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
月亮落下一兩片羽毛在田野上。黑黑的麥子聆聽著。安靜。此刻。那裡,月亮的孩子們在試自己的翅膀。樹梢間,一位苗條的女子抬起臉龐,可愛的影子。此刻她步入空中,此刻她完全步入空中。我獨自站在一棵老樹旁,不敢呼吸,也不敢動。我聆聽著。麥子向後靠著自己的黑暗,而我靠著我的。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我們聽到的是詹姆斯·賴特的詩作《開始》,由張文武翻譯。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這首詩。
首先認識一下詩人:美國詩人詹姆斯·賴特,是「新超現實主義」主將之一,他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與羅伯特·勃萊等人一起創辦詩刊《五十年代》,成為美國當代詩歌運動的重鎮;他的處女詩集《綠牆》被W·H·奧登列入「耶魯青年詩人叢書」並於1957年出版;1963年出版的詩集《樹枝不能被折斷》是美國二戰後最有影響力的詩集之一;1972年,賴特以其《詩歌集》獲得普利茲詩歌獎。1980年,賴特因癌症在紐約去世。
在《開始》這首詩中,第一句「月亮落下一兩片羽毛在田野上/黑黑的麥子聆聽著。」意境的輕靈和優美達到了極致。而接下來:「安靜/此刻/那裡/月亮的孩子們在試/自己的翅膀。」 這裡的「安靜」,是個祈使句、命令句。作者在這裡把人引入了這個場景中充當配角,而且有我有你,詩語表達就開始呈現出枝節和葉片了,有了立體感、參與感。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月光的情景中導入了人的感情,選擇的依託對象「月亮的孩子在試翅膀,」手法十分精湛,既進一步表現出了對月光的多角度描寫,又加入了人性的憐愛和珍惜。
之後「女子」的出現,是月光描寫的升華段落,女子的妙曼姿態和不凡氣質,產生了極好的光線感、神秘感、聖潔感,也讓月光內涵和美的表達效果達到了極致。這一切是夢境,是幻覺,還是真實?讀者可以隨意想像,而「我」,「獨自站在一株老樹旁,不敢呼吸/也不敢動彈。/我屏息傾聽。」
賴特的詩歌往往有出人意料的結尾,這首詩也不例外。最後,麥苗和「我」幾乎難解難分了,它們有相同的處境,相同的感受,相同的動作。結尾的異軍突起,產生了輕微震驚的效果,刺激著讀者的感受力和悟性。
寫月光的靜很容易,而這首詩卻用一些傳神的動態具象,呈現了月光的輕靈和潔淨,並注入人的愛意。在賴特眼裡,月光像羽毛一樣落向麥田是美好的開始,孩子們試飛是美好的開始,女子從樹梢步入空中是美好的開始。這便是他用「開始」命名這首詩的意圖,這更飽含他對這個世界一切重新開始的美好希望和祝福。
詩歌就是生活,「草堂讀詩」,有溫度有質感。詹姆斯·賴特的詩作《開始》,今天就賞析到這裡,感謝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