期看

新冠疫情在世界的暴發和蔓延已經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影響,全球性企業停工形成的中長期經濟蕭條會加劇世界性需求萎靡以及更嚴重的貿易保護盛行,使我國進出口貿易受到極大影響,必將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對國際航運業形成明顯的衝擊,並且這衝擊通過產業關聯和傳遞效應波及到整個上下遊產業鏈,不僅累及貨櫃生產、造船業及其相關產業,也對港口經營、海運保險、海運中介和諮詢等服務業造成不利影響。

為了維持國際航運業的長期良性發展,我國政府應該儘早出臺全面的扶持政策。

(1)制定全方位國際航運業復工保障計劃,不僅要保障際航運業防疫物資供應,建立船舶防疫應急機制,更要建立國際防疫信息和各國政策共享平臺。

(2)實施切實可行的財政和金融扶持政策,對遇到暫時資金周轉困難的國際航運企業,給予一定的專項資金扶持並減免港建費和其它相關費用;鼓勵金融機構發放專項貸款以支持國際航運企業,降低融資利率或給予貼息支持,確保航運企業資金鍊不斷。

(3)通過減免增值稅、所得稅和其它費用等稅費優惠措施減少國際航運企業的財務負擔,使其輕裝上陣加強國際競爭力。

(4)實施有效的「穩外貿,保航運」措施。國際航運服務是與國際貿易聯繫最為緊密的行業,只有扶持進出口企業,擴大進出口業務,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對國際航運服務的需求,帶動我國航運服務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供稿:汪琦 寧波大學商學院)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疫情對網絡問診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挖掘新冠肺炎疫情激發的網絡問診潛能,進而為網際網路醫療等新型診療模式的推動提供決策依據。基於四川省人民醫院疫情前後網絡問診數據,採用單邊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問診量疫情前後的差異性,進而分析網絡問診的現狀及疫情對網絡問診的激發作用。全院日均網絡問診量疫情後增加2倍以上;85%的二級科室疫情後顯著增加;心血管超聲等少數科室疫情前後無顯著差異且日均問診量極低。
  • 新冠肺炎疫情對若干行業的影響分析
    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急國家所急,憂百姓所憂,現發布《新冠肺炎疫情對若干行業的影響分析》,希望這個集子對疫後經濟重建有所幫助。消滅瘟疫,指日可待!天佑中華!3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數字出版行業影響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出版行業研究團隊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背景下
  • 【智庫思享】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產業經濟的衝擊與應對
    文|劉英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側對世界經濟特別是產業經濟造成了嚴重衝擊,本文通過疫情對經濟衝擊的歷史比較、產業比較和國際比較,分析疫情對經濟與不同產業帶來的不同衝擊與影響,進而為促進經濟恢復和增長,針對不同產業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 蔡三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學生返校對策建議
    當前,不少高校普遍採取推遲開學或者延遲返校做法,減少學生流動以控制疫情。但是,隨著疫情趨向相對穩定(預期短時間內無法完全消除),高校必須要面對並逐步解決學生返校的問題。為此,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學生返校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科學研判與預測新冠肺炎疫情對高校的影響。
  • 龔柏華:國際商事合同不可抗力條款對「新冠肺炎疫情」適用法律分析
    中外法院或仲裁機構在這類糾紛解決時首先都會涉及對涉案國際商事合同適用法律的識別,從而導致適用國際條約(如CISG)、外國法律(如美國法)、中國法律的不同情況。新冠肺炎疫情在不同情況下是否能構成具體案例情景中的不可抗力,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分析相關合同約定、法律規定和事實情況。
  • 深度解讀新冠疫情對全球產業鏈及我國跨境電商等行業的影響
    作為「世界工廠」,我國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製造業相關進出口行業受到較大衝擊,但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比較優勢地位仍然相對穩固。一、新冠疫情對全球產業鏈及我國主要進出口行業的影響分析(一)疫情全球蔓延態勢嚴峻,全球產業鏈受衝擊,波及我國主要進出口行業2月下旬以來,新冠疫情全球蔓延速度加快。
  •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線下...
    疫情以來線下第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為什麼是它?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秦交鋒、關桂峰、張千千、吉寧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即將在北京舉辦,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線下舉辦的第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特殊背景下為什麼要舉辦這場高規格的國際經貿活動?有哪些看點值得關注?
  • ...院EMBA盧鋒:全球化時代的全球性疫情——新冠疫情國際經濟影響...
    ,萬一發生這種情形會對我國經濟產生何種回饋作用,在經濟外交和國際關係層面帶來什麼問題,分析疫情經濟影響對這些小概率可能情景也需關注……」。新冠肺炎這類新型傳染病大範圍國際擴散的經濟、社會和流行病學根源是什麼?應如何看待這個急促深刻的巨大變局並有效應對疫情給國際經濟帶來的衝擊?今天我們側重從全球化背景條件角度初步探討。
  • 疫情影響下的航運輿情彙編(七) | 中遠海運e刊
    繼續暫停進出我國境內港口的郵輪運輸業務,繼續暫停所有國際航運客貨航線載客業務,暫停外國籍船舶在我國港口更換外國籍船員。繼續暫停內地與港澳直通道路客運業務,繼續暫停內地與港澳、大陸與臺灣地區間的水上旅客運輸(含郵輪)業務。
  • 莫莉:從「非典」看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可能面臨的問題及其應對
    (圖片來源於聯合國)二新冠肺炎疫情後可能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非典」、新冠肺炎兩場疫情時隔17年。「非典」疫情過後所面臨的問題可能在本次疫情結束後再次出現。
  • 【律師說】王紅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
    一、序言自2019年12月以來,我國湖北省武漢市發現了多起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上旬,國家衛健委初步確認了本次疫情的病原為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肺炎」或「本次疫情」)。其後,隨著春運帶來的人流高峰,我國多個省市也先後發現了新冠肺炎的病例。
  • 全球疫情加劇蔓延 國內港口成「避風港」 貨櫃一天一價還將持續...
    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全球航運市場均提前「過冬」。然而下半年,隨著我國疫情得到控制,經濟持續復甦,各國貨物均從中國港口中轉,一時間,中國航運業呈現出火熱繁忙景象。  全球疫情加劇蔓延 國際航運業前途未卜  近期,英國出現了新冠肺炎病毒變異毒株,變異毒株跟原始新冠肺炎病毒毒株相比傳染性高70%左右。同時,在義大利、南非等多個國家已經檢測到該變異毒株,稍有轉機的國外航運再次「入冬」。  2005年前後,紐約出現了一個完整的子行業,以幫助船東籌集資金。
  • 疫情對我國煤炭行業供需會產生什麼影響?
    疫情對煤炭需求的影響1 煤炭需求總量分析2019年我國煤炭消費量約39.4億t,在能源消費總量中佔比57.7%,同比下滑1.5個百分點,煤炭需求增速已連續多年低於供給增速,2011—2019年我國原煤消費量及增速如圖4所示。即使沒有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我國煤炭佔能源消費的比例也將持續下降,絕對消費量也不會大幅增長。
  • ...當時由於疫情影響,會期縮短至兩天,主要討論新冠肺炎疫情問題...
    本屆世界衛生大會曾於5月召開,當時由於疫情影響,會期縮短至兩天,主要討論新冠肺炎疫情問題。此次復會後,除疫情外還將討論其他衛生領域議題、世衛組織改革及財務等問題。此外,本次大會將審議一項決議草案,呼籲會員國更嚴格地遵守《國際衛生條例》,加強會員國應對新冠肺炎之類的緊 文/冷靜2020-11-09 17:49:00來源:FX168
  •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經營發展影響的...
    原標題: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經營發展影響的調查分析
  • 新冠肺炎疫情過後的國際貿易
    全球經濟體,不論貧富都將陷入衰退,各國必須同心合力才能夠減低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中國為全球攜手抗疫提供了見解。湖北省長達兩個多月的封城,加上全國範圍內嚴格的交通限制,導致一月至二月期間全國工業企業利潤下降近40%。縱使三月初工廠開始復工復產,但由於外國買家受疫情影響,廠方現需應對訂單取消、延期以及付款延遲等問題。
  • 關於高度重視環境治理與監測在當前冬季疫情防控中重要作用的對策...
    市政府研究室聯合四川省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專委會主任委員宋爭放教授,就加強環境治理與監測預警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開展了研究,並提出對策建議,供領導參閱。  一、病毒環境適應性與疫情防控的關係  新冠肺炎正處於流行期,人們對新冠病毒的來源、傳染性、傳播途徑和診療方法等尚處於逐漸發現和不斷認識階段。
  • 韓國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政壇 朝野攻防都打疫情牌
    韓國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政壇,朝野攻防都打疫情牌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馬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濟冬】因新冠肺炎疫情停擺一天的韓國國會26日重新運營,決定成立「國會COVID-19對策特別委員會」,並表決通過了《傳染病防治管理法》《檢疫法》《醫療法》三項法案的修訂案,為防控新情提供司法保障。連日來,疫情不僅給韓國民眾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也衝擊著該國政壇。
  • 政協委員反思新冠肺炎疫情:我國公共衛生缺乏戰略性國之重器
    01我國公共衛生缺乏戰略性的「國之重器」當前,我國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經濟處於加速恢復中。但是疫情也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基礎設施薄弱、醫防不協同、居民健康素養不高等問題。
  • 全球首部「新冠肺炎」的紀錄片 竟然「神預言」了疫情下的日本
    據美聯社消息,國際奧委會資深委員說,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5月下旬得不到控制,2020年東京奧運會可能會取消,而不是推遲或換城市舉辦。且截至當地時間25日晚8時,日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增至861人。在紀錄片中,NHK的製作團隊用客觀冷靜而富有同理心的觀點信息,凝視著全球化下的世界和未知的病毒的戰鬥的新的局面。全球首部「新冠肺炎」紀錄片在2月9日之前,日本的疫情還沒有發展到當下的嚴重程度。但彼時恰逢「鑽石公主號」郵輪上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持續增加中,日本民眾也開始陷入到擔心和恐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