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八苦,八苦是什麼?

2021-03-01 風水知識

佛曾經說過,世間就是苦多餘樂,所以一個人的一生,大多都是在苦中度過的,那麼人生中的苦都有什麼呢?從佛教的角度來看,人生有八苦,分別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那麼這些苦都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

生苦

生苦,即生之苦。這一點是根據佛陀認為,我們人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受苦了,這是為何?因為我們都知道一般人出生都需要經歷十月懷胎,這是一個苦,在佛教中被稱為「胎獄之苦」。即出生之際,一個達六七磅重的嬰兒要通過一個狹窄的生門,這個過程可以說是天地給予我們的第一道考驗,通過了你就生,不通過你就直接夭折了,所以這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而且在出生之後,還要忍受外界冷熱變化乃至空氣汙染之苦,所以大多數嬰兒出生後會嚎叫大哭,多是因為受到了生苦。

老苦

人有生老病死,其中老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階段,可以說這是一種眼睜睜看著自己苦卻不能做出任何改變的苦,對一個人的精神是非常大的傷害。一般來講,一個人在紅塵打拼幾十年,除了生理機能衰退外,因過去勞苦積累而貽留的腰酸背痛風溼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難以忍受的痛苦,至於衰老對於女人,則更為殘酷,因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著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齒,傾城傾國而雞皮鶴髮,老態龍鍾,固然使人感慨,但這是大自然的法則,誰也無法逃避。

病苦

人從出生到長大成人,或多或少都會和病魔進行過多次的較量。例如小時候就容易得天花麻疹;中年就可能開始有胃病肺結核;而老年不多說了,高血壓心臟病是最常見的例子。所以人的一生都會被「病苦」折磨著。當然隨著社會的進步,病苦對於我們人的傷害越來越少了,因為醫療的進步,很多病都能夠得到解決的方法,因此若干年後,可能人生八苦裡面,病苦就要被除名了。

死苦

死,是大自然對眾生的懲罰,也是一種法則,我們人的壽命不過數十載,和大自然相比,那就是一粒沙塵,十分渺小。對於死這種痛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人就希望不死,所以歷史上就有了秦始皇求長生藥的故事;有的人無所謂,所以死後能夠安詳揮灑黃土。宇宙萬象,生住異滅,周而復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壞,法爾如是,那麼可有例外?其實在佛經上說,非想非非想天,壽長八萬四千大劫,但報終仍當墮落,不出六道輪迴,從這一點就能明確看出,不管是多麼長壽多麼厲害的人,總歸難逃一劫。

愛別離苦

人有生老病死,這個過程其實也包含了「愛別離苦」,為什麼這樣說?所謂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生死離別,人間慘事莫過於青春喪偶,中年喪子,固然悲痛萬分,即使不是因為這種死別,那麼我們還會因為其他原因而導致分別,例如出去某事、迫於形勢而造成兩地相望。像這類與至親至愛之人分開的場面,也是非常痛苦的,當然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親如父子,近如夫婦,亦難得終身相守,又何況其他呢?萬法無常,愛別離之苦,是誰也無可避免的。

怨憎會苦

這個苦和愛別離苦是相對的存在。例如曾經意氣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愛人,恩愛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歡的子女,或生離,或死別,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語言乏味;或利害衝突,兩不相容的人,偏又聚會在一起。像這些可厭可憎的人,能夠終身不見,豈不眼前清淨?無奈社會上人事問題,繁雜萬端,不是怨家不聚頭,在某些形勢下,越是相互憎恨的人,就越可能會被安排在一起,而且還是如影隨形,連分開的時間都沒有,所以會讓人顯得很痛苦和無助。

求不得苦

當自己想要獲得一件東西,但礙於很多種原因卻苦苦不能得到,這種時候大多數人都會非常不開心或者痛苦;又或者因為自己想去謀求某個職位,但自己卻落選了,內心或多或少都會有點痛苦;最痛苦的莫過於是自己想要和喜愛的女子表白,但對方卻表示不喜歡你,這種狀況,絕對非一般人能夠忍受,有些人還會因此作出過激的事情來,可見痛苦程度。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說求不得,即使第一個願望求得,第二個願望又立即生出來。山谷易滿,人慾難平,誰會感覺到自己一切都滿足了呢?不滿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不是自己自討苦吃嗎?

五陰熾盛苦

所謂五陰,即五蘊,前面七大苦皆由此苦所生。色陰熾盛,四大不調,而有疾病之苦。受陰熾盛,領納分別,使諸苦轉本加極:想陰熾盛,想相追求,而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諸苦。行陰熾盛,起造諸業,又為後來得報之因,且因行而遷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識陰熾盛,起惑造業,三世流轉,而有生死之苦。

相關焦點

  • 人生有「八苦」!
    再來說「八苦」。所謂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等這八種苦。生老病死,老與病這兩種苦不需要講,我們都知道。生苦:就是「胎獄」。這有兩種含義啊:一是說我終於離開了這個活地獄啊。二呢,我離了虎口又入狼群吶。為什麼?他到這個世界上也不適應吶,風一吹如刀割。這叫生苦。為什麼要有這個苦啊?這是警告你:因為人身很難得,你可不要忘本,做人可不容易啊!有這麼好的機會,你還不趕快了生脫死!
  • 人生有「八苦」?懂了就不苦!
    再來說「八苦」。所謂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等這八種苦。生老病死,老與病這兩種苦不需要講,我們都知道。這有兩種含義啊:一是說我終於離開了這個活地獄啊。二呢,我離了虎口又入狼群吶。為什麼?他到這個世界上也不適應吶,風一吹如刀割。這叫生苦。為什麼要有這個苦啊?這是警告你:因為人身很難得,你可不要忘本,做人可不容易啊!有這麼好的機會,你還不趕快了生脫死!
  • 六道輪迴、人生八苦
    【人生八苦】  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復記憶,事實上,十月胎獄之苦,且不必說,即出生之際,一個六磅八磅重的嬰兒,通過狹窄的生門,這痛苦已非言語所可形容。
  • 佛說,人生有八苦(深度好文)
    佛家常說,人生有八苦。分別為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和五陰熾盛苦。細數起來,人生何止千難萬苦:天倫之憾,風月之愁,黍離之悲,袍澤之恨,哪一件不是放不下、忘不了也捨不得的苦?《莊子·庚桑楚》中有言:「徹志之勃,解心之謬,去德之累,達道之塞。」用現在的話來說,人的一切苦痛都來源於內心,而這些來源於內心的苦痛卻往往是人給自身套上的枷鎖。阻礙我們遠離痛苦的三堵牆就是:名利、情緒和得失。人生要破除痛苦,就要從貪慾、意欲、情慾中解脫出來,才能養精修性,虛靜淡泊。
  • 人生八苦,你能躲開哪一個?
    因為,有風刀刮身之苦,更有許多痛苦,唯有嬰兒自己知道,他是啞子吃黃連,有口說不出。2.老苦人生在世,都是由少而長,由長而老,這是發展規律。過去,有位禪師說得好:「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老病衰殘。」說來,真是有許多痛苦臨身。
  • 人生有八苦,悟透便不再苦!
    佛教說的人生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蘊苦。每個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記了。以人類來說,胎兒出世時,要經歷生育之苦,母親受苦,嬰兒也受苦,這是每個做母親的人都曉得的,所以嬰兒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
  • 如果墨燃沒有中八苦降智花,楚晚寧會怎樣?
    今天說的是作者肉包不吃肉的小說《二哈和他的白貓師尊》,看過原著的都知道,墨燃是因為種了八苦降智花才變成無惡不作的踏仙帝君。畫家:葵呆呆可能受八苦降智花影響太大,加上和師尊的誤會有些深,變成踏仙帝君的墨燃並沒有好好的保護師尊,反而把師尊折磨的遍體鱗傷,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折磨,心裡的折磨恐怕是傷害最深的。
  • 佛說:人生有八苦,悟透便不再痛苦!
    佛教說的人生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蘊苦。每個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記了。病有種種,有些病很輕微,有些病很嚴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結果暴病而終。我們的身體有如機器,終歸會變壞,變壞就是病苦。我們的壽命享盡,病逝,或是天災人禍眾緣逼迫而終。臨命終時,死的境象令人難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時,嚇的面色變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時,不願死去,雙手抓的緊緊。
  • 漲知識:佛教若干詞彙常識(菩提心、無常、八苦、十善……)
    不過,佛法中最幽深的理論,也是與我們當下的身心活動息息相關的,也是為了解決現實人生中遇到的問題的。根據佛教的理論,我們的婆娑世界本來就是苦的。要想脫離這苦海,得到安樂,首先得要破執,而破執就要明白什麼是「無常」,什麼是「無我」。
  • 老祖宗總結的人生八大苦:生苦、老苦、病苦,剩下的是什麼?
    老祖宗總結的人生八大苦:生苦、老苦、病苦,剩下的是啥?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而就在這有限的生命中,我們每個人都會嘗到人生的八大苦,曾經我們的老祖宗就總結過這人生八苦,直到現在,我們每個人都還會受這句俗語的影響,可見這句關於人生的俗語該是多麼貼切現實。
  • 你知道什麼是人生第八苦即五陰熾盛苦嗎?請聽印光大師開示
    你知道什麼是人生第八苦即五陰熾盛苦嗎?請聽印光大師開示【印光大師開示】所言信者,須信娑婆實實是苦,極樂實實是樂。娑婆之苦,無量無邊。總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此八種苦,貴極一時,賤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種,是過去世所感之果,諦思自知,不須詳說,說則太費筆墨。第八五陰熾盛苦,乃現在起心動念,及動作云為,乃未來得苦之因。因果牽連,相續不斷。從劫至劫,莫能解脫。五陰者,即色、受、想、行、識也。色,即所感業報之身。
  • 感情的背叛,「是人生的無常」,這一切都是來度化我們的
    作者:心理盧先生文/原創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放不下、怨長久。佛也曾曰:眾生皆苦。每一次的感情背叛,我們都能從中領悟到什麼,這就是上天賜予我們的恩惠,是讓我們領悟世間之道。但上天不會白白送給我們,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它讓我們看透領悟一切之前,必會降下雷劫與天罰,挺過去了,才有資格領悟世間之道,挺不過去,就自生自滅。我們一定要做前者。
  • 人生百態 | 淡定處世 樂觀為人
    兩種世間世間分兩種來講,一是有情世間,二是器世間。「身」即有情世間,或曰正報,是由過去所造業因而感得的有情之身心生命。「世」乃器世間,或曰依報,謂諸眾生各各隨其果報身而住的世界、國土、房舍等。苦有多種分類,經典中常見的有「三苦」、「八苦」等。三苦有:「苦苦」,逢不如意之對象感受其苦;「壞苦」,對所愛者之毀壞感受其苦(樂壞之苦);「行苦」,見世間一切變異而感受其苦。八苦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五陰又名五蘊,指色受想行識,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能蓋覆真如佛性。由此,引生出無盡煩惱,流轉生死,此皆是五陰熾盛的具體表現)。
  • 懂得放下,人生將會一路芬芳
    感情的國度裡,痛苦是什麼?我們要對人生中的一些東西進行取捨,如果你在意的多,痛苦自然也會多。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中我們要不斷的放下,因為羈絆太多迎來的一定是苦惱,迷失的太久的結果必然是痛苦。倘若你經常糾結一些無法改變的事實,因此終日無精打採,鬱鬱寡歡。其實你並不是和這件事過不去,而是和自己過不去。因此對於我們來說,如果遇到無能為力的事,一定要及時放下,人生中取捨得當才是最好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