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名著《貓城記》顛覆眾生 音樂劇舞臺改朝換代

2021-03-01 巨龍世紀演藝

 中國電影事業蓬勃發展的勢頭越來越好,觀眾們的熱情和票房的一再攀升更是為中國的影業錦上添花。然而傳統的舞臺藝術似乎還擺脫不了不景氣的局面,不過,一臺即將在保利劇院上演的音樂劇《貓城記》也許會改變這一局面,在給觀眾們奉上一臺視覺盛宴的同時,也為中國的舞臺劇市場注入一股新生的氣息。

       一提到音樂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陽春白雪、高雅、晦澀難懂等散發著距離感的詞彙。國內大部分的音樂劇仍在沿著上世紀70年代美國百老匯裡劇作的路子在走,觀眾們眼裡看著戲,心裡揣著對高雅藝術的敬意。也正是源於這樣的敬意,人們內心深處對這種舞臺藝術也有了一種疏離感。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爆米花電影,卻從來沒有出現過爆米花音樂劇,因為音樂劇這個名詞本身就代表著它的高度和品質。但是,《貓城記》打破了這種疏離感,將爆米花甚至是巧克力灑向了觀眾。


△是不是看著熱血澎湃?

      接著帶你領略更勁爆的

     該劇的出品人劉忠魁先生是國內舞臺演出行業的大咖級人物,他推出的由劉曉慶主演的《風華絕代》、《武則天》,都創下了連演200場停不下來的奇蹟。對於國內的音樂劇市場,劉忠魁一針見血的說:中國的音樂劇已經到了不改良就完蛋的境地了。很多作品推出來不好看,太洋化了,觀眾不喜歡,票房也很差,沒有市場。《貓城記》就是要打破這個局面。通俗地說,《貓城記》是一部接地氣、好玩、好看、搞笑、時尚的音樂劇,它完全顛覆了人們腦海中對音樂劇的既有認知,它的出現將拉開中國音樂劇舞臺改朝換代的大幕。那麼《貓城記》與以往大家看到的音樂劇到底哪裡不一樣,又會給我們怎樣的驚喜呢?

     《貓城記》的作者老舍先生本身就是個語言大師,他的作品詼諧幽默。因此,音樂劇《貓城記》滿篇幽默,導演李欣磬在臺詞方面大量運用相聲語彙,全場包袱不斷,讓觀眾笑到抽搐。

      跨界奇才裘繼戎在《貓城記》中將上演星際爭霸,從京劇跨界到音樂劇,裘繼戎在中國堪稱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夠膽,夠新,夠厲!從好萊塢特邀的舞蹈編導友野新引進了美國最流行的「科幻舞」,要在《貓城記》中一鳴驚人。劇中運用了各種新科技、新手段,打造出時尚、炫酷、奇幻的視覺效果,令觀眾好像身臨其境在貓星球上,身邊的喵星人還時不時地與大家互動玩耍,觀眾們再也不是到劇場來吃瓜的了。

      李欣磬導演出身藝術世家,她將傳統與創新融合一體,矛盾與對立,對立與統一,承接的天衣無縫。她的創意思維會讓觀眾隨著她的意識而被牽動, 當代藝術就需要這樣的人去引領一個新方向,開創一個歷史先河。李欣磬表示,《貓城記》會賦予中國的音樂劇不一樣的生命,讓我們一起期待不一樣的《貓城記》!


     作為開創中國式原創音樂劇的先鋒者,總導演李欣磬此次指導《貓城記》,在忠於老舍先生原著的基礎上,大膽嘗試創新機制,引入多元素的跨界融合,全新的製作理念打造耳目一新的觀劇體驗。

    國學繼承人跨界、京劇傳承者跨界、藝術策展人跨界、雕塑藝術家跨界……強強聯合,從地球跨界到貓星。與此同時,多技能、多工種的高能互懟也成為《貓城記》的亮點:國際最新風靡的舞蹈與傳統國粹表演藝術的對拼、最新視覺科技與奇幻炫目的舞美設計的PK、主創團隊藝術傳承的共性與獨特的個人魅力的碰撞等等,無一不使《貓城記》更添神秘感、更具觀賞性。音樂、舞蹈、VR、跨界等多種元素在舞臺上的結合令人耳目一新,必將受到追逐時尚的年輕朋友的追捧和喜愛。現在,這部充滿外星球迷幻氣息的中國式原創音樂劇《貓城記》已經開啟搶票模式,2017年1月24日,喵星人在保利劇院帶你玩!


     2017年1月17日-22日,巨龍北京戲劇周——劉曉慶從藝四十周年演出,將在保利劇院拉開大幕,劉曉慶也將在一周內分飾兩角,演繹《風華絕代》、《武則天》兩臺大戲!如今,去掉了大熒幕的阻隔,真真實實站在話劇舞臺,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劉曉慶,用一場一場認真地表演詮釋著她的藝術人更為每位國人傳遞劉曉慶式的正能量精神!

  請朋友們隨時關注話劇《武則天》和《風華絕代》的最新消息

相關焦點

  • 貓言貓語貓世界 ―― 讀《貓城記》
    老胡同兒,茶館兒,大姑娘小媳婦兒,曲藝雜耍兒,臭豆汁兒,驢打滾兒,街上走駱駝……被這些記憶中的關鍵詞拉上水面的,是七八十年前的老北京城,以及老舍先生的作品。北京爺們兒能侃,說起話來滴溜溜轉。老舍先生又不同於另一位北京味兒的作家王朔,沒那麼多痞子氣,更沒那麼多混不吝(當然作為義人、俠之大者的王朔另當別論,打住!)。老舍先生作品的語言脫胎於北京話,但很明顯被高度提煉過、淬鍊過。
  • 老舍的一本名著,結尾被翻譯擅改後暢銷美國,老舍說:文筆不錯
    正巧此時,老舍的名著《駱駝祥子》,被譯成《黃包車夫》在美出版,掀起了閱讀狂潮,榮獲1945年全美最暢銷的小說之一。順理成章的,1946年,美國正式邀請老舍赴美訪問,並以非常高的規格接待了他。老舍和曹禺一同赴美到美國後,老舍做了好多場演講,場場爆滿,但多數人並不是對中國文學感興趣,單純就是為看看,能寫出暢銷美國作品的中國作家,長什麼模樣。
  • 老舍經典語句——經典文學知識
    老舍原名舒慶春,生於北京,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讓我們來感受一下他所給我們帶來的文學魅力吧。
  • 新年廣州舞臺劇演出有分量 先定一個小目標,「解鎖」一部名著
    2017年廣州大劇院的舞臺上,名著改編舞臺劇可謂源源不斷:從四度登陸廣州的《金鎖記》到被認為是最佳改編版本的陝西人藝版《白鹿原》,再到將由全男班演出的老舍名小說《二馬》,當然,最重要的是,去年到今年橫掃各大國際獎項、拿獎拿到手軟的「影后收割機」伊莎貝爾·於佩爾也將攜杜拉斯名作登陸廣州舞臺,觀眾將有幸近距離膜拜影后的神級演技以及詮釋名著的真知灼見。
  • 老舍名著改編話劇《牛天賜》開票,郭麒麟、閻鶴祥主演
    12月16日至20日,根據老舍名著改編的話劇《牛天賜》,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上演。昨天剛一開票,郭麒麟、閻鶴祥主演的場次門票就立刻被搶購一空。近一年來活躍在各大綜藝、電視劇中的郭麒麟,將再次站上戲劇舞臺,成為牛天賜。去年他的舞臺首秀頗受肯定,被稱為「颱風清新又穩健,表演質樸又老道,人偶合一,張弛有度,堪稱最佳舞臺新人」。這一次,郭麒麟的老搭檔閻鶴祥也將繼續以「門墩兒」的角色陪伴牛天賜成長,一起完成3場演出。
  • 這次請來「老舍專業戶」方旭和郭麒麟!!
    天橋盛世集團自成立以來,就積極開展話劇、音樂劇、兒童劇等多種形式的原創劇目的製作與投資,陸續出品了話劇《北京法源寺》、話劇《老舍趕集》、劇戲音樂劇《楊月樓》、兒童劇《石中劍傳說》、京話劇《網子》、《緙絲箭衣》、《角兒》、等劇目,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 開票預告 | 紀念老舍先生誕辰120周年 方旭戲劇作品《牛天賜》
    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集編、導、演於一身的全能型藝人,在四合院長大的老北京,深愛著北京文化,致力於改編老舍先生作品多年。他是話劇舞臺上活躍的文藝大叔,熱愛劇裡性格各異的人物扮演,他說「我熱愛舞臺,熱愛北京,我願意為了這份熱愛而堅守!」代表作品:獨角戲《我這一輩子》;話劇《老李對愛的幻想》《貓城記》《二馬》《老舍趕集》等。主演作品:話劇《老舍五則》《北京法源寺》《收信快樂》《陪我看電視》等。
  • 8折開票丨大麥9.1 豆瓣8.5,這部話劇「可是摸到老舍先生的魂兒了 」!
    一個北平少年從嬰兒長大成人老舍筆下的他反映了一個時代直到今天少年依舊鮮活他的世界仍然精彩耐人尋味2019年末根據老舍先生筆下這位少年的故事改編的話劇《牛天賜》首次亮相首演5場開票1934年,老舍先生在山東濟南執教的間隙寫下了這部長篇小說,用幽默細膩的筆觸,將一個孩子成長中的喜怒哀樂悉數展露;同時,也以一個孩子的視角,重新觀察和審視成人的世界。能夠將《牛天賜傳》改編並搬上舞臺是老舍先生之女舒濟多年的心願,但因為題材的特殊性,一直未能成功。
  • 名著名團名導明星,988重磅慶生陣容即將空降西安!
    ,也是老舍先生自認為「從事寫作以來最長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書」,文學界將其評為 「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是值得每一代中國人閱讀的文學經典。名團演繹名著,註定與眾不同。被譽為「國內最富才情的女導演」,田沁鑫不僅創作了諸如《青蛇》、《北京法源寺》、《生死場》這樣全國知名的作品,在京劇、音樂劇等多個領域也有著上佳作品,有人稱她為「經典作品的翻譯器」。
  • 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書法作品真跡欣賞,湛結遒勁,珠圓玉潤
    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書法作品真跡欣賞:書者介紹:老舍 :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本名舒慶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正紅旗人,本名舒慶春,生於北京,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 老舍先生的這部作品居然也被搬上了舞臺!這絕對是不帶娃也要看的好劇
    作為一位忠實讀者小愛之所以喜歡愛戴老舍先生不僅是因為他的京腔京味也是因為他身處中國最黑暗的那幾年筆觸中永遠存著一份剛強他對救國勇士總是由衷讚美諷刺起奸佞小人也從來不惜筆墨大寶上小學之後小愛也經常帶娃一起讀讀老舍看看老舍先生作品改編的劇
  • 老舍獲得了196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嗎?為什麼沒有他的名字?
    老舍是在坊間流傳最多的一位作家,據說在1968年的時候,諾貝爾文學獎本身是應該要頒發給老舍的,可是那個時候,老舍已經去世將近兩年的時間了,大家都知道,老舍是在1966年的時候投湖自殺的,而諾貝爾文學獎一直都有一個規定,他從來不會頒發給已經過世的作家,於是在1968年的時候,諾貝爾文學獎只能頒發給了日本的作家川端康成。但是對於這件事情,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想?
  • 2020年第四屆老舍戲劇節重回溫暖的秋天
    第四屆老舍戲劇節將從持續到底,他將通過兩次大板塊演出和「戲劇茶館」文化活動,帶來十多部國內外戲劇名著,以及內容和形式多樣的各種戲劇主題活動。是中國傑出劇作家曹禺誕辰110周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以「呼喚戲劇文學精神」為宗旨,在劇作家和劇作家的支持下,歷經九年重回老舍戲劇節的舞臺。著名表演藝術家藍天野和仁義老中青演員組成「四世同堂」超級陣容,紀念弘揚劇作家的文學精神和劇本背後的力量。
  • 老舍先生經典改編,話劇《我的理想生活》首演在即
    話劇《我的理想生活》作為第四屆老舍戲劇節首演劇目,將於12月29日首演,當代視聽語彙解讀老舍原作精巧文本,九位青年演員演繹百態世間,娓娓道來老舍先生的人生智慧。
  • 老舍使我們哭,使我們笑,但從不譴責誰,也絕不庇護誰
    雖說,馮唐贊的是老舍的作品《牛天賜傳》,但老舍的天性本真,待人接物大方可愛也是重要原因。老舍打小窮,成人後生活也清貧。自己抽廉價的紙菸,但每逢朋友來家,老舍都主動都提議出去吃飯館,點上美酒和好菜。樓適夷在《憶老舍》中寫道,老舍每次等飯局結束,都會掏出錢包搶著付錢,並且闊氣地放下話:「不許同我爭,到底我比你們還富裕一點呀!」
  • 老舍:一位文學巨擘,用筆為中華民族繪出了一部精神畫卷
    《二馬》話劇劇照後者則以西方大都會作為「老民族裡的老分子」的活動舞臺。1932年創作的長篇小說《貓城記》,描寫「我」乘飛機登上火星,進入象徵近現代中國的貓城。以貓人暴露出被吳敬梓到魯迅這一系列作家所鞭撻過的『國民性』上所有的那些弱點。老舍說:「貓人的糟糕是無可否認的,我之揭露他們的壞處,原是出於愛他們也是無可否認的」。
  • 老舍的創作與基督教(附電影《離婚》)
    由於老捨出生於滿族家庭,父親是死於與入侵的八國聯軍戰鬥中的,這使老舍對以自由、和平為偽裝的帝國主義深為憤恨,因而在其創作中對外國傳教士的虛偽性格作了十分深刻的揭露,對倚仗洋人的宗教勢力而圖謀私利的中國教徒作了有力的抨擊。從這一方面看,老舍的創作與蕭乾甚為相似,然而老舍在其創作中對理想人格的塑造與推崇,又是蕭乾筆下難以見到的。
  • 紀念老舍17︱老舍為啥翻譯《金瓶梅》?
    老舍一生寫出了很多著名的作品。這些作品幽默風趣,人們都喜歡讀。就像喜歡老舍的作品一樣,人們也都喜歡老舍。喜歡老舍,不僅是因為他的作品可以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和人生的啟迪,更是因為老捨身上散發出來的人格魅力,使人們都願意接近他,與他做朋友。老舍一生筆耕不輟,寫下了很多不朽的佳作,也交下了很多知心的朋友。
  • 法國音樂劇——浪漫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