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幼兒急疹、水痘、風疹、川崎病……看圖識別不同皮疹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唐教清 丁香媽媽 

很多孩子一出生,遇到的第一場大病就是幼兒急疹。

突然高燒到 39 ℃,醫院裡做了一堆檢查也查不出什麼病,非要熬到燒退了疹子長出來,老母親才能長舒一口氣。

可是發燒出皮疹,不一定就是幼兒急疹。

還有很多病,發燒的同時也伴隨有出疹現象,卻比幼兒急疹更嚴重,需要立即去醫院就醫。

今天我們請來了唐教清博士,針對這些常見的發燒出疹疾病好好說一說,哪些病會發燒出疹,需不需要去醫院,這一篇都講清楚。

01

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大多數發生於 6 月至 3 歲的孩子,是一種急性發熱發疹性疾病。

幼兒急疹後腰部皮疹

皮疹特點:

在寶寶退燒後 24 小時內出現皮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熱退疹出。

幼兒急疹一般遍布全身,胳膊和脖子處比較多,皮疹呈玫瑰色或紅色,按壓會褪色。

出疹後幾小時後皮疹開始消退,1~2 天內基本完全消退。

其他特點:

寶寶體溫高達 39 ℃~41 ℃,持續 3~5 天。

可能有軟顎紅色丘疹、局限性眼瞼水腫。

患兒通常一般情況良好,皮疹一定是退熱後才出現的。

處理原則:

家長應該讓寶寶多休息、多補充水分,正確退燒。

一般情況下,孩子不需要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藥物。如果發現寶寶高熱不退、煩躁、出現抽搐或其他症狀,建議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02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生於 8 月以上嬰兒及 7 歲以下兒童。

麻疹

皮疹特點:

在孩子發熱 3~4 天后皮疹會長出,最初長在寶寶的耳後、髮際周圍,之後蔓延到臉上、四肢和全身。

皮疹為紅色的斑丘疹,用手指輕輕按壓會褪色,大概 7~10 天后痊癒。

其他特點:

孩子可能會有低燒或其他不舒服的症狀。

併發症常見,尤其是肺炎。如果神經系統受到影響,可能會有死亡風險。

處理原則:

需要將患病的寶寶隔離直到皮疹消退,請醫生對症處理,無需額外的抗病毒治療。

03

猩紅熱

猩紅熱屬於呼吸道傳染病,常見於 1~10 歲兒童。

猩紅熱軀幹皮疹

皮疹特點:

猩紅熱的皮疹一般是鮮紅色,密密麻麻布滿全身,按壓會褪色。

在皮膚皺褶的地方通常會有紫紅色的線裝條紋,寶寶的臉頰因為充血也會變得紅紅的,口鼻周圍則會顯得比較蒼白。

其他特點:

發熱。

多數伴有扁桃體炎或咽炎。

草莓舌(舌乳頭是鮮紅色,後舌部呈牛肉紅)。

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計數升高。

皮疹消退 1 周后會有片狀脫屑。

咽拭子快速抗原檢測 A 組鏈球菌陽性。

處理原則:

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對症治療,必要的時候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引起猩紅熱的病原體「A 組鏈球菌」可能引起腎小球腎炎,康復後 2 周需要回門診隨訪尿常規

04

感染性蕁麻疹

感染性蕁麻疹是指感染相關的蕁麻疹。

蕁麻疹軀幹四肢皮疹

皮疹特點:

蕁麻疹遍布孩子全身,通常為水腫性的紅斑,非常癢,皮疹消退後還會留有褐色的斑點。

其他特點:

患病的孩子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可能伴有高燒。

血常規檢查中會發現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

處理原則:

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就診,尋找病因,進行抗組胺治療和止癢治療。

05

水痘

水痘是屬於急性傳染病,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中很常見。

水痘背部皮疹

皮疹特點:

皮疹向心性分布,手腳處水痘很少。

一般發熱後 24 小時出疹,水痘最初是紅色的斑疹,迅速發展成丘疹,孩子會覺得皮膚很癢,之後水痘逐漸變為充滿透明液體的皰疹,如果不停抓撓,水痘會破爛結痂。

其他特點:

在孩子出疹前,可能會有發熱和其他不舒服的症狀。

處理原則:

大多數兒童水痘症狀較輕,僅表現為發熱和皮疹,這時就把孩子隔離在家裡,給與對症處理就行了。

在家護理時,注意不要讓寶寶不停地抓撓患處,防止水痘破爛感染。

06

風疹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感染所致,屬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包括先天性感染和後天獲得性感染,後天獲得性感染多發生於 1~5 歲的孩子。

風疹面頸部皮疹

皮疹特點:

最初是臉上長皮疹,1 天之內皮疹就會蔓延到孩子的脖子、軀幹、腳和手掌。

皮疹呈淺紅色,分布均勻,看起來與普通的病毒疹沒什麼區別。

大概 2~3 天后皮疹就會消退了,不會留下任何痕跡,所以有些國家稱之為「三日麻疹」。

其他特點:

家長發現孩子低燒時,一般當天就會出疹。

處理原則:

發現孩子出疹,明確診斷後需要隔離,隔離至出疹後7天。同時請醫生對症處理,無需抗病毒治療。

07

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症候群

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症候群常常發生於嬰兒,是一種嚴重的皮膚膿皰病。

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症候群頸部皮疹

皮疹特點:

最初是嘴巴或眼睛周圍出現紅斑,隨後迅速蔓延手腳四肢和全身。

病情發展過程中,皮膚上的紅斑會逐漸變成水皰,之後大面積脫落,就像燙傷了一樣。

寶寶嘴巴周圍會有放射狀裂紋,手腳處皮膚脫皮,伴有明顯疼痛。

其他特點:

發病急驟。

皮疹前有 1~2 天發熱。

處理原則:

建議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儘早使用抗生素治療。

08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等感染所致的傳染病,5 歲以下兒童中患病率很高。

手足口病手掌皮疹

皮疹特點:

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口腔內和皮膚都會長疹子。

口腔內部的黏膜疹常常長在舌頭上,最開始是小斑點,後來發展成水皰。

皮膚上的疹子主要長在寶寶的手指背面、手指指縫、手掌、手臂、腳趾背面、腳側面、腳底、腳跟、大腿和屁股上,不疼不癢, 一般 3~4 天會消退。

其他特點:

孩子的體溫常低於 38.5 ℃。

多數寶寶 7~10 日內可以自愈。

因為口腔疼痛,孩子會拒絕進食。

處理原則:

因口腔疼痛,食物應當以溫冷的流質半流質為主,不要吃水果果汁,酸性可能會加重疼痛。

患有手足口病的寶寶需要適當隔離,家長注意為孩子及時補充水分,觀察體溫和精神狀態的變化。必要時積極就醫,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療。

09

川崎病

川崎病是一種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

皮疹特點:

川崎病的皮疹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一般是布滿全身的紅斑,因此會有很多家長將它與猩紅熱、麻疹、幼兒急疹等疾病搞混。

比較特殊的是,患有川崎病的孩子,會陰部處的紅斑會在皮疹長出的 48 小時之內脫皮。

患病早期的寶寶手腳處會出現硬性水腫,等到後期指甲周圍會有蛻皮現象。

其他特點:

持續 5 天以上的發熱,常為突發高熱,體溫高於 39 ℃。

可有結膜充血、口腔黏膜瀰漫充血等症狀。

舌頭呈楊梅舌(舌面光滑、肉紅色,舌乳頭腫大、充血)。

頸部淋巴腫大。

處理原則:

川崎病臨床症狀不典型,皮疹只是其中之一,早期診斷非常困難,需要及時就醫、早診斷、早治療。

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10

傳染性紅斑

傳染性紅斑是病毒性皮膚病,多發生於 4~10 歲兒童。

面部傳染性紅斑

皮疹特點:

紅斑最開始長在臉頰周圍,典型的皮疹樣子是「拍打樣面頰」,像被人打過耳光一樣,1~4 天后孩子的手腳處也會長出紅疹。

皮疹通常會持續 1~3 周,期間會有病情反覆。

其他特點:

偶爾有低燒、咽喉痛、眼結膜充血等症狀。

處理原則:

需要將患病的寶寶隔離直到皮疹消退,對症處理,無需抗病毒治療。

11

發疹型藥疹

藥疹是最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尤其多見於抗生素。

發疹型藥疹背部皮疹

皮疹特點:

發疹型藥疹一般發生在使用藥物後 5~14 天出現,也有 2~3 天就出現。

皮疹起初長在胳膊和上身,看起來像麻疹或者蕁麻疹,瘙癢明顯。

其他特點:

出疹前有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等化學藥物服用史。

病毒感染可增加藥疹發生的風險。

處理原則:

立即停用可疑的藥物,進行抗過敏、止癢等相關治療。

介紹完以上 11 種疾病,最後再為大家總結一下:

除了幼兒急疹外,幾乎所有的發燒出疹疾病都需要家長及早帶孩子去醫院就醫。

患有麻疹、風疹、手足口病和傳染性紅斑的孩子需要暫時隔離起來,以免傳染家人或其他寶寶。

猩紅熱和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症候群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其他的都不用。

希望大家看了這一篇能做到心裡有數,遇到孩子發燒出皮疹了,不要慌,該看醫生的看醫生,該隔離的隔離,做到對症治療。

提醒大家,孩子生病,千萬不要隨便自診哦,找到靠譜的醫生診斷寶寶才能快快好起來。

本文經由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兒科碩士 周瑩、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性病學博士 陳奇權 審核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川崎病很像感冒,但會嚴重損傷心臟,5歲以下兒童易中招
    1、幼兒急疹幼兒急疹「青睞」 6個月~2 歲的寶寶,是一種很常見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往往「熱退疹出」。通常皮疹從面頸部和軀幹開始,逐漸蔓延到四肢,基本24小時內出完,沒有疼痛和瘙癢感;疹子呈玫瑰色,壓之褪色;皮疹通常持續1~2天,也有少數在2~4小時內短暫出現後消失。
  • 一文讀懂幼兒急疹
    在問藥師平臺上經常會接到這樣的諮詢:寶寶幼兒急疹發高燒,醫生診斷成流感等疾病,開了不必要的藥物服用。其實幼兒急疹典型的特徵是突然高燒3-5天,然後熱退疹出,最後疹子消退恢復正常。很多時候,醫生不見疹子沒法確診。那麼,怎樣判斷和科學治療幼兒急疹,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幼兒急疹的知識。
  • 超詳細總結:小兒發熱伴皮疹,會是哪些原因?
    圖片整理自李萍教授PPT 一、病毒感染性疾病 1.幼兒急疹/圖片來源李萍教授PPT截圖 幼兒急疹主要由人類皰疹病毒6型(HHV-6)引起。 臨床特點:2歲以下好發;熱退疹出、玫瑰色斑丘疹(離心性發疹、1~2天後完全消退、不留痕跡);全身症狀輕;恢復期血中抗HHV-6型抗體增高。
  • 娃研所丨發熱伴有皮疹是兒科的常見病,4步診斷教你輕鬆搞定發疹性...
    兒童發熱、皮疹,你能想到哪些診斷? 發熱伴有皮疹是兒科的常見病,在臨床上有的出疹病情較緩,寶寶的精神狀態依舊很好,而有的寶寶起病很急,病情很重。門診也經常遇到家長指著寶寶身上形態各異的皮疹來問,是「風疹」嗎?「麻疹」嗎?「手足口」嗎?
  • 出皰疹、發高燒 快帶娃排查手足口病
    原標題:出皰疹、發高燒 快帶娃排查手足口病   冬季氣候寒冷乾燥, 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12月9日,瀋陽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劉芳然介紹說,手足口病可以通過糞便、唾液等傳播,孩子出現皰疹、發燒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防範手足口病。
  • 孩子生後第一次發熱,很大可能是幼兒急疹(出疹子)
    因為病原體的不同(好幾種病毒呢),傳播方式和病毒感染後潛伏期也有所不同,以最常見的人類皰疹病毒6型為例,其最可能的傳播方式是孩子受到密切接觸者的分泌物中排出的病毒所感染,但密切接觸者可以是無症狀的大人(比如父母,爺爺奶奶),而腸道病毒感染引發的出疹子,則多少病從口入的糞口傳播。
  • 發燒出疹子一定是幼兒急疹嗎?這幾種病易被誤診為感冒!
    幼兒急疹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絕大多數寶寶在嬰幼兒期都會得,它有一個特點:熱退疹出,不過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出疹子並不是幼兒急疹所特有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還有哪些疾病會讓孩子在發燒後出疹子。1、幼兒急疹幼兒急疹屬於呼吸道急性發熱發疹性疾病,十分常見,好發於2歲以下的孩子,其中又以6~12個月的嬰兒最為常見。
  •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怎麼區分?6類疾病容易混淆,父母先掃盲
    兒童身上出現一些疑似手足口病的皮疹,很多父母和手忙腳亂、提心弔膽,心疼不已,有時,這些症狀,並不一定就代表寶寶患的是手足口病,因為,有一些疾病和手足口病有著相似的症狀,在鑑別上容易出現混淆,下面,可馨育兒說筆者帶你去了解下。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怎麼區分?
  • 病毒界的慢性子:人類皰疹病毒-6感染引起的幼兒急疹
    病毒界的慢性子:人類皰疹病毒-6感染引起的幼兒急疹 2020-01-12 15: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珍藏版:寶寶最常見的皮疹的圖片和護理方法
    皮疹剛開始表現為皮膚上的紅點,1-2天內會發展成為充滿液體的小水泡,水皰周圍有紅暈,3-5天後,水皰會幹涸,逐漸癒合,不留痕跡。寶寶常常有癢感,而且,在孩子身上可以看到各種階段的水痘皮疹,包括紅點,新鮮的水皰、乾涸的水皰。頭皮和生殖器部位的水痘是最疼的。媽媽護理寶寶時,注意不要讓寶寶把局部水皰抓破,以防繼發感染。水痘是一種傳染病,病程約2周,所以請帶寶寶及時就醫。
  • 辨別手足口病皮疹:記好3個四
    提到傳染病,很多家長對於手足口病感覺恐慌,陝西省人民醫院兒科王傑民主任醫師一開場就給家長們吃了定心丸:手足口病不是罕見病,它其實像普通感冒一樣,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病,認識了它就知道並不可怕,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10歲以下兒童好發  從醫學角度上,王主任詳解了手足口病。
  • 娃娃發熱才退又出皮疹
    家長最害怕的莫過於娃娃發燒,尤其是遇到娃娃發燒之後身上到處紅通通地出皮疹,許多家長會嚇慌了手腳。別慌,娃娃熱退疹出大多是碰上了一隻虛張聲勢的紙老虎——幼兒急疹。今天,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湯春輝主任醫師來為大家講講:為什麼很多娃娃都會得幼兒急疹?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 異型淋巴與幼兒急疹的一次「美麗邂逅」
    臨床診斷  西醫診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修正診斷:幼兒急疹  補充診斷:中性粒細胞缺乏症  最終診斷:1.幼兒急疹 2.中性粒細胞缺乏症  各種檢查記錄  2020-12-24患兒入院檢查結果如下:
  • 嬰兒急疹幾天能全退完 嬰兒急疹能洗澡麼
    嬰兒急疹幾天能全退完幼兒急疹是一種發生於1歲至2歲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它的症狀主要以皮疹和發熱為主。當寶寶發生幼兒急疹時,家長們都會特別關鍵,其實不用擔心,幼兒急疹是可以自愈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幼兒急疹一般幾天才能消退。
  • 寶寶第一次突發高燒多是幼兒急疹,90%的媽媽都不知道
    如果又是碰上了來勢洶洶的「幼兒急疹」,那更是讓爸爸媽媽著急。其實,要是你了解了它,你就會知道,它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可怕,只是愛虛張聲勢罷了,實際上只是一隻「紙老虎」。什麼是幼兒急疹?幼兒急疹又稱嬰兒玫瑰疹、奶麻或第六病,好發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特別常見於特別常見於6-12個月的健康嬰兒。
  • 八大症狀教你判斷寶寶是否得了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一歲以內的孩子最易患的一種疾病,又叫玫瑰疹、燒疹,中醫稱為奶疹、假疹,民間稱臊疹子,古中醫書稱″奶麻、"假麻」,是由皰疹病毒感染所致。中醫認為,本病多由外感風熱溼邪,鬱於肌膚,與氣血博結,主要病變在肺脾。正邪相爭,熱鬱肺胃,正氣抗邪而發熱。
  • 親身經歷「幼兒急疹」——寶寶的第一場高燒,新手爸媽都該知道
    在整個急疹期間,寶寶精神良好,玩的也正常,就是輔食吃的比平時少,基本都靠母乳,初為父母,總算是挺過了寶寶的第一場生病,忍不住想要來和新手媽媽們分享一下,讓人膽戰心驚的「幼兒急疹」。熱退疹出,才放下心來什麼是「幼兒急疹」「幼兒急疹」通常是由人類皰疹病毒6型引起的,多見於2歲之內的寶寶,表現症狀就是反覆高燒3天左右,高燒自然退去,全身出玫瑰色紅疹,紅疹按壓褪色,兩到三天左右紅疹退去,急疹自然康復
  • 寶寶發燒,可能是幼兒急疹!這些方法快速判斷,淡定應對
    但是半歲以後,帶來的免疫力用完了,自身的免疫力又沒有形成,這個時候就很容易生病發燒,首當其衝的很大可能就是幼兒急疹了。一年四季都有發病可能,常見於出生6個月至一歲以內的寶寶,一般患過一次之後將終身免疫。寶寶發高燒,到底是病毒感冒引起的,還是幼兒急疹?把幼兒急疹當成毒感冒來治,是很多經歷過寶寶急疹的媽媽犯過的錯誤。一、什麼是幼兒急疹?
  • 寶寶高燒不退,警惕幼兒急疹!兒科醫生教你5招,輕鬆應對!
    寶寶很可能是患有急疹了,這種疾病在幼兒中最為常見,大多發生在6-18個月的寶寶,2周歲以後就很少見了。幼兒急疹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進行傳播,春天是疾病的多發季節,寶寶感染後通常情況下需要2周左右才可以出現症狀。然後就是高燒不退,等到疹子全部都出來了,才能夠痊癒,一般會持續3-4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