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尼爾退役前,NBA幾乎一直就是中鋒統治的時代,從聯盟初期的喬治-麥肯,到遠古時候張伯倫拉塞爾的鬥法,後來的賈巴爾,摩西-馬龍,再到4大中鋒,也就魔術師詹森和大鳥拉裡-伯德的黑白雙煞以及喬丹兩度公牛王朝才中斷了這樣的歷史延續。隨著傳統大個子的消亡,以及快速發展的小球風潮,如今的聯盟留給中鋒的空間已經是相當狹窄了。
就連一向專屬內線大個的賽季最佳防守球員這個獎項,中鋒球員的參與度近來也是越發貧瘠。
自1988-89賽季將最佳防守球員頒給麥可-喬丹之後,該獎項就幾乎被中鋒包攬了,期間只有1996年加裡-佩頓以1號位球員和2004年的阿泰斯特以3號位球員身份拿到(2008年加內特假4號位真5號位),直到2015年才由萊昂納德再度以非中鋒球員拿到該獎。
中鋒球員能夠在數據端佔到更大的便宜,並且也是球隊防守布置中最關鍵的存在,他們對最佳防守球員的爭奪是有先天優勢的。所以一直以來,這個獎也基本都是中鋒拿下,其中穆託姆博和大本還都拿到過4次,魔獸霍華德也有3次連莊。
但如今聯盟,小球時代的快節奏中更講究進攻效率和攻防轉換,傳統的大個中鋒在這之中就顯得累贅了。前幾個賽季,即便那時候得獎的還是名義上的內線大個,但不管是錢德勒,小加索爾,諾阿(這幾位都沒進當賽季防守1陣)甚至是魔獸霍華德,他們更多的作用是輔助型的片面功能化。對比90年代的4大中鋒,他們攻防一體不管在球場何處都是戰術板上的巨大威脅,而不是硬挑出來湊數的。
小卡的出現,以及勇士陣中非傳統型的大個追夢-格林,使得小球時代下的防守中軸可以不再圍繞笨重的中鋒大個子,他們更具機動性。既然小球是後場或者側翼球員發起,那麼中鋒的笨重弊端就在防守上成為巨大突破口了,如此一來外線球員自然會得到更多的防守展示。
這也是為什麼當今聯盟頂級的防守者要麼是專業外線人士如小卡喬治,要麼就是覆蓋範圍極大的靈活內線如字母戴維斯。反正留給中鋒的舞臺確實不是很多。這兩個賽季戈貝爾能夠拿獎,一方面確實是打得好有數據也有球隊整體拔升的體現,但同時也有對於小卡審美疲勞和傷病輪休等因素的影響,而後的幾個賽季,他再想拿獎也不大可能了,大概率會是中鋒最後的榮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