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雪(II)
每一次擺動、掙扎,每一次頭顱浮出了水,肺讓海風灌滿每一次攀住船頭巍峨的繩索像警覺的鹿,獨自去飲水、休憩都不是為了要繼續岸上那可憐如蚊蠅的生活,而是為了回來,為了再次越過水草和珊瑚,去檢閱浩瀚的泥沙裡哪只貝殼正將珠光悄悄地收斂傍晚,坐進地鐵,結束這換氣般短暫的一天,我就是採珠人要去銜接前一頁那個夏日的早晨:車廂的鮮豔因為士兵的低音而顯得那麼藍白手套撫平裙子的波浪,帽帶晃著青草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聽到的是90後詩人王子瓜的詩歌《細雪》的節選,今天我們一起分享王子瓜的詩。
首先認識一下詩人:王子瓜生於江蘇徐州,是復旦大學中文系2016級碩士研究生,也是復旦詩社第三十九任社長,他的詩作散見於《星星詩刊》《詩刊》《詩林》《飛地》《上海文學》等刊物,出版詩集《局內人》《往事的發條》《裁心機》。他曾獲得國內多個詩歌獎項,今年獲得了第三屆「草堂詩歌獎」的「年度青年詩人獎」。授獎詞說到:王子瓜的詩展現著唯美而智性的風格,取材廣泛,技術繁複,能夠從校園生活、閱讀體驗、日常娛樂等不同領域汲取寫作的養分,也能夠充分借鑑從第三代詩歌運動到當下文學現場積攢起來的種種文學技巧;但不同的是,他的創作似乎還保留了一個青澀、天真或質樸的內核,這一內核保證了其詩作的鮮活之感。
我們再來聽聽王子瓜的詩作《音信全無》:
音信全無
有時你坐在蘇州河邊,一輛汽車正載著她駛上肖家河橋。這些年,兩條河,在地球的兩端各自流著。
柏拉圖曾說,詩歌是一塊磁石,把人們吸附在一起。王子瓜從不認為詩歌是少數人的文化,而有意義的詩歌一定能爭取到更多的讀者。他認為,不同的人從詩歌中獲得不同的啟發,詩歌在不同的人那裡更新它自己,獲得現實的觸角。
詩歌就是生活,「草堂讀詩」,有溫度、有質感。今天讀詩就到這裡,感謝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