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承德訊(記者黃雲霞 通訊員韓春明)穀雨時節,沿著光潔的水泥路走進豐寧滿族自治縣櫻桃溝村,剛剛播種完的藜麥基地,在雪白的杏花、粉紅的杜鵑等各色山花的掩映下,煥發出勃勃生機。「今年肯定能有個好收成,百姓的錢袋子又要鼓起來了。」看著眼前的景象,河北省人社廳駐豐寧櫻桃溝村第一書記慄偉情不自禁的說道。
踏門檻幫扶 親民心
「剛來的時候,看著光禿禿的山,破舊的民房,我就知道自己要打的是一場硬仗。」初到櫻桃溝,慄偉看到村裡破敗的景象,暗下決心要讓櫻桃溝村如其名,「舊貌」換「新顏」。
慄偉一直說,不管是鄉村振興還是精準扶貧,最終的落腳點都是村民,不僅要了解家家戶戶的基本情況,還要知道村民真正煩心、操心的事兒是什麼?要幫他們把這些事兒解決好,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心裡,最終帶領全村人脫貧奔小康。
上任第二天,慄偉就開始逐門逐戶走訪、做調研,與村民拉家常,傾聽村民的心裡話。白天村民大多不在家,慄偉就趁午飯、晚飯時間上門了解情況,有時聽說某個貧困戶回來了,便冒著雨雪去「圍堵」,最忙的時候,一天要走十幾裡山路……
慄偉與村民話家常,了解情況。豐寧宣傳部供圖
兩個多月下來,櫻桃溝的每一條路,他都熟悉;每一個貧困戶家住哪、門朝哪開他都清楚;貧困戶家有幾口人、各自什麼情況,他都記在了心裡。看到慄偉挨家挨戶「串門」、沒早沒晚的工作,村民們也對這位書記「另眼相看」,話語中多了份親切,少了些生疏。
「摸好底,跟村民也熟悉起來了,下一步就要開始『真刀真槍』幹起來了。」了解了貧困戶的情況,甚至為他們制定好了脫貧計劃,慄偉的心裡也漸漸明亮了起來。
親作為引領 美環境
「我們村這條路啊這麼多年一直坑坑窪窪,特別難走,書記來了之後,先把路給我們修了,大傢伙心裡別提多高興了。」提起村裡新修的水泥路,櫻桃溝村民老張滿臉的喜悅。
櫻桃溝原有的硬化路已有20多年,年久失修,小街小巷坑窪不平,一到雨雪天道路泥濘不堪,當真是人難走、車難行。要想脫貧致富,修路這一環少不了。慄偉親自上陣主持規劃,多番協調溝通,最終一條覆蓋全村的水泥路修建起來,這條路直接連通111國道,讓櫻桃溝這個大山深處的貧困村變成了豐寧的城郊村。
為進一步改變村裡衰敗的景象,慄偉和工作隊員們從自己的駐地「下手」,自掏腰包購買了歐月、繡球、鐵線蓮和樹莓苗,栽種了黃瓜、西紅柿等果蔬,創建了一個有花有果有菜的綠色世界。在他的帶動下,村裡一半多的農戶家裡都種植了花卉、規劃了庭院,村裡先後種植了絲棉木、複葉槭、蘋果、海棠、山櫻桃等苗木6000餘棵。半年不到,櫻桃溝村的環境改善了,村民的精氣神也提起來了。
慄偉組織修路。豐寧宣傳部供圖
看到村民的改變,慄偉一鼓作氣,組織召開了櫻桃溝村美麗庭院建設動員會暨第一屆花友會成立大會,培訓了30多位花卉種植骨幹,為下步發展鄉村旅遊打下了堅實基礎。
全民化就業 鼓錢袋
環境好了,下一個難關就是全面提升村民的收入。這是慄偉?一直記在心裡的,也是他壓力最大的事兒。
「不僅要脫貧,長效脫貧,我還得帶領村民們致富,這是我來的目的,也是村民們對我的期待。」慄偉說。
櫻桃溝位於燕山山脈第二高峰雲霧山腳下,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土壤貧瘠乾旱,村子裡青壯年勞動力大多選擇外出打工,有條件的也早早搬離了這個小山村,慄偉這位省裡來的第一書記是村民致富的希望。
慄偉與村民在田間勞作。記者 黃雲霞 攝
經過多次外出考察、調研,慄偉把目光瞄向了藜麥。藜麥土壤適應能力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近幾年非常流行,市場需求很大。為了培訓種植技術,慄偉多次邀請省穀子所、外國專家局及外籍專家來村進行技術指導與培訓,編寫了藜麥手冊。為了打造自主品牌,他還組織成立了村集體企業,註冊了產品商標,與內蒙古田也糧行等深度合作加工,按照市場化運營推廣銷售藜麥原糧。
為了將櫻桃溝的藜麥推向全國市場,2019年5月份慄偉帶隊參加了京津冀優質農產品(000061,股吧)展銷會,8月份又受邀參加了第4屆國家藜麥發展高峰論壇,櫻桃溝的藜麥產品得到與會者的一致好評。如今,櫻桃溝的藜麥產品在豐寧賓館、大灘呆呆民宿等進行展示銷售,在縣外已經正式進入涿州、淶水及崇禮服務區,同時開設了淘寶網店進行線上銷售。目前,櫻桃溝的藜麥產業已帶動26戶貧困戶增收12萬元,通過產品銷售已為村集體增收超過20萬元。
要想全民脫貧不返貧,必須多渠道促進就業,為村民提供多元化的增收途徑。了解到村內一些年齡偏大、身體殘疾的村民不願外出務工,慄偉藉助派出單位省人社廳的力量,創新開展人社就業扶貧專崗,在和村兩委、包村幹部和村民代表研究商議後,通過村民代表大會,確定了衛生保潔、河道清理等20個就業專崗,定崗定員,每人每年穩定增收3600元,實現了「安置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僅2018年,慄偉就組織63人參加了保姆、電工、廚師、藜麥種植等培訓,引導40多人實現了就業增收,村民們幹事創業的激情和熱情空前高漲。
「慄書記在我們這待了兩年,櫻桃溝大變樣啊。其實不僅僅村裡變了,慄偉的頭髮也變白了、臉龐也變黑了,但是老百姓(603883,股吧)的錢袋兒鼓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提起這兩年村裡的變化,村民們眼裡有笑意也有對慄偉的心疼。
慄偉成了櫻桃溝村村民的貼心人。豐寧宣傳部供圖
據了解,駐村以來,慄偉先後爭取資金120餘萬,帶領櫻桃溝達到了貧困退出標準。如今的櫻桃溝,坑窪不平的土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山腰上大片的藜麥種植基地成方連片。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駐村兩年來,慄偉始終堅守在駐村一線,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時,慄偉不顧右腿肌肉拉傷未愈,早早從衡水老家趕到了千裡之外的櫻桃溝村,靠前指揮堅守崗位,帶領村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和復工復產工作。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目前,承德疫情防控工作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逐漸恢復。慄偉正以更加堅定的信心和勇氣與當地幹部群眾一道,全力以赴抓好各項駐村幫扶、鄉村振興工作,農家院從滿目蕭條到日漸紅火,村集體收入從零到6位數,貧困戶從118戶到全部脫貧……在慄偉的帶領下,櫻桃溝村正在煥發新的蓬勃生機。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