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消費升級,西瓜視頻助力圖文作者轉型視頻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三聲編輯部 三聲

��本號引起極度舒適,建議星標一下

作為同時兼具聲音、影像與文字的體裁,視頻不僅接觸門檻低,還在呈現、解釋複雜信息上有天然優勢。視頻為圖文創作者提供了新的想像空間,內容消費升級已然成為趨勢。

作者 | 任彤瑤

編輯 | 周亞波

一種聲音認為,2020年上半年,成為了許多創作者從圖文內容轉向視頻內容的開端。

巨大的用戶需求和顯性的傳播效率都在支撐著新賽道的「底盤」:自2012年以來,網絡視頻行業的用戶規模一直呈增長趨勢。據CNNIC統計,截至2019上半年,網絡視頻用戶總規模達7.59億,佔網民整體的88.8%。數據反映著視頻內容在用戶端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加速著內容形式的迭代。

相關內容平臺已經呈現著新增視頻內容創作者增速遠超圖文創作者的趨勢。一部分嗅覺敏銳的內容創作者已經觀察到了這種變化,嘗試的意願與相關的困難並行而生,對平臺而言,如何更好地與這種內容變化的趨勢共進,既是推動平臺內容往前進的需要,也是在轉型過程中與創作者建立連接、形成共贏的良機。

作為在圖文端已有龐大積累的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以一種更加積極、更為主導性的姿態投身到這種變化當中,便兼具著底氣與需要。6月9日,為助力創作者,西瓜視頻正式啟動了「活字計劃」,招募圖文創作者轉型視頻,並提供包括流量、運營與工具在內的全方位扶持。

從圖文到視頻,一場顯性的變化正在發生。

01 | 媒介更迭:供求與想像

從文本年代到視頻年代,中國在媒介形態上已經經歷了一次較為徹底的拐彎。

視頻化的習慣已經在消費者端形成。峰銳資本合伙人李豐在談及媒介形態轉變時曾指出,用戶的需求在媒介形態上被教育,接下來會碰到巨大的供不應求。會拍視頻和有質量視頻的人,會比當年的公眾號裡面的好帳號、會寫文章的人還要稀缺。

西瓜視頻在本月發布的《圖文作者跨體裁趨勢報告》,可以為理解這種趨勢提供一些參考:2019年網絡視頻類應用使用時長的佔比持續增長,而網絡文學、新聞類等文字類內容都有所下降。

作為同時兼具聲音、影像與文字的體裁,視頻不僅接觸門檻低,還在呈現、解釋複雜信息上有天然優勢。在滿足了基本的消遣之後,受眾對視頻內容有了更多品類與質量上的需求,人們越來越習慣在視頻中獲取更具質量的信息。

相比於1分鐘以下的短視頻和半小時以上的長視頻,10分鐘左右的視頻,在展現泛知識內容上有明顯的節奏與信息容量優勢。典型的例子是,疫情期間人們對優質信息的需求集中增加,「回形針」等多個科普視頻帳號,憑藉硬核的科學內容、精湛的製作迅速走紅。

隨著視頻用戶增量天花板臨近,為爭取用戶注意力,多個視頻平臺都推出措施,扶持中等長度的PUGC視頻創作。從科學技術領域外擴,商業、財經、歷史等領域的視頻也逐漸成為了熱門品類。

相對的是,圖文創作領域供給和消費的動力正在逐年下降。《圖文作者跨體裁趨勢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橫屏視頻在供給和閱讀停留上已經對圖文形成全面領先。2020年第一季度,橫屏視頻創作者的周均新增人數是圖文的1.95倍,日均閱讀量達到圖文的2.5倍;視頻的日均用戶停留時長達到圖文的3.5倍。

視頻為圖文創作者提供了新的想像空間,內容消費升級已然成為趨勢。

02 | 置身浪潮:嘗試與痛點

已經有一批圖文作者察覺到視頻領域的機會。

歷史愛好者「萌蛋人」此前主要活動在圖文領域,以公眾號文章的形式做歷史科普。去年他從Youtube上看到知名科普帳號OverSimplified的視頻,受到這個帳號和「三國全面戰爭」宣傳片的啟發,他開始自學用簡單線條的動畫講述歷史故事。

今年1月,萌蛋人在西瓜視頻上傳了第一個講三國歷史的動畫,不少觀眾留言鼓勵,認為這種歷史梳理的方式有趣易懂。此後萌蛋人基本保持每周更新一個6到8分鐘的動畫,五個月時間積累了53萬粉絲。

「轉型做視頻這個事,沒有人絕對行和絕對不行,都要去試一試。」萌蛋人的轉型嘗試獲得了回報,他明顯感覺自己的知名度和真正的粉絲量有顯著增加,收入回報也提高了。

除了個人創作者,媒體也加入了轉型的嘗試,36氪、虎嗅等媒體也陸續上線了視頻板塊。

遠川文化旗下的知名財經帳號「飯統戴老闆」在2月開始嘗試視頻創作。瑞幸事件後,財經類博主「半佛仙人」數月前的分析視頻獲得了廣泛傳播。這讓遠川文化COO夏遠薏再次思考起視頻的優勢:「其實在這之前,已經有很多分析師做過文字分析了,但是傳播效果都沒有視頻好。」

不僅是傳播門檻降低,視頻在變現能力上也有相對的優勢。《視頻內容形態發展報告》指出,當粉絲量區間為1萬~10萬,10萬~100萬和100萬以上時,視頻創作者月收入分別是圖文創作者的2.64倍、1.72倍和2.51倍。

對圖文作者而言,文本功底將會將會為視頻創作提供最重要的內容根基。視頻製作大致可以分為「提出問題-資料研究-敘事邏輯-文本寫作-可視化-後期字幕音樂」幾個環節,圖文寫作覆蓋了可視化之前的全部步驟。

「知識類視頻的創作者不是憑空而起的,他們本身是很優秀的圖文創作者,因為前期有高質量的內容,因此可以很快積累起播放量。」西瓜視頻的運營負責人Judy表示。

但轉型的路並不一定順暢。相比圖文,視頻的投入成本更高。在具體製作中,圖文和視頻的表達邏輯有差異,對缺乏視頻經驗的作者來說,挑選內容和撰寫文本的思維需要轉換;另外視覺審美、後期素材的版權等問題也需要綜合考慮。

03 | 平臺助力:扶持與工具

面對新的信息載體,圖文作者要如何更順利地轉型,並保持產出節奏和質量?

只靠創作者本身無疑是吃力的。更理想的狀態是,有拓品類、留住創作血液需求的平臺,和有轉型需求的圖文創作者能進入一種更為良性的互動,各取所需。

6月9日,為助力創作者,西瓜視頻正式啟動了「活字計劃」,招募圖文創作者轉型視頻,並提供包括流量、運營與工具在內的全方位扶持。

2019年初,西瓜視頻發布新的定位,要做「聚合多元文化的綜合視頻平臺」,同年6月開始發力知識類視頻,近一年知識類內容在西瓜的觀看量增長23倍,活躍的作者量增長20倍,內容量增長416倍,各行業專家、機構、個人陸續成為創作者加入到西瓜視頻,湧現出一批優秀創作者。

據統計,僅在今日頭條平臺中,萬粉以上且加V的圖文作者,就有超過40%正在轉型或考慮轉型視頻——這對迫切需要作者豐富內容體系的西瓜視頻而言,正是機會所在。

據了解,除了流量及現金鼓勵,「活字計劃」還會在多個維度為創作者提供支持。

在內容方面,真人出鏡、純文字視頻、素材剪輯、動畫製作,是目前圖文轉型視頻製作的四種常用路徑。西瓜視頻配備了專門的製作團隊,從選題、策劃、剪輯等全環節提供定製服務,為創作者找到合適自己的方式,還會製作相關教程、組建線上訓練營。而為轉型作者量身定做的,更低門檻的剪輯工具和獨立後臺也已經投入了開發。

在商業化方面,西瓜視頻可以為優質作者提供對接廣告主、短視頻和直播帶貨等多元的商業化模式;而通過和抖音、今日頭條的深度內容協同,進駐西瓜的作者可以通過多種題材與用戶展開多形態的互動。

西瓜視頻市場與娛樂中心總經理謝東升表示,相比於其他平臺,新人在西瓜視頻中能獲得更多的關注和投入,有專項的流量包支持和分成收益。

同時,西瓜視頻擁有大量且多樣年齡層、領域、身份的用戶。通過影視、直播、遊戲、科技、文化共29個頻道,超過500種細分品類內容,不同類型的內容都能在西瓜找到自己的受眾。「而智能推薦能夠幫助優質內容觸達更多用戶,這種及時反饋,可以讓作者根據數據的變化來做內容的調整。」

「轉型要重新找到表達與運營的節奏。」 知名自媒體人薑茶茶,在「活字計劃」的圓桌論壇中總結道。對圖文作者和西瓜這樣的視頻平臺而言,機會和挑戰都在路上。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原標題:《內容消費升級,西瓜視頻助力圖文作者轉型視頻》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西瓜視頻:投入2億現金流量扶持圖文作者創作視頻
    【TechWeb】6月9日消息,西瓜視頻聯合11家機構發起「活字計劃」,宣布將投入1億元現金和1億元流量,助力圖文創作者轉型為視頻創作者。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深入發展,4G和5G更加普及,創作者技能不斷提升。在這一形勢下,圖文到視頻的體裁升級正在持續進行。
  • 西瓜視頻為圖文與視頻作者拉郎配,牽手成功還送10萬元「聘禮」?
    能夠迅速實現視頻化轉型,得益於平臺方的助推。今年6月起,西瓜視頻正式啟動「活字計劃」,宣布以1億元現金+1億元資源、推出活字計劃訓練營等方式,助力圖文作者迅速實現視頻化轉型。截至目前,有近萬名圖文作者通過活字計劃入駐西瓜視頻,其中不乏順利進階為視頻作者的頭部號,但視頻創作需要腳本、剪輯手法以及個性化配音等條件,也令一些圖文作者望而卻步。
  • 《西瓜視頻圖文作者跨體裁趨勢報告》發布:圖文視頻化再加速,知識...
    無論創作者是出於圖文自媒體內捲化的生存壓力,還是為順應趨勢而進行內容體裁的升級。「信息密度高,不適合傳播」「枯燥且乏味」「讓人昏昏欲睡」」太抽象「...帶著知識類、垂類內容的原罪,財經視頻作者在體裁摸索的過程中,完成了基因改造。他們具體是怎麼做的呢?近期發布的《西瓜視頻圖文作者跨體裁趨勢報告》認為,圖文轉型視頻內容,有 4 種常用路徑:
  • 「讓視頻創作成為更多人的職業可能性」,西瓜視頻再助力創作者
    近日,西瓜視頻的動作有點多。6月8日,西瓜視頻上線三周年之際,宣布向所有用戶免費提供短視頻4K畫質。這意味著,西瓜視頻躋身全網少數推出免費4K功能的視頻平臺。6月9日,西瓜視頻啟動「活字計劃」——圖文創作者轉型招募計劃,聯合今日頭條、抖音拿出2億資源扶持圖文創作者轉型。計劃推出一周之後,超過8000位優質作者加入。
  • 西瓜視頻已經玩出了「較長視頻」的一片天
    然而已經在短視頻領域取得一定成績的西瓜視頻,在倉促的轉型過程中並沒有解決內容的核心問題。通過原創、差異化和頭條生態確實補充了西瓜視頻生態的多樣性,卻並未取得進一步的突破。 進入到2020年,眼看著視頻領域的戰火愈演愈烈,西瓜視頻對自身的定位也逐漸明晰。
  • 西瓜視頻「拍了拍」創作者:帶著流量和錢走向職業化吧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作者:慄子酒,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圖文作者向視頻創作轉型的大潮還在繼續。此前,西瓜視頻正式啟動「活字計劃」,宣布以 1 億元現金+ 1 億元資源的投入力度,扶持從圖文向視頻轉型的內容創作者。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經有 8000 多位內容創作者加入其中。
  • 去西瓜拍視頻的影視人,後來怎麼樣了?
    他們當中,有知名影視明星葉璇、周黎明、劉儀偉,也有從公眾號、知乎等文字內容平臺轉型視頻的影視觀察者,比如毒舌電影、關雅荻,還有「賢於葛格」等的影視愛好者 、影視專業學生創作者。 2020年春節,一部《囧媽》讓人們知道了西瓜視頻可以看到時下最熱的電影;現在,更為豐富、成熟的影視類內容生態,正在西瓜視頻上漸漸成型。
  • 從知乎、西瓜視頻到視頻號,「中視頻」之戰到底怎麼打?
    隨後是西瓜視頻,一周前西瓜視頻宣布將要拿出20億扶持優質視頻內容創作,並進一步細分視頻賽道,提出了「中視頻」概念——中視頻指1-30分鐘的橫屏視頻。而在這之前,西瓜視頻曾經拿出2億啟動「活字計劃」,旨在鼓勵圖文創作者進行視頻創作。
  • 圖文轉視頻的錢你也可以賺 4款實用文字視頻工具推薦
    6 月 9 日,西瓜視頻宣布推出活字計劃,提供 2 億資源助力圖文創作者轉型。從去年起,就已經有不少圖文作者開始轉戰視頻,「你開始做視頻了嗎?」已經成為內容創作者們的常用問候語。根據西瓜視頻發布的《圖文作者跨載體趨勢報告》顯示,過去一年的時間裡,西瓜視頻平臺橫屏視頻發文作者數量同比增長282%,視頻創作者收入遠高於單純的圖文創作者。為了順應行業趨勢及平臺內容策略的轉變,如何快速轉型視頻成了圖文創作者們關注的焦點。目前而言,圖文創作者轉型視頻的路徑主要有真人出鏡、純文字視頻、素材剪輯以及動畫製作。相較而言,後兩者的難度要相對高一些。
  • 從圖文轉型視頻,Coser黃靖翔的「破圈」之路
    原標題:從圖文轉型視頻,Coser黃靖翔的「破圈」之路「再不做視頻,到明年就沒機會了。」一位資深媒體人後轉型為以圖文為主的自媒體朋友最近跟我說。確實,視頻實在太火了,很多圖文類內容創作者都對怎樣踏入視頻圈感到焦慮。 @黃靖翔 是一名資深Coser,同時也是演員和平面模特,不過,大眾最熟悉的還是他的Coser身份。
  • 「一見如故」的中國Boy,背後是西瓜視頻的「三板斧」
    另一位人氣遊戲UP主敖廠長,同樣在入駐西瓜視頻後,推出新的獨家系列作品《廠長來了》。與成名之作《囧的呼喚》相比,《廠長來了》在保留廠長嬉笑怒罵風格的同時,篇幅更加短小精悍,更適合移動網際網路的碎片化內容消費場景。到了2020年3月,敖廠長宣布重啟《MC廠長》系列,在官宣這一消息時,敖廠長表示「2020年會開始高產」,而經典視頻的回歸必不可少。
  • 「挖人大戰」後,西瓜視頻要再造N個「巫師財經」?
    另一方面,西瓜視頻也在重構自己的創作生態、挖人之外,也謀求與一批圖文創作者,以培訓和聯合製作的方式,助力其在西瓜平臺視頻化內容,打造自己的KOL體系。 不同於以往邀請創作者入駐或者挖人的方式,西瓜視頻做的這幾檔節目更偏向平臺和創作者聯合製作的PUGC模式,而此前幾位創作者並未在視頻領域有過多耕耘。 今年6月,西瓜視頻推出的「活字計劃」,目的便是聚焦轉型中的圖文創作人,依託平臺能力和生態加成,在資本、技術、運營、流量等方面,以1億資金+1億元流量投入幫助圖文創作人轉型。
  • 西瓜視頻牽手《中國好聲音2020》,加入今夏綜藝陣營
    今年大家不僅可以看到節目正片,還可以通過西瓜視頻接收到與節目相關的圖文、短視頻、較長視頻、直播等精彩內容。在西瓜視頻大家也可以表達自己對於好聲音的理解,在這裡分享每一個人的好聲音。」,助力《中國好聲音2020》成為2020年「王牌IP綜藝」。
  • 西瓜視頻「偷桃」B站
    6月,西瓜視頻向創作者開放4K畫質,宣布投入100億流量,聯合抖音和今日頭條吸引教育創作者。不久又投入1億現金和1億流量,吸引圖文作者進行視頻化轉型。一位B站生活區UP主告訴記者,早在4月份就接到了西瓜視頻的邀請。一位視頻公司員工說,最近西瓜視頻與他們公司在綜藝、劇集購買領域,爭搶的很厲害。
  • 為什麼更多遊戲UP主開始入駐西瓜視頻?
    >這也是人們對西瓜視頻的一般印象:作為一個由頭條視頻轉型而來的綜合性視頻網站,遊戲品類在西瓜視頻中算不上特別突出。2017年6月8日,頭條視頻正式升級為西瓜視頻。儘管它還是一家相當年輕的內容平臺,卻已經累積了不少用戶。2019年6月,西瓜視頻的用戶數已經突破3億。在龐大的體量下,遊戲視頻在其中的佔比並不高,因此,在提到遊戲視頻和遊戲視頻創作者的時候,部分玩家首先想到的也許不是西瓜視頻。
  • 砸錢、搶人、買版權,西瓜視頻離中國版Youtube有多遠?
    西瓜視頻的前身頭條視頻脫胎於今日頭條,最早是作為今日頭條APP上的視頻板塊,承擔頭條號的視頻內容分發渠道。作為今日頭條整個內容體系的一部分,用戶在頭條號創作的視頻內容和圖文內容一樣,能幫助平臺賺取信息流廣告收益,同時獲得平臺的創作獎勵,當時有很多做頭條號月入過萬的新聞,從模式上說,已經具備了YouTube模式的幾大要素。
  • 華彩少年「上線」,西瓜視頻綜藝「朋友圈」持續升級
    前一檔綜藝讓業界看到的西瓜視頻的資源整合能力,這次將在國風少年們的身上發揮出怎樣的作用?而西瓜將這一個新生的內容基底投入於自身平臺之內,又將激起怎樣的創作活力? 進入這一平臺,關乎流量,又不止於流量,一個循環的價值鏈路正在經歷驗證——而這才會是西瓜視頻向那些根基深厚卻身處轉型之中的內容創作人,秀出的真實肌肉。
  • 網易傳媒全新知識短視頻內容消費品牌網易新聞「知識公路」正式發布
    精細化運營賦能千名圖文創作者轉型網易新聞「知識公路」團隊發現,在知識科普領域沉澱著大量尚未視頻化的高質量圖文內容,它們是知識短視頻製作尚待挖掘的資源寶藏。但是對於這部分創作者來說,他們要將內容視頻化並不容易,從工作量、製作專業度到製作周期,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大的考驗。網易傳媒有著豐富的圖文內容視頻化經驗。
  • IP變現、短視頻內容、消費升級、企業服務……華映2017年度大會帶...
    為此,在此次2017年度大會上,多位行業大咖,根據自己的從業經歷和行業感悟解讀了IP變現、短視頻內容、消費升級、企業服務等熱點,洞悉相關行業創投趨勢。 熱門IP與變現 2016年被成為「知識付費元年」,大眾的消費形態從「物質」消費逐步轉移為「精神」消費,人們開始願意為信息與知識買單。
  • 西瓜視頻的野望:不只是尋找下一個王剛
    王剛並非是依靠視頻創作改變命運的孤例。近年來,西瓜視頻等平臺上已經湧現出一批在全網甚至是在海外擁有知名度的頭部創作者,而現在仍有眾多創作者在快速成長。而「視頻持續高熱」這一現象背後,也在體現著西瓜視頻這一平臺的升級和變化。王剛的走紅,是大眾最喜聞樂見的那一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