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女主坎城電影節被嘲,但讓中國電影蒙羞的真不是她

2020-08-27 小莊說娛樂


又是一次眾星雲集的坎城電影節。每年的坎城,都是一場明星的盛宴。

而圍觀女星在紅毯上的爭奇鬥豔,也是吃瓜群眾的一大樂趣。

女演員苗苗在主演了馮小剛的作品《芳華》後一炮而紅,這次,她帶著和郭富城主演的新作亮相。

在這之前,她特意到坎城海灘,拍了一組白衣黑裙的照片,致敬偶像。

這是鞏俐當年在坎城宣傳時的經典造型。

對比之下,兩人雖各有風韻,但許多人都覺得,後浪與前浪差了一大截。

這套照片瞬間登上微博熱搜。她的這一波「致敬」,難免有博話題的嫌疑。

只是不管初衷如何,起碼她在紅毯上沒出格。

比起她,那些在坎城紅毯上上演作妖大戲的明星們,更值得說道。

1

30秒就能走完的紅毯

她們走到天荒地老

「毯精」年年有,今年依然多。

今年最放飛自我的紅毯選手,非水原希子莫屬。

短短一段紅毯,她旋轉了一路,硬生生走了9分鐘,創下時長新紀錄。

旋轉跳躍,不能停歇。

最後臺階上的這張合照,真是來得太不容易了。

蹭紅毯時長的不只一家,馬蘇也因為紅毯的6分鐘超長停留備受矚目。

時尚博主@徐峰立發微博,吐槽她「丟臉丟到海外了」。

馬蘇毫不客氣地diss回去:「咱是實在人,今晚紅毯繼續走,你說多久就多久。」

更有意思的是,這次她攜電影《如影隨心》亮相紅毯,雖然只是女二,卻肩負了宣傳重任。

在接受採訪時,馬蘇這樣回應「蹭紅毯」的質疑:

「有人說你是不是故意拖延,但真沒有這個心思。

我覺得走上紅毯,就要放鬆心態,把最美的一面展現給大家,沒有這個心思想『我要蹭個紅毯』,完全沒有。

可能因為第一次來,考慮的比較多,表現得不像別人那麼灑脫。如果要是有更多的機會走上這種國際舞臺,我覺得我們也會表現得更加好。

而假摔已經成為了紅毯戲精經典橋段之一,今年也是不能免俗。

模特邢小紅展現了一場技術性的假摔:在上臺階的時候用手撐地,直接坐在了地上。

事後她表示: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最美的風景在路上。

有些明星在國內時,展現在大家眼前的全是光鮮亮麗的一面,在坎城走紅毯卻也鬧出過不少笑話。

在2015年的紅毯上,李冰冰被工作人員催趕了6次,她淡定地舉起手,阻止工作人員。

張雨綺也曾是出了名的「定毯神針」。有媒體統計,她走紅毯耗時3分50秒,飛吻8次,招手15次。

明明30秒就能走完的紅毯,眾女星們愣是能為了曝光度,走到天荒地老。

2

中國電影式自嗨

麻醉裡透著衰敗

很多人都忘了,曾經,中國電影人走上「世界級」紅毯,是不需要故意昂首挺胸,氣場就能自來的。

1993年,鞏俐張國榮一行人帶著《霸王別姬》徵戰坎城,他們的底氣,是能拿下世界最具影響力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

沒有花哨服飾,沒有飛吻轉圈,閃光燈都是他們的。

多年以後,雖也有王家衛、賈樟柯等拿到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非主競賽單元的獎勵。

但國人對於「國際大獎」的追逐,遠不止如此。

今年「官方消息」稱,坎城首設「中國電影榮譽大獎」,是與《導演雙周》和《國際影評人周》同等性質的平行單元。

這個專為中國電影設立的獎項,一共包含五個大獎:坎城中國電影榮譽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最受觀眾喜愛影片獎。

「這對中國電影來說,不僅是中國電影人在坎城亮相的窗口,也是國際電影人走近中國電影的平臺。」

但目前,這個獎項的官網無法進入。入選參賽的影片包括《從民工到明星》、《狼》等307部,其中八部「脫穎而出」。

從八部影片中選出五部參賽,角逐五個獎項,自己人恰好夠分。

看坎城電影節帶中國人玩,讓人有理由相信,攻陷奧斯卡也指日可待。

中國電影人的這種閉眼式自嗨,由來已久。

去年4月29日,楊冪憑電影《逆時營救》一舉奪得「第50屆休斯敦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最佳女演員獎;

與聽起來高大上的名稱對應的,是現場掛不平整的背景、PPT式介紹頁,含金量值得懷疑。

楊冪事後說,「不管什麼肯定,都很開心。

可觀眾好像不太開心——這部影片在豆瓣評分只有4.9。

在這屆坎城電影節「遺憾落選」的《逐夢演藝圈》,豆瓣評分2.1,卻曾進入「美國加州帝王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並獲得最佳影片獎項……

3

丟了執念的國產電影

沒了從前的「瘋氣」

總有人問:為什麼現在國內再也拍不出《霸王別姬》《英雄本色》那樣的好片了?

沒有獎項自己造獎、沒法上紅毯就蹭紅毯,我們正在喪失對電影的敬畏心。

十多年前,80、90年代經典作品井噴的時代,製作方把重心放在打磨好作品上。

《天上的戀人》製作成本是200萬元,演員的總片酬不到10%。

這部電影的主演是董潔、劉燁、陶虹、馮恩鶴。

在當時,他們已經是當紅花旦、小生:董潔在春晚嶄露頭角,劉燁剛憑藉電影《藍宇》拿下金馬獎最佳男主,陶虹也因《春光燦爛豬八戒》變得家喻戶曉。

「因為演員片酬對《天上的戀人》不構成任何壓力,我們的片子才有那樣的精力,去跋山涉水、非常仔細地完成每一個鏡頭。」導演說。

而今天,一部電影面世,經常是天價明星、資本炒作,動輒是「千萬片酬」。

明星片酬已經高達影視劇製作成本的70%。

有資深編劇表示,「一部投資1.5億元的影視劇,大牌明星片酬拿走1億元。」 

資本大都投在了明星上,而不是製作上。

可能讓我們為之哭,為之笑,產生心靈共鳴的,永遠是那些用了心的作品。

苗苗效仿鞏俐之所以被群嘲,拋開外在形象不談,也因為那張著名的白襯衫沙灘照背後,沉澱著《霸王別姬》和華語電影在坎城的最高榮譽。

它當年為什麼能一戰登頂,因為製片人、演員都是天才嗎?

不對。因為,天才的造詣,永遠趕不上「瘋子」。

作為演員,張國榮把程蝶衣「不瘋魔不成活」的執迷演繹到骨子裡;

演到段小樓和菊仙定親,他說出臺詞「師哥,別走」時,導演陳凱歌停下來講戲。

張國榮依然從頭到尾看著對面的段小樓,把湊上來的陳凱歌一手推開;

段小樓的挨打、自甩耳光的小豆子、沒有哪個不是真槍上陣;

製作人徐楓為了拿下《霸王別姬》的版權,和作者李碧華在酒店面談三個晚上。

李碧華固執地要求,如果開拍,男主角一定是張國榮。

因為小說中的程蝶衣,就是以張國榮為原型而創作。

導演陳凱歌也投入全部精力,「轉頭的幅度要轉到多少度都要講好,一個鏡頭可以重複拍四小時。」

那時的「瘋子」,遠不止這一批。

如果說十年前,「四旦雙冰」還差強人意地奉獻了演技和佳作;

那麼現在微博霸屏的流量明星們,卻難以在「演員」這個職業上給人希望;

一度身陷「摳圖門」的女明星,以浮誇的表情和面癱讓觀眾折服

位列女明星片酬榜首的女星,有著「一捂嘴,二瞪眼,三跺腳,四戳手指」 的冪式表演。

著名演員許還山,曾借電影說出這麼一段話:

「電影表演藝術,是一門需要艱苦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思考的藝術。它絕不是一個靠長相好、靠天賦好,就能一躍成為影壇明星的捷徑。」

後一句,讓多少「流量們」無處遁形。

我們很少能看到經典佳作了,這不是觀眾口味挑了、眼光高了,而是影視界太多光怪陸離的「怪現象」消磨了一批又一批創作者。

少了「瘋氣」,添了畸形「風氣」。

用自己創造的獎項和蹭來的紅毯證明價值,用「國際」二字自抬身價,禮服穿得再多,曝光度再牛,帶來的都只是一時滿足的假象。

中國觀眾怕的,是自欺欺人久了,就再也不會出現什麼新作品,能扛得住時間的打磨。

電影發明之後,人的生命至少被延長了三倍。攝影,則抓住了每個值得回憶的瞬間。

相關焦點

  • 坎城電影節70周年提名公布 主競賽單元中國電影或「0入圍」
    坎城電影節主席皮埃爾·萊斯屈爾和藝術總監蒂埃裡·弗雷莫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入圍主競賽單元的18部影片名單。此外,「一種關注」、非競賽片、午夜展映、特別展映等電影節單元也公布了選片名單,令人惋惜的是,今年的主競賽單元,中國電影0入圍。
  • 範冰冰任第70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
    日前,第70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宣布了主競賽單元評委名單,中國演員範冰冰名列其中,她將於本屆坎城電影節評委會主席西班牙國寶級導演阿爾莫多瓦,以及韓國導演樸贊鬱、美國演員威爾·史密斯、義大利導演保羅·索倫蒂諾等著名影人評委一同評選出本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的各個重要獎項
  • 坎城現場 |《芳華》《一代妖精》《英雄本色4》亮相坎城引發海外關注
    在此期間,北京文化三部作品相繼登上坎城舞臺。馮小剛導演新作《芳華》登上坎城電影節七十周年特刊封面;陳國富監製打造的《一代妖精》也出現在電影節場刊《The Hollywood Reporter》(《好萊塢報導者》)的消息報導中;丁晟執導的經典IP續作《英雄本色4》的首次亮相受到海外人士的關注。
  • 坎城電影節紅毯爭奇鬥豔,有人驚豔有人出醜!
    我在新浪微博上叫【@全球時尚圈】,快來關注我~北京時間今日凌晨,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正式拉開帷幕。坎城電影節作為世界第一電影節,其在電影史上的地位猶如體育運動的奧林匹克榮譽一般的崇高。今年的坎城,不同於往年「熱鬧是別人的,我們什麼都沒有」,本屆的坎城電影節中國面孔出奇多,而且都是帶著作品來。開幕紅毯上,華語電影人扎堆登場,儼然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第71屆坎城電影節海報 致敬法國電影新浪潮大師戈達爾《狂人皮埃羅》又是一年坎城電影節,範爺又一次領銜中國軍團,今年的坎城紅毯「群星比美環節」依舊精彩。
  • 中國馬上要迎來新版「坎城影帝影后」
    坎城無需再識「範冰冰」去年,範冰冰成為坎城七十周年唯一一位華語評審。但在主持人介紹時,誤將範冰冰識別成了金敏喜。「她是中國巨星之一,她也參演過《X戰警》系列電影,如果你沒有看過《小姐》,你就不會知道她多有才華。」儘管,範冰冰出徵坎城國內仍有爭議,但面對「誤認」,中國網友倒表現出一致的團結。
  • 在坎城電影節上獨家中國眾生相
    導語:中國在中國大陸首次獲得坎城電影節最高獎項棕櫚獎至今已有。近年來,對於中國觀眾來說,坎城電影節增加了「煙火氣」,失去了一些藝術、專業和電影精神。在某種程度上,這個「煙火氣」打折了中國電影市場,一些個人和團體甚至把坎城電影節作為合法的商業鍍金渠道。事實上坎城電影節的專業性和藝術性從未商業化左右,中國電影追求電影藝術的人也從未停止過追求。
  • 坎城電影節:都有哪些中國電影在坎城拿過獎你知道嗎?
    《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奪得最佳內景攝影色彩獎,成為第一部在坎城獲獎的華語電影。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第17屆坎城電影節榮譽獎。1975年,胡金銓《俠女》奪得僅次於金棕櫚獎和評審團大獎的最高綜合技術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1983年岑範《阿q正傳》成為首部入圍坎城主競賽單元的大陸影片。
  • 6次出席坎城電影節紅毯,還擔任第70屆坎城電影節評委,你覺得範冰冰...
    在第68屆坎城電影節開幕紅毯上,範冰冰作為蕭邦珠寶和巴黎歐萊雅全球代言人身份第五次亮相。在缺席第69屆坎城電影節後,在18日的第70屆坎城電影節,範冰冰以簡單大方的白色連衣裙再次亮相!但這次她不是以「競賽者」身份出席,而是受邀擔任本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對此活動方還專門為範冰冰設置了一個喚作「致敬範冰冰」的單元!
  • 這九部改編自文學作品的中國電影,斬獲了坎城電影節大獎
    人海茫茫,不要讓我們在微信改版中失散~當文學邂逅電影| 第415期第72屆坎城電影節官方海報。海報是為緬懷和致敬法國著名女導演阿涅絲·瓦爾達。她於今年3月去世,享年90歲。海報展示的是瓦爾達站在技師的肩膀上拍攝她的第一部電影時的情景,當時她只有26歲。5月14日,第72屆坎城電影節大幕拉開。曾經憑藉《白日焰火》捧回柏林影展金熊獎的中國導演刁亦男,帶著新片《南方車站的聚會》出徵坎城。這部《南方車站的聚會》,也是本屆坎城影展上唯一入圍主競賽單元的中國電影。該片由刁亦男導演,胡歌、桂綸鎂、廖凡、萬茜等主演。
  • 2018坎城電影節電影申報 快速攻略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坎城電影節包含以下幾個官方單元官方單元Competition    主競賽單元   (電影長片和短片)Out of competition    非競賽展映單元   (電影長片)Un Certain Regard   一種關注單元   (電影長片,競賽單元)平行單元 (非坎城電影節官方直接組織
  • 坎城電影節日程
    專訪章子怡:我一直在被打壓中成長   又一年坎城電影節落下帷幕縱觀今年,無論是華語明星跑來的熱鬧勁,還是中國電影參展參賽的數量值,都比不過去年…[詳細]  20年前,《低俗小說》在坎城奪下金棕櫚。
  • 坎城電影節:陸川拍搖滾電影 馮小剛王朔再合作
    第69屆坎城電影節組委會公布的主競賽單元評委會裡也沒有華語影人的面孔。今年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會由9人組成,五男四女,分別來自澳大利亞、法國、美國、義大利、丹麥、匈牙利、伊朗和加拿大。執導《瘋狂的麥克斯》系列影片的澳大利亞著名導演、編劇兼製片人、現年71歲的喬治·米勒出任評委會主席。
  • 坎城電影節的神話:華語電影的坎城之路(多圖)
    當然這個符號對於坎城電影節的評委似乎沒有特別持久的吸引力,老謀子對自己的信心好像也不是很足,於是出現了1999年坎城電影節那一幕「捉放曹」的愛國喜劇也並不奇怪。但無論如何,張藝謀最優秀也是最具歷史感的電影《活著》深得了坎城評委們的賞識,應該感到無憾了。 侯孝賢  迄今為止在坎城開花次數最多但卻始終未結果的就要屬侯孝賢了。
  • 盤點歷屆坎城電影節女主席,巨星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每年坎城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人選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本屆坎城電影節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成為了評委會主席,這也是坎城歷史上第12次出現女評審團主席,回顧之前的女評審團主席各個大有來頭。坎城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女評審團主席是在1965年,至此女性的話題就成為與坎城密不可分的主題,縱觀真整個坎城電影節歷史,從內容到產出部分都有女性身影。
  • 坎城電影節2015紅毯
    當前坎城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 坎城電影節開幕,中國電影真的隨處都在啊
    坎城電影節是一個法國的電影節,這毋庸諱言。以法國人對自身文化藝術的驕傲,電影節在很多方面都體現出了那種只在法國才看得到的藝術至上的態度。這是坎城電影節能夠成為全世界每年藝術電影展映中心的原因所在。 不過支配坎城電影節運轉的另一大力量,是無處不在的好萊塢。
  • 第68屆坎城電影節開幕電影公布 女導演艾瑪紐爾貝克特新作將拉來影...
    《昂首挺胸》劇照時光網訊 即將於5月13日拉開帷幕的第68屆坎城電影節宣布,法國女導演艾瑪紐爾·貝克特執導的《昂首挺胸》將作為電影節開幕電影於盧米埃爾大劇院進行世界首映。這是繼1987年法國女導演黛安娜·克裡斯的《痴情》之後,坎城歷史上第二次選擇以女性導演作品開幕。《昂首挺胸》聚焦於一名法國少年的成長故事,講述了他從六歲至十八歲之間的人生經歷。影片由凱薩琳·德納芙、伯努瓦·馬吉梅、莎拉·弗裡斯蒂、羅德·帕拉多特共同主演。導演艾瑪紐爾·貝克特同時也是一名演員。1997年她曾憑藉短片《Les Vacances》獲得坎城評委會獎。
  • 所有坎城電影節海報都在這裡了
    2015 年適逢英格麗·鮑曼誕辰 100 周年,坎城組委會選擇以這樣的方式致敬她。她曾擔任  1973 年第 26 屆坎城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14海報由著名攝影師布莉姬·拉孔柏(Brigitte Lacombe)親力製作,她的鏡頭總能表現出人物最有生命力的一面,沉靜深邃的藍黑主色調引人遐想。朱麗葉·比諾什在這屆電影節中憑藉伊朗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的《合法副本》,拿到了主競賽單元的最佳女主角獎。
  • 上影節邀你與中外電影名家面對面|電影節|坎城電影節|電影人_網易...
    >  28歲時成為坎城電影節金攝像機獎最年輕得主的河瀨直美(Naomi Kawase)  中國導演、製片人、作家賈樟柯  李安的幕後推手、美國獨立電影教父級製片人、坎城最佳編劇詹姆士沙姆斯(James Schamus)  中國導演、演員、監製徐崢
  • 【深度】坎城電影節「失約」五月
    從電影市場上來說,坎城電影節中有全球最大的電影交易市場,全球的買家與賣家,都能在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合作夥伴。坎城電影節還是全球最大的電影人之間進行交流的盛會,不論歐洲、北美,還是中國、日本、伊朗,乃至其他並不太知名的國家地區,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人齊聚坎城,許多超出預期的合作,就在人與人之間的社交中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