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天裡,星星介紹了2020年臺灣排名前五的「網紅」,他們是:(點擊姓名即可閱讀相關文章)
1.蔡阿嘎。
2.這群人。
3.那對夫妻。
4.486先生。
5.黃阿瑪。
星星作為一名「網不紅」,介紹這些「網紅」,頗有丐幫小嘍囉在江湖中點評黃蓉、喬峰、洪七公的感覺,未免過於班門弄斧。因此對具體網紅的介紹暫告一段落,準備摘編幾篇發表於《臺灣周刊》的相關文章。
研究領域有句名言:如果突然有了什麼大發現,那麼一定是文獻資料讀得不夠多。其實,許多問題的答案,前人已經做了很好的歸納總結。今天,星星就當一下搬運工。
本文選自2020年第21期《臺灣周刊》中張鳴鳴老師的文章《臺灣「網紅」發展現狀》,略有一些數據修正和個人發揮。
「網紅」即「網絡紅人」,它是網絡「直播」時代的產物,在全球各地「網紅」隊伍都日益壯大,影響力越來越強。「網紅」產業化、普遍化是近幾年的事情,直接得益於4G的普及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
隨著「短視頻」、「直播」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網紅」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這在臺灣地區也不例外。
有別於傳統藝人大多「科班出身」,需要經紀公司培養,大多數網紅特別是早期網紅都是「草根」出身,全靠自己打拼。
簡單說,明星藝人是「碰出來」,網絡紅人是「拼出來」。比起藝人,網紅的才藝多種多樣,不需要唱、跳、演,只需要能夠掌握氣氛、帶動話題即可。
臺灣百萬網紅「阿翰」上學時與校園生活格格不入,「以為自己模仿能力是上不了臺面的才華」,如今以傳神的模仿和變化自如的聲音,創造了許多令網友捧腹大笑的角色。
又比如排名第九的「Duncan」,大學畢業後當過民宿接待,擺過小攤,因為偶然的機會,在網絡上畫搞笑插畫而走紅。
臺灣插畫網紅Duncan作品
因此,從庶民中走出來的網紅們,主要滿足民眾工作之餘的放鬆、娛樂需要,內容都很「接地氣」。2020年臺灣地區百大網紅裡,「美食」網紅29人,「開箱」網紅24人,「旅遊」網紅19人,吃喝玩樂佔據了大頭。
顯而易見,年輕人更熱衷與追捧網紅。
臺灣媒體統計,經營Facebook的網紅主要受眾年齡為25-44歲,經營Instagram的主要受眾年齡為15-34歲,經營YouTube的主要受眾年齡為16-35歲。
網紅們自己也很年輕,前百中54人是25-34歲。總之,無論是網紅還是其受眾,大多是80後、90後乃至於00後。
為了迎合年輕人胃口,網紅作品大多都「短小精幹」,「視頻最好不超過30秒」,「圖片要吸睛,字越少越好」。
像星星這種只會碼字的「網不紅」,早就被拍死在沙灘上了。
雖然崛起的時間不長,但網紅很快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壟斷,輿論關注度和影響力飆升。
以Facebook為例,傳統媒體粉絲量基本在百萬左右,最多的《蘋果日報》和TVBS的粉絲數不超過250萬,點讚數、評論數極少過百。
與之相比,頂流網紅「蔡阿嘎」「這群人」的粉絲數都超過200萬,並且粉絲活躍度極高,點讚數、評論數普遍過萬。
又比如,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這兩家媒體的粉絲不超過百萬,播放量僅僅數千,但「蔡阿嘎」「這群人」的粉絲數超過250萬,平均播放量達到50萬次以上。
兩相對比,可以看到:傳統媒體式微的趨勢明顯,網紅在年輕人心中逐漸獲得了「意見領袖」的地位。
網紅時代,流量就是金錢。資本與網紅迅速展開合作,將網紅的關注度變現。
一般來說,網紅具備一定市場能見度後,被商業品牌看中,開啟「網紅代言品牌」模式,企業通過網紅靠攏視頻媒體、直播媒體下的新型消費人群,性價比超過傳統明星代言。
業內人士表明,臺灣主要品牌花在網紅的宣發支出已經接近一半(48.7%)。
臺灣當局也看到了網紅的價值。根據臺灣經紀公司「VS MEDIA」透露,臺灣「公部門」(臺灣當局機構控制的經濟部門和單位)為網紅砸下的網紅預算,較上一年增長幅度高達123%。
與大陸相比,臺灣網紅最大的不同在於「和政治高度結合」,深度參與公共議題討論。張鳴鳴老師的文章花了一半的篇幅討論這個話題,星星也將在明天繼續為大家奉上。
自從1月14日開始對「臺灣網紅」話題連載後,星星開始日更,隨即開始「掉粉」。10天過去,目前取消關注者32人,新增關注21人。
離開,是新的開始。隨著舊緣分的結束和新緣分的開始,此時星星雖然有些傷感,難免有些失落,但也只能告訴自己——隨緣。
寫北大的故事,就像《北大中文系培養的數學家》那樣,固然可以吸引更多人的關注,但何嘗不是對母校的一種消費,何嘗不是「蹭熱點」「博流量」。網際網路上的關注,本來就是鏡花水月,靠投機取巧得來的更是一場空。
星星的本職工作是研究臺灣,不知不覺中關於寶島的一切,已經佔據了星星三分之一的時光。還有什麼比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書寫自己感興趣的文字,更讓人得到滿足的麼?
暢銷書作家丹尼爾·平克說過,「服從讓我們能夠撐過白天,但投入能讓我們撐過晚上」。既然這個公眾號的名字叫做「拂曉摘星」,絕大多數的準備和寫作時間都在睡前,那麼就繼續做迎接拂曉、摘下星辰這件事情吧。
但願每個讀到這裡的人,包括自己在未來的日子裡,都能少一些操勞而單調的白天,多一些無用但有趣的夜晚。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