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的李之儀為18歲的妻子寫下一首詞,被譽為歌頌堅貞愛情的戀歌

2021-01-12 最美詩畫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仕途不順的李之儀被貶到太平州。正所謂禍不單行,他的兒子女兒以及相濡以沫了四十年的夫人都相繼去世,面對家庭事業雙重打擊,李之儀的人生跌入了低谷。這時候,一位年輕貌美的奇女子出現在他的面前,這就是楊姝,在楊姝的照拂下,李之儀從悲傷中走了出來,兩人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愛, 最後結為夫妻。

這一年李之儀59歲,而楊姝只有18歲,當年秋天,李之儀帶著楊姝來到長江邊,面對滾滾東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湧起萬般柔情,寫下了這首千古流傳的愛情詞: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詞的開頭即以女性的口吻直敘:「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意思是「我」和「君」都住在長江之濱,因而一看到長江就會想起你,但兩人一個在江頭,一個在江尾,遙遙相隔,實在難以相逢,這兩句寫二人相隔之遙遠。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這兩句是說兩人飲水同源,日日飲水,飲水時就會想到對方,故而日日起相思。語言坦率,相思之情又加深了一層。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下片仍緊扣長江水,直接抒發別恨。只有長江乾涸了,兩人不必看到滾滾江水了,心中的恨意才會消失。長江的水自然是不會幹涸的,這兩句寓示著她心中的別恨是無窮無盡的。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到最後詞人筆鋒一轉,從單方面的相思變為雙方的期許,無已的別恨化為永恆的相愛與期待。這樣,阻隔的雙方心靈上便得到了永恆的滋潤和慰藉。

這首詞一共四十五個字,圍繞著長江之水,將男女間的相思與離恨寫得入木三分。語言平白如話,卻言短意長,是一首充滿了民歌風味的佳作。《唐宋詞鑑賞集》中評價說:李之儀的《卜算子》,是一闋歌頌堅貞愛情的戀歌。

相關焦點

  • 我和你是河兩岸 永隔一江水——李之儀一闋歌頌堅貞愛情的戀歌
    北宋崇寧二年,李之儀接連遭受官場困境、妻兒離世,在謫居的太平州,他近乎嘗盡了人間的苦痛,而在人生最艱難的時期,卻有一位奇女子走進了他的生活,這個人就是當地的歌姬楊姝,早年黃庭堅遭遇貶謫時,楊姝為他演奏過一曲《履霜操》,意在為黃庭堅鳴不平,遇到李之儀後她重操舊曲,恰好觸動了傷人心的情絲。
  • 描寫愛情最美的一首詞,開頭短短10字,便驚豔了世人
    而杜甫就更不用說,他一生中寫給他妻子的詩有數十首之多。 當然,總結下來也就幾個字:老婆我愛你、老婆我知道你也愛我、老婆我想你,老婆我知道你也像我。 秀恩愛杜甫是專業的,完全是吊打眾生的存在。
  • 兒媳、兒子、妻子接連去世,他轉身愛上美女,寫下一首詞人人都知
    第四年初,則癬瘡被體,已而寒疾為苦。」「子婦」即兒媳婦,雖無血肉之親,可畢竟進的是一家門,卻無奈白髮人送了黑髮人。從此後,他開始患病生憂,幾乎將死。第三年,妻子去世了,兒子、女兒不堪喪妻、喪母之痛,竟也相繼跟著離世,只剩下一無所有的衰老頭。這個衰老頭的名字叫做李之儀,此時的他已然55歲,正是知天命之年。仕途沒了,家也沒了,在太平州的日子,李之儀跌到了人生的谷底。
  • 李之儀和相差四十歲的女子戀愛,寫下這首詞,被後人表白用
    這首詩肯定大家都知道,這是宋代詞作家李之儀的一首表達情愛的詩。大家都知道,自古以來在文壇就有很多的經典的有關感情的詩詞。從最早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開始,情愛就開始被人們廣泛的解讀並描寫。今天開頭提到的這首詩就是這方面題材的優秀作品之一。這首詩其實很好理解,而且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這首詩都非常的受歡迎。而且其中的句子還經常被人用來表白求愛。
  • 品味十首最美古典愛情詩詞
    這是一闋歌頌堅貞愛情的戀歌。同住長江邊,同飲長江水,卻因相隔兩地而不能相見,此情如水長流不息,此恨綿綿終無絕期。這隔絕中的永恆之愛,有長江之水作見證,江水千萬年長流不息,真情永在不滅,猶如星辰,閃爍在永恆的夜空中。
  • 情人節,品味十首最美古典愛情詩詞
    在深秋的夜晚,詩人望見了高懸天空的明月,和棲息在已經落完葉子的樹上的寒鴉,也許在此時詩人正在思念一個舊時的戀人,此情此景 不禁讓詩人悲傷和無奈,這存流於心底的不可割捨的戀情和思念,如此的痛徹心扉,反而讓詩人後悔當初的相識。卜算子【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 兩位奇女子,成就了一代愛情詞人,一首愛情詩詞流傳千古成絕唱
    胡淑修嫁給李之儀,完全出於對其才華的仰慕,十八歲嫁入李家,二人夫妻感情甚篤,李之儀入獄後,胡淑修寢食難安,連夜趕到東京汴梁,李之儀深受感動,為她寫下了:熬熬內火戰驕陽,鶴唳風聲便著忙。波浪翻天誰與渡,卻應甘井是慈航。
  • 醉美|李之儀: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這一首被人傳誦千古的名作《卜算子》,為北宋的李之儀所作。一開場便歌聲蕩漾,極富穿透力,長江上那大膽摯烈追求愛情的民間少女宛在眼前。長江有多長?我只知道我在頭,你在尾,我天天想著你,卻看不見你。但她對她和他的愛情卻抱有堅定的信心:我們同是長江兒女,我們的愛情就像這生生不息的江水,不管相隔有多遙遠,江水都能夠把我的相思傳達給你,讓我們心意相通。
  • 詩詞大會12歲小選手遇到肉麻情詞,康震耐心講解,重點卻不方便講
    但主持人龍洋還是讓康震老師講解一下這首詩,對著一位12歲的小朋友講這樣一首肉麻情詞,也確實有點兒為難康震了。讓我們先來讀一讀這首詞:《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 蘇軾在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紀念美好時刻,將妻子誇上天,甜膩了
    北宋時期,蘇軾在與妻子結婚時,就寫下了一首詞,將妻子的美麗用文字「畫」在了紙上。蘇軾,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書法家,二十歲時步入仕途,剛剛進入成年人的社會,就名震一時,當時的歐陽修非常欣賞蘇軾,直誇在三十年後,人們只會記得蘇軾,不會再記得他歐陽修是誰了。可見蘇軾才情有多高,真的可以稱得上是文壇的天花板。
  • 李清照18歲寫下一首詞,驚豔詞壇,流傳至今,還被改編成流行歌曲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湧現出了不少的優秀人物,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文筆寫下了不少優秀的作品,給後世的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文化寶藏,比如李清照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李清照與辛幼安並稱「濟南二安」;又因其詞有「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三句,故人稱「李三瘦」。
  • 李之儀《卜算子》:全詞僅用一個意象,便寫出了愛情最美的樣子
    漫漫詞海,能夠驚豔我們的詞有很多,令人驚豔的《卜算子》也遠不止這兩首。今天,青鳥就跟大家分享一首唯美的以愛情為主題的《卜算子》。《卜算子·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似曾相識的《卜算子》這首詞,是不是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呢?雖然很多人並沒有學過這首詞,但是經常耳邊會聽到其中的某些句子。比如上闕的兩句:「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和「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 歌妓寫下一首詞,堪比李清照,妻子讀後大哭,決定讓丈夫把她娶回家
    歌妓寫下一首詞,堪比李清照,妻子讀後大哭,決定讓丈夫把她娶回家愛情是什麼滋味的
  • 李清照18歲新婚之後,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流傳千年無人能及
    李清照18歲新婚之後,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流傳千年無人能及我們常喜歡用「神仙眷侶」來比喻一對璧人的美好感情,在歷朝歷代那一些文人雅客的身上往往是不乏這樣的事例,說起那一些偉大的詩人大伙兒都是會聯想到蘇東坡、李白等。
  • 戀歌:歐洲中世紀的愛情文學
    而在其中以愛情為主題的,就是所謂的「戀歌」(Minnesang),流行於12~13世紀的西歐。▲德國圖林根邦埃森那瓦特堡中著名的歌詠聽中的幻想瓦特堡詩人鬥藝壁畫。12~13世紀圖林根領土伯爵赫曼一世以熱愛獎勵文藝聞名,網羅了許多宮廷詩人在瓦特堡中。
  • 流傳900年的詞,康震在詩詞大會講解後不少家長表示:不讓孩子讀
    這是一首思鄉五絕,寫得頗有水平,成語「近鄉情怯」就來自此詩,那為什麼這樣一首好詩入選課本會受到質疑呢?因為詩的作者大家不喜歡,此人名叫宋之問,是初唐的一位詩人。都說文人要有節氣,這宋之問在朝堂上趨炎附勢也就罷了,甚至為了搶《代悲白頭翁》一詩,殺了自己的親外甥。後來唐睿宗即位,他因曾投靠過武三思而獲罪流放。流放時他仍不老實,私自出逃,路過漢陽時寫下了這首詩。
  •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如果蘇東坡肯娶我的話,我一定立馬答應。他不知道,能成為世上第一個閱讀蘇東坡詩文的人,能一天到晚聽到蘇東坡談笑風生的人,該是怎樣的幸福!像蘇東坡這樣詩文書畫和人品道德都趨於完美都富於魅力者實在也是鳳毛麟角,對於蘇子詩文,用什麼樣的溢美之詞都覺得不為過。
  •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古人留給了我們最璀璨的兩顆明珠「唐詩和宋詞」,而這些文化寶藏中不得不提及兩個人李白和蘇軾,有一句話說得好「唐有李白,宋有蘇軾」足以見得二人在詩詞文壇中的地位。
  • 5首愛情詞絕唱告訴你,愛情史上的終極一問:問世間、情是何物?
    古詩詞中,永遠也不缺少轟轟烈烈的愛情,歷史上的大詞人們,在寫情的同時,也在探討情、尋覓情,他們將愛情最美的樣子,化作最精煉的古詩詞、最打動人心的句子
  • 一個很感人的愛情詞,每句話都充滿了愛,寫出了愛情美的樣子
    相信很多讀者不會對這個詞感到陌生,事實上整個單詞中沒有高超的表達,但微妙的情感在字裡行間流動。當他寫這首詩時,他受了很多苦,首先,他的妻子因病去世,然後他被降職到其他地方,然而他很幸運,這時,身邊有一位紅顏的知己楊姝,雖然她出身卑微,但她只是一個小歌手,但他和詩人一見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