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日本人?去看山田洋次吧!

2021-02-21 北青藝評


今天是山田洋次85歲(1931年9月13日生)的生日,從影62年,拍了85部電影,山田洋次的創作力可謂驚人。他的兩部最新作《如果和母親一起生活》和《家庭之苦》,前者和《母親》、《小小的家》構成了「反戰三部曲」;《家庭之苦》則重拾「男人真命苦」的喜劇風格。山田的近作之圓熟和渾成,實臻爐火純青之境。畢生對庶民真善美的探尋和謳歌,對家庭生活的洞察,對戰爭和不義的譴責和批判,使他成為「日本心靈的代言人」。

 

小津安二郎的墓碑上刻有一首漢詩,其中兩句雲:君元天性佛心人,深搜庶民美與真。作為公認的小津繼承人,加上一個「善」,便可挪來形容山田洋次一以貫之的電影追求。

 

中國觀眾對山田洋次的作品耳熟能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電影曾帶給文革後的中國人一段美好回憶,山田洋次的《幸福的黃手帕》和《遠山的呼喚》以樸質、清新、真摯的風格,打動億萬中國觀眾的心。《幸福的黃手帕》中高倉健閱盡世事的憂鬱滄桑,倍賞千惠子守望愛情的淳樸和堅貞,對剛剛經歷了十年動亂的中國觀眾來說,仿佛一股清流滋潤心田,恢復了人們對於人性之真善美的信心。《遠山的呼喚》仿佛是《幸福的黃手帕》的前傳,講述在嚴酷而艱辛的勞作中,一段甚至沒有來得及表白的相濡以沫的情感的萌生和滋長。結尾,山田洋次再藉手帕這個道具濃縮千言萬語,將一段至真至純的情感,以極其東方式的含蓄隱忍的手法表現,這種克制的美學令人唏噓不已。

山田洋次最令中國觀眾喜愛的作品,當推《寅次郎的故事》(又譯《男人真命苦》)系列。該系列以每年固定兩部的速度拍攝,27年中共拍了48部,直到主演渥美清逝世才停拍。影片於每年盂蘭盆節和正月初一上映,觀看該系列電影已成許多日本人的儀式和節日。30年來,它的總觀眾人數達到了8000萬,票房累計超過468億日元,是一個不得了的記錄。

其實,寅次郎的故事每集劇情大同小異:寅次郎來到某個美麗的日本小鎮,竭力推銷他的商品,總會邂逅一位當地的美麗女子,迅速地墮入愛河(單方面的!),就在即將結婚或表白之際,他卻臨時反悔,最終放棄愛人,回到東京柴又老家,和叔父叔母妹妹等人團聚,邊喝清酒邊嘮叨反省自己的錯誤。對外國人來說,劇情一成不變、主角並非俊男的《寅次郎的故事》能夠長紅幾十年,實在有些不可思議!

 

要理解日本人為何喜歡寅次郎,要從山田洋次導演講過的一個故事說起:他認識了一位在色情場所工作的男人,那人說在土耳其浴場(變相的色情場所)工作,從早到晚均看到男女在做愛,久而久之連看到人都覺得厭煩。然而,一有寅次郎的影片上映,他必定購票入場。在他看來,寅次郎雖然每次都會愛上不同的女人,但都全心全意從愛念出發,而與性慾無關,讓他看完電影後有安心而歸的撫慰感。

 

《寅次郎的故事》走紅的20多年,正是日本社會戰後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人們獲得了經濟高速增長的好處,卻也因此喪失了心靈的寧靜,山田洋次的《寅次郎的故事》系列以及《故鄉》、《兒子》、《幸福的黃手帕》和《遠山的呼喚》等影片便是對這個時期日本人生活變化的描繪和反思。山田洋次不止一次地說過,他想透過流浪漂泊的寅次郎來反省營營役役的眾生「何謂幸福」這個問題。他說:「日本人有空調、汽車、電視及唱機,他們的生活看起來豐富多彩,但卻沒有時間一家人吃頓飯。他們或許在物質上不再貧乏,可是全擁有饑渴的心靈。」《寅次郎的故事》中濃鬱的東京下町人情、日本鄉土小鎮純樸的世界、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互愛,對於心靈流離失所的日本觀眾來說,無疑是個心靈的避風港。

山田洋次不拍暴力和色情,只拍表現庶民喜怒哀樂的家庭劇,從中尋找正越來越被當下日本人遺忘的人性與情感。在很大程度上,這人性之美的擔當者,是女人。

 

山田洋次不是溝口健二和成瀨巳喜男這樣畢生處理女性題材的導演,不過他同樣擅長拍女人。他鏡頭下的日本女子,無論是《寅次郎的故事》、「民子三部曲」(《家族》、《故鄉》和《遠山的呼喚》)、《幸福的黃手帕》中的倍賞千惠子,還是「武士三部曲」裡的宮澤理惠及松隆子,或是《母親》、《弟弟》和《如果和母親一起生活》中的吉永小百合,她們皆善良溫厚,樸素真率,忍辱負重,勤苦耐勞,既安於己命,又善體人意,「宛然是沉默的大地之母,自將死亡、病疾承荷」(影評人陳輝揚語)。她們是山田洋次心目中庶民真善美的化身,被寄予了深情。

在山田洋次的電影裡,女人是家庭的主心骨,是日常生活的「定海神針」,是真善美的象徵。在反常的年月裡,她們的存在,更是對諸如戰爭、不義等非人性的抗衡。「武士三部曲」以「庶民的日常生活VS武士的義理世界」為主題,而女性無疑是日常生活的守護者,她們賦予武士對抗蠻橫無理的武家義理的強大力量。

 

《母親》、《小小的家》和《如果和母親一起生活》這三部反戰電影則是以「女性VS戰爭」的形式,表達導演「人性的日常VS無人性的戰爭」的主題。在戰爭背景下,女人對一餐飯、一件衣服的辛苦張羅,女人經營日常生活的卑微努力,女人對兒女的關愛、對愛情和美的追求對親人的思念,她們疲憊虛弱的身體、悲哀的眼神、無言的淚水,都暗含了對無人性的戰爭的最強烈控訴。談到《如果和母親一起生活》時,山田洋次說:「明白總有一天要面對死亡卻依舊生活著,這不就是人類嗎?到了年紀就死去,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死於戰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戰爭,真是一種罪惡,是一種謀殺。」

理解女人的命運,就理解了山田洋次電影的大半。

 

臺灣影人吳念真訪問過山田洋次,山田洋次說當他發現電影已然有它被期待的性格時,電影已經不是導演自己的了。他說:「當所有人都感動于美人魚的歌聲時,你願意為了讓她擁有跟你一樣的腳,而讓她失去人間少有的嗓音嗎?」吳念真說:「人間少有的嗓音與動人的歌聲,來自於山田導演絕對的自覺和通俗的創造。」

 

山田洋次對高雅的文藝電影不感興趣,只拍大眾喜歡的電影。他認為一部好的電影問世,大家看了能互相欣喜地說:「真好!啊,真是太好了!」,這就夠了。拍攝讓觀眾「啊啊」歡呼著的、「哇哇」開心笑著的電影,即使到今天也依舊是他的夢想。

好的通俗其實不易做到,既要俗,還要通,這個通就是通情達理。通眾生的情,達大眾的理。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山田洋次的拿捏恰到火候,有時容許有過火煽情之處,但對眾生皆持一種平正通達的悲憫情懷,即令如《弟弟》中流離浪蕩不成器的弟弟,山田洋次也借吉永小百合飾演的姐妹的關懷加以悉心慰解,就像《寅次郎的故事》中妹妹阿櫻一次次無怨無悔地迎接失意落魄歸來的寅次郎。將自己置身於小人物之中,珍視他們的點滴悲歡,是山田通俗劇成功的法寶。

 

吳念真高度評價山田的通俗劇功力:「通俗是一種功力,絕對自覺的通俗更是一種絕對的功力。透過那樣自覺的通俗傳播,即使連大字都不識一個的人,都能得到和高階閱讀者一樣的感動、快樂、共鳴,而且和所謂的知識和文化自然順暢的接軌。也許因為這些活生生的例子,俗氣的自己始終頑固地相信:講理念容易講故事難,講人人皆懂皆能入迷的故事更難,而,能隨時把這樣的故事講個不停的人,絕對值得立碑立傳。」這可視為對山田洋次最高的讚譽。

 

山田洋次坦承年輕時討厭小津安二郎,其實是看不懂,隨著年歲漸長才開始佩服小津安二郎。其實,山田洋次的作品屬於反映庶民生活的家庭劇,這正是小津安二郎等松竹前輩導演奠定的類型。山田洋次年輕時不懂或者討厭的是小津安二郎看似千篇一律的內容、簡素的表現手法和對人生的深刻觀察,以及其作品中蘊含的鄉愁。「那是舊生活、舊文化鮮活著的時代。家庭與鄉土的約定、行事規矩、道德觀……我希望告訴人們這些已經消失的東西有多麼重要。」現在,小津安二郎電影中行將消失的東西重又在他的電影中得到表現。

 

山田洋次曾將小津安二郎的《麥秋》和《東京物語》搬上舞臺。在電影方面,早在1986年他就以《電影天地》向小津安二郎致敬。1996年,為紀念渥美清逝世而拍攝的影片《抓住彩虹的男人》(日版的《天堂電影院》),電影中即將倒閉的電影院所放的最後一部電影就是小津的《東京物語》。

山田洋次對小津的傑作《東京物語》可謂情有獨鍾,前後三次致敬:相比起《東京家族》,1991年的《兒子》反而最得《東京物語》神韻,不像前者拘泥到連片名和場景及鏡頭都照搬,過分刻意反而衝淡了影片的價值和可看性。《兒子》以山田洋次擅長的人物、擅長的故事、擅長的語言表現《東京物語》的主題:經濟的飛速發展導致了家庭關係的解體。只不過小津安二郎更超然,山田洋次更通俗。小津安二郎更冷,山田洋次更暖。小津安二郎直面人類最終的孤獨宿命,山田洋次仍相信人類還有希望,這在《東京家族》的結尾表現得很明顯:失意的老人帶著二兒子回到鄉下,受到鄉親們的熱烈歡迎,大家一起動手重建家園。與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裡笠智眾孤寂一人的結尾相比,山田洋次的作品更傳達出一種積極樂觀的信息。

《東京家族》最後熱火朝天幹活的場面中,明顯還差一個現場說著「勞動者諸君」(早期寅次郎的經典臺詞)把大家逗樂的寅次郎,於是,山田洋次在最新作品《家族之苦》中就索性以《東京物語》的外核包裹了一個「寅次郎」內核的喜劇故事。當小津安二郎作品中的父親,化身為年老的寅次郎,面對老妻突然要離婚的請求,他和家人將如何應對這場大地震呢?答案在電影裡。

 -END-

巴西音樂不止是桑巴,也不僅是快樂

大魚也罷大狗也罷 卻原來都很「易先生」

他們的戲會讓人愛上他們的國

1988年的時候你在幹什麼?沮喪時請看1988!

阿摩司·奧茲 不要談永久的幸福 世界上沒這回事

千利休與豐臣秀吉的那場決鬥 沒有分出勝負

手撕鬼子是廚子的思維 不是對戰爭的反思

這次他們玩的是突破次元的愛情 結果我國女青年又瘋了

相關焦點

  • 日本國寶級導演山田洋次:也會有「沒思路了」這種煩惱(1887期)
    88歲的山田洋次的回答逗笑了全場,「秘訣之一就是我長壽吧。」從《寅次郎的故事》到「武士三部曲」,再到「家族」系列,作為導演和編劇的山田洋次被稱為「喜劇山田」「庶民劇大導」,更被視為日本國寶級導演和「日本人心靈的代言人」。在跨越半個多世紀的長長片單上,是他對於平民生活的體悟與反思,對於人性溫度的描摹與傳達。
  • SFA·活動 | 2021年第一期影·鑑來襲:山田洋次與日本電影的傳統
    1月23日,我們將邀請到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鄭煬老師,來給我們開設一堂題為「山田洋次與日本電影的傳統」的講座,並觀摩山田洋次導演的家庭喜劇片《家族真命苦》(家族之苦)。本次活動具體時間與往常有變,請大家知悉,詳細見下:影·鑑【大眾場】:山田洋次與日本電影的傳統主講人:鄭煬活動影片:《家族真命苦》(家族之苦)活動地點:上海市長寧區新華路160號4樓上海電影資料館學術觀摩廳
  • 山田洋次的三部武士電影
    黑澤明與溝口健二偏好歷史正劇的厚重感,小林正樹則總以犧牲來作為道德批判,北野武嗜好純粹的血腥殺戮,三池崇史則重口味到飛上天……我還看過一部《武士狂想曲》,走了完全不同的戲路,MTV出身的導演中野裕之,拍出了一部搖滾韻律十足的精彩現代武裝戲劇,非常值得一看。 同樣的題材,在山田洋次老先生拍起來,則如沐春風,讓人感慨之餘又心生溫暖之意,頗有小津安二郎的神韻。
  • 山田洋次:暴力和裸露,我不拍
    但事實上,每當山田提起自己的中國情緣時,淡然間總是帶著一份寂寥。「我也不知道中國對我有什麼影響。但我覺得自己沒有明確的歸屬。普通的日本人,在哪裡出生長大就會和當地的人建立一種聯繫,但是在我身上沒有這種紐帶;我就像寅次郎一樣,有故鄉卻經常遠離故鄉,在他鄉徘徊,總是想著能回家就好了。我想有故鄉的親人,比如爺爺奶奶,在我回家的時候能來迎接我。但是我沒有。」
  • 日本票房:Orange登頂 山田洋次新片第三
    上周末迎來三部新片上榜,本土漫改真人電影《Orange》奪下冠軍位,山田洋次新片《如果和母親一起生活》排行第三。究竟如何去做才能改變翔的命運,為此菜穗開始努力付諸行動。  《Orange》在303塊銀幕中等規模公映,首映周末兩日動員觀眾26萬1779人次,票房收入3億1177萬8900日元。本片兩位主角土屋太鳳與山崎賢人,在今年3月開播的NHK晨間劇《小希》中飾演過年輕小夫妻,這對頗具人氣組合的再度合作勢必吸睛。
  • 《黃昏的清兵衛》我始終覺得,山田洋次是被低估的一個日本導演
    我始終覺得,山田洋次是被低估的一個日本導演。相比小津、成瀨,山田洋次的電影更加溫情。我覺得這只是對人生的思考和價值觀的不同,藉助電影來表達,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作為晚輩,山田也受到了前輩的影響。如果選擇一部日本電影推薦,我選擇推薦山田洋次的《黃昏的清兵衛》。這部電影2002年上映,年代較近。山田電影中的人物樂觀、正義、善良、幽默、有人情味,且浪漫非常。山田洋次總是這樣,於平淡中見真情。
  • 專訪丨山田洋次:中日家庭生活竟如此相似
    山田洋次,這位道盡日本人心事的電影大師,擅長反映平民生活的影片,《寅次郎的故事》《幸福的黃手帕》《遠山的呼喚》《黃昏的清兵衛》《母親》等作品為他贏得了「喜劇山田」、「庶民劇大導」之稱,被封為「日本人心靈的代言人」。
  • 山田洋次:我是怎麼樣拍電影的
    (戳二維碼即可購買)《我是怎樣拍電影的》這本書本來是山田洋次口述,經由他人整理的作品,每篇文章都比較口語化,讀起來平易近人,飯後茶餘讀讀它,了解一下聞名中日的大導演的工作,無論是鏡頭前的還是鏡頭後的,都讓我滿足了不少『八卦』的心思。
  • 山田洋次導演的系列作品,從不同角度展示武士生活
    山田洋次按照輩份來說,屬於日本電影新浪測一代,但他的聲名在國際上顯然無法與大島渚,鈴木清順。今村昌平、寺山修司等新浪潮諸人相提並論,在一些影迷心中他甚至也不如松本俊夫,吉田喜重、箱田正浩這些導演,究其原因是大概他永遠在拍」旗民劇」,拍日本人自己喜歡的喜劇片,無論是電影語言還是題材內涵,不實驗不前衛亦不宏大不深刻。山田洋次的電影在中國國內知名的有《遠山的呼喚》,《幸福的黃手絹》,提起來總覺得是「過時電影」,所以《黃昏清兵衛》、《隱劍鬼爪》,《武士的一分》是「藤澤周平武士三部曲」。
  • 美版《幸福的黃手帕》上映 山田洋次表「不滿」
    導演山田洋次(左一)站在影片宣傳牌下導演山田洋次  正在日本北海道舉辦的第20屆夕張國際電影節正在如火如荼進行。2月27日,美國版《幸福的黃手帕》作為電影節特別招待作品正式上映,曾執導過1977年日本版的導演山田洋次親臨現場為影片宣傳造勢,並表達了他對該片的「不滿」情緒。  導演山田洋次執導的1977 年版的《幸福的黃手帕》(主演高倉健),全片以夕張市為背景,被譽為夕張市的象徵影片,當年的外景地「幸福的黃手帕廣場」已經吸引超過70萬遊客,成為夕張市最具代表性的旅遊景點之一。
  • 《幸福的黃手帕》山田洋次的幸福觀
    而某個彈丸之地的島國,卻在思考如何引導人們去關注幸福家庭的必備元素。因此,與其說這是一部愛情片,不如說這是一部反映家庭倫理的電影。因為這部電影幾乎包含了幸福家庭的全部元素:包容、信任、堅持與責任等。相比之下,那對小青年的小情緒、小浪漫、小把戲是多麼微不足道,更何況那個小男生還帶著另有居心的遊戲心態。同時,這是一部時代烙印很濃的電影。
  • 強烈期待,山田洋次導演新作,送給電影的禮物
    山田洋次導演新作《電影之神》首曝定檔預告,2021年4月16日日本上映! 原田舞葉同名小說改編,山田洋次、朝原雄三共同編劇! 男主角ゴウ(澤田)是一個一心痴迷電影、無心顧及家庭的人,年輕時的他(菅田將暉 飾)曾經想成為導演,於是去到劇組幹起副導演的活。他當時愛上了在食堂工作的女孩淑子(永野芽鬱 飾),還跟放映師テラシン(野田洋次郎 飾)對電影的話題交流甚歡。當ゴウ終於等到了拍電影的機會時,一場事故讓電影化為泡影。
  • 應景三八婦女節,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3》曝出新預告!
    時隔一年後,山田洋次推出了第二部,每次看完他的作品都不禁感嘆一句「不愧是山田洋次啊!」年度最期待的日影,探討老齡化社會問題又說到了孤獨老死這樣沉重的話題,卻絲毫不沉悶,如同棺材裡炸裂的銀杏果的梗讓人淚眼婆娑後又不禁失笑。
  • 《幸福的黃手帕》悲喜交集的回家之路 山田洋次探討愛的意義
    電影《幸福的黃手帕/幸福の黃色いハンカチ》(1977)日本原版海報藍光版封套《幸福的黃手帕/幸福の黃色いハンカチ》(1977)是日本影壇巨匠山田洋次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名作之一,也是最為中國觀眾熟悉和喜愛的日本影片之一。
  • 《Orange》首周登頂 山田洋次新作首周上榜
    日本票房Ranking(2015.12.12-12.13)  搜狐娛樂訊(文/Domino)上周周末上榜新片包括少女漫改新片《Orange》,歷年慣例的東映特攝電影《假面騎士×假面騎士Ghost&Drive超MOVIE
  • 山田洋次悼念「日本喜劇王」志村健,難以言表的衝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3月30日,據日本媒體報導,當地時間3月29日晚,「日本喜劇王」志村健在東京一家醫院去世,終年70歲。1974年志村健開始以實習生的身份主持日本著名現場節目《八點!全員集合》,由於突出的表現成為節目中最受歡迎的演員。在志村健的電視生涯中,他曾主持多檔日本電視節目,在日本喜劇屆地位頗高,被許多晚輩譽為「日本喜劇王」。
  • 山田洋次悼念志村健 稱在承受難以言表的衝擊
    來源:新浪娛樂山田洋次新浪娛樂訊 3月30日,據外國媒體報導,「日本的喜劇王」志村健因感染新冠於29日晚在東京離世,終年70歲。山田洋次導演通過松竹發聲,稱在得知志村因感染新冠而辭演《電影之神》時十分失望,而現在得知他去世,承受的更是難以言表的衝擊。山田導演認為志村是日本喜劇界的極其珍貴的「寶藏」,他的離去令人惋惜。志村健志村健原本將和菅田將暉一起主演(兩人飾演同一角色的不同年齡段)山田洋次導演的新作《電影之神》,這也是他人生首部主演電影。
  • 山田洋次《家族之苦》中國版即將溫馨上映
    談到山田洋次導演,黃磊表示自己從小就特別崇拜山田洋次,「在他的電影中學會面對苦難,學會快樂,在歡笑中讀到很多東西,包括對家和對生命的感受」。他透露,決定拍攝這部電影是緣分所至,突然得就像「閃婚」。發布會上,山田洋次將珍貴的《家族之苦》原版劇本送給黃磊,並將自己喜歡用的鋼筆送給他,附上親手用漢字和《寅次郎的故事》膠片製成的珍貴卡片。
  • 山田洋次首執愛情片 時隔9年再度合作松隆子
    山田洋次首執愛情片 時隔9年再度合作松隆子 時間:2013.04.1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姬忠鵬 分享到:
  • 山田洋次的軌跡(一):從助導到首作
    預計閱讀時間為: 9 分隨著新藤兼人、若松孝二及大島渚的離世,筱田正浩及吉田喜重的退隱,仍然活躍的山田洋次當是今天日本導演之翹楚。本世紀初,《黃昏清兵衛》(2002)及《隱劍鬼爪》(2004)的成功令日本掀起一陣山田熱潮,把他推上大師的境界。在這之前,有些日本評論家只視山田為《男人之苦》系列及《釣魚傻瓜日記》系列的量產者,雖是票房保證,但難及巨匠之境。到現在,香港在內的海外影評也認同山田作品滿載人文情懷。筆者想藉此系列,為讀者整理出一幅深入淺出的山田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