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中的這三句話,若悟懂了,可以讓自己少走彎路

2020-12-24 文化化文

只要你在這個世界上,人是不可能脫離別人而獨立存在的。不存在完全的脫離世俗,人的一切活動都是跟世俗有關係的。但是人們可以在世俗中擺正自己的位置。世俗就是一個大染缸,無論你是怎樣的人,都需要適應這個染缸。而《金剛經》則是可以讓你在這世俗中找到內心的寧靜。

我特別喜歡《金剛經》裡面的這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世間的事情,很多都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內心不夠強大,修行的不夠,才導致讓自己煩惱徒增。但是事實上,這些事情根本沒有達到讓你苦惱的程度。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的心而已。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如果不能修行自己的內心,那麼,就無法在這個世俗的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點。既然是世俗,那麼就免不了被無盡的煩惱和憂愁淹沒。信,指的不是迷信,而是對自己內心的認知。《金剛經》可以幫助自己認知你的內心,找到自己的定位點。

世俗的事情是需要經過自己的歷練去適應的。為什麼很多大學畢業生剛開始畢業的時候無法適應社會。就是因為一直生活在相對獨立簡單的環境中。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也會慢慢地適應社會的規則。

世間的很多事都是如夢如幻的,就像是夢幻泡影一樣,隨風消逝。但是你身邊的事情會一直出現,不同的時間節點,出現的事情也是不一樣的。還有一些事情是無法獲得的,就是可望不可及。比如,夢,電,影子等等。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經得起社會的磨練,時代變遷,才能算是適應這個世界。對於無法得到的東西不要執著,對於那些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不要有執念。《金剛經》就是讓人們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內心,修行自己的內心。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也是《金剛經》裡面重要的主題思想。對於那些不可留戀的事物,最好讓自己放下,而怎麼放下,你可以誦讀《金剛經》幫助自己放下。只有這樣,你才不至於在社會中迷失自己,不被煩惱侵蝕。

一切諸法,本性是大無為法

什麼是有為,什麼是無為?如果是問一個涉世不深或者對自我,對手社會認知不多的人,也許就是有所作為的意思吧。但是有為何無為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意思。古代的智者集大智慧給後人留下這些經典的話,怎麼可能就那麼簡單呢。

有為說的是藉助某些工具達到某種目的或者實現某個事情的事物。就好比你需要坐車從A地方到B地方,那麼車就是你達到目的的工具。這個時候車是工具,就是有為,就是你到目的地的事物。

而無為就是你不要糾結這個車是什麼車,有人坐汽車,有人坐火車,也有人坐飛機。但是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何必去糾結哪種呢。因為這些工具都只是載體而已。

就像是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明明可以不用那麼煩惱,不用那麼生氣的。可是卻把自己搞的遍體鱗傷,苦惱不堪,何必呢?只有修煉一顆真正沒有執念的心才能斷了生活中的一切苦啊。

《金剛經》就是告訴人們在生活中如何修煉自己的內心,如何放下。只有放下一切不必要的糾結,才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金剛經》是佛教經典之作,也是千年來,眾多的人信奉的經典之一。甚至很多人會把《金剛經》作為人生路上的指導,讓自己的內心更加的明亮。《金剛經》中這三句話可以讓人看破虛妄的經典之作,從而讓自己少走彎路。

靠《金剛經》化險為夷,渡過難關,佛經所到之處,即為有佛

不要小看《金剛經》帶來的福報加持,這些福報可能就會成就你

靠《金剛經》戰勝心魔,未成年患癌,中年逆襲一夜爆紅,身價過億

相關焦點

  • 這2句話,是整部《金剛經》的核心,若能悟透必有啟發
    《金剛經》全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流傳最廣的經文。金剛指最為堅硬的金屬,喻指勇猛地突破修行中的各種關卡,讓自己能夠順利地證道,般若為智慧一詞梵文的音譯,蜜意為無極。因此《金剛經》全名意為:修持此經能突破種種修行障礙,悟透佛道精髓智慧,從而到達苦海彼岸。為何《金剛經》有如此強大的力量?佛說修行就是修心,心中有佛,所見皆佛,可見心是修行的最根本。《金剛經》中須菩提曾白佛言:「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 佛教:常念金剛經中的這四句偈,可以檢驗自己會不會悟道
    佛說愚痴之人沒有擇法之眼,也就是說我們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善知識;所以學習佛法,最好的捷徑就是讀誦佛教的經典,能夠依教奉行,就會少走彎路,就能夠有所得甚至能夠悟道證道。《金剛經》在所有的佛教經典中屬於大乘了義經典,在分類上,歸入般若部,所以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千餘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研究金剛經,念誦金剛經,因金剛經而得感應,因金剛經而悟道。
  • 《金剛經》四大名句,悟透一句,也很不錯!
    佛教中甚至有這麼一句話: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只要你不斷地研習它,琢磨它,你的智慧只會越來越廣大。在歷史上,由於不斷地有人悟到《金剛經》的一些句子所飽含的深意,因此特地將它單獨奉持。此經中也說:「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也就是說,只要受持此經中的一個佛句,他的功德,要比用滿世界的七寶來供養佛陀的功德要多、要好。
  • 人生至高境界,全​在《金剛經》這三句話中!
    曹德旺書房珍藏,一米見方的《金剛經》,曹德旺:這比我的命還珍貴  《金剛經》作為大乘經典之作,雖僅有5000字,卻是佛教中流傳最廣的,傳播性最高的作品,相當於佛教經典中的知名品牌。在《金剛經》中體現的道理,跟我們世間常說的聰明才智不同,其中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如果經常讀誦《金剛經》,可以幫助大家放下煩惱,提升悟性,福慧雙修。
  • 南懷瑾說:《金剛經》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看懂就知道什麼是人生
    南懷瑾說:《金剛經》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看懂就知道什麼是人生南懷瑾老先生在一次《金剛經》的講座中說過:《金剛經》所講的,無非也就是三句話,你能看懂就知道什麼是人生了。第一句話: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金剛經》三句話,讀懂含義,增加福報
    而對於經典的佛教典籍《金剛經》,相信信佛的朋友都會聽說過這本佛經,其中有許多名句,如果能讀懂其其含義,福報自會不請自來,而其中這3句話,信佛的朋友或許會有印象。一: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自身能見到的事件,能聽到的聲音,能感受到的觸覺都是事物的一種具現化,無論是自身親眼看到的,還是自己精神層次上的思維活動,都是世界呈現在你眼中的一種方式。可以這樣理解,所見事物都是它的一種形態,能看透事物本質的才是真正的智慧,不然都是自身的妄想與虛假意識。
  • 《金剛經》的精髓就這4句,越早悟透,越早受益
    最近一直在研讀《金剛經》,發現它真是人間大智慧。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可能窮盡一生也沒有辦法完全領悟,畢竟《金剛經》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思想合集,是佛教的至高無上的智慧。回首佛陀的一生,他四處傳教,留下的語錄最後由後人整理,編成了《金剛經》,這裡面的智慧無窮無盡。總結起來,《金剛經》的精髓就是四句話,這也是這本經書的精華所在,越早悟透,越早受益。
  • 《金剛經》裡的6大名句,悟透福報無量!
    《金剛經》為在愚痴顛倒中的眾生指明了一條徹底的道路:不執著。只要對一切的現象不再執著,一切外界的對象就不會再對你構成不確定,甚至威脅,你也不會再有不安、擔心、害怕、恐懼和焦慮。如同《心經》中所說: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本篇文章,小編就該經中的6大名句,為大家闡釋,若有解析不到位,大家多多指正。一、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金剛經》裡的六大名句,悟透福報無量!
    《金剛經》是經藏般若部中的一部經典,全經雖只有一卷,但言簡而意深,內涵豐富,在大乘佛法盛行的漢地,流傳甚廣。此經自傳入後,從東晉到唐代,共經歷六次翻譯,其中以姚秦鳩摩羅什法師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唐代玄奘法師和義淨法師所翻譯的版本,可以作為前者的補充。
  • 佛教:《金剛經》中最有靈性的三句話,點醒無數人!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一,《金剛經》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簡稱,《金剛經》的全部經文只有五千多字,雖然文字很少,卻句句經典,每一個字都暗藏著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在《金剛經》中有三句話,最有靈性,點醒無數人,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句話,其中卻暗藏了人生大智慧,讀懂的人,人生會更有意義。第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如果能把《金剛經》中的這四句哲理名言悟透,你的人生會大有改變
    但是這句話教給人的道理卻是可以運用到時候的很多地方。如來所說的法,其實是得不到的,抓不住的,也無法表達出來。因為說出來的是他本人的理解,這不是你自己得到的東西。那麼這些法就是法,但是也不是法,因為你自己沒有領悟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想很多人對這句話應該是很熟悉的,因為這句話還很有名的。
  • 佛教:《金剛經》中有名的四句話,越讀越開悟!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本篇文章,小編就其中比較有名的四句話解析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從中受益,若有不到位地方,萬望大眾指點。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來」是佛的一種稱號,「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 誦讀《金剛經》數十年,夢參長老從中悟得了什麼?
    這其中有資產雄厚的商人,有家徒四壁的窮人,有星路坎坷的藝人,還有經歷過悲歡離合的普通人。人們都擠破頭皮的去祭拜、進香,不遠萬裡去到佛教聖地求佛,求得又是什麼?佛教高僧曰:真正信佛之人,並非求佛,而是求自己。十六歲出家,一生經歷頗多,晚年輾轉多地卻仍然堅持弘法天下的夢參長老,用十年時間反覆誦讀《金剛經》,才悟得其中一二。
  • 禪宗六祖的悟道因緣,只因為聽懂了《金剛經》中的這句話
    這是被我們引用最多的一首偈子,然而五祖卻批評說:「猶未見道」。五祖半夜三更,為六祖講解金剛經,因為金剛經中的一句話而大徹大悟,六祖大徹大悟後,說出了另一首有名的偈子: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你知道,六祖是聽到哪句話而大徹大悟嗎?
  • 理解了《金剛經》這4句話,就掌握了它的精髓,功德無量
    《金剛經》內有很多大智慧,可以啟發智慧、明心見性。《金剛經》內有四句話概括了整篇內容的精髓,哪怕參透一句都會功德無量。,指人的所作所為,《金剛經》中有為法說的正是我們這些凡夫自以為的、真實存在的種種事物。
  • 佛教:金剛經中提到的三種境界,您悟到了哪一種
    這三種善由低到高分別是世善,戒善和行善,咱們今天就一一來聊聊,順便您也不妨自我檢查一下,看自己悟到了哪一種。第一重,世善,布施心為源,天人福為報我們先看相關的經文:須菩提!各位師兄都知道佛法是世間最圓滿的法則,但這並不意味著只是冰冷孤寂的強調出世,一定要離開家庭和社會,在世間一樣可以修行,一樣可以種善根,這種就是世善。這種善業並不一定非要信佛或者修行才能種,可以說我們一切世間人都可以,而且都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上。
  • 《金剛經》中的這五個字,就是答案
    《金剛經》作為佛門經典,素來享有「經中之王」的美譽,其中蘊藏著無數淵博的大智慧、大學問,備受信眾推崇,也時常給人一種不讀「此經誤終身」的切身感受。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師尊問:須菩提,東方虛無空曠,我們是否可以想像它到底有多遼闊呢?須菩提:不能,世尊。東方虛無廣闊,是無法想得到的。世尊:那麼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的虛無廣闊可以想像得到嗎?
  • 《金剛經》中的這兩句經典,若是理解悟透,心中困苦消除大半
    因為道家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佛家可以做到。但是如果從宗教的派別上面去比較的話,我覺得是沒辦法比較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一花一世界,一念一輪迴。佛家講的是什麼?就是因果循環,就是緣,就是心念。你若相信就有,要是不信,那就沒有。
  • 佛教:《華嚴經》中經典的四句話,悟透福報無量!
    經文中開示的「華藏世界海」,重重無盡,諸法界猶如「帝釋天之網」上的珍珠,珠珠相含,影影相攝。《華嚴經》在大乘教法盛行的漢地影響深遠,漢傳八宗之一的華嚴宗,就以此經立宗。《華嚴經》規模宏大,說法邏輯嚴密,是了義、圓融的經典。法界緣起、事事無礙,此經中的名句不勝枚舉,此文單舉四句,若能悟透,福報無量。其一,恆以清淨心,供養於諸佛。諸供養中,法供養最為第一。
  • 佛教:讀《金剛經》,一定要懂得這一點,智慧無量!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佛經中,那些內容玄奧的經文,其實沒有那麼難懂。於是很多人為了「法布施」,就用自己的話,來解說《金剛經》的內容。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歷,看《金剛經》的方式不同,導致他悟到的含義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