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人的苦,只有自媒體人才知道!

2021-03-02 新生活派

相信所有從事新媒體工作的小夥伴都經歷過這些哭笑不得的情況:碼字三天就差臨門一腳,可電腦沒電自動關機,一夜回到解放前;剪片子電腦死機,等電腦反應過來早就為時已晚;不得不外出工作,帶著電腦卻累得像負重五公裡集訓。

小時候我以為打工的意思,是背著蛇皮袋踏上綠皮火車去遠方的工地,長大後發現只要是上班都叫打工。而比打工更痛苦的,是一到關鍵時刻電腦就掉鏈子的自媒體打工人。

對於勤勤懇懇,24小時在線的自媒體打工人來說,生活已經很苦了,關鍵時候電腦還總是掉鏈子,本來今年的冬天就比前幾年冷得更猛烈,這無疑是在為我們的生活雪上加霜。

這種痛,打工人們表示承受不住!好在惠普今年推出了搭載全新第11代英特爾®酷睿™ i5處理器的ENVY13,自媒體打工人的續命神器,你值得擁有!

惠普ENVY13經過全新升級後,不僅在機身外觀上進行了簡潔處理,提升了個性化體驗,創作級性能更為它賦予了超長時間的續航,攜帶輕便的同時使得創作更隨心。

當然,作為一個謹慎(還缺錢)的採買打工人,光是這些介紹詞還不足以成為我們選擇它的理由,關鍵還要看電腦的實用性。

那不妨來看看,在各個場景下惠普ENVY13對打工人有哪些好處吧:

第11代英特爾®酷睿™,芯懷猛虎,炸裂性能,全新第11代英特爾®酷睿™ i5處理器擁有Tiger Lake內核架構,以及革命性的10nm製程工藝,這使得它在同價筆記本中的效率更高,性能更強!

普通電腦的沉重機身使得外出帶電腦十分費力,而惠普ENVY13整機輕至1.2Kg,機身薄至14.7mm,非常適合經常外出的小夥伴隨身攜帶,隨處辦公。

屏幕四邊框全面收窄,屏佔比高達88%。13.3英寸FHD IPS高亮顯示屏,色域覆蓋100% SRGB 。

專業級屏幕可演繹高還原度和高清晰度的畫面,更加細膩的屏幕畫面呼之欲出,休閒時間點開一部電影,就像一個隨身的小影院,帶來更沉浸的視覺體驗。

機身右側的攝像頭提供物理開關,聯動攝像頭內機械裝置,輕輕一撥即可關閉攝像頭,實現物理遮擋+斷電雙保險,不給任何用戶或程序訪問這片私人空間,既美觀又安全。

除此之外空格鍵旁還配置了按壓式指紋識別傳感器,輕輕一觸即可登陸,安全便捷還酷炫!這兩點功能,貼心守護了當代年輕人的重隱私的心理。

機身三面採用金屬材質,抗壓、堅固且韌性高。沒有任何多餘的線條和縫隙,上凸式掌託設計顯得非常標新立異,質感強且與眾不同,細膩的觸感就像陸展博的滑鼠,讓你一摸就停不下來!

外觀簡約的同時不失強大拓展性,配備2個標準USB 3.1 Gen1接口, 1個USB-C接口,micro SD讀卡器,更有HDMI接口支持擴展第二塊屏幕,輕鬆連接投影等設備。

除了以上幾個特色外,惠普ENVY13最最最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硬核」標配,硬體設施的升級提高了創作性能,帶來全新使用體驗。

最高搭配MX450 2GB顯卡,與2年前的主流遊戲顯卡GTX950相當,集顯機型搭配Intel®Iris xe Graphics 內置顯卡,擁有處理複雜圖形、視頻的創作性能,帶來全新使用體驗。

搭載最新Intel第十一代酷睿處理器,最高可選16GB DDR4-3200內存+1TB PCle NVMe固態硬碟。這樣的硬體搭檔,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剪輯時突然卡頓帶來的「降維打擊」啦!

選購一臺好的電腦就像追星,外形設計是抓人眼球的特點,那內在硬體設施就是留住消費者堅定不移選擇它的首要因素,優秀的處理器營造高效的辦公環境,也就不用擔心會被電腦影響心態了~

試問哪個靠電腦吃飯的打工人,不想擁有一臺攜帶方便,保護隱私,屏幕高清還功能齊全的電腦呢?

在多人辦公場合,指紋解鎖讓私人隱私更保密;出門旅遊擔心工作的突如其來,又害怕手機功能不足以支撐,輕薄易攜的機身能完美適應打工人需求;處理器支撐得起高性能創作,遊戲作圖剪輯都可以實現,工作生活兩不誤!

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還沒選擇惠普ENVY13的打工人。無論是學習還是辦公,它都能勝任你的需求,簡潔的設計與細膩的觸感完美演繹了這款電腦的時尚度,簡直是長在當代年輕人審美點上的經典款,不購入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時尚的弄潮兒!

第11代英特爾®酷睿™,芯懷猛虎炸裂性能,搭載英特爾®酷睿™ i5處理器,革命性的10nm製程工藝,這使得它在同價筆記本中的效率更高,性能更強!一臺更比多臺強,買到就是賺到~

什麼,你說錢包空空資金告急的問題還沒解決?

別著急,惠普ENVY 13正在惠普中國官方商城小程序進行促銷,手機6999元,更有100元新人券可以使用,券後僅需6899元!~而且還贈送包鼠套裝,戳下方小卡片直達了解!~


相關焦點

  • 帶你了解什麼是Vlog自媒體、從事自媒體、你必須要知道!
    現在很多做自媒體的人都在拍Vlog,很多人都說自媒體帶火的Vlog其實我個人認為是Vlog帶火的自媒體,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我們來說一下自媒體的發展史。我認為Vlog自媒體是3.0時代,就是我們當下自媒體是3.0時代。那麼什麼是1.0時代、什麼是2.0時代、我認為短視頻是1.0時代。
  • 自媒體人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自媒體人到底要如何正確、有原則地利用社交媒體的影響力,蹭熱度,為自己造勢,並帶來最大化的流量和曝光呢?二天前,線人推送過來的微博上一個案例,引起了狂人的關注。一家叫「汽車G典」的自媒體帳號發布了一條看似平常的自製汽車測評視頻,艾特了一個叫「因雀思聽」的帳號,這本來是一個再稀鬆不過的動作,卻一下子在16號夜間引來了大概超過100家以上的藍v帳號和自媒體人的參與和分發。▼狂人為此也專門看了一下博文內的視頻內容。「自媒體求生手冊一」是看後的第一直覺反應,想起了近期某知名手機引發的「碰瓷營銷」討論。
  • 網際網路時代 最不缺的就是自媒體人
    人人都是自媒體達人 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必定會產生一定的「化學效應」,有反應就有了相應的產物,這個產物,是我們重視,而且必須去好好鑽研的。都知道自媒體更加的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每個普通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的一員,只要你有內容,能夠進行分享,你就是自媒體大軍中的一員。
  • 一個自媒體人想對PR說的話
    自媒體和PR人的直面交鋒再次上演,說一句實話,這一次,特斯拉中國的副總裁陶琳女士,表現真的是不盡如人意,俯視、傲慢、強橫且不負責任,整個微博發言,幾乎沒有一句可取之處,引發了一系列媒體人的紛紛倒戈,輿論的天秤全部倒向了品玩。於是,2020年最後一周,炮哥寫一篇直截了當的文章吧,針對這個事件,寫一寫炮哥所認識的自媒體人,想對所有PR人說的話。
  • 「理性」與「偏激」的背後:自媒體人「善」與「惡」的抉擇
    一名優秀的自媒體人,憑藉自媒體獲得足以碾壓主業的收入,雙手在鍵盤上敲出美妙的旋律,腦海中不時迸現出智慧的火花,時而添加一些虛假、時而添加一些挑撥、時而運用春秋筆法,於是文章便成了一篇充滿指向性自媒體人的「善」與「惡」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媒體方式的轉變,從最原始的門戶到現如今的百家齊鳴,帶來的是更多的就業崗位與更低的就業門檻。
  • 自媒體人必要的素養:讓子彈飛一會兒!
    自媒體時代,你真的不知道一個新聞熱點之後,還會有怎樣的反轉,所以自媒體人不妨多一點耐心,最好能有"讓子彈飛一會兒"的精神,才能多一點堅定的立場。可是,這似乎與自媒體"求快求新"的原則又是相悖的——等到一切"塵埃落定",你早就被流量大軍無情地甩掉,"西瓜"就別想了,能撿個"芝麻"就不錯了^ _ ^看來,在"快"與"慢"之間取得平衡,才是每個自媒體人的修煉!
  • 農業自媒體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加速器
    這一張是巧婦9妹的平臺個人介紹 她的粉絲391萬,年收入超1000萬 看完這兩位自媒體人,你還說農業不賺錢嗎,你還說自媒體不賺錢嗎?
  • 躲在牆角畫圈圈的自媒體人,究竟是誰說自媒體簡單
    大家都說自媒體好,大家都說自媒體好做,到底是誰說的,我真的不會打人! 等自己入坑之後才知道,一切都是自己想太多。第一篇文章,推薦良好,閱讀也還行,第二天推薦直線下掉,推薦跟第一天的閱讀一樣。第三天基本就是一般吧。兩位數的樣子。後續推薦和閱讀也不穩定。感覺就像是坐過山車,起伏上下。我的心也跟著上下波動。
  • 《驚雷》涼涼的背後,暴露了當下自媒體人的現狀
    且不說驚雷音樂質量,單看六道對前輩不尊重的態度就知道,此時此刻他一定處於莫名的自高自傲中。到此,MC六道作為一名自媒體創作者,暴露了所有屬於當下自媒體人的缺陷,無論是短視頻不過一些自媒體人正和六道犯著同樣的錯誤:光明正大抄襲或半抄襲原作者並為自己打上原創的標識。結局總歸是一樣的:打上原創也打了自己的臉。其實抄襲、洗稿在自媒體人中是一個常見問題,無論是擁有強大團隊的大V還是初入自媒體行業的新手小白,都曾萌生過照搬加稍作改動然後領取豐厚受眾的念頭。
  • 自媒體造假,誰在推波助瀾
    自媒體造假的根源是什麼?誰在為自媒體造假推波助瀾?各方對自媒體造假又是何種反應?  2018年初,一個頭條號突然走紅。這個帳號不曬俊男靚女的歌舞,也不曬萌娃貓狗的搞笑圖,而是分享「如何靠自媒體掙錢」。半年時間,該帳號已收穫近1700萬名粉絲。  自媒體平臺成立之初,本是分享生活、發表見解、交流觀點的平臺。但很快,有人在自媒體中嗅到了商機。
  • 自媒體人,請勿譁眾取寵
    自媒體時代,一支筆或一部電腦也能致富。正所謂知識就是力量。滿腹學問,當然不必像當初的諸葛亮那樣,「躬耕壟畝,好為《梁父吟》」,也不必學陶潛,樂於歸隱,「悠然見南山」。乘著多媒體的翅膀,廣遊天下,善結同眾,何樂而不為?退而求其次,即便是「現買現賣」,只要合情合理,不偷不搶,不欺不詐,也值得肯定。
  • 自媒體引流,你知道布局關鍵詞的重要性嗎?
    #營銷#自媒體人最頭疼的是什麼大多數自媒體人都會說是「引流漲粉」。我們都知道打造個人品牌,精準流量的重要性,很多人每天勤奮日更,布局自媒體文章,打造個人品牌,達到引流的目的。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搞懂什麼叫流量?什麼是關鍵詞?
  • 短視頻創作難救「自媒體」?
    那麼,當行業紅利正盛時,短視頻創作之於自媒體創業者究竟意味著什麼?是否值得每一個自媒體All in?未來,短視頻創作又將走向何方?「創業最前線」深入採訪了幾位自媒體人的創業故事,他們的態度,或許能代表一部分人的真實想法。
  • 流量時代觀眾和自媒體人爭搶的一千五百萬
    看一天的短視頻,睜開無神的雙眼,根本不知道自己看過什麼。 這些「自媒體人」自認為自己在輸出觀點,其實輸出的只是垃圾。現在「自媒體人」的入場券比男主Bing參加選秀的門檻低太多。自己開通一個帳號,就可以輸出那些觀點文章,開篇一張圖,其他全靠編。拍攝沙雕視頻的短視頻號,販賣焦慮的自媒體號等皆是如此。本片中男主Bing參加選秀還需要一千五百萬裡程、評委的認可以及無數觀眾的吶喊才能出道。而所謂的「自媒體人」,很輕易的就能夠輸出自己並不成熟的觀點。
  • 自媒體人的共同心聲,為求共勉之
    以下文章獻給正在自媒體道路上的各位大咖共勉,有相同經歷的、在成長曆程上的相似處的地方的,說到大多數自媒體人心坎的;希望大家共勉,共同進步;群求最終的放縱不羈,瀟灑生活,愛自由。作為一個新手,從網絡上了解了自媒體,覺得很有吸引力,於是在相關平臺上註冊並通過了申請。開始都是信心滿滿的,各種找視頻看啊 ,找相關的素材啊,通過網絡的學習班啊,覺得很有新鮮感,很前衛,很潮流,做的也很爽;雖然沒什麼錢,但是憧憬下未來,感覺後面都會有的,畢竟有那麼的前輩已經都做出了成就,慢慢來,蘿蔔白菜都會有的。
  • 「希望大家做『無證上崗』的自媒體人!」
    一位民建會員表示,將提出對於主播等自媒體人需要持證上崗的問題。「我們的媒體人都要考上崗證,而時下,又有幾個網絡主播,有相關資格證呢?」  周漢民接過了話筒,他第一句話就是:「對不起,我希望大家要做『無證上崗』的自媒體人!」  正當與會者疑惑不解的時候,周漢民繼續說道:「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的上海兩會將採取全封閉的開會模式。到會採訪的記者將大大減少。
  • 全職做自媒體,就是人生火葬場!
    市面上大多數能夠盈利的自媒體行業本身都並非是做自媒體的,而是自身就附帶了完整的盈利閉環,有自己的產品,銷售方式,變現能力,只是將自媒體代替了原有的宣傳方式,作為一種擴大盈利的新方式,這樣的企業有些因為自媒體的宣傳推廣確實變得更具競爭力了,但多數還是對自媒體這塊賺不賺錢都無所謂的態度,把做自媒體就是公司的一種嘗試,因為大家都在做,自己不做怕被別人甩了十條街,一些公司甚至反過來拿錢砸粉絲,收益沒賺到虧錢到不少
  • 自媒體更像是水中的月亮
    在自媒體橫行的時代,每個人都想在自媒體上挖掘到一個金礦,源源不斷發財的金礦,當然我也不列外,經過一個多月的摸索,沒日沒夜的研究,開始了我的自媒體生涯。過程是艱辛的,結果是心酸的。現在的自媒體看似門檻很低,其實門檻是很高的,如果是單純的寫手,需要去發掘好的素材,新穎的觀點,才會有點擊量。否則閱讀量也就只有幾十個。就拿我個人而言吧,我有十萬加閱讀的爆文,當然更多的是閱讀量在幾千甚至幾百的閱讀量,閱讀量直接決定收入的多少。因此建議要做寫手自媒體的朋友,寧缺毋濫!
  • 自媒體商業模式這麼多!別再盲從了,未來自媒體該做這些……
    6種自媒體變現模式,做到極致才是贏家陳嗣老師說到,自媒體變現有6種方法:1、加入廣告聯盟2、提供優質軟文3、介入電商4、線上引到線下活動5、做培訓課程6、發展會員制而不論哪一種方法,只有把內容做好,把事情做到極致才有可能成為贏家。
  • 自媒體泡沫吹彈可破:利慾薰心導致速生速死
    一個看似高大上,且收入可觀的群體,造就了無數曾經並不算有名的有才之人(以前大都在幕後,或小眾範圍內),讓他們變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羅振宇、高曉松、吳曉波、程苓峰等都在其列。去中心化,是自媒體最大的特徵,人人都可以利用網絡發出聲音,這是網際網路專屬的特權。脫下光環還原真實的自媒體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