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川普拍的愛國主義大片嗎?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川普第一次走出白宮,為的就是給美國海軍醫療船「舒適號」送行。
美國海軍有世界上最大的兩艘醫院船:「舒適號」和「仁慈號」。分別配備了1000張床位,12個手術室,還有重症監護室,最多時配有約1200名醫護人員。仁慈號醫院船排水量近7萬噸, 船上設有直升機平臺,各種現代化醫療設施一應俱全。
然而,在舒適號停靠紐約的31天裡,她一共只收治了182位患者,其中新冠病人佔7成。在仁慈號停靠洛杉磯的接近兩個月裡,她一共只收治了77位非新冠患者,但是船上有7位船員在停靠洛杉磯期間感染了新冠,導致上百位船員被隔離。
舒適號不救治新冠病人引發公憤
舒適號於3月30抵達紐約,4月30日離開紐約,停留了足足一個月。當時紐約州長庫莫寫了一封歡迎信:把舒適號部署到紐約是非同尋常,又必不可少的一步,這將確保紐約州有能力應對大量的新冠病人。
紐約州醫院有5萬張床位,3000張重症監護病床。舒適號的1000張床位,12個手術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紐約醫院的負擔。把舒適號派去紐約的目的,理論上是接收1000位非新冠患者,為紐約的醫院釋放出1000張床位,留給新冠病人。
然而,舒適號在第一天,只接收了20位病人。接下來的幾天,收治的病人也寥寥無幾,於是這波操作引發了公憤。當時,紐約的各大醫院已經人滿為患,為了收治更多病人,醫院不得不把大廳,會議室等場所改建為病房。有的病人等不到呼吸機,就在醫院的走廊病逝。缺乏防護服和口罩的醫生和護士不得一次次使用同樣的裝備。
而當時,紐約的非新冠患者已經越來越少,因為大量民眾都居家隔離。車禍,槍擊案,交通事故都大幅下降。在這種情況下,醫院船不接受新冠病人的話,就意味著它的存在毫無意義。
舒適號接受新冠患者困難重重
4月7日,川普在壓力之下接受了庫莫的請求,允許舒適號開始收治新冠病人。截至7日,舒適號一共只接收了50位病人。而與此同時,舒適號上的一位船員新冠確診。
醫療船本來並不適合處理傳染病,為了降低風險,舒適號把1000個床位下降到500個。但即使這樣,也沒有滿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紐約的「方艙醫院」賈維茨中心開始收治新冠患者。
舒適號作為海軍醫療船,對收治病人有非常嚴格的限制,在剛開始的時候,舒適號除了拒絕接受新冠病毒,而在其他病症中,有49種疾病的患者都不能上船。原因之一在於醫院船的設計本來就不適用於傳染病,其次醫院船上的醫生擅長治療年輕,健康的士兵,他們通常情況是遭受槍擊或者爆炸。而新冠患者普遍年齡偏大。一旦新冠患者登上醫院船,病毒很可能會迅速蔓延。
紐約最大的醫院系統Northwell Health負責人道林(Michael Dowling)直言不諱的說:醫院船簡直就是個笑話!嚴格的軍事規定和官僚體制障礙了太多患者被醫院船收治。不僅如此,救護車也不能直接把病人運送至舒適號,而是需要先送到一個指定的當地醫院對病人進行非常耗時的評估,還要檢測病人是否患有新冠,最終才能確定病人是否能夠上醫院船。
舒適號被紐約「請走了」
道林指出,如果舒適號來紐約卻不接受新冠病人,不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那來紐約還有什麼意義?
4月7號,舒適號抵達紐約第8天,美國海軍宣布舒適號將開始接受最嚴重的新冠病例。但就在第二天,舒適號的一名船員新冠確診後,另外還有船上收治的5名「非新冠患者」被確認感染新冠。
4月21日,庫莫告訴川普,雖然有舒適號在紐約防止紐約醫院不堪重負是很好的,但是紐約不再需要舒適號了。舒適號確實給了紐約「舒適」,但是紐約真的不需要它了,如果其他城市需要,他們應該接收舒適號。然而結束紐約的任務後,並沒有任何城市申請需要舒適號的幫助,於是她又回到了自己的母港,維吉尼亞的諾福克海軍基地。
4月30號,舒適號離開紐約的時候,紐約新冠死亡人數已經超過1.8萬人。在舒適號實際營業的三個多星期時間裡,一共治療了182名患者。
火車撞醫院船,這裡不是好萊塢
如果說舒適號前往紐約是一場「烏龍」,那與舒適號相比,被派往洛杉磯的仁慈號就是一場鬧劇!
新冠疫情期間,仁慈號從聖地牙哥母港前往洛杉磯救援,船上有800位醫務人員。她在3月27日抵達洛杉磯,5月16日離開,期間只收治了77位「非新冠患者」,感染了7位自己的船員,130人被要求下船隔離。
而就在仁慈號剛抵達洛杉磯時,還發生了一場重大事故。3月31日下午,44歲的一位火車工程師愛德華多·莫雷諾駕駛火車頭全速衝過鐵軌終點,脫軌的火車頭在撞毀多道障礙物,最後停在離仁慈號不到230米的地方。幸運的是仁慈號沒有受到任何損傷,也沒有人員傷亡。
莫雷諾在企圖逃離現場時被目擊的加州高速公路巡警抓獲,隨後被交給洛杉磯港警方。莫雷諾懷疑仁慈號抵達洛杉磯港另有隱情,他認為這是美國政府的一場陰謀。他還對美國執法人員承認他的所作所為意在引起媒體和民眾的注意。
對於仁慈號的表現,美國海軍倒是自我感覺良好。一份海軍的聲明介紹說,仁慈號在洛杉磯停靠期間進行的治療涉及了普通外科,整形外科,介入放射,探查行剖腹手術和皮膚移植等等。在仁慈號離開的時候,她仍然留下了至少40位醫務人員,繼續幫助洛杉磯當地的醫院提供救援。
仁慈號所屬的第21美軍驅逐艦中隊指揮官科比安(Dan Cobian)「倍感驕傲」地表示,仁慈號安全地執行了任務,除了支持洛杉磯的醫院,還向當地的護理機構提供了支持,並且派遣了仁慈號人員前往紐約支援舒適號。仁慈號的官兵響應了號召,向國家和世界展示了美國海軍在這場大流行病中提供援助的能力。
美國醫院船其實是花瓶?
前美國海軍軍官託馬斯(Thomas King)顯然不同意科比安的「自吹自擂」,託馬斯指出,舒適號被派去紐約的時候,其實對自己的使命一無所知。換句話說,只是為秀而秀。一直以來,舒適號和仁慈號都是美國在全球展示善意的工具。而這一次去紐約援助新冠疫情,在醫療任務上舒適號顯然準備不夠充分,但是在PR公關任務上,倒是做好了全套準備:鋪天蓋地的媒體報導,川普親自歡送,抵達紐約的震撼畫面等等。
託馬斯稱,美軍似乎忘記了舒適號的任務是應對危機,而不是「公關」。在舒適號抵達紐約前,紐約市長白思豪說:舒適號進入紐約港口是多麼振奮人心,這艘船的到來不僅能夠幫助緩解疫情,還能夠提高紐約人的士氣。
其實在3月18日,舒適號離開紐約前10天,五角大樓當時的口徑是,舒適號需要好幾周的時間進行維修。最後卻不得不趕鴨子上架。這也不是舒適號第一次「作秀」,2017年波多黎各遭受颶風瑪利亞重創後,舒適號在當地每天治療的患者不到6人。
在2018年美國海軍其實申請讓兩艘醫院船退役一艘,因為維修費太貴,但遭到了美國國會拒絕。因為國會考慮的不是美國軍費問題,而是船上1200名船員的就業問題。
醫院船秀美國軟實力
舒適號長894英尺,1980年代由超級油輪改造而成。最初被設想為水上作戰醫院。冷戰結束後,舒適號也曾參加過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但是在2003年以後,作為美國軟實力的體現,主要任務是在全球展開人道主義援助。
美國海軍稱,自2001年以來,舒適號和仁慈號治療了55萬名患者。2001年911事件後,舒適號立即趕往紐約,時刻待命,但它並沒有救治任何傷患,而是為救援人員提供熱食,淋浴,寢室等。2005年卡特裡娜颶風後,舒適號前往墨西哥灣,治療了1258名密蘇裡州的受災民眾。2019年舒適號在哥倫比亞海岸附近停靠,為逃離委內瑞拉的人提供醫療服務。
仁慈號從1986年開始服役,也曾參與過波斯灣戰爭,南太平洋人道救援任務,還在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時支援南亞地區。2014年小王在夏威夷報導「環太平洋軍事演習」時曾登上仁慈號採訪。當年,美國首次派醫院船參加環太演習。美軍邀請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記者報導這次軍事演習。在登上仁慈號後,仁慈號的工作人員,包括軍事長都耐心地帶著記者們參觀,從接待室,到問診室,到手術室,到重症監護室。他們還用各種模型向我們展示整個醫療的過程。
除了醫院船的完善設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外,還有一個小細節令我至今難忘。參觀完仁慈號以後,記者們被邀請在仁慈號甲板集體合影留念。這是我在報導美軍的活動中,第一次被美方主動要求:來照張相吧!(通常軍事基地不允許拍照),並且照片5分鐘就衝印出來,發給記者們人手一份,作為留念。仁慈號的公關水平,不服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