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上下正奮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和貿易增長的動力仍在,但短期內,疫情發展和嚴格的防控措施對部分行業產生影響在所難免。本刊聯合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推出疫情對海運貿易、航運和港口影響等相關資訊的摘編及編譯,以饗讀者。
交通運輸部:切實做好國際道路水路運輸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
3月30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防控境外疫情輸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抓緊抓實抓細交通運輸領域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繼續暫停跨境國際道路旅客運輸,已暫停客貨運輸或旅客運輸的口岸,繼續暫停其相關業務。繼續暫停進出我國境內港口的郵輪運輸業務,繼續暫停所有國際航運客貨航線載客業務,暫停外國籍船舶在我國港口更換外國籍船員。繼續暫停內地與港澳直通道路客運業務,繼續暫停內地與港澳、大陸與臺灣地區間的水上旅客運輸(含郵輪)業務。
來源:交通運輸部
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進一步強化國際航行船舶中國籍船員境內港口換班管理
4月1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進一步強化國際航行船舶中國籍船員境內港口換班管理。通知明確,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抓好國際水運口岸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工作,督促航運公司、海員外派機構切實落實主體責任,規範境內港口船員換班上下船操作程序。通知要求,換班下船船員在隔離觀察期間應當嚴格遵守相關隔離要求,自隔離之日起至隔離結束之日止每天向航運公司或海員外派機構報告健康情況,隔離期滿14天後需前往國內其他城市的,按照當地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執行。航運公司或海員外派機構應當負責將相關信息報告船員去向地衛健部門,並負責配合做好離船船員的健康管理工作。
來源:交通運輸部
限硫令及疫情全球傳播背景下「原油價格戰」對航運市場的影響
在當前限硫令實施初期及疫情全球傳播的大背景下,油價波動對航運業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都有著重大的影響:1. 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前航運企業經營成本壓力。當前船用燃料油價格基本遭遇「腰斬」,對於航企日常運營成本控制方面迎來重大利好。2. 短期內「引爆」原油運輸市場。短期內租船需求高漲,運價大概率保持較高水平。3. 對LNG等清潔能源市場產生短期負面影響。當前低油價可能使原油及其衍生品製品在一定程度上對LNG使用需求產生替代作用,自然同步對LNG產業鏈上的LNG動力船製造企業及運輸船市場需求產生一定影響。但LNG相關市場長期依舊看好。4. 在脫硫塔與低硫油選擇中增添了新的影響因子。當前高低硫油價差被大幅縮減,脫硫塔的吸引力似乎有所減弱。綜上,當前油價的暴跌更多是受突發因素影響的非正常事件,隨著產油國達成協議回歸理性,原油價格應該會有一定的提振,但疫情全球擴散則對全球船用燃油市場的需求恢復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對未來市場走勢判斷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來源: 航運評論
一季度航運景氣指數創歷史新低, 近六成港航企業業務量下滑超20%
3月31日,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航運景氣報告。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航運企業經營嚴重受挫,中國航運景氣指數跌至62.95點,進入較為不景氣區間;中國航運信心指數僅39.05點,跌至較重不景氣區間。中國航運景氣指數與信心指數均創歷史新低,中國航運業再入低谷。根據中國航運景氣調查顯示,僅10.36%的企業業務量與往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11.55%的企業業務量較往年同期下降10%以內,19.12%的企業業務量較往年同期下降10%-20%;而業務量下滑20%以上的企業佔比近六成,其中,24.30%的企業業務量較往年同期下降20%-30%,17.53%的企業業務量較往年同期下降30%-40%,其餘17.13%的企業業務量較往年同期下降40%以上。
來源: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
武漢中歐班列恢復開行按下經濟復甦「快捷鍵」
3月28日10時,X8015/8016次列車運載50個貨櫃從中鐵聯集武漢中心站始發,預計15天後抵達德國杜伊斯堡。這是疫情防控以來從武漢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標誌著中歐班列(武漢)恢復常態化運營。當前中國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但是世界其他國家的疫情形勢不太樂觀,在這種複雜的環境下,武漢能開行中歐班列一方面說明武漢疫情防控成效明顯,另一方面標誌著武漢經濟開始復甦。
來源:高鐵網
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開工,山東港口加速港產城融合發展
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開工暨全球招商推介儀式近日在山東港口青島港舉行。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是青島市依託青島港老港區轉型發展的重要區域,擁有9公裡長的港口岸線和4.2平方公裡寶貴土地,規劃總建築規模539萬平方米。該區域按照近、中、遠期進行更新改造,逐步完成大港港區全面轉型升級,將建設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的承載區、國際資源對接的思想策源地、中國郵輪旅遊發展試驗區(青島)的核心區。儀式上進行了15項籤約活動,總投資達313.5億元。其中,青島市政府與山東省港口集團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推進港產城一體化融合發展、加強港口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港航產業發展、推進綠色智慧港口建設、創新港口發展激勵政策」等方面深入合作,實現合作共贏。
來源:青島港
受疫情影響,巴拿馬運河大量取消通航預訂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官員RicourteVasquez近日在視頻會議上表示,目前該航道的1萬名員工中只有3600人在崗,這是巴拿馬運河為應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而採取的臨時措施之一。該項措施將持續至少14天。目前運河管理局已經取消了52個通航預定:郵輪35個,貨櫃等其他類型的船舶17個。Vasquez表示,目前還不能確定疫情對運河營運產生多大影響,但可以肯定的是,經濟增速的放緩將給巴拿馬運河的運行帶來不利影響。
來源:中遠海運e刊
疫情期間,遠程驗船大流行
疫情期間,經濟活動受限,船級社為適應這一變化推出的遠程船舶檢驗受到市場歡迎,驗船數量激增。通過使用在線連接或視頻流連結,一個由遠程驗船師組成的團隊可以通過客戶和船員提供的文檔、圖像、視頻和信息,為世界任何地方的船舶提供檢驗支持。遠程驗船很可能在未來變得司空見慣,取代或協助驗船師完成工作。DNV-GL表示,自2018年10月啟動遠程驗船以來,已進行了約15000次服務。賴比瑞亞國際船舶和公司註冊處(LISCR)已批准使用義大利船級社(RINA)的遠程技術檢驗懸掛賴比瑞亞國旗的船隻。預計其他船旗國管理部門也會緊隨其後。此外,義大利船東d』Amico已決定在其船隊進行試點。美國船級社(ABS)決定增加對船東的遠程服務選項,並延伸對設備和材料製造商以及其他關鍵服務商的遠程檢驗服務。
來源:中遠海運e刊
MPA: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允許貨船海員在新加坡港口進行換班操作
儘管新加坡港為了防止疫情蔓延而採取了暫停更換海員的措施,但該港現已放寬禁令。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MPA)表示,「我們與國際組織、航運協會和工會緊密合作,以滿足新加坡本地和外國海員的需求和福利。」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海員需要下船或登船。這種情況包括僱傭合同期滿,沒有延長的可能性;同情海員的理由,例如家庭成員死亡;或海員身體經醫學鑑定不適合繼續在船工作。MPA表示,在上述特殊情況下,貨船可以向MPA提交申請,供其考慮。
來源:海運圈
海上石油庫存逼近紀錄,未來6-12個月內將有100-200艘超級油輪被租用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全球石油需求銳減三分之一,加之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迄今拒絕限制產量,造成史上規模最大的石油供應過剩,貿易商紛紛尋找石油儲存倉庫。航運業消息人士稱,石油貿易商利用海上油輪儲存多達8,000萬桶石油,他們還在尋找更多的油輪,因為陸上石油儲存能力很快將耗盡。據悉,全球有逾770艘超級油輪,每艘最大載重量為200萬桶石油。據估計,目前有25至40艘超級油輪(VLCC)用於石油存儲。
來源:路透社
集運業航班取消數量激增,幾天內翻2番
航運諮詢機構Sea-Intelligence更新報告顯示,在短短幾天內,主要的貨櫃航線上被取消的航班數量翻了三倍。目前貨櫃航運業已經取消了多達120個航次的遠洋航班。亞歐航線取消的航次數量佔據了大頭,據Sea-Intelligence統計,由馬士基航運Maersk和地中海航運MSC組成的2M聯盟總共削減了未來5周裡37%的航次。由於北美受疫情的影響與歐洲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類似情況也將發生在北美航線以及其他類似地方。比如非洲航線也開始有大量的航次被取消。德路裡在最新的一份報告中估計,航運市場恐怕要等到今年第四季度後才會回到疫情暴發前的水平。
來源:信德海事
美國港口面臨貨櫃擁堵
疫情的影響已開始打擊美國進口。隨著北美的零售商店和許多製造企業關門歇業,進口激增的預期正在迅速消失。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貨櫃抵達,進口商開始擔心存儲成本的上升。幾周前,美國進口商曾試圖加快中國貨物的發貨速度,但現在則試圖放緩進口步伐,或者乾脆取消進口。隨著進口的下降,美國一些港口的貨運碼頭業務正在放緩。一些碼頭仍在正常運轉,但另一些則縮短了工作時間,或每周關閉一到兩天。即將衝擊美國港口的進口潮可能造成巨大交通擁堵。據報導,製造商和零售商沒有按時從港口提取貨物,許多港口已經堆存大量空貨櫃。過去一年,美國的倉儲能力一直吃緊,進而推高了倉儲費用。在一些地方,已經很難找到存儲空間。
來源:搜航網
美國海岸警衛隊:外國船隻要做好無限期海上隔離準備
美國海岸警衛隊(USCG)近日發布了安全公告,根據公告,所有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懸掛船旗的船舶(包括郵輪),載有50餘人上的,都要做好在海上的無限期隔離準備。美國海岸警衛隊(USCG)要求,美國領海內的所有船隻需每日更新船上生病乘客的數量和死亡人數,同時警告稱:美國領海以外的懸掛外國國旗的船隻,應首先將重症患者撤離到其船隻註冊國,然後再轉往美國,新規適用於載有50人以上的船隻。
來源:海事服務網
非GBS船舶因疫情延期交船屬「不可預見情況」
2020年4月3日,IMO秘書長籤發了《新冠病毒(COVID-19)——關於不可預見的延遲交船的指南》通函信,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船廠、設備供應商、船東、檢驗機構和服務工程師在及時交船方面遇到各種困難。考慮當前疫情屬於超出船廠和船東控制的不能預見的情形,希望各成員國和國際組織對IMO批准的有關文件予以關注,並據此解決不可預見的延遲交船問題。IMO特別請各方關注中國和IACS提案,請各成員國考慮按相關規定和提案建議,處理延期至2020年7月1日以後交付船舶的GBS規則適用問題。由於SOLAS公約Ⅱ-1/3-10條與公約其他條款的相似性,對因本次不可預見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原定於2020年7月1日以前交船的非GBS船舶延遲至該日之後交船,船旗國主管當局可接受該船免除交船日期前生效的該公約條款的要求。
來源:中國船級社CCS
編輯:朧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