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體育消息,世界首臺人工智慧機器人發球機近日在位於上海的中國桌球學院研製成功。
據了解,這臺人工智慧發球機器人經過六年實驗最終完成研發,其有兩條機械臂,可以將教練的訓練計劃輸入程序並執行訓練。這款機器人一定程度上可幫助桌球運動員完成日常訓練任務。
位於上海體育學院內的中國桌球學院3樓,這個暑假一如既往的熱鬧。偌大的訓練場地上,幾十位桌球少年班的學員在教練們的悉心指導下,揮汗如雨。只不過,最近這段時間,每張桌球臺前,都多了一位新教練——機器人「龐教練」。
「龐教練」的全名,叫「龐伯特」多球訓練機器人。他的發球睿智靈巧,短球夠短,長球夠快;落點精準,線路隨意;高吊低搓,擦邊擦網。通過一個小小的液晶屏設定好不同的訓練方案,「龐教練」就可以輕鬆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桌球技能學習、健身鍛鍊甚至專業訓練的需要。
桌球高手的「五要素」,「龐教練」都齊了
楊浦區世界小學5年級學生施懿洪和他的小夥伴們,每天都要接無數個「龐教練」的刁鑽發球。面前的「龐教練」有兩個胳膊,一個胳膊用於拋球,一個胳膊用於擊打。其擬人化的擊打方式,能夠激發出更多的選手和機器人互動的興趣,如同貼身的桌球智能教練。
以前傳統的桌球發球機,球都是從一個口子裡機械地「射」出來,幾乎沒啥旋轉。但「龐教練」有臉、有手、有眼,還有球拍。他發的球速度快、旋轉多,所以訓練時,隊員們會像打比賽一樣格外留心「龐教練」的發球動作。
「龐教練」的優勢在於多球訓練,而對於桌球訓練而言,不管是剛入門的「菜鳥」、有一定水平的專業選手乃至國家隊隊員、世界冠軍,多球訓練都是一個繞不開的重要環節。有了「龐教練」之後,普通教練就能從發球的任務中「解放」出來,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對訓練者步伐、動作的觀察之中。
當然,「龐教練」的觀察能力也非常敏銳。球檯兩側兩臺分布式雙目視覺系統,是他的「鷹眼「,——通過軌跡和動作分析,「龐伯特」能及時捕捉桌球及運動員的運動軌跡。輔以海量的人工智慧算法,就能在訓練中能及時調整技戰術策略,始終保持最佳水平。
「桌球運動有五要素:速度、力量、旋轉、弧線和落點。這五個要素,現在的『龐伯特』都能做得到。當然,他最大的優勢,是持久力強,再厲害的教練打久了都會累,但插上電的『龐伯特』永不疲憊。」上海體育學院副院長、中國桌球學院院長、前世界冠軍施之皓這樣評價「龐教練」。
不僅要培養世界冠軍,還要走近千家萬戶
如此厲害的「龐教練」究竟從哪裡來?
原來,早在2015年,中國桌球學院就聯合以智慧機器人見長的中科新松有限公司開始了對桌球機器人的研發。「之前,有一段德國桌球名將波爾和一臺名為庫卡的桌球機器人的對戰視頻在桌球界流傳。其實這只是一段廣告宣傳片,但當時我們就在想,能不能真正造出這樣一臺機器人。」中科新松有限公司副總裁許楠表示。
2017年,第一代對打機器人亮相工博會。2018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第二代對打機器人誕生。當時,乒壇女王鄧亞萍還與之交過手。今年,實用性更強的第三代「龐伯特」多球訓練機器人正式面世。最近,龐伯特智能桌球訓練娛樂系統還入選了今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最高榮譽——2020 SAIL 獎TOP 30項目。作為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最高獎項,SAIL獎(Super AI Leader,卓越人工智慧引領者)堅持「追求卓越、引領未來」的理念,評選和運營秉持「高端化、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智能化」原則,從全球範圍發掘在人工智慧領域中具有高度認可和美譽、並具有提升人類福祉意義的項目。
據中國桌球學院副院長任傑介紹,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龐伯特」多球訓練機器人被展示在了顯著位置:「今年大會的主題是AI+教育。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龐伯特」多球訓練機器人恰恰就能彌補體育教育的不足。我們學院已將桌球機器人研發作為學科建設的一個突破口,相信今後可以帶動體育人工智慧的全面發展,為學校推進產教融合發展做出積極探索。」
在桌球界,中國長期處於世界頂尖位置。如今,依託上海體育學院的高水平大學建設,則更有利於推動桌球機器人的深度研發。「龐伯特」的誕生,就是學校積極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的新時代辦學中一項生動實踐。未來,通過「龐教練」培養出世界一流的桌球選手,或許已不是夢。
除了讓「龐伯特」積極融入專業的桌球訓練領域,在開發者看來,如何讓「龐伯特」在為今後走近千家萬戶,是他們正在思考的。「不久的將來,『龐伯特』很可能會走進社區,走進學校,乃至走進普通家庭,陪著廣大桌球愛好者一起訓練,一起遊戲,一同體驗體育運動的樂趣。」許楠說。
(中國科技網、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