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加納】舌尖上的加納《一》

2021-02-17 加納華人傳媒

小編回歸,關愛加納華人!傳送最新消息

問:我要怎麼樣才可以每天收到這樣的新聞和文章

答: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加納華人交流平臺》關注就可以啦!

在加納呆過一年,那裡的食物比想像中的多得多。有便宜的魚翅龍蝦、正宗的披薩意面以及法國進口的各種紅酒。可西非人民到底吃些什麼,去過才知道。

一直很佩服那些來中國在路邊擼串的老外。雖然我們老吃也沒啥事,但是作為一名國際友人,要克服這種心理障礙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吧。想想你也不會隨便在印度街頭買一碗黃了吧唧的咖喱蹲著吃吧。

非洲也一樣,即使大膽如我者,也經歷了好幾個月的過渡期,才接受本地食物。心路歷程暢頗為坎坷啊:

從開始的「吃了會死吧,我不想死」

到「噁心,吞不下」

再到「試試吧,反正吃什麼拉出來都一樣」

到最後的「喲!不錯哦」

我們來看看到底加納人民吃些啥。


◎主 食

☆木薯

在加納,主食非木薯莫屬了。長相和口感都和山藥有點像,但是外形更粗壯,口感更粘糯。


他們手中拿的棒子就是木薯了。額,這不是遊行,是木薯節的慶祝活動。在我們看來的棒子,他們會根據澱粉含量不同在皮上劃出不同顏色做區分:有的用來炸有的用來蒸。

我第一次吃木薯還是在一位黑人朋友的家裡。壓力不小啊,真怕不合胃口吃不下,大家都尷尬。好還,朋友比較體貼,說你就嘗嘗,多少隨意。

去到朋友的家,準備洗洗手開始幹活。朋友的媽咪麻溜的拿出一袋「雕牌」洗衣粉,中文!「雕牌」兩個大字!說拿去洗手我頓時石化了。仔細一想,好像他們還是比較講究的才用這玩意,像那種路邊攤洗碗都直接在大缸子蕩兩下子,只有「高檔餐廳」才用洗衣粉呢。這是對我好啊!反正事已至此了,就順其自然吧。

好了,開始幹活,其實是看人家幹活。他家人早就把木薯削皮,蒸好了。下一步就得把它搗城泥。

一般都是三個人合作,兩個人搗,一個人負責加水。有意思的是,不愧是非洲民族,兩個協作搗木薯的節奏感超好,搞得像樂器一樣。慢慢的木薯被搗的越來越粘,非洲婦女手臂肌肉估計一半是靠這個練來的。搗到最後,杵臼都很難拔出來,那時候就差不多好了。

朋友的媽咪把木薯泥揪成一大坨一大坨的,放在盆子裡,等著發酵。

發酵前

發酵後

另外一撥人在準備湯。反正木薯搗出來就一個味道,主要的調味就是這個湯了。原料是豬雜、羊雜或者魚,西紅柿以及不同品種的幾種辣椒。放在一起使勁煮,直到西紅柿煮爛看不到了就OK。喏,下面這個是成品。把木薯泡在湯汁裡面,開飯。

我們客人是一人一碗,他們家人就圍著一個大盆子,吃的不亦樂乎。


好吧,看起來有點噁心。我當時也是這感覺啊!

可吃下去味道真還不錯,發酵的木薯有點像我們的發糕,但是密度更大,更粘。主要是湯汁不錯。這裡賣的西紅柿都是一小顆一小顆的,但酸甜的味道濃鬱。就是小時候那種西紅柿的味道。


裡面長的像燈籠的辣椒要特別介紹一下。它辣度五顆星,並且有一種特殊的奶香味,對的沒有錯,就是奶香味。我覺得單就這個辣椒來講,可以排在本地欲罷不能食物的TOP5。


你看本地人的市場,這倆兒都一起賣,大家都這麼搭配吃。

另外有沒有發現,本地人不用稱,直接按堆賣、按盆賣、按把賣。原始吧!



上面這種吃法,本地人叫它「Fufu」。

木薯的另外一個吃法叫Attiéké。不是搗成泥,而是捻碎了發酵成顆粒。做起來比較方便,不用兩個人搗鼓。成品的長相和口感都非常類似北非的古斯古斯,但是略有一點兒發酵的酸味。和上面"Fufu"一樣的湯汁一起混合吃。


我自己也用木薯煲過湯,比「Fufu」好吃多了。味道就是山藥、芋頭、土豆的結合。但是粘度比它們都大。

☆炸香蕉

第二種主食是Alloco和Klaklo。其實就是兩種炸香蕉。

這種特殊的香蕉厲害了。長度驚人。照片中上面的是用來吃的水果,香蕉。下面的是油炸後作為主食的超級香蕉。你看,比菠蘿都大。



這種超級香蕉雖然個頭大,但不適合生吃。他沒有什麼香蕉味,口感粗糙,還比較澀。

還是青色的時候,可以切片油炸,叫Alloco。



等熟透變黃甚至變黑了,就把它搗成泥,油炸,就是Klaklo。


不管是Alloco還是Klaklo,味道都還行。但是把油炸食物作為主食,實在不健康。

你看看,非洲MM從前凸後翹到膀大腰圓的速度也是驚人的。

☆米飯

木薯和香蕉之所以是主食,是因為種植方便,價格親民。

除此之外,米飯和麵包也是主食的選擇,但是價格略貴。他們做飯一般會加入少量香料或者蔬菜一起煮,調節口味,這樣就不用加很多配菜。


☆麵包

當地的麵包和法國並無二致,主要是長棍麵包。

◎肉 類

☆豬肉

加納信仰穆斯林有相當的人口比例,所以豬肉在市場上不常見,價格也比較貴。本地市場的一個肉攤,可能總共才一兩斤肉,都是切成一小條一小條的賣。我們可能覺得塞牙縫都不夠。本地人吃的比較多的還是豬雜,因為便宜。

如果你想喝個排骨湯,真的需要去「肉聯屠宰場」了。屠夫屬於粗暴型的,放血不太淨,分塊也是狂砍一通。



☆雞肉

雞肉是當地人最青睞的廉價肉類之一。當地有一種非常有名的雞叫做Pintade珍珠雞,也稱非洲雞,活著時候長的還蠻高貴。

煮熟之後就變成了這樣。但是肉質非常細嫩,不用牙籤的人,吃完估計也得挑兩下。即使用清水煲湯,只放鹽,也鮮美極了。


☆牛羊肉

牛羊肉在這裡算是比較奢侈的食材了,市場上小牛肉也要大幾十塊人民幣一公斤,比中國便宜不了多少。不過當地的牛羊都是放養的,肉質好。缺點是宰殺太粗暴,很多屠夫弄不乾淨。還是找阿訇殺的比較放心。

牛羊肉雖然比較貴,但當地最常見的做法還是燻烤。烤熟之後拌洋蔥番茄,撒入胡椒蒜瓣。天一黑,路邊的夜市就出攤了,基本配備都是:一個廢棄的汽油桶用來生火,上面架一個鐵絲網,所有的肉就這麼鋪在上面烤。

牛雜會抱在牛皮紙中,加上調料一起烤。

☆海鮮

加納擁有海岸線,盛產各種海鮮,不同季節的市場上可以找到龍蝦、大閘蟹、烏賊、魷魚、海蠣幾乎任何一種你想要的海鮮,價格也不算太貴。肉是要養出來的,魚只要靠捕撈就好,所以地人吃魚比肉多。


海產市場一般都在海邊,船一靠岸,就開賣。這裡還有一個比較奇葩的規定:男人進市場免費,女人進市場要收費。

本地人說,這裡做生意的基本上都是女人,所以不管你進去幹嘛,默認女人就是去做生意的,要收錢;男人是去消費的,免費。


除了海魚,其他海鮮本地人基本不吃。

時常有人販賣鯊魚。

市場決定一切,老闆第一件事就是把魚翅割下來。當然光顧的都是外國人。

剩下的肉就廉價出賣。

鰩魚也是看得人多買的人少。


龍蝦海蟹之類,不用特地去海產市場,在一般的市場就可以買到。新鮮的龍蝦也才6、70RMB左右。

龍蝦吃到飽的體驗有過嗎?在西非可以有!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本微信號!

給小編加油,把微信號推薦給你加納的朋友吧


相關焦點

  • 駐加納大使孫保紅就加納副總統巴武米亞訪華接受加納通訊社書面採訪
    中方在與加方接觸交流過程中明顯感到加納新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同中國關係,把中國作為加納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阿庫福—阿多總統閣下在就職後首個工作日就接見了中國代表團,釋放出繼續推進兩國友好合作的強烈信號。中加在投資、工程承包等領域的合作指標在中非合作中名列前茅,中國在加納投資、援建或參與建設布維水電站、安所固電廠、天然氣基礎設施、電信骨幹網、遠程教育項目、供水項目和非洲世界航空等為加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中加合作從基礎設施到產能再到航空等各領域全面推進,給雙方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中國企業紮根加納,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大量招收加納員工,為加納社會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 加納可可業期待進博會推動「加納製造」
    新華社阿克拉11月2日電 通訊:加納可可業期待進博會推動「加納製造」 新華社記者趙姝婷 石松 走進加納特馬工業園區的尼施可可和巧克力加工廠,第一印象就是空氣中無處不在的濃濃可可香。在展示間,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各種各樣的可可半成品和包裝精美的巧克力。
  • 加納景點:有美麗的村莊,迷人的海灘,這裡就是加納
    加納是這個國家的簡稱,全稱是加納共和國。屬於非洲國家,它的海岸線很長,在西非地區中,加納算是經濟比較發達的,以農業,黃金為經濟支柱。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這裡的景點。海岸角城堡,這裡以前是一個奴隸堡,是關押黑奴的地方,裡面的房間顯得很壓抑,很難想像得到很小房間裡,關押著上百的奴隸。
  • 加納有哪些好玩的地方,解鎖三個遊玩加納的新姿勢
    加納的生活有快有慢,有刺激驚險,也有閒庭信步的悠然。知道你已被無聊封印太久,所以今天雲解鎖三個遊玩加納的新姿勢吧~搖晃叢林卡昆國家公園(Kakum National Park)是位於加納中部地區的熱帶雨林保護區,棲息著許多可愛的動物,生長著茂密的綠林。
  • 加納國家概況
    2018年出臺國家七年發展規劃,加快推進「一縣一廠」、「一村一壩」、「為了糧食和就業而種植」等經濟發展旗艦項目。啟動多個新石油區塊招標,油氣產量大幅上升。以建設「擺脫援助的加納」為引領,努力改變傳統受援模式,吸引外國投資,力圖將加納打造成西非經濟和金融樞紐。  2019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約648億美元。
  • 「西非漫談」話說加納:創新公共治理,提升加納公共服務供給水平
    此項改革以飲用水和衛生設施供給作為改善公共服務供給的切入點,中央向區議會移交包括提供水和衛生服務在內的職能,以期加強參與性民主和提升加納地方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推進加納政治民主化進程。然而迄今為止,加納持續約30年的權力下放與公共服務供給改革實踐收效甚微。
  • 李薦國率團訪問南非加納以色列
    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鄒武雄 通訊員 鄧琳琳)應南非西開普省經濟發展署、南非塞德堡市政府、加納投資促進中心、以色列霍夫哈卡梅爾市政廳邀請,經省委、省政府批准,6月17日至26日,婁底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薦國率團赴南非、加納、以色列開展經貿訪問。
  • 「西非漫談」話說加納:概述
    赤道西南帶是加納最潮溼的氣候區,雨林是其最主要的植被群落,而阿克西姆是這一氣候區的典型城市。該氣候區的降雨量是雙極值型:5月-6月是第一個雨季,而9月-10月則是第二個雨季,其中又以6月降水量為最多。該地區年平均降雨量在190cm 以上,月平均降雨量均不少於2.5cm。兩個雨季月平均相對溼度為75%-80%。
  • James Barnor:加納攝影先驅
    詹姆斯·巴諾(James Barnor,1929年6月6日出生)是一位加納攝影師,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居住在倫敦。加納走向獨立,倫敦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大都市。 他曾說:「我很幸運能在事情發生的時候活著,加納要獨立了,加納也獨立了,當我來到英國的時候,披頭四樂隊就在附近。事情發生在60年代,所以我稱自己為幸運吉姆。」 他是上世紀50年代加納第一位全職報社攝影師,他被認為是70年代將彩色處理引入加納的功臣。
  • 「可可之國」加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黃金等礦產資源豐富
    上一期的「國家系列文章」,我們介紹了:「蜂鳥之國」千里達及托巴哥:一個油氣資源豐富的熱帶島嶼國家。今天我們把目光從北美洲東南部加勒比海地區的小安的列斯群島,往東移動進入廣闊的大西洋,橫穿大西洋之後,到達東半球的非洲,來到非洲的幾內亞灣沿岸地區,來介紹第38個國家,「可可之國」加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黃金等礦產資源豐富。
  • 黑人抬棺——加納葬禮的故事
    黑人抬棺由來在加納人眼裡,雖然親人去世是一件悲傷的事,但死者的靈魂會經歷輪迴,在另一世界以同樣的方式繼續生活,所以加納人並不很悲傷,並且很樂意在葬禮上搞氣氛慰藉死者和親友很多大人物或有錢人還要在媒體上刊登廣告,或在顯眼的地方張貼海報。不過這些可滿足不了大人物們,除了抬棺舞,現在有錢人的葬禮上還有DJ打碟,最新嗨曲伴奏,大家在狂歡中送別往生。在阿克拉,即房地產經紀人明星經紀人之後,也誕生了葬禮經紀人這一職業。
  • 話說加納:旅遊業|黃金海岸與厚重歷史
    一、加納著名旅遊景點(一)文化旅遊加納的文化旅遊項目致力於讓遊客參與加納不同地區的特色節日和活動和感受加納的殖民歷史,通過讓遊客親身領略加納文化遺產的魅力,加深遊客對加納殖民史的了解,為遊客提供有深度的旅遊體驗
  • 加納企業:借進博會平臺向中國消費者展示可可味沐浴露
    走進加納國家館就像走進了一個大集會——黑星廣場的設計元素就在門口醒目位置;七個平行排列的竹條編成了建築頂部;多個加納特產在一個個分隔的「雜物店」內,觀眾可以品嘗加納的可可,試用椰子油……在西非國家中,以農業為主的加納經濟較為發達
  • 中國-加納農產品加工合作現狀及前景
    加納位於非洲西部,幾內亞灣北岸。國土面積23.85萬平方公裡,海岸線長約562公裡。屬熱帶氣候,沃爾特河貫穿南北,漁業資源豐富。2019年,農業佔GDP比重為17.3%。一、加納優勢農產品及加工水平 加納優勢農產品以種植業產品可可、木薯、熱帶水果、乳木果等為主,漁業產品有海水金槍魚和淡水羅非魚,畜牧業無突出品類。
  • 在非洲加納淘金的廣西上林幫
    提示:本期講述者在加納完成錄製,節目中的蛙聲,雞叫,犬吠等雜音都是加納「原生態」的。每周一、三、五在微信公眾號(ID:story_fm)及各大音頻平臺同步播出。"   音頻文字版   ▼   我叫蘇震宇,廣西南寧人,這是我來加納的第25個年頭了。我最好的青春都耗在這裡。   加納是非洲西岸靠近赤道的一個國家。面積跟廣西差不多,黃金儲量卻能排到世界第四位。
  • 加納礦工會餓死.
    上林網-上林人的網上家園,10年門戶網站,13萬註冊會員,10萬微信粉絲! 每日發布上林資訊、百姓聲音、愛心公益、互動交友、旅遊美食等。文章底部開通評論功能 歡迎評論吐槽   鄭重提示:本文由[去加納]公眾號編輯整理,其它平臺轉載請務必在文章前標註 ( 來源:去加納網 微信號:Ghana777
  • ghana是哪個國家 加納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世界上一共有197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地區。說到ghana很多人肯定不知道它屬於哪個國家,那ghana是哪個國家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吧!加納即加納共和國,是非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加納是西非國家中經濟較為發達,黃金、可可和木材三大傳統出口產品是加納的經濟支柱。位於非洲西部、幾內亞灣北岸,西鄰象牙海岸,北接布吉納法索,東毗多哥,南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562公裡。地形南北長、東西窄。全境大部地區為平原,東部有阿克瓦皮姆山脈,南部有誇胡高原,北部有甘巴加陡崖。最高峰傑博博山海拔876米。
  • 加納成為非洲最大黃金生產國
    走向沒落的南非,終究還是失去了非洲最大黃金生產國的寶座,取而代之的則是加納。生產商居高不下的成本、經常性的罷工以及開採全球最深金礦所面臨的地質挑戰正在使南非的黃金產量縮減。與此同時,加納正受益於低成本的礦山、更友好的礦業政策和新的開發項目。
  • 如何給國內的Ta寄一張加納明信片
    如何給國內的Ta寄一張加納寄明信片
  • 黑人抬棺舞背後的加納|黃金、鑽石與可可之國
    他們一到達非洲,就到處搜羅黃金。不久,他們發現加納沿海盛產金砂,就把它命名為「米那」,意思是「礦藏」。後來,這裡被稱為「黃金海岸」,無數的財富就從這裡被劫掠到了歐洲本土。自1984年以來,政府為了激勵採礦業復興,通過了《礦產和採礦法》,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吸引資本進入該行業,促進了該國黃金採礦業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