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全村福丨承德市隆化縣七道溝村:「產業+就業」助推高質量脫貧

2020-12-27 長城網

  村民富了、公路通了、環境靚了、心情美了,七道溝村脫貧攻堅工作效果明顯,村級治理水平明顯提升。

七道溝村村民合影。

七道溝村全貌。

貧困戶靠養豬致富。

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幹部為村莊發展點讚

  七道溝村位於隆化縣太平莊鄉東南部,距鄉政府5公裡。全村土地面積27平方公裡,其中耕地2080畝,林地32458畝,退耕還林925畝。下轄8個自然村民組,共315戶839人。七道溝村地處偏遠,居住分散,土地貧瘠,產業規模小,年輕人多以外出打工為主,村民自主創業能力不強。2017年七道溝村被確定為深度貧困村。2019年底,整村脫貧出列。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河北省分行、省地礦局第四地質大隊聯合派駐七道溝村工作隊到村後,積極開展幫扶工作。在產業扶貧方面,大力發展大榛子產業園、村級光伏電站、西瓜種植等產業,通過土地流轉和產業務工等形式,帶動78戶貧困戶穩定增收;發揮金融槓桿作用,支持16戶村民自主發展養牛、養羊、養雞等產業。

  在就業扶貧方面,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培訓,有序引導村民外出務工就業。優先聘用符合條件的23名貧困人員為護林員,通過設置扶貧專崗、保潔員、河湖管理員等公益崗位,為12名貧困人員解決了就業問題。

  在社會保障兜底方面,按照應保盡保的要求,為34戶55人落實了低保政策,為13名貧困人員落實了特困供養政策;所有貧困家庭的學生,均相應地享受到了「兩免一補」「三免一助」等教育扶貧政策;所有建檔立卡人員均享受到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的全額資助,落實了「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服務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全村實現住房安全全覆蓋、飲水安全有保障。

    孫志歧:日子越過越紅火

孫志歧(左一)和家人。

  我叫孫志歧,一直和妻子在外打零工,日子勉強過得去,但是因為兩個孩子都在上學,生活壓力很大。後來聽說政府出臺了「政銀企戶保」的金融扶持政策,鼓勵貧困戶發展產業,於是我試著借了10萬元扶貧貸款,購買了10頭乳牛和4個牛犢,沒想到收入翻了番,日子越過越紅火。

張佔成:好政策讓我渡難關

  張佔成(左一)和家人。

  我叫張佔成,今年54歲,一直和老伴在家務農。隨著年齡的增長,兒子要結婚、要蓋房,哪兒都需要錢,家裡的經濟情況越來越緊張。妻子因為長期勞作,膝蓋骨質增生嚴重需要手術,更讓我們的生活雪上加霜。

  後來,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我了解了有關政策,決定靠自己的雙手改變現狀,於是買了兩頭母豬,又借了5萬元扶貧貸款買了10頭育肥豬,讓老伴搞養殖,我租種50多畝地填補家用。現在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感謝黨和國家這麼好的政策!


  村民在活動廣場上打桌球。

村民在活動廣場上打籃球。

       資料提供: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河北省分行、省地礦局第四地質大隊聯合派駐七道溝村工作隊

       攝像:蔣向陽 戴斌 靳玉民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全村福丨承德市豐寧頭道溝村:產業全面覆蓋 拓展幫扶路徑
    「尊重地域特點、拓展幫扶路徑、打造旅遊脫貧、全面帶動致富」,圍繞這一脫貧思路,駐村工作隊著力推進「四個重點項目」,將脫貧攻堅工作落到實處。頭道溝村全村福。  頭道溝村曾為國家級貧困村,地處海拔1600米的豐寧壩上地區,村民以傳統畜牧養殖和種植為主,完全靠天吃飯。  「脫貧要有成效,產業支撐是關鍵」,河北省自然資源廳駐村工作隊深入研究產業扶持政策,立足本村實際,確定了「尊重地域特點、拓展幫扶路徑、打造旅遊脫貧、全面帶動致富」的脫貧思路,推進「四個重點項目」建設,將脫貧工作落到實處。
  • 「塞宴御品」農產品公用品牌發布助推 隆化縣農村電商發展
    河北省商務廳市場體系建設處處長李萬英,河北省商務廳市場體系建設處副處長戴英,承德市商務局局長高俊虎,承德市商務局副局長孫永閣,隆化縣縣委書記陸文龍,縣政協主席劉殿民,縣政法委書記李劍,縣人大副主任李華,縣政府副縣長黃智冬鴻兆商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趙志泉,北京恩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瑩,各政府部門的負責人,各鄉鎮長,鄉鎮主管領導,農村電商服務站站長,企業代表等出席了本次活動。
  • 【助力脫貧攻堅】五道溝村:讓資源活起來 讓村民富起來
    今年,在克服疫情影響等不利因素的情況下,坐落於武川縣大青山溝底的五道溝村,全村旅遊收入仍然實現70萬元以上。來五道溝村遊玩的遊客很難想像,如今村容整潔、鄉風文明、全村洋溢著積極生活氣息的五道溝村,在幾年前還是一個貧困村。
  • 我們的全村福丨承德圍場海字村:產業發展 助力脫貧致富
    曾經,海字村基礎設施落後,經濟結構單一,村裡謀發展,既缺乏工業基礎,也沒有信息渠道。如今,通過產業「造血生肌」,貧困人口全部高質量脫貧,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在小康路上正闊步前行。海字村村民合影。海字村的光伏產業和溫室大棚。 海字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 海字村鳥瞰。 海字村位於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南部25公裡處,三面環山一面環水,全村933戶2320人。
  • 我們的全村福丨保定市淶源縣湯子嶺村:夯實黨建基礎 奏響產業就業...
    從過去的交通不便、資源匱乏、垃圾遍地、靠天吃飯,到如今人居環境換新顏,這些年湯子嶺村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多舉措提高產業效益、促進村民就業增收,在大山深處奏響了一曲嘹亮的「致富曲」。湯子嶺村民合影。 航拍湯子嶺村全貌。 湯子嶺村新貌。
  • 我們的全村福丨承德豐寧葦子溝村:「非遺+扶貧」 鋪就致富坦途
    建「非遺扶貧布糊畫就業工坊」,引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絹人」項目,成立文化企業……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駐村工作隊把傳統工藝傳承保護與村民脫貧致富有機結合,探索出「非遺+扶貧」的文化扶貧新模式。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圍場蓋子溝村:黨建引領、綠色發展,打造...
    發展綠色農產品種植業、培育文明鄉風、繁榮生態文化……近年來,蓋子溝村大力推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 西峽縣西坪鎮:全域黨建助力後塘溝村脫貧出實效
    央廣網河南分網7月16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周丹丹)後塘溝村位於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西坪鎮東南部,村部距鎮政府18公裡,是省級貧困村。近年來,後塘溝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關於脫貧攻堅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加強黨的領導,提升政治站位,錘鍊過硬作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統籌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村兩委和全體脫貧攻堅力量,結合村情戶情,紮實開展脫貧攻堅,群眾生產生活面貌發生了巨變,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7戶137人中,已有37戶118人實現脫貧,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 【脫貧攻堅】蘑菇產業助推脫貧攻堅
    2016年訥河市經考察引進赤松茸產業,並成立產業辦公室專題推進,保證赤松茸產業健康發展。2018年,興旺鄂溫克族鄉永久村率先成立訥河市利民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在齊齊哈爾市勞模、村黨支部書記梁魁梧的帶領下,11戶農民入股投資22萬元,種起了100畝大球蓋菇。梁魁梧為打開銷路帶領社員不辭辛苦去北上廣開闢銷售市場,年底純利潤五十萬元。
  • 國網永州供電公司發展產業架起山溝溝的脫貧路
    300畝的大豆加工和種植科普園區,2021年將建成投產,屆時至少可為本村增加300個就業崗位。全面產出後能收穫油茶3000多斤,年收入實現翻番達到18萬元,可帶動村裡30多戶貧困戶就業,每人月均工資在2500元以上。強志心換心,土變金。「三水村必須按照要求如期脫貧,群眾不脫貧,我就不離村。」初來乍到,鄭澤民就代表工作隊在全村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立下軍令狀。
  • 我們的全村福丨承德圍場寶元昌村: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助力精準脫貧
    興產業、富百姓,在河北省科學院駐村工作隊的大力幫扶下,寶元昌村的村民搬進了新房子,實現了豐產豐收,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寶元昌村村民合影。 新建的搬遷新區。新建的村幼兒園。 寶元昌村位於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東北部,距縣城約75公裡。全村以胡蘿蔔、馬鈴薯為主導產業,2016年全村共有貧困戶178戶489人。河北省科學院駐村工作隊通過抓產業突破,抓組織建設,抓基礎建設,抓政策宣傳,抓活動載體等途徑,推動寶元昌村各項事業發展。
  • 豐寧葦子溝村:蹚出脫貧路 打開致富門
    原標題:豐寧葦子溝村:蹚出脫貧路 打開致富門6月的壩上綠意蔥蘢,位於接壩地區的豐寧滿族自治縣土城鎮葦子溝村更顯得生機勃勃:一排排紅牆紅瓦的小葦子溝新村鑲嵌在綠色原野中,村民徹底告別了泥土房,笑意盈盈;西瓜大棚內,瓜秧已經竄到兩尺來長,布滿花苞;非遺「北京絹人」項目工廠內,村裡的婦女用精巧的雙手創造著美好生活……短短幾年內,葦子溝村民和「無基礎無產業無信心
  • 脫下軍裝到法院 繼續打贏脫貧攻堅戰 ——承德中院駐豐寧柳條溝村...
    2001年9月入伍,曾任空軍某部助理工程師(技術副團),2018年12月轉業至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機關黨委工作,2019年5月任市法院駐豐寧縣土城鎮柳條溝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張守林同志始終保持著軍人的優秀本色,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服役期間,先後參加多次大型演習演練任務,被所在部隊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基層幹部。
  • ...夯基石 敢做脫貧攻堅的引路人——南陽市西峽縣西坪鎮後塘溝村...
    央廣網河南分網7月14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李淑潔)南陽市西峽縣西坪鎮位於豫鄂陝三省交匯處,素有豫西南「門戶」之稱,後塘溝村作為一個省級深度貧困村距離西坪鎮政府18公裡,十裡九山難見田,谷深坡陡行路難是對溝塘溝村的真實寫照,全村9個村民小組207戶683人,村裡常住人口不足
  • 河北廟子溝村:家有業 心有光 卯足勁兒奔小康
    廟子溝村隸屬承德圍場縣姜家店鄉,位於河北省最北部,全村下轄14個自然村,人口623戶1891人,是一個山區深度貧困村,也是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個定點扶貧村之一。承德市演藝集團李偉傑介紹,村裡的文藝愛好者熱場演出,村民精氣神特別足,表演有模有樣,十分熱鬧。「1+2+3」產業模式,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七月的圍場,涼風習習,廟子溝村外大片的金蓮花爭相開放,淡淡的花香,令人心曠神怡。花叢中,大老遠就能看到有一個身影在忙碌著,此人正是姜家店鄉廟子溝村國鑫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利國。
  • 燕山山脈深處小山村的脫貧攻堅戰
    下營子村花海小鎮展示的豐收場景 張桂芹 攝中新網承德9月26日電 (記者 張桂芹)「以前全家以種地為生,土地流轉後在家門口的園區務工,我和老伴打工的工資足夠我們花的。」河北省灤平縣長山峪鎮三道梁村村民朱善芝說。
  • 百名記者進百村|船山區老池鎮福龍村:近2000畝土地在流轉中煥發活力
    近年來,福龍村從改善基礎設施入手,引能人回鄉發展特色產業,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帶領村民增收致富。2019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39戶371人全部脫貧並實現整村退出貧困村序列。在福龍村,一條條特色鮮明的農村公路盤山而建,猶如一條條絲帶與農戶住家、產業園區、公路景觀相映成輝。 2014年前,福龍村沒有一條像樣的出村道路,到處是坑坑窪窪的爛泥路。不少村民住在破舊的泥瓦房裡,全村產業單一、交通閉塞,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 2016年,現為船山區融媒體中心幹部的夏治國受組織委派到老池鎮盤龍村擔任第一書記。
  • 承德豐寧櫻桃溝村第一書記慄偉:鄉村美 產業旺 做精準扶貧「帶路人」
    了解了貧困戶的情況,甚至為他們制定好了脫貧計劃,慄偉的心裡也漸漸明亮了起來。親作為引領 美環境「我們村這條路啊這麼多年一直坑坑窪窪,特別難走,書記來了之後,先把路給我們修了,大傢伙心裡別提多高興了。」提起村裡新修的水泥路,櫻桃溝村民老張滿臉的喜悅。
  • 河北西舊屯村「脫貧圖」: 一張「紅」圖展 未來可期路
    在國網隆化縣供電公司駐村工作隊駐地,有一張十分醒目的「紅」圖。「黃色代表『一般戶』、綠色代表『未脫貧戶』、紅色代表『已脫貧戶』。」河北隆化縣西舊屯村駐村第一書記張立新稱,這張由「綠」變「紅」的圖,是該村脫貧致富的巨大寫照。「一張圖」謀劃百姓致富路空中俯瞰河北隆化縣舊屯鄉西舊屯村,鱗次櫛比的一色紅瓦房與蔥鬱的青山相映成趣。
  • 讓脫貧更有溫度更有質感 漵浦縣高質量推進脫貧攻堅的幾組鏡頭
    讓脫貧更有溫度更有質感——漵浦縣高質量推進脫貧攻堅的幾組鏡頭漵浦瑤茶產業帶動群眾增收。小橫壠鄉羅豐村村民在村裡的扶貧車間就近上班。受惠國家扶貧政策,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門口。(本文圖片均由漵浦縣委宣傳部提供)觀音閣鎮農業種植基地。北鬥溪鎮沙坪村村民發展養殖業脫了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