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更新旅遊建議,在顯然有社區傳播(community spread)目的地一項中,將臺灣列入其中。對此,蔡英文強調臺灣現在只是零星個案,目前還未達到社區傳播,呼籲大家不要恐慌,臺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也表示將要求美方改正。
此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曾在社交媒體發文,解釋「社區感染與社區傳播」的差別。他說,第19例的司機病例可算是「社區感染」,臺灣尚未進入社區傳播的狀況,所以一般民眾從社區得到感染的風險很低。
日前臺灣出現第一例無法確定感染源的白牌車司機染新冠肺炎,且是首例死亡,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開始認為新冠肺炎已進入社區傳播,後來又以感染源仍在確認為由收回;才過幾天又出現第二例無感染源病例,指揮中心仍不願鬆口是社區傳播。
由此可見,臺當局死守「社區傳播」不願說出口,只是鴕鳥心態,不僅白白錯失防疫時間,民眾摸不著頭緒會更慌。顯然,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將臺灣列為有「社區傳播」疑似地區的做法狠狠打臉臺當局。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繼日本之後,韓國政府20日也宣布進入社區傳播階段。
蔡英文依然宣稱,臺衛福部門主管陳時中先前已說明,目前僅零星個案,並不符合社區傳播必要條件,呼籲民眾勿過度恐慌。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臺灣防疫一開始高規格對待,但此後臺灣的防疫步調就開始走得有些尷尬,明明有了社區感染案例,疫情中心卻僅定調為「零星的社區感染」,而非社區傳播。事實上,無論是社區傳播還是社區感染,重點在於「社區」二字,即由境外感染案例進入、找不到源頭的本土感染。
如果臺當局只是執著「零社區」,大可不必。依稀記得,17年前SARS剛發生時,臺當局就曾因保持三零即「零社區、零死亡、零輸出」自滿,隨後沒多久即破功。在SARS肆虐期間,一開始並不清楚此傳染病的感染威力,臺灣醫護人員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有11名醫護人員因此殉職。上述人員的殉職與當時和平醫院的封院事件,難道還沒有讓臺當局學習到醫護人員的自我防護,還有醫院的感染管控程序的重要性嗎?如何能夠儘可能地避免傳染病擴大的可能,也是醫護人員自保的關鍵與手段。SARS病毒的特性,有發燒才有傳染力,它是可以用發燒、量體溫方式來做初步篩檢的病毒,因此利用量體溫檢疫、自我檢測都可以很快篩檢病患,做好隔離治療的工作。但新冠肺炎病毒卻難以捉摸,無症狀、用RT-PCR檢驗多次仍未驗出的病患大有人在,因此在目前臺當局防堵病毒於島外的鴕鳥思維下,病患的隔離與管控就變得異常複雜。
臺灣地區被列入「有明顯社區傳播」的名單後,臺當局始終掩耳盜鈴,上下遭打臉後仍極力辯解。對此,有臺灣醫界人士表示,承認社區傳播不代表防疫失敗,遮掩社區傳播也不能向外界炫耀,唯有誠實面對疫情,才能補救漏洞,讓防疫升級。臺灣曾經的抗SARS專家都提醒,臺灣很可能有新冠肺炎社區傳播,必須儘早因應,但臺當局最關心的似乎是所謂的「國際觀感」,不免讓人捏把冷汗。
蔡英文還到臺北市松山慈佑宮參加法會祈福消災,臺灣媒體指出,防疫準備與疫情信息必須透明,一定不能說假話,也不必說神話,更不要說鬼話。臺灣已出現二個感染源仍不明朗的確診案例,其中一例死後確診也說明了防疫的疏漏,但如今卻在是不是社區傳播上進行反覆爭論,這不只是影響人心,更涉及防疫升級、防疫策略改變等問題。
更多內容,請關注今晚22:11播出的《海峽新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