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CDC將臺灣列入「社區傳播」名單 臺當局執著無社區傳播 鴕鳥心態作祟

2021-02-15 海峽新幹線

據臺灣媒體報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更新旅遊建議,在顯然有社區傳播(community spread)目的地一項中,將臺灣列入其中。對此,蔡英文強調臺灣現在只是零星個案,目前還未達到社區傳播,呼籲大家不要恐慌,臺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也表示將要求美方改正。

此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曾在社交媒體發文,解釋「社區感染與社區傳播」的差別。他說,第19例的司機病例可算是「社區感染」,臺灣尚未進入社區傳播的狀況,所以一般民眾從社區得到感染的風險很低。

日前臺灣出現第一例無法確定感染源的白牌車司機染新冠肺炎,且是首例死亡,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開始認為新冠肺炎已進入社區傳播,後來又以感染源仍在確認為由收回;才過幾天又出現第二例無感染源病例,指揮中心仍不願鬆口是社區傳播。

由此可見,臺當局死守「社區傳播」不願說出口,只是鴕鳥心態,不僅白白錯失防疫時間,民眾摸不著頭緒會更慌。顯然,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將臺灣列為有「社區傳播」疑似地區的做法狠狠打臉臺當局。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繼日本之後,韓國政府20日也宣布進入社區傳播階段。

蔡英文依然宣稱,臺衛福部門主管陳時中先前已說明,目前僅零星個案,並不符合社區傳播必要條件,呼籲民眾勿過度恐慌。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臺灣防疫一開始高規格對待,但此後臺灣的防疫步調就開始走得有些尷尬,明明有了社區感染案例,疫情中心卻僅定調為「零星的社區感染」,而非社區傳播。事實上,無論是社區傳播還是社區感染,重點在於「社區」二字,即由境外感染案例進入、找不到源頭的本土感染。

如果臺當局只是執著「零社區」,大可不必。依稀記得,17年前SARS剛發生時,臺當局就曾因保持三零即「零社區、零死亡、零輸出」自滿,隨後沒多久即破功。在SARS肆虐期間,一開始並不清楚此傳染病的感染威力,臺灣醫護人員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有11名醫護人員因此殉職。上述人員的殉職與當時和平醫院的封院事件,難道還沒有讓臺當局學習到醫護人員的自我防護,還有醫院的感染管控程序的重要性嗎?如何能夠儘可能地避免傳染病擴大的可能,也是醫護人員自保的關鍵與手段。SARS病毒的特性,有發燒才有傳染力,它是可以用發燒、量體溫方式來做初步篩檢的病毒,因此利用量體溫檢疫、自我檢測都可以很快篩檢病患,做好隔離治療的工作。但新冠肺炎病毒卻難以捉摸,無症狀、用RT-PCR檢驗多次仍未驗出的病患大有人在,因此在目前臺當局防堵病毒於島外的鴕鳥思維下,病患的隔離與管控就變得異常複雜。

臺灣地區被列入「有明顯社區傳播」的名單後,臺當局始終掩耳盜鈴,上下遭打臉後仍極力辯解。對此,有臺灣醫界人士表示,承認社區傳播不代表防疫失敗,遮掩社區傳播也不能向外界炫耀,唯有誠實面對疫情,才能補救漏洞,讓防疫升級。臺灣曾經的抗SARS專家都提醒,臺灣很可能有新冠肺炎社區傳播,必須儘早因應,但臺當局最關心的似乎是所謂的「國際觀感」,不免讓人捏把冷汗。

蔡英文還到臺北市松山慈佑宮參加法會祈福消災,臺灣媒體指出,防疫準備與疫情信息必須透明,一定不能說假話,也不必說神話,更不要說鬼話。臺灣已出現二個感染源仍不明朗的確診案例,其中一例死後確診也說明了防疫的疏漏,但如今卻在是不是社區傳播上進行反覆爭論,這不只是影響人心,更涉及防疫升級、防疫策略改變等問題。

更多內容,請關注今晚22:11播出的《海峽新幹線》!

相關焦點

  • 美CDC將臺灣列入「社區傳播」名單 打臉臺當局
    中國臺灣網2月2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更新旅遊建議,在顯然有社區傳播(community spread)目的地一項中,將臺灣列入其中。對此,蔡英文依然表示,目前還未達到社區傳播,呼籲大家不要恐慌。
  • 美國認定臺灣出現「社區傳播」臺當局急了
    據環球時報報導,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日前在臉書發文稱,社區傳播的特性是在社區中走動都會被感染,但臺灣不是。不料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日列出顯然有「社區傳播」風險的目的地,其中就包括臺灣。對此,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表示,稱臺當局「衛福部長」陳時中先前已說明,目前僅零星個案,並不符合社區傳播幾項要件,呼籲島內民眾勿過度恐慌,對於疫情,團隊一直都是用最嚴謹來面對,一定為人民健康把關。
  • 美疾控中心認定臺灣「社區傳播」,臺當局擺出四個條件,極力否認
    編輯:凝冰2月20號美疾控中心將臺灣新冠疫情認定為「社區傳播」,這認定讓蔡英文當局無法接受,發聲急著撇清「社區傳播」。臺當局擺出「社區傳播」的四個條件,極力否認臺灣疫情進入「社區傳播」臺外事主管機構聲稱社區傳播須有4個條件,第一,確診病例找不到感染源,第二,本地感染的個案超過輸入個案,第三,形成了完整的傳播鏈,第四,就是有聚集性疫情發生,臺灣現在確診病例明顯不符合這4條,希望美國方面改正之前的說法。
  • 美國將臺灣列入「社區傳播目的地」 蔡英文:我說沒有就沒有!
    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9日通報了第2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20日在官網將日本、新加坡、韓國、臺灣、泰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列入「顯然有社區傳播目的地」一項中。對此,蔡英文20日在視察位於苗慄竹南的「衛生研究院」時不得不硬拗,表示衛福部長陳時中已經講過,現在看到的都是零星個案,也沒有符合社區傳播的要件,希望社會大眾還是不要過度恐慌,整個防疫跟處理疫情的團隊都是用最嚴謹的態度來面對,「我們一定會替大家的健康來把關」。
  • 臺灣有社區感染嗎?陳時中們「不能說的秘密」
    (圖片來源:網絡)據日本近期通報:一名20多歲的日本女學生從臺灣返日,在機場入境時被檢驗出新冠肺炎陽性確診。消息曝光後,有專家建議臺灣入境要施行普遍篩檢。而臺灣疫情指揮中心卻回應說:臺灣目前每日篩檢量約110件,且社區通報量也少,目前的篩檢量已經足夠。
  • 臺灣又被美列入匯率操縱名單,蔡英文當局「檢討」,突然提到大陸
    據央視12月21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財政部貼出了川普當局的匯率政策報告,臺灣又一次登上美國的"觀察名單"。臺灣媒體表示,2020年初美國財政部就警告臺灣,雖不在觀察名單上但已經很接近了。
  • 觸及美國利益,臺灣地區被美國列入「觀察名單」
    編輯:陳彧 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期,美國財政部將「中國臺灣」列入匯率觀察名單,據悉,這已經是臺灣地區第四次被美國政府列入該名單美國在發展與臺灣關係上,一直強調兩者關係的重要性,但所有人都清楚,某種意義上而言兩者的關係只是一種交易,令雙方都樂此不疲的交易。一方面,民進黨需要美國的支持甚至是「保護」,所以民進黨當局不僅向美國開放了「萊豬」進口,而且不斷向美國購買先進武器,完全一副搖尾乞憐的模樣;另一方面,在臺海局勢日益趨緊的情況下,美國料定民進黨當局會抓住他這個「救命稻草」不放,可以源源不斷的謀取政治和經濟利益。
  • 蔡英文的「鴕鳥戰術」?陳時中努力刷存在感,卻遭日本女人打臉!
    民進黨當局的防疫宣傳的是社區傳播的可能性很小,臺灣民眾也在這樣的宣傳下放鬆警惕,景點已經出現人山人海的情形。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可謂衝在放鬆警惕的「第一線」,在臺灣到處吃喝玩樂,努力提高存在感。
  • 臺當局剛剛宣布:非臺籍人士14天內曾到大陸的禁入臺!
    臺當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2時舉行記者會說明,繼廣東、溫州市列為二級流行區後,今天再增浙江省列為二級流行地區。入境民眾如有浙江省旅遊史,入境十四天將列入居家檢疫對象。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由於浙江近日累積確診病例數持續上升,僅次於湖北省,且包含溫州、杭州都已經有實施陸運管制及限制居民移動勝限制,研判當地有社區傳播發生。臺當局外事部門有關負責人葉非比表示,為了確保臺灣公衛安全,強化人流控管,臺當局二月七日起針對十四天內曾經入境或是居住中國大陸的「外籍人士」,採取入境限制和籤證的管制措施。
  • 臺灣疫情進入關鍵轉折點,蔡英文為了「防疫佳績」仍在粉飾太平?
    17年後,當臺灣地區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不斷增加(目前已達28例)之際,臺當局還是執著於「小區零星感染」的面子,拒不公開確診案例的活動軌跡。其實,早在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9日通報了第2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20日就在官網將日本、新加坡、韓國、臺灣、泰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列入「顯然有社區傳播目的地」一項中。
  • 華為關聯臺企單日蒸發2000億新臺幣,臺當局發聲
    臺灣島內有著「電子三王」之稱的3家華為關聯企業聞訊「大出血」,單日市值蒸發2000多億新臺幣(約441.37億人民幣)。而近期臺當局以所謂「安全」為由,正在擬定「通訊產品禁令單」。有臺媒懷疑,美方是否會暗示臺當局配合「實體清單」。對此臺當局昨天回應稱,美方沒有、也不會示意向華為下禁令;不會約束臺灣民間私企使用華為產品。
  • 臺灣首現死亡病例島內繃緊神經,藍營:強烈呼籲臺當局提高防疫等級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在臉書稱,會發現第19例死亡個案是因為臺灣看到日本類似案例,因此通報全臺各醫療院所「若為流感併發重症,但流感篩檢為陰性者,都得再進行檢驗是否為新冠肺炎病毒」,而第19例患者是113件檢體中唯一一名被驗出的確診者。臺當局改口不過針對是否出現小區感染,臺內部意見不一。
  • 臺當局限制退將登陸是獨裁行為
    中評社臺中7月7日電(記者 林谷隆)親民黨臺中市議員段緯宇6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蔡當局想要修「法」限制退將到大陸參與政治活動,最嚴重將取消月退俸,但退將的月退俸是養老金,為何要政治化成到大陸參加活動的「懲罰工具」,這是獨裁的行為。民進黨當局仇共意識形態作祟,未來兩岸關係會越退步,進一步影響臺灣經濟發展,臺灣跟大陸真正是一家人,故意切割是非常不智的行為。
  • 再三「翻車」,臺灣疫情還捂得住嗎?
    民進黨當局向來有「牛皮治臺」的傳統。就在他們吹噓「連續超過100天未傳出本土新冠肺炎病例」,自詡防疫「國際模範生」之際,現實卻一再打臉,多人由臺離境後隨即經篩檢為確診病例。在臺歲月靜好,離臺屢屢破功,這豈不是太過蹊蹺?今年6月底,在臺灣居留數月後返日的日本女學生被發現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 「萊豬」換重稅,臺當局緊跟美國換來了什麼?
    「萊豬」換重稅,臺當局緊跟美國換來了什麼?(圖片來源:臺媒)  據臺媒報導,就在臺灣當局正式開放美國含萊克多巴胺豬肉(簡稱「萊豬」)進口的元旦當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擬對臺灣的「乘用車和輕卡車輪胎」徵收反傾銷重稅。稅率為52.42%至98.44%。  對此,臺灣輪胎業者一片哀號,直呼「稅率超過40%,臺廠就不用玩了」。
  • 臺當局瘋狂軍購 呂秀蓮都看怕了:臺灣恐成危險「軍艦島」
    來源:海外網呂秀蓮(臺「中央社」)海外網12月15日電據臺媒報導,「美國在臺協會」日前公開表示臺灣當局是美國軍火商的最大客戶,2020年對美軍購金額高達118億美元。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呂秀蓮發文稱,臺立法機構最近通過2021年防務預算共3668億(新臺幣,下同),加上新式戰機預算290億,連同非營業特種基金576億,整體防務預算規模4534億元,佔GDP的2.36%,但美國方面要求臺灣防務預算達3%。如此,臺灣民眾最直接需要的民生福利、環保衛生、文化教育及疫情造成的產業紓困等經費,自然受到排擠。
  • 臺「數位通訊傳播法」捲土重來,蔡英文當局下一個眼中釘將是誰?
    12月12日被蔡英文視為眼中釘的中天新聞臺被強行關閉,12月14日蔡當局將「外委」辦理「數位通訊傳播服務規管趨勢與法製革新」座談會,討論在2022年「九合一」選舉前通過延宕了三年多的「數位通訊傳播法」。
  • 蔡英文當局感謝美軍艦泊臺 臺作家嘆:可悲的「小三心態」
    王豐臉書截圖(圖片來源:中評社)【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完成國防授權法案審議,允許美國軍艦例行性停靠臺灣港口,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辦公室方面稱,感謝美國對臺灣防務安全與「臺美安全關係」的重視。軍方也表示樂觀其成。
  • 瑞銀報告:美國或將泰國和臺灣地區列入匯率操縱名單
    7月22日,瑞銀集團發布最新一期的投資者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因為全部符合美國財政部給出的三條標準,美國在下一期匯率操縱名單中很有可能將泰國和臺灣地區列入,就算退一步也會添加到檢測名單中。符合三條標準中的兩條,會被列入匯率操縱監測名單,連續2期符合則歸為匯率操縱國家(或地區);如果一次性三條標準全部滿足,也有可能被直接列入匯率操縱國家(或地區)。
  • 臺當局對淘寶臺灣動手了,不改就撤資!
    據臺媒剛剛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今天(24日)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罰淘寶臺灣41萬元新臺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限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據環球網報導,臺當局對淘寶臺灣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