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未讀君為大家呈現的主題是「神秘」。並不是只有那些會把我們嚇得一驚一乍的神鬼才叫神秘,每一本未讀之書、每一段未經的精神與探險之旅其實都是神秘的。現在,跟著未讀君來回顧一下這周的好文吧。
那些象徵,神話,話語系統,手稿或神秘或荒誕,他們都是人類試圖表達人生核心體驗的工具。無論哪種文化,人們都會利用符號象徵來表達這類體驗,超越了語言的藩籬,也留下了諸多解讀的空間。
@79度白。:
Worcestershire 伍斯特郡 不是奇葩 而是很難讀啊!(未讀君感悟:讀不好的話還會被誤會成在罵人有沒有)
長假七天除了看人山人海,你還有一件值得做的事,就是讀書。
@來土:
私人詞典嘛關於黑暗料理的,還要讓人看了特別想嘗試,比如老乾媽芝士披薩
@小猴子~~:
我講一個,開頭很恐怖,中間很搞笑,結尾很悲慘的鬼故事。——一個鬼放個屁死了
@Syueea:
最喜歡的是視頻裡的安卡 第一眼看上去還不知道它的意思的時候就已經可以感受到這個符號透露出的一股平和的氣息 果然是生命之鑰呢
「人之所以言之鑿鑿,是因為知道得太少。」
《六個字母的解法》
劉禾 著
中信出版社
推薦人: 花花
劉禾《六個字母的解法》(The Nesbit Code) 像推理小說,又像文學研究,追尋考證納博科夫自傳中Nesbit的原型,結尾令人啞然。生活也是未知啊,求知的旅途永無終點。
《血疫》
[ 美 ] 理察·普雷斯頓
姚向輝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推薦人: 小鴨子
《血疫》 我是從一次公眾號薦書中看到了這本書。裡面講述了一種我們至今也無法抗拒的疾病——伊波拉。沒有徵兆,沒有疫苗,一切都是未知的。它從發現,到現在沒有人知道它的來歷,沒有人找到它的宿主,沒有人知道它爆發的原因,同樣也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就這樣消失。記得書中有一句話說得好:假如一種病毒能減少一個物種的密度,那麼這種病毒也許還是有用的。其實關於伊波拉,我們有太多太多的問號,也許以後的某一天我們能夠一探究竟。書中是以一種紀實的文字進行記錄,給人感覺真實,緊張,刺激,有的時候真的讓人毛骨悚然,建議膽小者慎入。
《山丘上的修道院:勒·柯布西耶的最後風景》
範毅舜 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推薦人:Michael
關於未知,我推薦《山丘上的修道院》。一位教徒攝影師探訪由無神論建築師設計的修道院,他們兩人會在這裡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建築師在淡化宗教色彩的同時,又使用流淌的時間和光線,營造出靜謐肅穆的宗教味道,就連最顯眼的十字架也是如此處理。而攝影師在修道院內走動的時候,重新發現了藝術和宗教的魅力,進而走進了包括郎香教堂在內的多家修道院,只為了解開心中的那一個個疑問。正如作者書中所言:直到此刻,我才領悟宗教與藝術根本就是一體的兩面,無論是會士們繁文縟節的祈禱讚美,或柯布傾全心打造出的建築,兩者殊途同歸,同樣都在努力提升人們的內心,為一處叫心靈的地方提供靈感與養分。
《水知道答案》
[ 日 ] 江本勝
南海出版公司
推薦人:孫熙霽
我推薦《水知道答案》,該書作者江本勝用拍攝的122張水結晶照片,告訴人們,水不僅有喜怒哀樂,而且還能感知人類的感情。自然界有太多神秘、未知的東西,但人類總是試圖用科學、偽科學論證一切。有句話說得好,「人之所以言之鑿鑿,是因為知道得太少」。在我看來,對肯定懷有一絲存疑,對世界懷有敬畏之心才是重要的。
《符號中的歷史》
[ 英 ] 薩拉·巴特利特
範明瑛 / 王敏雯 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未讀
推薦人: 未讀君
早在三萬年前,穴居的人類祖先就學會了在洞穴中用手印和簡單的符號來記錄信息,解釋神秘難懂的世界。經歷數萬年的變遷,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達到了全新的高度,眾多印記反而只留下隻言片語,化作了難解又神秘的存在。想守住自己的秘密,又想窺探他人的秘密,怎麼辦?——用符號。
如果你也想為未讀小夥伴推薦好書,那就加上我們的小秘書——小未——每周主題好書等你來推薦喲!
小未(ID:unreader2016)
編輯=姜小瑁 | 轉載請聯繫後臺
投稿/合作 unreadsky@163.com
- 今日互動 -
在你看來,什麼東西是最神秘的呢?
(未讀君覺得是女孩的心)
歡迎大家來評論區踴躍留言,
我們將選出 留言點讚數 前三位 的盆友
各送上《符號中的歷史》一本
(截止到3日上午10點喲 | 10月8日發貨)
▼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符號中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