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4日23時50分,故意殺人後藏匿破舊民房的犯罪嫌疑人劉某旋正蜷縮在床頭,喝了幾口「壯膽」的酒似乎無法壓抑住仍舊惶恐不安的情緒。
此刻,他似乎嗅到了危險的氣息,熄燈關機後,手腳不自覺顫抖。「砰」地一聲,房門被一腳踹開,便衣警察「神兵天降」般出現在面前,故作鎮定的他還來不及說完 「你們為什麼要抓我」便被戴上手銬,霖磐鎮桂東村淮山園「2.04」殺人案十小時內告破。
庚子年的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而至。正當全區公安民警奮戰在前,全力投入到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當中之際,霖磐轄區突發命案。
是日立春,時近晌午,霖磐派出所正緊張有序地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工作,一通報警電話瞬時觸動了民警的神經。打來電話的是霖磐桂東村的治保主任,其報警稱村民劉某城早上在其位於該村外壇渡頭頂一淮山園內發現一名女子倒地身亡。
14時30分左右,市、區兩級公安機關法醫經現場勘驗,死者後腦多處頭皮挫裂傷、顱骨橫向、縱向整體骨折,初步認定系鈍器多次打擊頭部致重度顱腦損傷死亡。
命案發生後,市委常委、副市長、公安局長馬儒生當即作出全力及早破案的指示;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盧榮第一時間靠前指揮,全力協調相關部門提供強大資源、技術支撐;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郭創龍帶隊前往前線指導;產業園黨委委員、政法委書記、公安分局局長孫創濤在現場督戰,指令分局刑偵大隊、一體化作戰室和霖磐派出所抽調精幹警力成立「2.04」命案專案組,在市局的指導下迅速開展案件偵查工作。
兇殺案現場疑點重重,在場的指揮員、偵查員緊繃著每一條神經。
受害人是一名年約40的女子,身高145cm左右,上身外穿黑色外套,下身穿黑色休閒褲,足著肉色襪子、白色運動鞋;黑色外套左側內袋有鑰匙和多日量的頭孢氨苄片,雙側外口袋均有沾血紙巾,未發現被性侵跡象。
經勘查,屍體旁邊發現一把沾有血跡的鋤頭和一個裝有四根淮山的長方形尼龍袋,數米遠處沙地有一灘血漬和小撮毛髮,現場無明顯打鬥糾纏的痕跡,死者身上及周邊未發現手機,且屍體明顯曾被拖行數米,判斷應為第一案發現場。
現場位於榕江南河護堤外側,地理位置偏僻,周邊是一大片淮山園,幾百米處渡口對岸便是普寧市南溪鎮,距離桂東村委會步行要20多分鐘。民警沿著堤上的一處密布雜草的陡坡往下走,穿過一條十彎八曲鋪滿枯葉的小泥路後才能到達現場,不是本村人、不熟悉周邊地形的人一般不會來到如此偏僻難尋之地。
根據命案現場情況,專案組初步分析,現場沾有血跡的鋤頭可能是作案的兇器,兇手與死者可能相熟,不排除本村人作案可能。
經初步排查,淮山園主劉某城及其家屬基本排除作案嫌疑,且經劉某城和村幹部辨認,死者並非本村村民。那麼,死者究竟是誰?為何會到此處?現場帶著新鮮泥土的淮山是死者偷挖的還是兇手挖的?死者口袋為何有沾血紙巾,難道是其受傷自己擦拭後再放進口袋的?兇手和死者有何關係?是情殺、仇殺抑或劫殺?
案情撲朔迷離,要逐一解開這一系列謎團,必須從查明屍源入手。
正所謂「舉一綱而萬目張」,偵查破案亦然。
查明屍源是命案偵破的第一要件,是智能、技術和傳統偵查手段合成作戰破案的必備條件,而專案組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是突破瓶頸,及時準確地查明死者真實身份。
此刻,分局分管刑事偵查工作的副局長吳旭忠正蹲在淮山園的沙地上,或冥想、或記錄……幾經沉吟後,開始排兵布陣:
一組,綜合運用移動警務終端各系統平臺全面細緻排查核實死者身份,務必細之又細,絕不漏過一個疑似人員;
二組,以中心為原點,由近及遠全面排查各診所和藥店,查找近期是否有符合死者體貌特徵的人就診或買藥;
三組,帶上死者身上的鑰匙和遙控器,查找周邊以及附近兩個渡口兩岸停放的摩託車,同時向擺渡人了解是否曾於近日見過死者;
四組,全面查找周邊視頻,調取視頻資料後詳細查找死者的行蹤路線;
五組,調查了解周邊各村路口負責檢疫檢查的人員,並以桂東村為主全面進行調查走訪。
15時開始,各調查小組陸陸續續向專案組指揮部反饋信息:目前排查兩名相似度較高人員,詳細核查後證實並非死者;案發現場周邊400米範圍內沒有視頻監控設備,正擴大範圍查找...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有價值的線索雖遲遲未現,但各小組的工作仍緊張有序進行著,海量的信息在人工與智能的交織中不斷碰撞、比對、分析。
17時15分,破案的第一縷曙光乍現!指揮部接到一組報告:經智能分析比對並核實,死者系揭西縣東園鎮的黃某音。
命案瓶頸被有效突破,偵辦工作勢必衝雲破霧
死者身份查明後,登記在死者名下的通聯信息第一時間被查出確認。然而,兇案現場沒有發現死者手機,很有可能是被兇手拿走,這是案件取得實質性突破的關鍵線索。
此時,大數據實戰運用再次凸顯出智能、快速、精準等優勢。專案組民警從死者的生活軌跡以及關係人等有價值的線索進行全面深入排查,並利用大數據平臺開展分析研判,從中比對篩選出俱備作案條件的人。19時許,一名重大作案嫌疑人匿影初現。
經查,死者黃某音於2月2日晚入住磐東轄區一小旅館,其在案發前曾多次與桂東村47歲男子劉某旋電話聯繫,旅館視頻資料確認,與死者一起的正是劉某旋。
進一步的視頻追蹤顯示:2月3日中午1時許,兩人吃完午飯後,劉某旋駕駛摩託車搭載死者一路來到桂東村,時間節點恰恰與法醫對死者屍體進行解剖後從胃容物判斷死者死亡時間為2月3日午飯後二至三個小時的結論極其吻合,劉某旋具有重大作案嫌疑,抓捕行動已箭在弦上!
破案抓人,豈會一路徑情直遂、氣決泉達,期間情節總會有跌宕起伏、三回九轉。
誠然,兇手並沒有乖乖坐在家裡等著警察上門。前方抓捕組報告:疑犯已兩天沒回家,下落不明。指揮部當機立斷,智能+傳統偵查手段雙劍合璧,利刃出鞘。
一方面,在市局技術部門精兵重裝的強援配合下,抓捕組兵分多路循線追蹤;另一方面,根據線索全力摸排嫌疑人逃跑路線和藏匿之所。
21時30分,指揮部接到反饋:疑犯仍藏匿在桂東村內,但具體的落腳點無法鎖定。雖然嫌疑人藏匿的大致範圍已圈定,但在這方圓8裡範圍內,水路暢通、村道細密、村屋零散,特別是案發現場周邊園地連片、雜木叢生,羊腸小道錯綜複雜,布重兵大範圍搜捕疑犯不僅事倍功半,更可能會打草驚蛇。
此刻,「智能利劍」與「傳統寶劍」各自發力,相互碰撞,迸發出「火樹銀花」,威力立現!
21時40分,偵查員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有線索表明嫌疑人極有可能藏身於離案發現場不遠處的一間破舊老宅中。抓捕組民警迅速行動,經過近兩個小時隱秘排查,嫌疑人劉某旋的落腳點被精準鎖定。23時55分,便衣民警一腳踹開老宅房門,殺人嫌犯劉某旋束手就擒,民警在現場提取到死者的手機,在屋內垃圾桶中提取到一張沾血紙巾。
此時,距離警方受案不到10小時。
兇手應聲落網,淮山園命案的種種疑團將被徹底揭開。
也許是因為緊張,抑或是之前喝了酒,落網後的劉某旋體溫檢測超過37.3度,這也給疫情期間的突審工作平添了難度。偵查民警迎難而上,做好基本防護措施後,採取「開門見山、直入主題」技戰法,第一時間與嫌疑人展開面對面的博弈和交鋒。
劉某旋一開始擺出負隅頑抗的姿態,他故作鎮定、假裝無辜,矢口否認殺人事實。「我不認識你們說的那個女的」、「手機是我女兒的」、「紙巾是我女兒前天劃破手擦血後扔在垃圾桶的」
然而,偵查員氣定神閒、有條不紊,一一駁斥推翻嫌疑人的種種狡辯。一場正義與邪惡的短兵相接後,在事實和證據面前,劉某旋自知從無抵賴,徹底卸下對抗心防,如實交代了故意殺人的來龍去脈。對罪惡行徑的供述和懺悔過後,其壓抑不住複雜躁動的情緒,竟仰天長嘆,失聲痛哭。
兇案源自一起說不明理不清的曖昧感情糾葛。已離婚20年的劉某旋去年認識一豐順籍女子吳某霞,據稱雙方已到談婚論嫁階段。
去年農曆年底,劉某旋通過網絡認識死者黃某音後一直有聯繫,而黃某音與吳某霞也彼此認識。2月2日早,劉某旋開著摩託車到揭西縣東園鎮將其接到桂東村自己家中。
本來黃準備當晚在劉家中過夜,但由於劉在與吳電話聯繫時,黃故意出聲搗亂引發劉吳兩人矛盾,且黃總是念叨劉欺騙吳的感情。劉某旋因此反感生氣,遂帶其到磐東南河村一旅館開房。
翌日一早,黃某音又絮叨此事,並恐嚇說要告知吳的哥哥,讓其來收拾劉。劉某旋一直擔心他與吳的婚事被破壞,最終惱羞成怒,萌生傷害黃的念頭。
中午,兩人在月城鎮綿洋村吃完午飯後,黃嚷嚷著要回揭西,劉便誘騙其說先去村裡淮山園挖幾根淮山帶回去。
之後,劉開著摩託車搭載死者來到桂東村渡口旁,將摩託車停放在一處竹林後,和死者一前一後走進案發現場——劉某城的淮山園。
兇手利用園內勞作用的鋤頭挖取淮山,後趁死者不備,掄起鋤頭砸擊其後腦部,死者受傷倒地後,從外套兩側口袋分別拿出紙巾擦拭傷口,再將紙巾塞回口袋的同時扭頭謾罵兇手,再次威脅說要讓吳的哥哥來收拾他。
劉某旋怒火中燒,遂一不做二不休再次掄起鋤頭,在極度緊張又四下張望的情形下朝死者頭部猛擊,隨後拽著奄奄一息、抽搐不止的死者的雙腳在沙地上拖行了數米後,從死者外套口袋拿走手機後倉皇逃離現場,從竹林駕駛摩託車一路狂飈至磐東江灝村,一個人神不守舍地蹲在該村公園至第二天凌晨4、5點,又逃竄回桂東村,藏匿在距離案發現場僅300米處的老宅中。
藏匿期間,兇手發現皮鞋上沾有血跡,遂用紙巾擦拭後隨手將沾血的紙巾丟棄在垃圾桶內。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智能+傳統雙劍合璧,明效大驗,殺人者及時落網,「2.04」命案得以神速告破。
天理昭彰,報應不爽。殺人者罔顧律法,視人命如草芥,終將受到法律最嚴厲的制裁!
目前1500000+汕頭人已下載藍色河畔APP
▼猛戳下方閱讀全文,下載藍色河畔APP,和更多網友一同參與吧!
另:大量讀者還有沒養成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閱讀後順手點亮「在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