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回歸,關愛加納華人!傳送最新消息
問:我要怎麼樣才可以每天收到這樣的新聞和文章
答: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加納華人交流平臺》關注就可以啦!
在加納呆過一年,那裡的食物比想像中的多得多。有便宜的魚翅龍蝦、正宗的披薩意面以及法國進口的各種紅酒。可西非人民到底吃些什麼,去過才知道。
一直很佩服那些來中國在路邊擼串的老外。雖然我們老吃也沒啥事,但是作為一名國際友人,要克服這種心理障礙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吧。想想你也不會隨便在印度街頭買一碗黃了吧唧的咖喱蹲著吃吧。
非洲也一樣,即使大膽如我者,也經歷了好幾個月的過渡期,才接受本地食物。心路歷程暢頗為坎坷啊:
從開始的「吃了會死吧,我不想死」
到「噁心,吞不下」
再到「試試吧,反正吃什麼拉出來都一樣」
到最後的「喲!不錯哦」
我們來看看到底加納人民吃些啥。
◎主 食
☆木薯
在加納,主食非木薯莫屬了。長相和口感都和山藥有點像,但是外形更粗壯,口感更粘糯。
他們手中拿的棒子就是木薯了。額,這不是遊行,是木薯節的慶祝活動。在我們看來的棒子,他們會根據澱粉含量不同在皮上劃出不同顏色做區分:有的用來炸有的用來蒸。
我第一次吃木薯還是在一位黑人朋友的家裡。壓力不小啊,真怕不合胃口吃不下,大家都尷尬。好還,朋友比較體貼,說你就嘗嘗,多少隨意。
去到朋友的家,準備洗洗手開始幹活。朋友的媽咪麻溜的拿出一袋「雕牌」洗衣粉,中文!「雕牌」兩個大字!說拿去洗手我頓時石化了。仔細一想,好像他們還是比較講究的才用這玩意,像那種路邊攤洗碗都直接在大缸子蕩兩下子,只有「高檔餐廳」才用洗衣粉呢。這是對我好啊!反正事已至此了,就順其自然吧。
好了,開始幹活,其實是看人家幹活。他家人早就把木薯削皮,蒸好了。下一步就得把它搗城泥。
一般都是三個人合作,兩個人搗,一個人負責加水。有意思的是,不愧是非洲民族,兩個協作搗木薯的節奏感超好,搞得像樂器一樣。慢慢的木薯被搗的越來越粘,非洲婦女手臂肌肉估計一半是靠這個練來的。搗到最後,杵臼都很難拔出來,那時候就差不多好了。
朋友的媽咪把木薯泥揪成一大坨一大坨的,放在盆子裡,等著發酵。
發酵前
發酵後
另外一撥人在準備湯。反正木薯搗出來就一個味道,主要的調味就是這個湯了。原料是豬雜、羊雜或者魚,西紅柿以及不同品種的幾種辣椒。放在一起使勁煮,直到西紅柿煮爛看不到了就OK。喏,下面這個是成品。把木薯泡在湯汁裡面,開飯。
我們客人是一人一碗,他們家人就圍著一個大盆子,吃的不亦樂乎。
好吧,看起來有點噁心。我當時也是這感覺啊!
可吃下去味道真還不錯,發酵的木薯有點像我們的發糕,但是密度更大,更粘。主要是湯汁不錯。這裡賣的西紅柿都是一小顆一小顆的,但酸甜的味道濃鬱。就是小時候那種西紅柿的味道。
裡面長的像燈籠的辣椒要特別介紹一下。它辣度五顆星,並且有一種特殊的奶香味,對的沒有錯,就是奶香味。我覺得單就這個辣椒來講,可以排在本地欲罷不能食物的TOP5。
你看本地人的市場,這倆兒都一起賣,大家都這麼搭配吃。
另外有沒有發現,本地人不用稱,直接按堆賣、按盆賣、按把賣。原始吧!
上面這種吃法,本地人叫它「Fufu」。
木薯的另外一個吃法叫Attiéké。不是搗成泥,而是捻碎了發酵成顆粒。做起來比較方便,不用兩個人搗鼓。成品的長相和口感都非常類似北非的古斯古斯,但是略有一點兒發酵的酸味。和上面"Fufu"一樣的湯汁一起混合吃。
我自己也用木薯煲過湯,比「Fufu」好吃多了。味道就是山藥、芋頭、土豆的結合。但是粘度比它們都大。
☆炸香蕉
第二種主食是Alloco和Klaklo。其實就是兩種炸香蕉。
這種特殊的香蕉厲害了。長度驚人。照片中上面的是用來吃的水果,香蕉。下面的是油炸後作為主食的超級香蕉。你看,比菠蘿都大。
這種超級香蕉雖然個頭大,但不適合生吃。他沒有什麼香蕉味,口感粗糙,還比較澀。
還是青色的時候,可以切片油炸,叫Alloco。
等熟透變黃甚至變黑了,就把它搗成泥,油炸,就是Klaklo。
不管是Alloco還是Klaklo,味道都還行。但是把油炸食物作為主食,實在不健康。
你看看,非洲MM從前凸後翹到膀大腰圓的速度也是驚人的。
☆米飯
木薯和香蕉之所以是主食,是因為種植方便,價格親民。
除此之外,米飯和麵包也是主食的選擇,但是價格略貴。他們做飯一般會加入少量香料或者蔬菜一起煮,調節口味,這樣就不用加很多配菜。
☆麵包
當地的麵包和法國並無二致,主要是長棍麵包。
◎肉 類
☆豬肉
加納信仰穆斯林有相當的人口比例,所以豬肉在市場上不常見,價格也比較貴。本地市場的一個肉攤,可能總共才一兩斤肉,都是切成一小條一小條的賣。我們可能覺得塞牙縫都不夠。本地人吃的比較多的還是豬雜,因為便宜。
如果你想喝個排骨湯,真的需要去「肉聯屠宰場」了。屠夫屬於粗暴型的,放血不太淨,分塊也是狂砍一通。
☆雞肉
雞肉是當地人最青睞的廉價肉類之一。當地有一種非常有名的雞叫做Pintade珍珠雞,也稱非洲雞,活著時候長的還蠻高貴。
煮熟之後就變成了這樣。但是肉質非常細嫩,不用牙籤的人,吃完估計也得挑兩下。即使用清水煲湯,只放鹽,也鮮美極了。
☆牛羊肉
牛羊肉在這裡算是比較奢侈的食材了,市場上小牛肉也要大幾十塊人民幣一公斤,比中國便宜不了多少。不過當地的牛羊都是放養的,肉質好。缺點是宰殺太粗暴,很多屠夫弄不乾淨。還是找阿訇殺的比較放心。
牛羊肉雖然比較貴,但當地最常見的做法還是燻烤。烤熟之後拌洋蔥番茄,撒入胡椒蒜瓣。天一黑,路邊的夜市就出攤了,基本配備都是:一個廢棄的汽油桶用來生火,上面架一個鐵絲網,所有的肉就這麼鋪在上面烤。
牛雜會抱在牛皮紙中,加上調料一起烤。
☆海鮮
加納擁有海岸線,盛產各種海鮮,不同季節的市場上可以找到龍蝦、大閘蟹、烏賊、魷魚、海蠣幾乎任何一種你想要的海鮮,價格也不算太貴。肉是要養出來的,魚只要靠捕撈就好,所以地人吃魚比肉多。
海產市場一般都在海邊,船一靠岸,就開賣。這裡還有一個比較奇葩的規定:男人進市場免費,女人進市場要收費。
本地人說,這裡做生意的基本上都是女人,所以不管你進去幹嘛,默認女人就是去做生意的,要收錢;男人是去消費的,免費。
除了海魚,其他海鮮本地人基本不吃。
時常有人販賣鯊魚。
市場決定一切,老闆第一件事就是把魚翅割下來。當然光顧的都是外國人。
剩下的肉就廉價出賣。
鰩魚也是看得人多買的人少。
龍蝦海蟹之類,不用特地去海產市場,在一般的市場就可以買到。新鮮的龍蝦也才6、70RMB左右。
龍蝦吃到飽的體驗有過嗎?在西非可以有!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本微信號!
給小編加油,把微信號推薦給你加納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