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部劇……
自8月10日開播之後,其播放量便達到了駭人的數值,話題討論的熱度也時時雄踞熱榜首位。
豆瓣開局評分更是高達驚人的8.6,四星及以上評分用戶達到了82%!
它接捧《三十而已》,成功撐起整個劇集市場的熱度;
它繼承《隱秘的角落》,再度延續國產劇口碑的神話!
它就是由塗松巖、張晞臨、楊童舒等老戲骨,宋威龍、譚松韻、張新成等新生派演員所共同主演的——
《以家人之名》!
以家人之名
我知道這個劇,是在某音上看到的一個小片段。
高一學生李尖尖在全家宴上,當著爸爸們和哥哥們的面,鄭重的宣布了一件事兒:我來例假啦!
以家人之名
說實話,看到這個小片段的時候,我的腦袋不由得「嗡」地一聲響了起來,心說現在的國產劇真是造孽。
「神劇」兩個字光禍害抗戰劇還不夠,居然又跑來禍害家庭劇了,真是過分!
我完全不相信,我們國家會有這樣的高中女學生,把來例假當成重要的大事在一幫老少爺們兒的面前宣布。
雖說考上高中不算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但能考上高中,就表明智商是正常的,打死我也不相信,一個智商正常的女學生,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你讓那幫沒考上高中的學生怎麼想?
說巧不巧,心裡正罵著呢,手指在某音上就這麼隨意一划啦,緊接著出現的又是這個李尖尖,只不過成了另外一個片段。
她拿著一個哥哥送給她的內衣,跑到爸爸們和哥哥們面前,炫耀:還是白色蕾絲邊的,好好看哦!
以家人之名
這一下,倒激起了我的興致。
本來對該劇完全沒有意思,現在倒打算看它個三五集,然後寫篇文章好好罵罵這部生活神劇。
順帶再罵一罵現在的觀眾,好好的劇不看,就偏偏喜歡看這種低級無趣的垃圾!
於是,我便懶洋洋的打開了某視頻網站。
以家人之名
萬萬沒想到!
我這一看,竟然就是停不下來的節奏!
這且不說,最重要的是,每看一集,這眼淚都都流上兩三回!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堅強到有些冷血地步的人,別人看某些電影或者電視劇,哭的稀裡譁啦,我卻覺得半點感動或者感傷都沒有。
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忠犬八公》讓我流過眼淚,其它的諸如《美麗人生》、《辛德勒的名單》等等,我除了感到心情沉重之外,並沒有想要流眼淚的意思。
而至於那些據說極度溫馨感人、能洗劫全亞洲女孩子眼淚的韓劇,我則像個木頭人一樣,態度十分麻木。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唯一能讓我的眼淚撲簌簌往下掉落的電視劇,只有這部正在觀看中的《以家人之名》。
以家人之名
不知道已經有多久,沒有看到過這種感人的劇集了,回憶起來,似乎有那麼一兩部如此感人的,可是卻又覺得那是兒時記憶裡的東西,是否真的有,已經說不清楚了。
現在能回憶起來的國產劇,不是神劇,就是半神劇。
戰爭的,手撕鬼子,褲襠藏雷;
動作的,飛天遁地,必先自宮;
愛情的,出軌背叛,小四小三;
校園的,早戀打胎,智商八百;
職場的,勾心鬥角,你痛我恨;
……
到了生活上,不是婆媳撕X,就是窮人無妻。
我一直以為,我們的國產劇,就是專門拍出來糊弄人家歪果仁的,讓人家以為咱們的現實就是一盆狗血。
謝天謝地,終於出來個《以家人之名》,就像一股清泉一般,可以洗一洗身上的血了。
以家人之名
兩個失去妻子的男人,三個失去母親的孩子,被迫生活在一起,卻隨著時間的流逝,彼此之間培養出了比血緣關係還要親密深厚的感情。
單單是「親情VS血緣及金錢」這一主題,就極大的拔高了該劇的立意,因為它狠狠的打了這個物慾橫流、自私自利的社會的臉!
凌霄、賀子秋和李尖尖這三個異父異母、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孩子,一邊面對著有血緣關係卻不管不顧的生身父母,一邊面對著沒有血緣關係卻悉心養育的養父,這種狀況,正是目前社會中那些感情混亂、婚姻不幸家庭的真實寫照,也是社會世風日下的真實寫照。
我們不妨看看自己身邊的現實生活,尤其是男女婚姻、愛情方面,就知道已經成了什麼樣子!
渣男渣女層出不窮,小三小四如雨後春筍,昨天才娶進門兒,今天就又進了民政局……
這種對愛情對婚姻的不負責任,已然成為了社會的常態,這種世風日下,真正的受害者並不是那些當事人,他們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受害者,其實是孩子!
隨便一個小村子,都有幾個單親媽媽或者單親爸爸帶著孩子,隨便一棟單元樓,都有幾家孩子在面對著養父或者後媽。
這種現狀是前所未有的,理應引起社會的重視。
以家人之名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以家人之名》不僅關注到了這個現實,更是為這個現實構築起了理想的情感模板,為這種現實狀況的改良提供了很有建設性意義的參照。
李爸和凌爸這兩個陌生家庭的組合,凌霄、賀子秋與李尖尖三個孩子之間親密深厚的感情,他們對於「親情」與「血緣」的選擇,就為現實中的單親家庭和單親孩子,樹起了理想的榜樣。
未來,我們的某些相關部門,可以以此榜樣為藍圖,來規劃和構築一些實際的步驟,幫助單親家庭和孩子渡過難關。
以家人之名
關注到了一般人沒有關注到的現實,這是《以家人之名》了不起的一個地方。
還有一個地方,《以家人之名》更是了不起,那就是它所宣揚的價值觀,非但不空洞,而且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摒棄了金錢與利益,重新拾起了感情。
是的,我們身邊所充斥著的影視劇,無論哪一部,都會搭上感情戲。
比如警察辦案,出警的必是單身男警與單身女警;
比如軍人打仗,必定會碰到槍法不凡的女俠級人物;
……
至於那些瑪麗蘇劇,就更不用提了,那裡面可是連空氣都是用愛情做的。
然而,我們並沒有被這些感情戲所打動,非但沒有被打動,很多時候,反而會看的很無趣,很尷尬,很鬧心。
為什麼?
就是因為這些影視劇所體現的,所表達的,只是做作的感情,並非真正的感情。
《以家人之名》中的感情,就是真正的感情:合乎邏輯,毫不做作,以真為本,以誠動人。
並且,不僅僅是在講感情,更重要的是,它升華了感情的意義:在面對利益抉擇的時候,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感情——這一點,具有極為深刻的教育意義與宣傳意義,我們絕大多數的國產劇根本就做不到!
以家人之名
很多人被劇中塗松巖所扮演的李爸這個角色所打動。
他就是在面對利益與感情的抉擇時,毅然選擇了感情。
他被賀子秋的媽媽騙婚,卻因為賀子秋叫了他一聲「爸」,感動的老淚縱橫,便下定決心收養他。
在養育三個孩子的過程中,他無怨無悔,每天都起早貪黑的幹活,說白了,這還不是放棄利益,拾起感情嗎?
難道他不知道養一個女兒更容易嗎?
難道他不知道另外兩個「兒子」和他沒有血緣關係嗎?
可是,他依然做出了這種選擇!
以家人之名
除了「李爸」,凌霄、賀子秋和李尖尖這三個孩子,都是在面對利益與感情的抉擇時,毅然選擇了後者。
這種選擇是偉大的,是值得宣揚的,更是我們這個社會所缺少的。
我們活在殘酷、物質的現實中,需要真感情的慰藉。
《以家人之名》,來的很及時。
我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