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麗桃、鍾珊珊,AME出版社,科學編輯。
編者按:2016年4月6日-10日,第24屆亞洲心臟血管及胸腔外科學會(ASCVTS)暨第4屆亞洲單孔胸腔鏡論壇(ASPVS)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AME編輯很榮幸能參與本次大會,並在此與大家分享所見所聞(圖1)。
圖1:AME展位
2016 ASCVTS
亞洲心臟血管及胸腔外科學會(ASCVTS)是全亞洲胸心外科中最重要的學會。ASCVTS自1993年在日本福岡成功舉辦第一屆的活動,隨後每年定期在亞洲地區舉辦。會議規模龐大,學術活動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參會的人員也越來越多。本次大會在主席王水深教授,陳益祥教授,以及Shinichi Takamoto教授組織下,一共邀請了200多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就心臟移植,ECMO,胸外科手術,心臟瓣膜手術等話題進行演講。
4月6日,8點30分海峽兩岸論壇(Cross-Strait Forum)不同的專場同時開始,如:海峽兩岸現狀,肺部手術,成人瓣膜等,為參會專家提供一場又一場的學術盛宴。臺上講者激情演講,臺下學者全神貫注,頓時濃厚的學術之風瀰漫整個會場。小編邀請了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莊建教授和臺大醫院心外科主任/大會主席陳益祥教授接受我們的採訪(圖2),更多關於這兩位教授討論的「海峽兩岸心臟外科的發展情況」。此外,莊建教授和陳海泉教授當選新一屆ASCVTS協會council member。
圖2: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莊建教授(中)和臺大醫院心外科主任/大會主席陳益祥教授(右)於AME展位與編輯合影
4月7日,會議主要是AATS-ASCVTS Post Graduate Course和Strait Vascular Forum專場。其中在兒科心臟專場,來自美國Nemours Cardiac Center Alfred I Dupont兒童醫院的Christian Pizarro教授(圖3)就話題「managent of tetralogy of fallout in neonate and early infancy」跟大家做了一個精彩的匯報。在胸外科專場,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Calvin Sze-Hang Ng教授以話題「Is there a role for the uniportal approach」分享他的觀點並和大家一同討論。編輯很榮幸邀請到Ng教授和張蘭軍教授一併採訪(圖4)。成人心臟之冠狀動脈疾病專場,Marc R. Moon教授,Song Wan教授和Richard L. Prager教授帶領大家就冠狀動脈疾病進行熱烈的討論(圖5)。
圖3:美國Nemours Cardiac Center Alfred I Dupont兒童醫院的Christian Pizarro教授與編輯合影
圖4:香港中文大學的Calvin Sze-Hang Ng教授(左)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胸外科張蘭軍教授(右)
圖5:成人心臟之冠狀動脈疾病專場現場
4月8日,會議主要是Furuse Award和AATS Graham Award專場,大會主旨發言,胸外科分會場,心外科分會場(圖6)。在這緊湊的議程規劃中,專家學者們根據自己的研究領域和感興趣的內容奔波於不同的專場,領略一眾講者的精彩匯報。4月9日和4月10日,大會圍繞心外科和胸外組織了不同的專場,讓專家能進一步的學習和交流。其中4月10日以Roland Hetzer教授名義命名的「Roland Hetzer International Cardiothoracic and Vascular Surgery Society」專場就心臟衰竭和心臟瓣膜進行了精彩的匯報和討論。
圖6:大會主旨發言現場,ASCVTS大會主席王水深教授,陳益祥教授,Shinichi Takamoto教授,以及Joseph E. Bavaria教授,Arie Pieter Kapptein教授等
4月9日,大會主席王水深教授,陳益祥教授,Shinichi Takamoto教授等專家教授,一同參與Gala Dinner,慶祝會議的成功舉辦(圖7)。晚宴上總結本屆ASCVTS,展望2017年即將在韓國舉辦的ASCVTS。
圖7:Gala Dinner
2016 ASPVS
4月9日,第四屆亞洲單孔胸腔鏡會議(ASPVS)正式拉開帷幕,大會主席為 Chia-Chuan Liu教授, 共同主席為Calvin Ng教授和朱餘明教授,大會報名人數達430餘人,匯聚了來自18個不同國家的醫療同仁。9日、10日兩天的日程也分在多個會場同時進行,聚焦亞洲和歐洲的臨床實踐與繼續教育、單孔胸腔鏡新技術、3D 影像在術前模擬及胸外科培訓的應用和現場手術演示(圖8),包括何建行、劉倫敘、朱餘明、李印、譚黎傑、高樹庚等多位教授的精彩跨國視頻,內容充實精彩!
圖8:ASPVS現場手術演示
選擇合適的病人,以及在術前研究個體的影像解剖差異,是肺段切除術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通過單孔胸腔鏡下的非典型肺段切除則更挑戰醫師的技能和純熟度。本次會議上,來自臺灣Sun Yat-Sen Cancer Center的Chia-Chuan Liu教授(圖9)圍繞「Single Port VATS Segmentectomy」一題,分享了他們通過單孔技術進行非典型肺段切除的實踐經驗和成果。
圖9:Sun Yat-Sen Cancer Center的Chia-Chuan Liu
過去5年裡,單孔胸腔鏡手術已成為最受關注的新技術之一,關於其利弊的爭議也從未停過。來自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胸外科的Alan Sihoe(圖10),在本次大會中就「Reasons Not to Perform Uniportal VATS Lobectomy」一題作了精彩發言。比較有意思的是,Sihoe教授本身就是在單孔有著豐富經驗的醫師,他希望通過此話題,呼籲對單孔利弊客觀思考,一起探討解決方案,完善、推進這項技術。針對此話題的詳細觀點也已在AME旗下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發表。(http://jtd.amegroups.com/article/view/6755/html)
圖10: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胸外科的Alan Sihoe教授
來自臺大醫院的Jin-Shing Chen教授通過病例和文獻回顧,分享了非插管單孔胸腔鏡應用於各種肺部病變手術中的靈活性和安全性。(圖11)
圖11:臺大醫院的Jin-Shing Chen教授
Diego Gonzalez-Rivas醫生(圖12)在分享單孔胸腔鏡下支氣管袖狀肺葉切除術的基本原則時,強調了團隊概念,團隊的每個角色間的默契協作對手術的成功至關重要。
圖12:Diego Gonzalez-Rivas醫生
來自英國The Royal Brompton Hospital的Eric Lim醫生(圖13)在報告中分析了歐洲單孔手術的現狀。
圖13:The Royal Brompton Hospital的Eric Lim醫生
臺灣國立成功大學的Yau-Lin Tseng教授(圖14)在報告中,通過大量的病例,展示了他們團隊在積累了豐富的多孔胸腔鏡肺段切除術後,轉換到單孔胸腔鏡手術的成果和經驗。
圖14:臺灣國立成功大學的Yau-Lin Tseng教授
本次ASPVS會議設立了以下4個Debate Sessions,邀請多位專家各抒己見,博弈精彩有趣。
1. Training for single-port VATS started from one or multi-port port/thoracotomy
2. Segmentectomy for a 1.2cm peripheral GGO lesions RUL posterior segment, multi-port VS single port VATS
3. Conversion, enlarge the wound or add on more ports?
4. Does single port thoracoscopic surgery reduce postoperative pain comparing to multi-ports thoracoscopic surgery?
針對這些debate sessions, 我們在會後邀請了Chia-Chuan Liu, Gaetano Rocco, Alan Sihoe, Diego Gozalez Rivas, Jang-Ming Lee, Eric Lim幾位debaters共聚AME展位,進一步分享了他們的觀點,debate風採再現!(圖15)
圖15:Chia-Chuan Liu, Alan Sihoe, Gaetano Rocco, Eric Lim, Diego Gozalez Rivas, Jang-Ming Lee等教授
AME展位掠影:相識,相聚,相惜
圖16:AME出版社旗下雜誌及書籍
圖17:專家齊聚AME展位
本次大會開幕前,AME 旗下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與會議方進行學術合作,共同打造了一期會議特刊,邀請了來自大會的近20位知名講者,就報告內容作了詳細分享。這期特刊也被作為會議資料,放入參會資料袋,與更多的醫療同仁分享。特刊詳情,可參閱http://jtd.amegroups.com/issue/view/170。
切合本次大會內容,小編們攜帶了 AME 出版社旗下多本心胸外科雜誌書籍, 包括旗下第一本雜誌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側重手術視頻文章的Journal of Visualized Surgery, 擁有本次大會粉絲/作者最多的Annals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以及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Cardiovas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 等相關雜誌(圖16)。AME與各位專家因雜誌相識,因合作相交,因參會相聚,感謝大家一路的陪伴與支持(圖17)。
AME特邀記者風採篇
圖18:AME特邀記者剪影
成為連結中國醫生與國際醫生的第一橋梁,為國內外醫生創建一個醫學學術交流學習的平臺,是AME的使命和一直致力追求的願景。本次會議,為了促進著名專家講者和國內醫生的交流學習,我們特別邀請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外二科閻石,河南省腫瘤醫院鄭燕等擔任本次會議的特邀記者(圖18)。他們多是國內的中青年醫師,在本次參會學習過程中對某些講者的報告特別感興趣/有疑問,於是通過與AME小編一同採訪、與講者直接交流探討。
圖19:兩岸/中外專家學術交流1
圖20:兩岸/中外專家學術交流2
圖21:
此外本次會議期間,AME還邀請了眾多海峽兩岸專家,國外學者就心臟疾病,胸外科手術,ECMO技術等話題進行專訪(圖19,圖20,圖21),訪談內容稍後將在「AME科研時間」微信平臺上推出,敬請關注。
特別感謝楊學寧、吳楠、羅孔嘉、閆憲剛、鄭斌、常青、賃可等醫師對本次會議播報提供的支持。
相關閱讀:
《單孔胸腔鏡手術》中文版+英文版組合大禮包限時超值預售中,點擊「閱讀原文」火速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