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觀瀾|明日投票,臺灣大選觀察分析指南

2021-01-08 華夏時報

王義偉

明天(1月11日),臺灣大選投票。根據選舉流程,臺灣選民白天投票,選務部門傍晚開始計票,預計晚上10點之前出結果。

作為大陸人,該如何觀察、分析此次臺灣大選呢,哪些是我們該關注的焦點呢?

此次選舉,臺灣選民來到投開票所,會領到3張票。

我們就一張票一張票地分析。

第一張票,領導人選舉票。這張票有3組人馬,蔡英文一組,韓國瑜一組,宋楚瑜一組。

這張票決定了誰能當選臺灣領導人。那麼,候選人獲取多少票就能當選呢?

根據此前臺灣選務部門公布的信息,此次大選,臺灣有投票權的選民為1931萬多人。以往的數據顯示,臺灣各類選舉,投票率基本上以70%為中線上下浮動。假定此次大選投票率為70%,則投票人數約為1351萬人。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票數超過半數、675萬,當選的機率就很大了。上一屆(2016年)的選舉,蔡英文得票數為689.4萬票多,贏得了大選。

675萬左右,這是關鍵數字。

接下來還要關注的有兩件事情。

一件事情是,贏的人要發表當選感言,輸的人要發表落選感言,更重要的是,大陸方面會由國臺辦出面評論此次臺灣大選。2016年臺灣大選結束後,中臺辦、國臺辦負責人隨即發表談話。談話的第一段只有一句話「我們注意到臺灣地區選舉結果」。然後,該負責人重申了大陸一貫的對臺工作方針。

明天的臺灣大選結束後,讀者朋友可以注意國臺辦的談話,比對一下與4年前有何不同。

另一件事情是,當選者要在5月20日就職,其就職演說勢必涉及兩岸關係,大陸方面也會對這份演說進行點評。比如,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後,中臺辦、國臺辦負責人隨即談話。該談話的第一段就很嚴厲,「當前,臺海局勢趨於複雜嚴峻。兩岸同胞高度關注兩岸關係發展前景。」對於蔡英文就職演說中的兩岸關係部分,臺辦負責人明確表示,「這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

今年的5月20日,如果是韓國瑜發表就職演說,大陸方面會作何反應呢?如果是蔡英文呢?這都是很有意味的話題。

臺灣選民領取的第二張票是政黨票。這張票面積最大,長度達到了76.5釐米,有點誇張。之所以這麼長,是因為有19個政黨前來搶票。

這張票和臺灣的「立法院」席次有關。臺灣「立法院」共有113個席次,其中34席是不分區席次,由政黨得票率來分配。具體而言,一個政黨,只要得票率超過5%,就有資格參與分配這34個席次,就至少能拿到一個席次。

還是按照上面所分析的70%的投票率計算,一個政黨,如果得到了68萬票,基本上就可以跨越5%的門檻。

政黨票有兩個觀察焦點。第一個是國民黨能得多少票,能否保送黨主席吳敦義進「立法院」。吳敦義現在排在國民黨不分區名單第14位。簡單計算,國民黨的政黨票要達到557萬票,才能保住14個席位。對於國民黨而言,這不是一個輕鬆的任務。當然,吳敦義既然敢把自己排在第14位,想必是很有信心的。

政黨票的第二個觀察焦點是邱毅教授。邱毅教授之前是排在國民黨的名單裡的,後來被剔出去了,然後新黨將他排在第一名。也就是說,此次選舉,如果新黨得票達到或超過68萬,邱毅就將進入臺灣「立法院」。這幾天新黨的人馬不停蹄拼命宣傳、催票,邱毅也是火力全開、火花四濺、勢頭很猛。不過,李敖的兒子李戡和邱毅幹上了,好像還打起了官司。在大陸人看來,這兩人都是主張統一的,怎麼會打起來呢?有點怪異。希望不要影響了新黨的票數。

臺灣選民領到的第三張票是區域「立委」票,這張票的觀察焦點是大陸讀者非常熟悉的洪秀柱、柱姐。

總共113席「立委」,刨去34席不分區,還有79個席位。這79個席位,拿出6個照顧少數民族,剩下的73個,就在全臺灣劃分了73個選區,任由各路豪強前來打擂臺爭奪。

區域「立委」的特色就是宗族、家族色彩濃厚,一個地方被某一個家族擺平了,其他家族和勢力很難進入分一杯羹。

洪秀柱就是一個偏向虎山行的女漢子。她主動要求到臺南第六選區參選,挑戰王定宇這個鐵桿「臺獨」加地頭蛇。根據筆者的臺灣朋友通報的信息,洪秀柱的群眾工作做得很不錯,很有希望幹掉王定宇,贏得選舉。果真如此的話,可真是一件大好事。

說來說去,明天最大的看點還是韓國瑜和蔡英文。

記住筆者提供的參考數字,675萬票。誰跨越了這個票數,基本就鎖定勝局了。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王義偉

相關焦點

  • 2016臺灣大選及局勢分析:蔡英文當選大陸怎麼辦?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  2016臺灣大選及局勢分析:蔡英文當選大陸怎麼辦?全文如下:我們注意到臺灣地區選舉結果。  近8年來,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基礎上,與兩岸同胞攜手開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建構兩岸交流合作制度框架,增進兩岸同胞福祉,保持了臺海和平穩定。這一良好局面得來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是一貫的、明確的,不因臺灣地區的選舉結果而改變。
  • 美白宮呼籲大陸和臺灣在臺「大選」投票期間保持克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梅子】據英國路透社1月14日報導,由於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日即將到來,而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被看好將在選舉中獲勝,美國白宮呼籲,中國大陸和臺灣在臺「大選」投票期間保持克制,以避免臺海局勢緊張。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副國家安全顧問本•羅德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無論誰將贏得本周六的選舉,美國都希望看到臺灣和大陸之間的問題能以和平方式處理。」
  • 臺灣民眾高度關注美國大選結果
    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一面倒「押寶」川普,臺灣民眾高度關注美國大選結果,更憂心選舉後的中美關係及臺海局勢。 外媒揭露「臺灣人為何力挺川普」 據英國民調機構「輿觀」(YouGov)日前發布一份針對歐亞15個國家和地區民眾對於美國總統大選的民調,相較亞太其他國家和地區偏向支持拜登,有42%的臺灣民眾支持川普連任,支持拜登僅30%。
  • 臺海觀瀾 | 臺海風雲40年(十)
    2005年,楊蕙如利用臺灣電視購物頻道「東森購物臺」的消費優惠,以及一家銀行中信銀的信用卡優惠,付了9600元新臺幣的會費,向親友借了600萬新臺幣,然後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操作,短短一年的時間,竟然賺取了上百萬新臺幣。楊蕙如一邊賺錢,一邊通過媒體曝光自己的發財秘笈,搞得銀行狼狽不堪,自己則名聲大噪,被臺灣民眾奉為卡神。
  • 美國大選後臺海局勢將變?臺灣臨時公布最新防空設施引發討論
    只不過,「警政署」臨時公布最新防空疏散避難設施統計,讓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質疑,這是在因應3日美國總統大選後,兩岸可能產生的局勢演變。美國總統投票今天舉行,但未來四年的白宮主人是誰,恐怕還有得吵,也因此會牽動臺海局勢穩定。
  • 早讀|臺灣「大選」怎麼看?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將走向何方?
    § 今日關注▌臺灣「大選」結果當何以看待>※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結果11日晚揭曉,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得以連任。紛亂的所謂「大選」落幕,紛雜的情緒和聲音隨之而起。究竟當如何看待臺灣地區的這次選舉,又如何評估下步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新華社今晨發表港澳臺·時評《莫道浮雲終蔽日——臺灣「大選」結果當何以看待》。臺灣地區實行西式民主選舉,若憑執政表現的優勢贏得選戰,自無可厚非,但蔡英文和民進黨施政乏善可陳,政策荒腔走板,令社會撕裂、民生凋敝、民主倒退,引發爭議不斷、民怨不息。
  • 【臺海】臺灣「九合一」選舉今晚揭盅!藍綠搶盤攸關2020大選
    中央社【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鍾智維報導:被視為2020年大選前哨戰的「九合一」選舉今日投票,2014年打敗的國民黨能否打個漂亮翻身仗?執政兩年就引發民怒大潮的民進黨又能守住幾個縣市?整體投票率、藍綠執政版圖的重新洗盤等,不僅是民意的最佳體現,更攸關2020年大選,是這次選舉的重要觀察點。
  • 臺灣媒體人分析美國大選「詭異現象」:和臺灣2020相似
    美國總統大選已進入倒數階段,再過2天就是投票日了,現任總統川普幾乎每場造勢活動都吸引眾多粉絲到場支持;反觀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造勢場合則冷清許多。對此,資深媒體人韋安就在臉書分享他所觀察到的驚人發現,直言「看到美國大選的造勢場合,和臺灣2020『大選』有驚人相似之處。」
  • 臺灣大選選前二周觀察
    1.11日投票,還有兩周了。這一周,增量消息還是有的。
  • 臺灣觀察:2020大選十大悲催男主
    2020臺灣大選已經落幕,昨天的投票結果跌破了很多人的眼睛,也讓很多習慣於選擇性報導和帶風向的自嗨型媒體面子上掛不住。
  • 美大選投票一邊倒,蔡英文抓住機會想幹件大事,不料島內傳出噩耗
    當地時間11月7日,眾多美國主流媒體紛紛宣布拜登贏得了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雖然該結果並未得到美國官方認可,但是從票數上看,今年美國大選投票完全是一邊倒的情況,拜登早已領先川普一大截,也就是說,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就是美國的下一任總統。
  • 美國大選將至,專家稱大選對臺灣可能是傷害
    並且近期川普還在不斷地利用臺灣製造一些事端來挑釁中國大陸,想要給自己的選情增加更大的獲勝機率,而臺灣也是非常願意去迎合川普的所作所為。但是近期根據美國的專家分析,由於現在兩黨之間的競爭過於激烈,可能令美國陷入持續的危機,從而減少幹預高端大國衝突的可能性,這樣的情況對於臺灣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為臺灣已經在美國的影響之下跟大陸起了不少的摩擦,現在美國正忙於大選,如果兩岸之間真的發生了巨大的事件,美國基本上是不會參與的。
  • 美國大選開票拖延,臺學者:選舉並非美國政府空窗期,對臺海局勢影響...
    美國大選開票陷入膠著緊繃,開票時間拖越久,對美國內部來講都是一大消耗,外界也認為美國大選時間越長,國際情勢、兩岸關係也就越危險。不過,臺灣淡江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臺灣國際戰略協會理事長王昆義認為,美國大選並非政府空窗期,指揮系統仍很清楚;解放軍現在也沒有「武統」臺灣的打算,整體而言對國際和兩岸影響並不大。
  • 中美「新冷戰」下的臺灣:美國大選後臺灣的三條路
    如果你問蔡當局:萬一川普選輸了,臺灣該怎麼辦?不知她們的答案會是什麼?臺灣民眾其實更擔憂的是:美國大選後,臺灣何去何從?在此之前,陸美臺各方的軍事演習,則是與日俱增:解放軍實彈演習一場接一場,轟炸機則不斷在臺灣西南海域穿梭進出;美日澳洲聯合軍演如火如荼;蔡當局在臺灣本島一再舉辦反登陸演習,不敢停歇;美國政府則在最近幾周內,趕在大選前將大筆舊軍火用高價賣給蔡當局。
  • 臺海開戰美軍會幫臺灣嗎?臺灣5.5萬網友最新投票出爐
    臺海與南海近期被國際許多專家視為可能爆發衝突的2大熱點,中國大陸以及美國軍機、軍艦更不時行經臺海周邊,更在密集在8、9月舉行多場軍演,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表示「擔心軍演會擦槍走火」。對此,一份多達5.5萬人投票的網絡投票也曝光。
  • 金價承壓於1900大關下方 臺海局勢傳來新消息 事關美國大選:川普...
    事實上,美國需要一項經濟刺激計劃,儘管我們能否在大選前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得到一項刺激計劃看起來值得懷疑。」臺海局勢最新消息周三,美國海軍「巴裡」號驅逐艦穿航臺灣海峽。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周四最新回應稱,對美艦進行跟蹤監視。
  • 臺灣「大選」後的兩岸關係
    2020年臺灣選舉的相關情勢分析嚴格地講,此次韓國瑜的得票情況與2016年朱立倫基本相同,韓所增加的7%選票大多數來自原先宋楚瑜流失的選票。相關數據也呈現出臺灣政治格局的新特點:1.依臺「中選會」統計,本次選舉人數超過1,931萬人,其中首投族118萬,18-40歲的新世代選民總數有677萬,成為最大的投票群體。2.
  • 2020臺灣大選,是韓流,還是英文?
    身邊的臺灣朋友不少回臺灣了,有的還是無所謂「選誰與我關係不大。反正我在大陸過得的挺好的。」儘管如此,1月11日的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選戰,還是備受關注臺海問題的世人之矚目,畢竟這一戰,在某種意義上還是有指標意義的。筆者以為,此番選舉關係未來兩岸關係發展或者祖國統一進程。表面上,臺灣看似藍綠白三分天下的格局。
  • 臺海觀瀾|前瞻2024,誰會成為下一屆臺灣領導人
    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雖然蔡英文連任臺灣領導人還不到一周年,但是,她連任兩屆不得繼續參選,這使得島內藍綠兩大陣營誰會出線競逐2024年大選,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話題。筆者的觀察和預測如下:競逐臺灣領導人大位,一個首要的條件是必須有政治舞臺。
  • 臺灣「大選」投票截止,計票工作正緊張進行
    2020臺灣「大選」1月11日正式登場,臺當局選務機關在全臺設置17226個投開票所,並成立368個選務作業中心。女兒韓冰則是白色T恤現身,一直站在爸爸身邊,父女倆緊緊牽著手,和一般眾一樣站在隊伍中等待投票。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在11日上午9時前往新北市永和區秀朗小學投票所投票。蔡英文穿著深色套裝,由新北市議員羅文崇、張志豪等陪同前往投票,近20分鐘完成投票。雖然各地投票所陸續有傳出民眾疑似違規事件,但整體投票過程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