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野生動物越來越少,反而野雞卻越來越多?

2020-12-23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有人說:在我國,除了老鼠,野生動物都是保護動物。這個說法從側面印證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在我國,野生動物的生存現狀堪憂。我們且不說已經剩下不足30頭的野生東北虎(我國境內)和已經野外滅絕的華南虎,就單看我們身邊,以前隨處可見的蜻蜓、漫山遍野的野兔慢慢淡出我們的視線就是最好的證據。不過,凡事都有例外,近些年許多農村地區的野雞越來越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野雞

野雞學名雉雞,是鳥綱雞形目雉科雉屬下鳥類,它們與我們常見的家雞屬同科不同屬的動物。有人說家雞是由野雞馴化而來的。這是個錯誤的認知,因為家雞是由雉科原雞屬下的原雞馴化而來的,而原雞與雉雞也是同科不同屬的鳥類。

雉雞原產亞洲,它們廣泛地分布於亞洲大陸上,從體型上看,雉雞要比家雞小,但是比家雞要長一些,原因是它有著長長的尾羽。根據分布地區的不同,雉雞一共分為31個亞種,其中在我國有分布的就多達19個亞種,幾乎每一個有雉雞的省份都有不同的亞種分布。

不同的雉雞亞種間羽毛的顏色也有一定的差異,不過從總體上看,所有的雉雞基本上都是有黑、白、褐、棕、綠等幾個顏色組成的,其中雄雞顏色比較豔麗,雌雞大都以通體褐色為主,比較的單調。

雉雞與家雞一樣都是雜食性鳥類,它們的食物根據季節不同而不同,除了昆蟲外,它們的食物主要是由農作物和野生植物成熟的時間而定的。每年的4-7月是雉雞的繁殖期,在這個時間段內,它們通常是成對出現的,而且在這個季節,我們經常能夠聽到雉雞清亮的叫聲,這其實是雄雞在吸引異性和警告同性不要靠近。到了秋天,它們有小群居的習性。這就是我們在秋天上山或者去到田野裡時,為什麼能看到多隻雉雞的原因。

雉雞雖然也會飛,但是它們很少飛,一般都是快速的奔走,如果人靠得太近,它們則會飛起來,不過雉雞的飛行能力不強,只能飛出十幾米。

我們再來看一下以前的野雞為什麼減少?

記得以前在農村老家,一到了晚上在山上就能看到許多人拿著手電筒在圍捕野雞,即使到了冬天,野雞套也是漫山遍野的,如果你去溜達一趟,運氣好還能撿到一隻還在野雞套上掙扎的野雞。記得小時候,我親眼看到一個老人從山上下來手裡拎著七八隻野雞。

因此,多年前人為的捕殺是野雞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野雞喜歡在農田、田邊的草叢中築巢,每年的4-7月份,只要是找到野雞窩就大概率能夠發現野雞蛋,當然,這些野雞蛋也會被人帶走。而且相對來說,野雞窩非常的好找,只要是在一個草叢中看到多根野雞的羽毛,再看一下草叢中有一塊圓形的小空場,基本是就是野雞窩無疑了。

所以說,前些年野雞一直在減少與人為的捕殺和野雞蛋都不放過,有直接的關係。

近些年,許多地方的野雞為什麼多了?

野雞的繁殖能力和習性從未改變過,也就是說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它們的種群數量是不會發生大的改變的。所以,近些年野雞變多,一定是少了許多讓野雞減少的外力,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外力因素。

01 人為

早在2000年以前,野雞在農村地區遭到了瘋狂的捕殺,但是從2000年以後,野雞正式被列入了國家保護野生動物之中,有了有效的監管機制以後,人們捕殺野雞的情況大幅度的減少。畢竟在以前的農村集市上,售賣野雞的隨處可見,但是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了。這就是人為獵殺因素的減少。人為獵殺減少以後,給了野雞繁衍的機會。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野雞越來越多了。

因此,法律的約束和人保護野生動物意識的提高是野雞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02 食物鏈

野雞雖然能跑能飛,但是它在自然界中依然處於食物鏈的相對底端。在野生環境下,野雞的天敵有很多,比如像鷹這樣的猛禽、黃鼠狼、狐狸、蛇類等等都是野雞的天敵。但是,在當下,鷹這種猛禽在大多數地區幾乎見不到了,而且即便是黃鼠狼的數量也越來越少,像狐狸這種野生動物更是少見了。其實這些動物的減少,與人為也有很大的關係,比如人對高大樹木的砍伐讓許多猛禽失去了棲息之地,一些老鼠藥和夾子的使用,讓黃鼠狼深受其害等等。

因此,天敵的減少,也是野雞數量增多的原因之一。

03 野雞的改變

任何一個物種想要存活就必須不斷的進化,以適應環境的改變,野雞也不例外,之前,野雞們經常在農田附近出沒,導致了大量的野雞被捕殺,所以活著的野雞自然是向遠離人類居住地的地方遷徙的,這就是生物「趨利避害」的本能。

這一點去年我回老家時觀察過一段時間,在農田中幾乎見不到野雞的身影,但是去到我們村子附近的兩個山上,草叢中都隱藏著大量的野雞,因為我在山上發現了大量的野雞窩,並且在我走進一個草比較茂盛且比較高的地方時,一群野雞從裡面或奔走或飛走。顯然,它們有意的在向著遠離人類的地方遷徙。

總結

在當下,許多地方的野雞(雉雞)確實越來越多了,這要得益於國家的保護政策和人們日漸增加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其次就是野雞的自然天敵相對減少,再加上它們的分布離人類的居住地越來越遠,最後,它們重新煥發了往日的風採。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農村其他動物越來越少,野雞卻越來越多?
    以前,農村裡的生物多樣性還是很豐富的,河裡的野生魚蝦,還有蛇,黃鼠狼,青蛙,蜻蜓等小動物還很常見,而野雞數量比較少,很少能看到。隨著人們的活動,地球環境的惡化,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農村以前大多數野生動物正逐漸淡出我們的視線,然而很多農村地區的野雞數量反而變得越來越多,越發接近「泛濫」的趨勢,都成農民種植農作物的一害了。
  • 農村山裡的其他動物越來越少見,野雞卻多了,這是為啥?
    前幾天朋友給我發了一張照片,手捧著幾隻小小的野雞蛋,我問他有沒有撿回家做著吃,畢竟這些野生的雞蛋很有營養,他說沒有,只是拍了個照片而已,沒有動那些野雞蛋,都是些小生命,他不想去傷害它們。其實現在農村山裡見到只野雞,看見窩野雞蛋,一點都不新奇,我反而覺得比過去還要多了。
  • 野味獵人講述內幕:一天捕獵幾十隻 野生動物越來越少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野味獵人講述內幕:一天捕獵幾十隻,野生動物越來越少 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文簡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四川常見的野生動物名單,野雞是二級保護動物,豬獾不能抓
    四川盆地,有秦嶺擋住北方的寒流,降水充沛,故有獨特的盆地氣候,其多山林,丘陵,野生動物繁多。 我們知道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是受國家保護的瀕危物種,非法捕獵將受到最高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懲罰。
  • 在農村這幾種常見的野生動物都是受保護的,很多人現在卻還不知道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們對於很多野生動物都不會陌生。因為經常能見到所以也不覺得很稀有。之前農村的動物多,父輩們經常下地或者上山抓到一些來增添夥食。但是現在農村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少了,那些之前經常隨處可見的許多動物都已成了保護動物,如果再捕捉就會違法。
  • 常見的十種野生動物千萬不要吃,否則最高處以萬元罰款
    為更好保護野生動物,維護公共安全和生態安全,2020年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幾十年前農村山上到處都是野生動物的蹤跡,隨著環境汙染的日益加重,農藥的使用以及人類的捕殺導致大部分野生動物的數量越來越少。下面,我們來看看比較常見的幾種野生動物,它們現在全部進入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名單了。1.野兔中國野兔是一種兔形目、兔科類生物,中國野兔是指兔屬下的動物及粗毛兔屬與巖兔屬中四個物種的合稱。中國有雪兔和草兔兩大類。
  • 抓野兔、打野雞!日照連續偵破7起非法狩獵野生動物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國桐隨著日照市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野生動物得到休養生息,野兔、野雞、野鴨成為山林田野一道美麗的風景。可是入冬以來,卻有人幹起了非法狩獵的營生。近日,日照公安發布,森林警察迅速開展行動,連續偵破7起非法狩獵野生動物案。
  • 聯合執法,嚴懲獵捕野生動物
    有調查顯示,在各餐廳、商場、集貿市場發現的野生動物,從種類上看,來自野外的佔據多數。也就是說,獵捕的野生動物是野味的重要來源之一。如何不再「病從口入」?如何減少野生動物給公共安全帶來的巨大隱患?記者採訪了數位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和法學學者,大家一致呼籲完善立法加強聯合執法,嚴懲獵捕野生動物行為,從源頭切斷「獵捕——運輸——販賣——消費」這一野生動物黑色利益鏈。
  • 為什麼國產鬼片越來越少了?
    影視恐怖片,鬼片,為什麼會越來越少了?還是懷念林正英,英哥的殭屍系列電影了,影中充滿了緊張刺激又恐怖的氛圍,博得了大多數人的喜愛,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無論男女老幼,都喜歡看,就像我們村的一些老爺爺老奶奶,說起英哥的殭屍電影,都能隨口說出幾部來
  • 為什麼到越南的中國遊客越來越少,而韓國遊客卻越來越多?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旅遊隊伍,出國旅遊不再是稀奇之事,在國外也是如此,很多人喜歡去其他國家旅行,比如韓國,說到韓國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韓國人最喜歡去我們國家旅行,其實並非如此。
  • 野雞和家雞可以雜交嗎?為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看野雞和家雞的區別   01 家雞  家雞是由野生的原雞馴化而來的,它們被馴化後,為了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肉和蛋等營養物質。  從外觀上看,家雞與野生原雞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雄性的羽毛有好看的金屬色,而雌性的羽毛則偏黑或者棕色。不同是雄性原雞的羽毛比家雞顏色更加的濃且多。當然,家雞是原雞馴化而來的,所以它們在生物學分類上差別不大,都是同科同屬同種的動物,不同的是生物學家將家雞分類為原雞的一個亞種。
  • 農民說「別捉下山的野雞,也別追上山的野兔」,到底為什麼呢?
    農民說「別捉下山的野雞,也別追上山的野兔」,到底為什麼呢?在農村常常可以看到山上有不少的野生動物,只不過就算被發現了,也不一定可以抓得到,在農村就有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是老農夫的智慧,因為你想怎麼捉都捉不到,想怎麼追都追不到。
  • 43秒 | 販賣野雞、麻雀、野兔……臨沂市臨沭公安抓獲非法狩獵野生...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7日訊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臨沂市臨沭縣公安機關出重拳、下狠手,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非法狩獵、販賣、運輸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近日,在臨沭縣森林公安和城管執法部門的密切配合下,通過細緻摸排、精確出擊,將涉嫌非法狩獵野生動物的嫌疑人李某志抓獲。原來,臨沭縣森林公安在曹窪集上進行檢查時發現可疑人員拎著兩隻野雞和一個袋子準備逃離,隨後他們進行盤查,經過檢查,這人拎著兩隻野雞,袋子裡裝著121隻麻雀,都是他自己在村裡山上捕捉的。
  • 探訪江西野生動物「生命驛站」!愛鳥護鳥的多了 執法罰沒的少了
    讓人好奇的是,救護動物主要從哪來呢?據汪志如介紹,中心救護的野生動物,主要來自執法查獲、市民群眾主動送過來,保護區或者林業部門、志願者巡山、巡湖所發現。 汪志如表示,今年野生動物接收救護情況跟往年有很大不同,廣大群眾保護野生物的意識有了顯著提高,接收的大多數野生動物都是群眾自發就近送往林業部門的;而接收執法罰沒的野生動物大大減少。
  • 昨天越來越多,明天越來越少
    昨天越來越多,明天越來越少——聽到心疼的話懂你想你感恩你謝謝遠方的各位朋友來自神州各地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關愛聽到心疼的話懂你想你感恩你謝謝遠方的各位朋友來自神州各地的關愛聽到心疼的話懂你想你感恩你謝謝遠方的各位朋友來自神州各地的關愛聽到心疼的話懂你想你感恩你謝謝遠方的各位朋友來自神州各地的關愛聽到心疼的話懂你想你感恩你謝謝遠方的各位朋友來自神州各地的關愛聽到心疼的話懂你想你感恩你謝謝遠方的各位朋友來自神州各地的關愛聽到心疼的話懂你想你感恩你謝謝遠方的各位朋友來自神州各地的關愛聽到心疼的話懂你想你感恩你謝謝遠方的各位朋友來自神州各地的關愛聽到心疼的話懂你想你感恩你謝謝遠方的各位朋友來自神州各地的關愛
  • 為什麼你的朋友圈越來越少人點讚?
    出去吃個飯,吃飯前拍照半小時,P圖半小時,發出來朋友圈點讚的人卻越來越少。為什麼呢?這時候我們發出來的照片,真的只是想表達這是一頓美味的晚餐而已嗎?這背後的潛臺詞,是在說,你看,我過的多好,我很有品味,我有能力消費的起這樣的食物。你在朋友圈精心包裝的一切,都是在暗戳戳地炫耀自己的優越。
  • 到底哪些是野生動物?
    近日,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發布題為《對「野生動物」一詞的認識》的調查問卷,第一道題就讓很多人犯難——您認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裡所指的「野生動物」,可以用以下哪個詞代替?(比如,你試試馴化它)正是這些難題,大批野生動物從「馴化名單」裡逐個剔除,成了野生動物。說了一大通,能被馴化的動物已經寥寥無幾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放心食用的動物很少。為啥馴化的就能吃?我們現在用做食物的家畜,哪怕偶爾也還會引起人畜共患病(如豬流感),但相比於原始人飽受野生動物攜帶的寄生蟲、細菌、病毒多重侵擾的狀態已經好了太多。
  • 2020:身份越來越多,自己越來越少
    身份越來越多,自己越來越少!但是電影裡有句話卻get到了我:身份越來越多,自己越來越少。這句話正好映證了當下:疫情過後,大部分人的生活狀態。我的一個朋友一個真實的生活情況:早上5點-6點:在小區門口擺早攤,賣甜瓜,西紅柿,桃子等蔬菜水果。
  • 【法官說法】保護野生動物 共建美好家園
    野雞又名山雞(商名)、雉雞,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雄雉羽毛色彩鮮豔,有黑褐相間的橫紋,兩頰緋紅,頸部紫綠色。雌雉夾雜著黑慄及沙褐色,尾羽較短,無綠頸和白環。大家可能覺得將野生動物當「寵物」來養,並沒有傷害到野生動物,是不觸犯相關法律法規的。但是,大部分野生動物是需要在取得國家相關許可證的情況下才可以養殖的,在未依法取得國家相關許可證件的情況下,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可能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規定的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
  • 盛產寵物貓的歐洲,野生貓科動物僅存4種,體型最大的不足10隻
    貓科三大猛獸相比之下貓科動物就傲嬌多了,野生貓科動物是堅定的食肉者,它們不具備消化植物的能力。部分被人類馴化的家貓會吃一些蔬菜,但吃多了也消化不了。所以狗比貓更好養活,狗米飯、土豆、紅薯、白菜都能吃。而家貓如果肉吃少了就會消瘦或者自己出去捕獵,因此貓的野性比狗要強很多。正是因為貓科動物堅定的肉食性,它們受環境的影響很大,多數野生貓科動物都為瀕危物種,數種已經滅絕。而熊科和犬科對環境適應能力強,目前仍保有較穩定的野生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