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脫貧前線】在鳳凰古城,她被苗銀之美擊中……

2020-11-23 騰訊網

「我寧願跑起來被絆倒無數次,也不願規規矩矩走一輩子。」執著的張祝君把苗族銀飾產業化,篤定傳承非遺文化,助力脫貧攻堅。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本文刊於《中國婦女》雜誌

張祝君 苗族,湖南省鳳凰鏘鏘銀飾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榮譽

很多人對苗族的第一印象,就源自苗女身上從頭到腳叮鈴咣鐺的銀飾。然而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卻不盡如人意,因為機器製造的銀飾價格低廉,傳統手工藝面臨失傳。「我寧願跑起來被絆倒無數次,也不願規規矩矩走一輩子。我要讓苗族銀飾走出湘西大山,要用苗族自己的文化來脫貧致富。」張祝君骨子裡滿是豪氣,說的篤定做的堅決。

被苗銀之美擊中

從鳳凰古城向西徐行10公裡,就是鳳凰新地標——鳳凰之窗文化旅遊產業園,張祝君的「鏘鏘銀飾」便開在這裡,前店後廠。

「苗族銀飾以大為美,一個經典的苗族大銀角幾乎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以多為美,耳環掛三四隻,疊至垂肩,項圈戴三四件,沒頸掩額,有的銀衣,一套由數百個部件組成;以重為美,苗族美女的簍花銀排圈講究越重越好,你猜重的有多少?七八斤!」一襲紅裙,明朗笑容,張祝君這樣向記者講述苗銀之美。

樓下櫃檯,陳列著上千種銀飾,樓上一個小博物館式的展廳裡,單是苗銀拉絲工藝製作工序的介紹,就包括化銀、捶打、拉絲、搓絲、掐絲、鑲嵌加固、洗滌七個步驟……

而一套「年年有餘—蝶戀」銀繡首飾,銀的剛與繡的柔並濟,魚與「餘」諧音,蝴蝶是幸福和愛的象徵。每款銀飾品從設計到製作,往往會耗費3~4個月,同時蘊藏了設計者和手工匠人多年理念和技藝的積累。

2013年,張祝君從首都師範大學本科畢業,回到湘西州,幫父親打理物流公司吉首分公司。憑藉所學專長,作為行業新手的她在第一年就讓公司利潤同比增長了近20%。兩年間,就在所有人認為她會繼承家業的時候,因個人感情的失意,她隻身來到鳳凰古城旅行「療傷」,沒想到,一下子愛上了這個浪漫的地方。

「當時我連住了一周的客棧,每天就坐著發呆,望著沱江緩緩蕩滌我的憂傷。看著街上遊人如織,痛定思痛後我想,就是投資個小吃店,一年也能掙個十幾萬,不能再頹廢下去了。」

於是,一切「翻篇」。從熟悉的物流開始,張祝君在鳳凰的頭兩年裡,做過微信平臺、廣告設計、活動策劃等許多工作,最終,涅槃重生的她,被苗銀文化擊中了。

在她看來,世上把白銀當作一種文化載體,演繹到璨若星河的民族,惟有苗族。鳳凰是苗族概念旅遊景區中最大的符號,鳳凰的銀飾市場,只會越來越大。尤其顏值和個性交相輝映的時代,創新設計為王。她很自信:「我有做網絡自媒體的經驗,會為古樸的傳統技藝賦予時尚元素。」

讓苗銀文化「鏘鏘」強

為了尋找最原始的苗族銀飾工藝,張祝君的足跡踏遍了禾庫、臘爾山、山江幾乎所有的原始古村落。「偶然的機會,因為陪同一位採訪非遺的記者探訪苗銀,我深入了解了苗銀的發展狀況,尋訪了真實的苗銀匠人,發現傳統鍛造手工藝成本高面臨失傳窘境,銀匠的孩子不願接班,就連國家級傳承人也生活不易,而鳳凰市場上卻充斥著外地機器製造的廉價銀飾,我希望能做一個有態度的苗銀文化傳播者。」

在張祝君看來,比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社會價值,把古老的銀飾文化保護傳承下來,培養一批文化匠人,讓當地更多困難群眾就近就業,讓更多留守兒童有父母陪伴,才是她創立「鏘鏘銀飾」的初衷。

2016年,張祝君一邊做市場調查,一邊尋找合作夥伴。花了近三個月,她走訪了湘黔苗區大部分從事苗族銀飾的手工藝師傅,考察了多家銀冶煉的企業,決心將苗族銀飾產業化。

為響應鳳凰縣招商引資的政策號召,也為企業能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張祝君想說服合作夥伴讓企業進駐鳳凰之窗文化旅遊產業園。然而,不但沒得到合作夥伴的支持與理解,還終止了合作,撤走了所有投資。「當時我僅有的資金都投進去了,短時間裡到哪兒去籌那麼多的錢呢?」看到眼前一片光明,卻一時找不到出路。「我拜訪了多家投資人,在打出第N+1個電話後,終於有家商會願意出資入股、一同發展。」

百折不撓的張祝君成功創辦了鏘鏘銀飾,並進駐了鳳凰之窗文化旅遊產業園,以自主設計+現代化工廠前期初加工+傳統銀匠後期精加工+自主銷售的模式,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保留了苗銀特色,也培育了一批手藝人,還打造了全新的產業鏈。

即使2020年遭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張祝君也十分淡定,「疫情對整個旅遊業影響很大,我們也未能倖免。不過,公司網絡部發揮了重要作用,帶著公司30多個姐妹學『直播』。既緩解了人工開支壓力,又增加了收入。相信會迎來市場的暴發期。」

少一個留守多一家脫貧

集鳳凰苗銀非遺文化展覽館、非遺傳承人作品交流中心、大件銀製品集散地、線上線下銷售於一體,自2016年開業以來,張祝君的公司年銷售600多萬元,以留守婦女為主,還為150多名建檔立卡戶提供就近就業,間接帶動就業500餘人。

張祝君的父母早年外出廣東打工,1989年,張祝君在龍山縣出生後,就一直作為「留守兒童」,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所以我比別人更懂得留守兒童的痛楚,幫助一個留守婦女就業就是助力一個家庭脫貧。」

在記者的採訪中張祝君說,「優先錄用建檔立卡的本地貧困戶是我們的招聘特色,每天都有1小時為女員工免費進行文化培訓,她們很珍惜這份工作,技能和收入越來越高,家庭地位也越來越高。」

張祝君還記得有位叫林玉的女員工,家中因病致貧,但在此工作後,每年都有三四萬元的收入,還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員工。「當年在政府補貼貧困戶的專場招聘會上,我們沒設年齡、性別、學歷等硬性要求,只寫著『有激情、有責任、有能力,就來諮詢』的廣告,很多人都不敢過來,但她大著膽子來問。」

林玉擔心做不好不給工資,張祝君說你來試工一周,工資按天給你結算。後來,林玉不僅做得好脫了貧,還提交了應聘主管的申請……像林玉這樣從貧困戶蛻變為優秀員工的本地婦女有很多。

在脫貧攻堅的路上,張祝君還帶動周圍一些企業一起加大招聘貧困戶的力度。「每次我參加創業交流活動,都會和創業者們說,多招聘貧困戶不僅能為脫貧攻堅作貢獻,企業還可享受國家的用工補貼,如果需要做文化知識、禮儀方面的培訓就找我。」

在張祝君的鼓勵和帶動下,鳳凰縣創協的會員單位在招聘廣告中都加上了一句話:「優先錄用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張祝君說:「鳳凰旅遊經濟光鮮亮麗的背後,在『兩山』苗族聚集地,很多婦女也在利用手工技能傳承文化,實現自我價值,助力鳳凰發展。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苗銀文化發揚光大,帶領更多的鄉親們脫貧,創造小康新生活。」

相關焦點

  • 鳳凰古城旅遊要多少錢?遊玩攻略 張家界鳳凰古城自駕遊旅遊攻略
    張家界鳳凰古城是一個特別美麗的地方,在這裡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這次去的鳳凰古城自駕遊旅遊攻略吧。我們這次在 鳳凰古鎮 大概待了兩天,在長沙阿波羅廣場集合出發,所以提前一天在長沙住了一晚。鳳凰古城旅遊遊玩攻略安排第一天: 長沙指定時間地點集合出發,前往【矮寨大橋】(門票已含)隨後換乘景區觀光車遊覽湘川公路上最險要的關卡——【矮寨公路奇觀】(門票已含)其地勢之險、工程設計之巧妙居全國公路之冠。
  • 鳳凰古城遊客租衣拍照事件,那麼鳳凰古城在哪呢
    2020年12月13日,湖南湘西一名遊客在鳳凰古城內遊玩時租當地特色服裝,租完後卻被告之不允許自己拍照,只能讓商家拍照。商家稱遊客的相機不行。遊客租衣服就是為了拍照紀念,不讓拍還說相機不行,確實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哈!
  • 茂茂的長安城竟是真實存在的奇觀 吊腳樓沱江河 鳳凰古城震驚世界
    在這裡的沱江河是古城鳳凰的母親河,她依著城牆緩緩流淌,世世代代哺育著古城兒女。坐上烏蓬船,聽著艄公的號子,看著兩岸已有百年歷史的土家吊腳樓,別有一番韻味。順水而下,穿過虹橋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便展現於眼前: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
  • 湘西鳳凰古城,沈從文筆下沱江之畔的詩意邊城
    鳳凰之美,來自於沈從文筆下的《邊城》,沱江之畔,依山傍水的鳳凰古城,因為沈老敘述的一段故事。將鳳凰這座深藏若虛的小城帶到了人們的眼前。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貧困村美了,貧困戶笑了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貧困村美了,貧困戶笑了 2021-01-08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客鳳凰古城租衣服被禁止自拍是什麼謎之操作 這是為什麼呢
    遊客鳳凰古城租衣服被禁止自拍是什麼謎之操作 這是為什麼呢時間:2020-12-14 12:46   來源:八寶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遊客鳳凰古城租衣服被禁止自拍是什麼謎之操作 這是為什麼呢 鳳凰古城是個很美的地方,很多遊客都會去,因為那裡少數民族文化聚集,很多遊客會租少數民族衣服拍照
  • 黃漢標:保持決戰之態 凝聚攻堅之力 決戰決勝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黃漢標:保持決戰之態 凝聚攻堅之力 決戰決勝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2020-12-23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一個俗氣的女孩子都想去鳳凰古城
    中秋我去了鳳凰古城。是啊,姑娘們應該明白:有些事,經歷了才知道好不好。燈火闌珊處的鳳凰,太過魅惑,遠處通體發光的萬名塔,輪廓畢現的虹橋與風雨樓,糅合著古代和現代的元素,訴說著浪漫之都,千年鳳凰的故事。在夜色中邀明月對飲千年,這夢中的鳳凰,心中的邊城,愛與美的旋律始終未散。
  • 雛鳳清於老鳳聲——安平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美了鄉村
    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收官之年,安平鎮緊跟時代步伐,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力、強化社會凝聚力、築牢產業支撐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不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 湖南湘西鳳凰古城旅遊景區導遊詞
    伍阿哥今天帶你走進湘西鳳凰古城參觀遊覽!鳳凰古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先生稱讚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裡與湘西猛洞河、貴州梵淨山毗鄰,是湖南懷化、吉首和貴州銅仁三地間的必經之地。「為了你,我已等待了千年」。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從「社會助我」到「反哺社會」——青原充分...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在脫貧攻堅這場硬戰當中,青原區充分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有效轉變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以「扶貧必先扶志」為導向,實現了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從「被動脫貧」到「主動摘帽」,從「社會助我」到「反哺社會」的巨大轉變。
  • 黎平:小小酸湯醬 脫貧大力量
    隨著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的推進,吳應磊的家鄉黎平縣巖洞鎮銅關村的變化日新月異,改變了大山人「讀大學就要走出去」的傳統思想,越來越多的人表示回鄉創業發展,大家一起致富才是初心所在、使命所為。分布在山間的辣椒基地2019年,黎平縣脫貧攻堅戰如火如荼,在黨委、政府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的號召下,吳應磊同夥伴四人決定回到家鄉銅關村,投入酸湯醬加工產業,助力家鄉脫貧攻堅。
  • 廣東銀保監局打出金融「組合拳」 助力精準脫貧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上海證券報獲悉,2020年以來,廣東銀保監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部署,按照銀保監會和廣東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瞄準貧困地區貧困人口,打好「產業扶貧、消費扶貧
  • 什麼是足銀、苗銀、泰銀、925銀?不懂小心會吃虧!
    市面上有多種銀飾品,那麼足銀、泰銀、925銀、苗銀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今天我們一個個來了解下。相約蓮花手鐲純銀又稱紋銀,目前現有的科學能夠提煉的最高純度為99.999%以上,純銀一般是作為國家金庫的儲備物,所以純銀的成色一般不應低於99.6%。而低於這個級別的,含量大於等於99%的白銀,我們稱作為足銀,一般材質較軟。
  • 【決戰完勝脫貧攻堅】南鐵溝村的脫貧密碼
    【決戰完勝脫貧攻堅】南鐵溝村的脫貧密碼 2020-12-25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獨山縣召開學習貫徹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
    3月13日,獨山縣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暨獨山縣脫貧攻堅工作新進人員扶貧政策業務知識培訓會。副縣長劉毅主持培訓會,縣政協副主席、縣扶貧辦主任張德蘭作培訓講解。培訓中,張德蘭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獨山脫貧攻堅成效和任務、脫貧攻堅掛牌督戰、提升扶貧幹部攻堅服務能力等四個方面,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詳實的工作實例,對獨山脫貧攻堅取得成就、面臨困難和挑戰、目標任務及黨對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領導等內容,進行了系統全面的講解。
  • 決戰貧困 圓夢小康 《決戰的時刻——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特別...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了這個諾言,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奔赴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戰場:總是佔滿泥土的雙腳,是他們向貧困宣戰的見證;筆記本上彎彎曲曲畫著的地圖,是他們決戰貧困的作戰圖;不等不靠、主動脫貧,是他們直面貧困的姿態;擼起袖子加油幹,是他們與貧困搏鬥的制勝法寶……在這場戰役中,有多少黨員幹部,成了鄉親們的主心骨,有多少大學生,返鄉當起了帶頭人,又有多少貧困戶,脫貧致富不再是夢
  • 紅辣椒網評:繡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勝利之花」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時間緊、任務重、難度高。越到緊要關頭,廣大幹部就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幹、精準施策,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以為民情懷「穿針」,防止深入群眾「浮在表面」。深入貧困群眾、了解困難群眾、服務廣大群眾是打贏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路徑。
  • 萬太興之興 ——一個決戰脫貧攻堅的縮影
    中國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5 年來,全國超過5000萬人擺脫絕對貧困,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的4.5%下降至2019年的0.6%。如同一個見證,閆五小的命運流變也將被寫進這場盛大的歷史段落裡。而他身後被沙漠封鎖的小村莊萬太興,從「貧窮的代名詞」到農民人均收入過 3 萬,如同一個小目標,最終匯入中國減貧的宏偉目標之中,成為新時代一個微小而閃亮的註腳,以及中國決戰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逃離」萬太興萬太興村,隸屬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簡稱達旗)中和西鎮,是當地人口中的「梁外」。
  • 半月談|決戰脫貧,是一部時代史詩
    決戰脫貧,是社會主義制度下黨領導人民締造的浩壯史歌2015年11月下旬,北京西長安街南側的京西賓館頗不平靜。徹夜通明的燈光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之後的首個中央會議,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此召開。規格之高,意味著扶貧開發已上升到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戰略新高度。軍令重如山: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