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度牒 || 與戒牒有何區別?

2021-02-13 禮敬三寶


何謂度牒? 

        佛教教制,善男子善女人剃度後稱為沙彌,沙彌必須學習佛門早晚課誦、規矩禮儀和佛學常識,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經寺院考察合格後,準予沙彌求受具足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合稱三壇大戒,又稱具足戒),由傳授戒律的寺院發給受戒證明——戒牒,沙彌受戒後則稱為比丘(男眾)或比丘尼(女眾),獲得比丘的身份後,才成為正式的出家僧人。

        然而,佛教僧尼除了持有戒牒以外,必須還持有另一種證件——度牒,那麼度牒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度牒,是中國封建時代僧尼出家,由國家發給的身份憑證,也是能夠證明僧尼合法身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公文。度牒制度始於唐代(公元八世紀)終於清朝(公元十八世紀),歷時一千多年。據《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二記載:「天寶五載(746年)丙戌五月,制天下度僧尼並令祠部給牒」。

    由此可見,度牒比戒牒更加重要,僧尼沒有戒牒,只能說明他(她)們是沒有受具足戒的沙彌,但如果沒有度牒,那麼則根本不允許出家。在古代,沒有朝廷的允許,私自剃度出家是違法的行為。

       為什麼要實行度牒制度呢?因為在封建社會,戶籍和人口的數量,直接關係到國家力量的大小。封建統治者要憑藉所統轄的土地、人口、軍隊來鞏固他們的政權和統治地位。由於佛教僧侶階級歷來享有免除賦稅、不服勞役和兵役的特權,因此在戰禍連年、民不聊生的年代,人們為了躲避沉重的苛捐雜稅,或為了免徵兵役、勞役,便紛紛遁入佛門出家為僧。

        另外,還有一部分小地主和自耕農民,為了免遭貴族豪強的欺壓霸佔,便設法尋求寺院的庇護,將土地房屋權屬交給寺院充當廟產並出家為僧。這樣一來,便造成了土地和人口大量流失,嚴重影響國家的財稅收入,也影響到勞役和兵役的徵用,如防洪治河、修築工事、徵兵戌邊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針對大批青壯年男子出家的狀況,為了阻止人們逃往寺院,朝庭便設置障礙,制定有關出家的法令,規定全國各州府縣寺院不得私下度人出家。朝庭嚴格規定,要求出家的人,必須通過考試合格後,獲取朝庭頒發的度牒,才能正式剃度出家,否則,沒有度牒而私自出家則觸犯了國家的刑律,將受到嚴懲。

       所以,從唐代開始,度僧歸政府掌握,出家者經審查合格得度後,由執掌行政命令的中央首要機關尚書省下掌管祭祀的祠部發出度牒,所以度牒又稱為「祠部牒」,僧尼以此牒為身份憑證,可免除稅務、勞役、兵役。

       度牒原本是證明僧人身份的官方文件,但是在賣官鬻爵的封建社會,在國家財政收入減少、遭受自然災害、或時局不安穩的情況下,度牒還可以充當有價證券或者直接當作貨幣來使用,朝廷經常用度牒購買物質、賑濟災民、充作軍餉。

       例如: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範陽節度使安祿山與部將史思明起兵造反,叛軍攻陷長安,唐玄宗李隆基棄都逃往四川避難,李享即位(即肅宗),朝廷請出當時住在湖北荊州的神會和尚(668—760年)在洛陽設壇度僧。

        神會和尚時年已近90歲,因為他德高望重、佛法高深,天下聞風而來,人們雲集洛陽,神會和尚把度僧的收入全部上繳朝廷,用作軍費,為平定叛亂、復興唐室立下汗馬功勞。安史叛亂平息後,唐肅宗在洛陽重修荷澤寺,讓神會和尚在寺裡安心養老,一時恩寵有加。

        神會和尚圓寂後,朝庭諡他真宗大師,人們稱他所弘的禪法為荷澤宗。唐德宗還專門邀集天下禪師,一起推舉神會和尚為禪宗第七代祖師(北禪宗尊荷澤神會為七祖,南禪宗則尊南嶽懷讓為七祖),德宗皇帝親自為之撰寫了《七代祖師贊文》。

        近代著名學者胡適在他的禪宗研究史論文中這樣寫道:「在這段戡亂戰爭的過程中,政府的財政卻異常的拮据,士兵無餉可發,政府只好籌款應付。籌款的方式之一便是發放佛道二教的「度牒」。人民之中有欲皈依宗教(或為免役免稅而皈依的),可向政府納款領到「度牒」。每一度牒索款十萬錢,那簡直是一種國家公債」。

        政府度僧這一制度後來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直到清代中葉才被廢除,度牒也因此被一併取消。

        1996年6月,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佛教協會六代會的精神,中國佛教協會教制工作委員會擴大會議在江蘇省無錫市祥符寺召開,會議討論了《關於在全國漢佛教寺院實行僧尼度牒僧籍制度的辦法》的草案。當代高僧大德認為,末法時期重新確立度牒制度,嚴格規定佛教內部教制,防止僧伽隊伍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將對整肅僧紀、重振教綱、純潔僧團、振興佛教具有重大的意義。

    (原載於1996年《吉祥草》第一期)

圖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早期中國譜牒的發展史
    在顏師古看來,蕭望之為一代名相,與漢初「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的蕭何相距不到百年,若是真有血緣關係,怎會不見史傳記載?於是有司選舉,必稽譜牒,以考其真偽。」而且,憑藉著士族的身份,還可以享受「賦役減缺」,即減免賦稅的優惠。而且,熟讀百家的族譜,可以不犯他人的家諱,「不犯一人之諱」。
  • 譜牒知識普及講座(18)
    為弘揚至德精神,傳承吳文化,吳美福宗長嘔心瀝血撰寫《譜牒知識普及講座》無私奉獻給廣大讀者,彰顯「有家譜,更靠譜」人文理念「凡國必有史,有家必有譜。」古語云:三世不修譜視為不孝。家法壞,譜諜尚有遺風;譜諜壞,人家不知來處。故譜不可不修。      祭祖祈福的祭文寫法完整的譜牒有專門的篇章記載祭祖的祭文的格式與寫法,不同的祭祀對象有不同的祭文內容。
  • 張文琪:譜牒類書目的源流與分屬演變
    一、秦代及秦以前有關譜牒的記載據陳夢家研究,在商代後期就已經出現了記載直系祖先、宗子名諱的世系表。在《殷墟卜辭綜述》一書中,陳夢家提到,在1506號甲骨上記載有「兒」氏祖先11代的世系名諱,其中兩代有兄弟2人,共13位祖先的名字[3]499。
  • 哈尼譜牒一覽表
    在詩米烏之前為史前族譜,有7個譜牒、9個譜牒、13個譜牒、30個譜牒等各種傳說。口傳家譜時,不念誦詩米烏之前的族譜,無論是多少節譜牒,都用「阿陪松米(阿陪孫米,阿陪詩米)」來概括。即:阿陪詩米——詩米烏——……。其間,突瑪是譜牒的交叉點,所以稱為「阿陪突瑪」,最後所有的譜牒都統一為詩米烏。
  • 九江英皇娛樂中文跳舞大牒-DJ~LAN
    武漢英皇DJ-阿蔣06年英文精選河南安陽英皇會所DJ豆豆全中文CLUBd九江英皇酒吧音樂雜誌DJ王亮武漢英皇娛樂會所 DJ - Aaron 中英文專集 DJ - Aaron(阿旭)九江英皇娛樂club慢搖之夜-DJ~LAN武漢英皇娛樂會所 DJ - Aaron 《離別》英文專集九江英皇娛樂激情RNB大牒-
  • 叫牒記式世系表,很古老的一種
    這篇說說家譜世系呈現的第二個樣式,牒記式世系表。牒記式世系表,是一種很古老的樣式,不過現在還有些家族族譜在使用。先看看一個例子。這是範公仲淹後人所修的《範氏家乘》的一頁:所謂「牒」是記有文字的薄木條、薄木片。在內容上,它是從第一代開始,用文字的形式將家族中的每一代每一人依一定次序分條表述。由於是分條表述,在形式上與樹狀圖表的不同處也很明顯,第一,它採用了線性呈現方式,而非樹狀,將世系中的人物自左自向一條條地表述下去;第二,「表格」化不明顯,對人物的信息採用了純文本敘述的方式。
  • 《沙橋棧別》提龍筆寫牒文大唐國號-張克(附帶唱詞注音)
    藍:上口字/小轍音,紅:尖字;部分多音字)提龍筆寫牒文大唐國號【二黃慢板】提龍筆寫siě牒文大唐國號,孤御弟唐三藏替孤代勞。三代以下,有道之君當推唐太宗第一,抑何迷信釋教,悠謬若斯之甚哉?然而太宗為國計、為民生,非為一人邀福,實未可厚非也。太宗弱冠將兵,戡定禍亂。及身為天子,目睹夫愛國志士血染沙場,不知凡幾。欲慰藉其死,須妥佑其魂。國家無戾氣,庶幾億兆生存之民得享太平幸福。而普施廣大慈悲,只佛法有此能力。恐中國佛門徒眾不得心傳,或者妙諦真詮仍在異域。
  • 從命運多舛的玄奘經歷,看唐朝通關「牒文」的重要性
    唐朝牒文關於唐朝通關牒文,在小說《西遊記》中這樣記載:「南贍部洲大唐國奉天承運唐天子牒行:特著法師玄奘,遠歷千山,詢求經偈。倘到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放行。須至牒者。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
  • 《北鬥經》中提到的奏章懇願,是不是隨便寫張疏表章牒就行呢?
    投詞進章的種類有很多,如章、表、榜、疏、札、文、牒、關。他們是普通信眾祈求神仙的文函,好比與神仙交往的書信。如果修行好的人可以通過注想、冥想等方式直接上達天庭,好比微信的語音交流。有的修行人也可以提挈天地、取法陰陽,直接成就信眾願望。章表是信眾與神仙祖師溝通的文函,多會用表筒盛裝。
  • 解厄符和朝鬥章:《北鬥經》中提到的奏章懇願,是不是隨便寫張疏表章牒就行呢?
    投詞進章的種類有很多,如章、表、榜、疏、札、文、牒、關。他們是普通信眾祈求神仙的文函,好比與神仙交往的書信。如果修行好的人可以通過注想、冥想等方式直接上達天庭,好比微信的語音交流。有的修行人也可以提挈天地、取法陰陽,直接成就信眾願望。
  • ...重修 紹興圖書館 譜牒 各有所圖 主編 彩煙丁氏宗譜 會稽王顧...
    據他所知,整個紹興重修的家譜有300多套,目前還有100多套正在修編當中。  大熱的重修家譜,最近也催生了一個新興的行當——「修譜師」。  記者了解到,這一行收入不錯,修譜師一個項目就可以收入幾萬元,可是門檻也不低:至少要精通地方文史。
  • 《蜀山戰紀2》五行靈牒集齊 赤魂石出現在即
    白谷逸黑化在即 火靈牒成功現世顧恩(朱榮榮飾)私自來到克己崖,肆無忌憚地向白谷逸(聶子皓飾)發洩著多年的不滿,甚至還打壞了斷玉尺,踐踏了他的自尊。而顧恩離開後,齊靈雲(劉一曈飾)也帶著張問天(劉冠翔飾)來到了克己崖。
  • 道教正一、全真兩派之區別
    有很多人問皈依啥意思,看下面一段話你就知道了:皈依就是皈從、依靠。第一皈身,皈依太上無極大道。永脫輪迴,故曰道寶。第二皈神,皈依三十六部尊經。得聞正法,故曰經寶。第三皈命,皈依玄中大法師。不落邪見,故曰師寶。接著,正一和全真從皈依以後,區別也就逐漸顯現出來了。我們先說正一。
  • 宗譜、族譜、家譜、支譜稱謂涵義有什麼不同
    漢以前,見之於正史載錄的譜牒類書多以「世家」為名,且屬王侯大夫及有社會重大影響的人物才具有。如齊太公世家,魯周公世家,孔子世家,陳涉世家。至漢,以「世本」為書目,專門記錄姓氏、世系、居、作。例:世本十五篇。至隋,屬譜牒的籍名多樣,如:家傳、家紀、家記、家史、世系、家牒、譜記等。按正史《隋書》載,首先出現在正史載錄中有「家譜」冠名一書的為「楊氏家譜狀並墓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