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英明,後期卻昏庸無能,是什麼導致了唐玄宗判若兩人

2020-12-24 貓眼影視趣談

唐朝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繁華的一個朝代,從唐朝建朝到李隆基執政的一百年間裡國家太平,民風祥和。在李隆基早期執政時,前期可謂是非常開明,後期卻因為昏庸導致了叛亂,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唐玄宗執政時間太長,一直以來,沒有外來因素威脅,國家富裕,同時也沒奸臣的政事幹擾,所以他逐漸剛愎自用。隨著年歲的增長,唐玄宗認為自己已經可以開始發展自己的喜好了,於是對朝政逐漸懈怠開始貪圖享樂。

在開元年間,憑藉自己出色的政治策略,唐玄宗勵精圖治,使得國家興盛,出現了開元盛世,領導大唐進入了中國古代的巔峰時期。但是李隆基身上卻保持著驕奢之氣,他一再貶低那些忠心耿耿、賢良的臣子,而且不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樣勤於納諫,恪守承諾,相比起來,唐玄宗在政治操守上確實比不上唐太宗。

天寶年間,逐漸繁華的大唐讓李隆基雙眼逐漸迷離,越來越驕傲自滿,以為自己建立了千秋偉業,於是他想按照自己的喜好,好好犒賞自己,將大權獨攬。眾所周知,唐玄宗愛好音律,喜吹笛,善擊羯鼓,對演戲極有興趣,如果不是因為帝王的身份,唐玄宗很有可能會成為歷史上的一大著名的音樂家,其中《霓裳羽衣曲》便是他的代表作。

楊玉環長得傾國傾城,而且擅歌擅舞,深得唐玄宗歡喜。李隆基對於愛情有始有終,他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千古傳頌,令人惋惜。而在當時李隆基大量提拔低品官員,於是朝廷中湧入了一批資歷較低的官員,以為仰仗皇帝便可以平步青雲。當時,宰相的權利也被大大削弱,皇帝的權力進一步加強,哪怕是非常忠賢的丞相,也要不停進行調換,就是怕他們如果權勢過大,會對自己的皇權造成阻礙。

經過幾代的調整,到李隆基時代,唐朝已經沒有什麼巨大的外部威脅。李隆基在沉溺音樂藝術之後,便不再關注朝政,將大權旁落到李林甫手中,這位宰相的行政能力雖然非常強,輔政十幾年間把大唐帝國哪裡的還算不錯,但是他嫉妒賢良,將能力高的大臣紛紛消滅,使得大唐人才極度匱乏,至此為帝國埋下了許多隱患。

後來,李隆基開始重用楊玉環的堂哥楊國忠,而楊國忠昏庸無能,貪圖享樂。李隆基後期留戀楊貴妃美色,將大權落在了安祿山手中,之後便爆發了安史之亂,李隆基只得流亡蜀中,在馬嵬不得不把自己的愛妃楊玉環葬送,讓自己從一代明君淪落為千古罪人。

因此無論在哪個年齡階段都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認為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便可以拋棄一切去追尋自己的私慾,安於享樂,一定要居安思危,不然便會像李隆基一樣,將唐朝帶入了衰落的地步,落下一個昏庸無能晚節不保的名號。

相關焦點

  • 唐玄宗:一生分作兩回人,半世英明半世昏
    唐玄宗劇照  時間終於挨到了神龍元年,武則天三兒子李顯以十倍於胡漢三的精神回到了長安,並通過軍事政變的方式二次入主皇宮。本以為這樣朝廷就會歸於平靜,但沒有想到這只是一個開始。唐玄宗李隆基終於能集中精力開創太平盛世了,開始了勵精圖治。在用人方面,名相姚崇,宋璟 ,張九齡相繼被提拔任用,朝堂是群英薈萃。玄宗本人也效法曾祖父唐太宗的虛心納諫,從善如流,政治一時清明。民間百姓富足,廟堂國庫充盈,杜甫在詩文作品《憶昔》中不由感慨:「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 《宮心計2深宮計》五大演員曾演唐玄宗,幕前重塑一代君王由英明變老懵懂
    唐玄宗由誅殺韋後的唐隆之變,之後廢掉太平公主的先天之變,都顯出唐玄宗智謀超卓,殺伐果斷,在位44年開創「開元之治」,但到了晚年卻變成老懵懂,寵愛楊貴妃而禍國,是唐代由盛轉衰的始作俑者,由於這位皇帝一生傳奇,亦成為電視劇、電影的題材,而不同演員正好演活不同時期的唐玄宗,總有一個適合大家心水。
  • 楊玉環之死中的唐玄宗,一個落寞無能的普通人
    就像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對相愛的人,唐玄宗和楊玉環。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故事通過白居易的詩歌《長恨歌》而流傳千年。從長恨歌開始,幾乎歷朝歷代的人都會說起這一段讓人傷心的往事。在楊玉環之死的當中,我們看到的不是皇帝與妃子的感情,而是一對普通情侶在不能被容忍的世界裡生離死別的故事。在楊玉環之死當中,唐玄宗可以說不過是一個落寞無能的普通人。
  • 高考:唐玄宗時,令宮女為前方將士縫綿衣,一兵士於短袍中的詩
    高考題目:唐玄宗時,令宮女為前方將士縫棉衣.一兵士於短袍中得詩:「沙場徵戰客,寒苦若為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今生已過也,結取後身緣.」玄宗得知後,將作詩宮女嫁給該兵士,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當時(  )A.
  • 繼唐玄宗後唐朝第一昏君,他的出現,讓大唐徹底走向滅亡
    世人多被大唐的繁華盛世所吸引,卻忽略了任何一個朝代衰亡的時候,大部分都是相似的,唐玄宗末年爆發了歷時八年的安史之亂,這次內亂不僅使得唐朝經濟衰退,人口大量喪失,而且直接成為唐朝的轉折點,更是整個中華文明由開放轉向保守的轉折點。安史之亂中,李豫以天下兵馬元帥名義先後收復長安、洛陽,立下卓越戰功,被封為楚王,後又立為皇太子,順利登基。
  • 歷史上的三國昏庸皇帝,因為他還有了一個成語
    還是另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隱情?都說「虎父無犬子」,為何劉禪如此差勁?劉禪是劉備的兒子,如果按照一般的邏輯來分析,劉禪絕不會是一個青銅級別,因為他的老爸的級別本來就是王者,但偏偏劉禪還就是玩輸了。並且輸得很徹底,連自己都成了俘虜。
  • 《雍正王朝》中太子真的是昏庸無能嗎?為何兩次被廢?
    《雍正王朝》作為20年前的老劇,至今還能在各大衛視重播,可以說和裡面精彩的劇情以及演員精湛的演技息息相關,裡面的最精彩的就是貫穿前面劇情的九子奪嫡,作為九子奪嫡中最先被淘汰出局的太子胤礽在電視劇中給人一種昏庸無能,爛泥扶不上牆,而且還與康熙的妃子鄭春華有染,但是歷史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 盤點前期有聖名,後期成昏君的8位帝王,漢武帝和乾隆皇帝上榜
    其實很多皇帝,在剛登基的時候,還是頗想有一番作為;也的確有些卓絕之人,在位初期也的確有所作為,甚至還建立了名垂青史的偉業,但是當一個賢明的皇帝,的確太累了,加上皇帝的權力太大,導致後期昏庸,致使前功盡棄,現盤點八位帝王前期有生命,後期成昏君的帝王。
  • 琅琊榜:昏庸無能的蕭景宣為何能被大梁皇帝選為繼承人?
    《琅琊榜》是一部男人間的權力爭鬥大戲,大梁國的皇帝蕭選不是蠢笨之人,也明白自己當初坐上帝位有多麼不容易,所以才會處心積慮害死功高震主的林燮家族,即便是虎毒不食子,也殺了賢明的皇長子蕭景禹,那麼後來選來選去怎麼就選了昏庸無能的蕭景宣為太子了呢?這蕭景宣雖是皇子,但非嫡非長,而且資質平平,蕭選不是傻子,為何選來選去立了這樣一個皇子做太子呢?
  • 歷史上的漢靈帝,究竟有多昏庸
    一個國家的新生和衰敗是與它的統治者密切聯繫在一起的,自古以來,只有賢能的君王才能造就一番太平盛世景象,而那些昏庸無能的統治者只能讓百姓陷入深深的痛苦當中。在漢朝的統治結束之後,三國亂世開始,而原來統一的土地也被各大勢力割據。在《出師表》當中,諸葛亮曾經寫到過,「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 這個朝代十五個皇帝都平庸,堪稱最無能的朝代,卻承漢魏,啟唐宋
    大體而言,一個王朝一般都是先有比較賢明的帝王,後有一些昏庸君主,國家的興衰也基本按照著這個規律。然而,我國歷史上有著這樣一個被說是最無能的王朝,它的十五個皇帝個個平庸,但是卻前承漢、魏,後啟唐、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過渡作用,它就是晉朝。
  • 孝懷皇帝劉禪天資愚鈍昏庸無能?其實不然,他帶著面具騙過所有人
    後人也是在看到這段話以後覺得劉禪這個人真的是懦弱,無能。但是如果把自己的處境和他的處境換一下,就能夠理解劉禪為何說出這番話了。那時候的劉禪在敵國的眼皮子底下,看起來是吃喝玩樂,實際上一舉一動都沒他們監視著。當時的蜀國也是被魏國不斷的打壓。國內的百姓都已經到了吃不飽穿不暖的潦倒地步了。這樣的國情更加不允許蜀國和魏國之間發生戰爭。
  • 王皇后是怎樣的一個人什麼出身?湮沒在歷史之中的唐玄宗髮妻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王皇后是怎樣的一個人什麼出身?湮沒在歷史之中的唐玄宗髮妻 在開元時期各方面走向繁榮的時候,唐玄宗李隆基不斷提拔和任用一批批朝臣團隊達成治理效果,可以此同時,皇帝為防範官員出現的種種威脅,又不真正長久的信任他們,只在某一個時期需要一種怎樣的方式   原標題:王皇后是怎樣的一個人什麼出身?
  • 唐玄宗後期的節度使,為什麼多用少數民族將領?
    為什麼唐玄宗如此信任少數民族將領?其實,唐朝自設立節度使後,開始也是多用漢人做邊關大將;即使有能徵慣戰的少數民族將領,也不單獨讓他們出任大將,總是用漢族大臣做統帥,以作制衡。既能打仗又能理政,唐玄宗最信任的權相李林甫,對這些文武雙全的宰相十分忌憚,史書上說:「李林甫為相,凡才望功業出己右及為上所厚、勢位將逼己者,必百計去之。」李林甫當宰相,凡是威望功業高過他、被皇帝信用的人,他都認為對自己的地位有威脅,必欲除之而後快。
  • 唐玄宗作為一代英主,為什麼在他統治的時候會爆發安史之亂
    詩文的意思是說唐玄宗做皇帝做了四十八年,但卻還不如普通盧家有莫愁這個女子,諷刺的就是唐玄宗和楊貴妃那虛無縹緲的愛情故事最後毀了大唐的盛世,做了四十八年皇帝統治天下的唐玄宗到最後連自己的女人都保護不住,連普通人家的長相廝守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天長地久,又還談什麼愛情專一呢?而唐玄宗作為唐朝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是他一手將唐朝帶向了盛世,到最後又是他自己把唐朝推向滅亡的邊緣。
  • 昭和音樂電臺 | 太陽少年/德永英明
    這一路上包括在火車上 旅館裡 都是德永英明的音樂陪伴著我,而且他的很多歌曲都和大海有關,怎麼說呢,反正對我來說也許這就是,我最喜歡,最特別的一位歌手吧。最早接觸他的時間大概是14年的時候,當時最早接觸的是(VOCALIST)後期的翻唱系列專輯,記得很清楚,當時聽的第一首歌曲便是德永英明翻唱的那首「なごり雪」(殘雪) 第一次聽他歌聲的時候,覺得他的聲音是特別沙啞又偏向女性的男聲。這樣溫柔沙啞而又細膩的男聲,對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