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享電影之前,請大家先共同回顧一下2001年。2001年是個多事之秋。當年的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強行參拜靖國神社。時間後退到4個多月前,2001年4月4日,中國外交部長唐家璇就日本右翼教科書問題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今天我要與大家分享的正是2001年4月上映的一部國產影片《紫日》——紫色的太陽。這是繼《黃河絕戀》、《紅河谷》之後,馮小寧導演「戰爭與和平」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片子。影片榮獲過第2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大獎。
影片講述的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之際。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 8月9日零時10分,蘇聯百萬大軍向日本關東軍發動全線進攻。東北戰場,大興安嶺,硝煙瀰漫。日軍節節敗退,失敗讓他們絕望,也讓他們瘋狂,他們組成敢死隊背上炸藥包衝向坦克,他們把殺戮手無寸鐵的中國老百姓當作最後的盛宴。
河北農民楊玉福被蘇聯士兵從日本人的槍口下救出。他隨著蘇聯紅軍傷員一起往後方轉移,途中軍車誤入了日軍基地。混戰中,一名蘇聯男兵和女軍醫娜佳,帶著楊玉福僥倖逃進了林區,遇見了與大隊失散的日本少女秋葉子。秋葉子和同伴躲在林中的小木屋,他們試圖服毒自殺,同伴死了,秋葉子卻被及時制止。因為地處日本營區,楊玉福等人讓秋葉子帶路,可是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毒害的秋葉子卻一心要將他們置於死地,帶著他們走進了險境,蘇聯男兵觸發地雷犧牲。
娜佳痛恨秋葉子的行為,讓楊玉福殺了她,忠厚老實的楊玉福雖然懷著殺母之仇卻也不忍心殺害眼前這個年少無知的女孩,於是,為了能從茫茫林區活著走出去,三個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
外面仍然是戰火硝煙。在看不見戰火硝煙的美麗林區裡,中、日、俄三個語言不通,相互對立的角色從被動地互相依靠到主動、真誠地相助與溝通。戰爭的背景使得三人在逃亡的途中一直有著強烈的人性掙扎。他們在茫茫林海中逃亡,日軍的追殺變淡了,但是來自自然的危險是更難逃離的。面對沼澤、猛獸、山火和種種可能突降的災難,仇恨和猜忌在慢慢消失,他們一次又一次相互拯救。
電影的前半部分,三人幾乎是沒有任何交流的,而經歷生死患難之後,三個年輕人漸漸產生了友情,人性的掙扎少了,楊玉福和秋葉子可以用簡單的中文交流,娜佳也能從眼神肢體語言了解對方。戰爭仿佛淡出了世界,只有森林和天空,以及那輪因為硝煙變成紫色的太陽。
他們靠相互幫助最終走出森林,並無意中得到了戰爭已經結束的消息,當他們懷著生活的希望奔向林外時,看到了戰敗的日本人正在自我殘殺。此時的秋葉子,剛剛恢復對生活的巨大渴望,她相信未來是一片光明美好,她叫喊著「戰爭結束了」「可以回家了」,然而同胞的子彈讓他措不及防。滿捧的鮮花撒向天空,可愛的八音盒無助地滾落山野,秋葉子圓睜雙眼中彈倒下。悲憤的楊玉福和娜佳憤怒地衝向殘餘的日軍,為純真的少女秋葉子報仇雪恨……
整部影片幾乎只有三個人,命運被戰爭連在一起的三個人。
楊玉福,有血有義的中國老爺們。他目睹了老母親和同胞被殘忍殺害,他對日本人有著刻骨的仇恨。影片中,他對著秋葉子兩次舉刀,又兩次放下,與日軍的殘暴形成強烈的對比。
娜佳,蘇聯女軍醫。她可愛的兒子,她美麗的家園,被戰火吞噬,被法西斯摧毀,戰爭讓她失去了生命中最寶貴的一切。面對秋葉子,她不由得想到法西斯,但她沒有在仇恨的怒火下殺死一個無辜的日本少女。
秋葉子,日本女孩。她從小就接受大日本帝國的教育,在二戰中她也失去了母親和姐姐;她天性善良,手中的八音盒娃娃,是她對戀人的牽掛,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她懷著一種忠於國家的單純想法,卻最終死在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殘忍的軍國主義情緒中。
影片中,那些因為戰爭而被迫殺人或者被迫自殺的人們,那驚心動魄的戰爭,鋪天蓋地吞沒綠野生機的火海,是多麼地深沉殘酷。這些畫面與那飽含大自然韻致的北國林莽、與秋高氣爽的藍天白雲、與金色的河流、與瑰麗的落日,在影片中交替出現,強大的對比營造出希望和蒼涼的雙重感受。
正如影片所述:太陽本來是人類共同的生命象徵,然而一旦蒙上了戰爭的硝煙,就會改變顏色,降臨災難。惟有驅除戰爭的陰霾,明媚的太陽才會重新帶給世界光明、溫暖與蓬勃的生命。
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為了爭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中國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一半領土被踐踏,930餘座城市被日軍侵略佔領, 3840家工廠被破壞,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以上,間接損失5000億美元。中國所遭受最大的損失,則是人民的生命傷亡。據統計,8年抗戰期間,中國死亡、受傷與失蹤人口,共達4500萬人以上。
1945年9月,對日本軍國主義的審判啟動。三年之後,1948年12月23日凌晨零時35分剛過,日本軍國主義最主要的七個戰犯被宣布死亡。當天的《每日新聞》社論中寫道:「沒有人能夠宣稱,他們是唯一的罪犯,而所有其他的日本人都是反對戰爭的……造成悲劇的責任應該由整個民族來分擔。面對他們的處決,日本人應該嚴肅地思考這一點。」
那麼,身為中國人,我們應當思考些什麼呢?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揚眉吐氣,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對更加美好的明天充滿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但是,大家都知道,這一偉大的中國夢,是隨著另一場夢的破碎產生的。固步自封的封建統治者沉浸在往日的輝煌所造就的夢想之中,沒有等來「萬國來儀」卻等來了亡國滅頂之災。落後就要挨打,生存必須自強,不乏輝煌也不乏苦難、進入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中華民族,可藉以為鑑。
(王硯耘)
電影《紫日》精彩剪輯
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