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在這個世界上,人是不可能脫離別人而獨立存在的。不存在完全的脫離世俗,人的一切活動都是跟世俗有關係的。但是人們可以在世俗中擺正自己的位置。世俗就是一個大染缸,無論你是怎樣的人,都需要適應這個染缸。而《金剛經》則是可以讓你在這世俗中找到內心的寧靜。
我特別喜歡《金剛經》裡面的這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世間的事情,很多都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內心不夠強大,修行的不夠,才導致讓自己煩惱徒增。但是事實上,這些事情根本沒有達到讓你苦惱的程度。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的心而已。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如果不能修行自己的內心,那麼,就無法在這個世俗的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點。既然是世俗,那麼就免不了被無盡的煩惱和憂愁淹沒。信,指的不是迷信,而是對自己內心的認知。《金剛經》可以幫助自己認知你的內心,找到自己的定位點。
世俗的事情是需要經過自己的歷練去適應的。為什麼很多大學畢業生剛開始畢業的時候無法適應社會。就是因為一直生活在相對獨立簡單的環境中。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也會慢慢地適應社會的規則。
世間的很多事都是如夢如幻的,就像是夢幻泡影一樣,隨風消逝。但是你身邊的事情會一直出現,不同的時間節點,出現的事情也是不一樣的。還有一些事情是無法獲得的,就是可望不可及。比如,夢,電,影子等等。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經得起社會的磨練,時代變遷,才能算是適應這個世界。對於無法得到的東西不要執著,對於那些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不要有執念。《金剛經》就是讓人們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內心,修行自己的內心。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也是《金剛經》裡面重要的主題思想。對於那些不可留戀的事物,最好讓自己放下,而怎麼放下,你可以誦讀《金剛經》幫助自己放下。只有這樣,你才不至於在社會中迷失自己,不被煩惱侵蝕。
一切諸法,本性是大無為法
什麼是有為,什麼是無為?如果是問一個涉世不深或者對自我,對手社會認知不多的人,也許就是有所作為的意思吧。但是有為何無為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意思。古代的智者集大智慧給後人留下這些經典的話,怎麼可能就那麼簡單呢。
有為說的是藉助某些工具達到某種目的或者實現某個事情的事物。就好比你需要坐車從A地方到B地方,那麼車就是你達到目的的工具。這個時候車是工具,就是有為,就是你到目的地的事物。
而無為就是你不要糾結這個車是什麼車,有人坐汽車,有人坐火車,也有人坐飛機。但是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何必去糾結哪種呢。因為這些工具都只是載體而已。
就像是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明明可以不用那麼煩惱,不用那麼生氣的。可是卻把自己搞的遍體鱗傷,苦惱不堪,何必呢?只有修煉一顆真正沒有執念的心才能斷了生活中的一切苦啊。
《金剛經》就是告訴人們在生活中如何修煉自己的內心,如何放下。只有放下一切不必要的糾結,才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金剛經》是佛教經典之作,也是千年來,眾多的人信奉的經典之一。甚至很多人會把《金剛經》作為人生路上的指導,讓自己的內心更加的明亮。《金剛經》中這三句話可以讓人看破虛妄的經典之作,從而讓自己少走彎路。
靠《金剛經》化險為夷,渡過難關,佛經所到之處,即為有佛
不要小看《金剛經》帶來的福報加持,這些福報可能就會成就你
靠《金剛經》戰勝心魔,未成年患癌,中年逆襲一夜爆紅,身價過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