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是什麼樣的?

2021-02-13 歷史史記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字俊卿,生於天津靜海縣。霍元甲出身鏢師家庭,繼承家傳「迷蹤拳」絕技。幼年體弱,在27歲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鄉,時常挑柴到天津去賣。28歲後到天津當上碼頭裝卸工,後來在農勁蓀開設的懷慶藥棧當幫工,升任掌柜。1909年,41歲的霍元甲,由農勁蓀介紹來上海,接受由陳公哲、陳鐵生所創辦「精武體操會」中主教武術。被評為滄州十大武術名人。

孫中山對霍元甲「以武保國強種」的膽識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精武會成立10周年之際,他親臨大會,題寫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以示對霍元甲的紀念。

人物關係

父親 霍恩第

兒子 霍東閣

武術世家

霍元甲生在一個迷蹤拳的世家。父親霍恩第以保鏢為業,因霍恩第的迷蹤拳出神入化,所以很多大商人都求他保鏢,霍恩第只鏢窮苦百姓、清白之人,對貪官汙吏決不保鏢。

學藝

霍恩第有三子:霍元卿、霍元甲、霍元棟,元甲排行第二。據說霍元甲幼年體弱,父親霍恩第不讓他習武,擔心元甲習武日後有損霍家名聲,拒不授藝於他。但元甲志存高遠,他日日留心,處處參察,偷藝於父傳兄弟之機。苦練於舍外棗林之僻。後為父知,受責。

霍元甲

元甲保證絕不與人比武,不辱霍家門面,方準父兄一起習武。元甲天資聰穎,毅力驚人,功藝長兄亢進,在兄弟之中出類超群,並在24歲那年5分鐘之內擊敗了一位僅僅用三式打敗了霍元甲的哥哥與弟弟的人。父見此,一改舊念,悉心傳藝於他。後元甲以武會友,融合各家之長,將祖傳「秘宗拳」發展為「迷宗藝」,使祖傳拳藝達到了新的高峰,之後霍元甲自創了迷蹤拳[2]

精武英雄

霍元甲成年後在天津經營藥材商店,後到上海辦「精武體育會」(精武門),為發揚中華武術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上海,他曾經在擂臺上擊敗俄羅斯大力士(一說俄羅斯大力士被霍元甲親自擊敗,另一說俄羅斯大力士聽到霍元甲的名聲放棄比賽)。有一次,日本一個大力士團來中國要求比試,霍元甲因病派弟子劉振聲接戰比試,結果打敗了日本力士。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山東大俠劉振聲慕名來津,求拜於元甲門下。霍察其正直,遂收為弟子。從此破了霍家拳「傳內不傳外」的先例。元甲俠肝義膽。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譚嗣同變法遇難,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難津門,與元甲一見如故,遂成至交。後王子斌在京遇難,被八國聯軍梟首示眾。元甲與劉振聲潛入京城,盜回首級,並取得《老殘遊記》作者劉鶚協助,將義士身首合葬,盡了朋友之義。

與俄較量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有一俄國人來津在戲園賣藝,他在報紙上登出廣告,自稱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國無敵手。霍元甲見了廣告,並聽說俄國人還當場信口雌黃,侮蔑中國人無能,極為氣憤,當即邀懷慶會館主人農勁蓀和徒弟劉振聲前往戲園,見到俄國大力士在臺上吹噓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病夫之國」如有能者,可登臺較量。霍元甲在臺下哪裡還坐得住,不顧眾人勸阻,一個箭步,氣宇軒昂地跳上戲臺,開門見山地說:「我是『東亞病夫』霍元甲,願在這臺上與你較量」。此時翻譯將霍元甲生平來歷告知俄國人。此俄國人聞知霍元甲威名,不敢怠慢,連忙將霍元甲讓進後臺,霍元甲當場質責俄國人:「為何辱我中華?」並提出三個條件:一是重登廣告,必須去掉俄國人是「世界第一」的說法;二是要俄國人公開承認侮辱中國的錯誤,當眾賠罪謝過;否則就是第三個條件:我霍某要與之決一雌雄,並命其當機立斷,色厲內荏的俄國力士哪敢出場比武,只好答應了前兩個條件,甘願登報更正和公開承認藐視中國人的錯誤,從而灰溜溜地離開了天津。

與英較量

霍元甲

宣統元年(1909年)冬,上海來了一個名叫奧皮音的英國大力士,在張園設擂,辱中華是「病夫之國」,民眾是「東亞病夫」。霍元甲應上海武林友人之約,與農勁蓀、劉振聲同赴上海,為雪病夫之恥與奧皮音約期比武。奧皮音先以萬元押金作為要挾,後又把比武時間拖至在當年六月進行。賽前霍元甲已在張園擺起擂臺,用英文刊登廣告,文曰:「世譏我國為病夫國,我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從事!」並聲明「專收外國大力士,雖有銅筋鐵骨,無所惴焉!」比武那一天,奧皮音早已被嚇得逃之夭夭。霍元甲威震俄、英大力士,為中華民族雪洗了「東亞病夫」之恥,鼓舞了中華民眾之志氣,為億萬同胞所欽佩、仰慕。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結合時勢,在農勁蓀等武術界同仁協助下,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孫中山先生讚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於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

被害辭世

上海蓬萊路一帶為日僑聚居之地,日本柔道會得知霍元甲勇挫俄、英兩國大力士,今又創立了「精武體操會」,很不服氣, 特從國內選派十幾名武術高手,由柔道會長親自率領來華,以研究為名,請霍元甲等人來技擊館比武,雙方各自擇定公證人。

比賽開始時,霍元甲先命徒弟劉振聲出陣,令其採用誘敵之法,尋機取勝,劉振聲上場後,穩如泰山一般,日方人員認為有機可乘,使用多種招數,竟沒有撼動他。即使日方派出其力氣最大者上陣,也被劉振聲一腳踢得倒地不能動彈。劉振聲以靜制動,以逸待勞,連勝日方五人。日本領隊見此情形非常惱火,便出陣向霍元甲挑戰,二人一經交手,未經幾個回合,日本領隊便領教到霍元甲的厲害,於是企圖暗中傷人,誰知霍元甲

[免責聲明]文章和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大俠霍元甲》段位升級,趙文卓還原歷史上最真實的霍元甲
    不過估計是導演怕他年紀大了演不了愣頭青,所以一上來霍元甲的設定就已經30歲了(不過皮膚依然演的有點兒費力),沒再拍那些年少體弱,練武健體的事情,而是一上來就搭上了晚清十大高手之一的大刀王五和維新變法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並親自見證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只不過楊志剛演的譚嗣同有點兒用力過猛了。
  • 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是怎樣一個人?
    霍元甲,字俊卿,兄弟三人,排行老二。祖籍河北東光縣安樂屯。父親霍恩第,迷蹤拳的第六代傳人,常出入東北為客商當鏢師,頗有名望。
  • 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生於天津靜海縣。 霍元甲出身鏢師家庭,繼承家傳「秘宗拳」絕技,霍元甲幼年體質羸弱,不具備習武的潛質,父親怕他毀害霍家聲譽
  • 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一生只打過三次擂臺,卻有兩次不戰而勝
    1983年,《大俠霍元甲》作為內地引進的第一部香港電視劇集,在廣東電視臺首播,之後在中央電視臺以及各地電視臺播放,霍元甲也成為功夫片一個標誌性的人物,2020年曾飾演過霍元甲的趙文卓,多年之後再次在《大俠霍元甲》中飾演了這一經典形象,那麼真實歷史中的霍元甲是什麼樣的呢?
  • 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 跟電視劇裡的完全不一樣
    1983年,徐小明執導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被引進到大陸,在廣東電視臺首播後,黃元申飾演的霍元甲迅速在活躍在全國各地的各個電視機裡面,直至今日,霍元甲依然是影視江湖上的搶手人物。這位武術大師的傳奇人生讓不少的觀眾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天來聊聊真實的霍元甲是什麼樣子。
  • 歷史上真實的大俠霍元甲
    由趙文卓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正在CCTV-8黃金強檔燃情熱播!霍元甲如何從羸弱少年成為一代大俠,為何敢於挑戰千百年來的武林陋習,從技驚虹口道場到猝然離世,又有何未解之謎?今天,我們一起跟隨首部以霍元甲為題的紀錄片 《精武傳奇》,回望一代大俠背後的真實故事!
  • 《大俠霍元甲》熱播,溫文爾雅的農勁蓀,歷史上卻是一個大鬍子
    然而真實的歷史卻並非如此,精武門的真正創立者並不是霍元甲,而正是農勁蓀,霍元甲只不過是被農勁蓀請來當總教練而已。而且精武門也並不真名,而是叫做精武體操會,這家會館至今還在,叫做上海精武體操總會。>上海精武體育總會@電影寮而且歷史上的農勁蓀也並非像劇中的吳超一樣
  • 歷史上的霍元甲 黃飛鴻 方世玉 洪熙官 真的那麼牛掰嗎?
    今天我們說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幾位武術大師們在歷史上的真實故事,比方說,霍元甲 黃飛鴻 方世玉和洪熙官。
  • 《霍元甲》實際上是李連杰的自傳,沒人真正知道霍元甲的歷史
    所以他不由分說,帶著徒弟到秦爺的壽宴上鬧事,逼得秦爺和他立下生死文書沽月樓一場生死較量,霍元甲險勝,秦爺不久後傷重而亡。秦爺的外甥氣不過拿刀殺了霍元甲的家眷然後自殺,好友農勁蓀看不慣霍元甲胡作非為與他斷了關係。
  • 《大俠霍元甲》2020年這部新版本霍元甲已經用心了
    先說劇裡面的霍大俠,霍元甲絕對算得上時代楷模與道德模範,年年都應該當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大家應該知道什麼樣的劇會被央視首播,這部劇價值觀念很正,非常愛國主義。霍大俠讓現在這些武行騙子大師相形見絀,現在這些人比霍元甲落後100年都不止啊!所以說本劇確實結局很有用意。另外看到有人議論鷹九沒死,壞人怎麼沒死呢!其實我原來也以為壞人在這種劇裡面必須得到懲處,但是結局出乎意料但是又顯得很寫實啊,好人都早死,禍害活千年嘛,歷史上的霍元甲確實是故去較早1910年就去世了,享年42周歲。
  • 不高不帥的小胖子——真實霍元甲和趙文卓演的太不一樣
    這幾位大咖演的霍元甲,相似度頗高,都是相貌英俊、身材修長的大帥哥,一身正氣,宗師氣度,身邊不乏漂亮的小迷妹,更有讓人眼花繚亂的秘宗拳加身;打得了洋人,殺得了倭寇,大長中國人的志氣和威風。當然,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真實的霍元甲到底什麼樣?一、不高不帥比較胖霍元甲到底長什麼樣?是不是又高又帥?答案可能讓大家失望了。
  • 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打敗日本武師威震天津,最後真被人毒死了嗎?
    很多人都看過霍元甲的電影電視劇,裡面霍元甲打敗外國人為國爭光的故事,非常激勵人心。那真正歷史上,霍元甲是個怎樣的人呢?雖然家裡世代習武練功,但霍元甲卻自幼身體虛弱,是個典型的藥罐子。 父親怕霍元甲練了功還是打不過其他人,丟了父輩們的臉面,便不許他習武。誰知霍元甲血氣方剛,父親不準他學,他就偷學。直到後來被發現,父親讓他保證以後不跟人比武打架,這才讓霍元甲繼續練下去。
  • 歷史上有些故事,我們為何選擇去相信,比如霍元甲
    通常電影故事是不能細究其歷史的,真實的霍元甲不但沒有創辦精武門,而且也沒有打敗俄國大力士,但是這些並不影響我們對於「故事」的塑造,我們的民族精神,民族信仰,都是在這一個個故事當中被塑造的。霍元甲字俊卿,生於清朝同治七年十二月七日(公元1869年1月19日),出生在直隸靜海縣小南河村,也就是今天天津西青區小南河村。
  • 大俠霍元甲與「世界第一大力士」的生死對決,歷史上竟如此結局?
    大眾所熟知的霍元甲,乃津門大俠,力克多國大力士,創辦精武會,後被日本人毒殺。徒弟陳真留日歸來,為師報仇。這一故事,從李連杰1994年主演的《精武英雄》,到2006年出演的《霍元甲》,似已完全定型。媒體多年來的報導,也幾乎從未提出過質疑。那麼,我們不妨較真一下,回到霍元甲的歷史時空,扒一扒最早關於霍元甲的記載,看看霍大俠究竟「本事」如何?
  • 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 身材矮小, 弱不禁風, 外國大力士曾這樣評價他
    按年齡排列分別為霍元貞、霍元善、霍元棟、霍元甲、霍元和、霍元卿、霍元良、霍元祥、霍元忠、霍元臣。霍元甲在大排行中排第四,幼年體質羸弱,不具備習武的「潛質」,父親怕他毀害霍家聲譽,禁止他習武。倔強的霍元甲踏上了偷學、偷練自家武藝——迷蹤拳的歷程。在霍元甲的刻苦努力下,他的武功進步很快。沒有不透風的牆,霍元甲偷偷習武的事還是讓父親知道了。
  • 以鮮血喚醒沉睡之獅,任鐵拳洗雪病夫之恥,歷史上的大俠霍元甲!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幾十年前有一部香港的影視劇,每當電視上響起那令人振奮的開頭歌曲時必會造成萬人空巷,因為大家都早早地坐到了電視機前等待觀看那激蕩人心的劇情。這部電視劇就是《大俠霍元甲》!很多人認為霍元甲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其實不然,霍元甲是歷史上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1868年霍元甲出生於天津靜海縣一個鏢師家庭。
  • 《功夫宗師霍元甲》導演黑子:經典在前,如何塑造一個有「真實感」的霍元甲?
    聯合導演夏曉明接著闡述,例如在津門,霍元甲要成為津門第一的個人夙願,與譚嗣同要借道津門,進京行維新之道的時代脈搏成功搭上「線」,也正因為這種「不可逆」時代感才讓霍元甲產生「質變」,讓這個人物變得立體。
  • 回望歷史、關照當下,《大俠霍元甲》如何讓歷史人物煥發新光彩?
    那麼,再次創作霍元甲的故事意義有多大?《大俠霍元甲》的成功背後又有何啟示呢?作為一位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他的經歷與故事是有跡可循的,經過多次影視化後,在觀眾心中霍元甲已不僅是一名民族英雄,也成為了中華武術精神的代言人。將這一經典 IP 在新時代環境下進行重塑,與網生一代觀眾價值觀以及審美進行碰撞,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此次《大俠霍元甲》將作品定義為「中華武術正劇」便能窺見其中不少野心。
  • 大俠霍元甲:陳真什麼時候出場?歷史上真的有陳真這個人嗎?
    歷史上真的有陳真這樣一個人嗎?下面就讓吾愛詩經網的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1、歷史上真的有陳真嗎 陳真的影視形象最早出現在1972年拍攝的電影
  • 鮮為人知的霍元甲和精武會:(1)霍元甲的真實見聞
    影視劇都是靠藝術加工創造,其中虛幻的居多,您得空聽我聊聊,鮮為人知的霍元甲和精武會,真實比想像更有料、更傳奇。霍元甲的真實見聞霍氏祖籍河北東光縣安樂屯,霍利通弟兄三人,受有勢力的人家欺負,報仇雪恨闖下大禍,不得己逃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