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付寶和微信等便捷支付的環境下
你還會刷卡嗎?
不少人出門連錢包都不帶了
更別說銀行卡了
面對越來越「淡化」的地位
層出不窮的聯名卡則是收割了一波粉絲經濟
儘管超前消費的觀念已經在年輕人中普及,但是在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夾擊下,銀行的信用卡業務也遭遇了不小的挑戰。不尋求改變,銀行信用卡的市場份額將會繼續被蠶食。除卻推出更多優惠政策,在卡面上做文章也成為當下銀行信用卡破局的方向之一。
早期,品牌聯名、明星聯名、遊戲聯名是信用卡卡面創新的主要方向,但遊戲、明星的影響力始終有限,只能夠收割特定的粉絲群體,無法精準覆蓋全部的年輕群體。
近年來,隨著故宮文創的大獲成功,國潮逐漸成為熱詞,文創類產品迅速崛起。「文化自信」已然成為社會與民眾的「剛需」。年輕群體尤其吃「國潮」這一套,在精神層面上,成長在富足年代的他們早已經不信奉「國外月亮」那一套;在物質層面上,他們也願意為文創類的產品買單,只要這個產品足夠創意,足夠戳中他們的興奮點。
在眾多歷史文化IP的開發中,博物館文創無疑是近年來最火熱的產品。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和天貓聯合發布的《天貓新文創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近幾年博物館文創產品成交規模高速增長,2019年上半年整體規模比2017年同期翻了3倍。銀行自然也沒有錯過機會。
」
中 國 民 生 銀 行
「寒冬將至,你還可以讓梵谷的秋天,四季都留在你的錢包裡。」配圖是民生梵谷主題信用卡中的一張,卡面正是梵谷的名畫《麥田》。瞬間覺得,用這張信用卡花錢時,心情也會更加明朗。
以上描述的是民生銀行在推出梵谷主題信用卡的微博,吸引了不少粉絲關注。
據了解,中國民生銀行在2017年以致敬梵谷為主題提出了「民生消費美學」,將梵谷的經典畫作融入到卡面設計中。
以重新的文化形式來勾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讓銀行卡不再只是附屬品。而是具有文化收藏和紀念價值的物品。
同時,與故宮IP進行合作,精準定位在鍾愛「國潮文化」的年輕群體,提供超出大家期待值的作品。
中國民生銀行龍袍版信用卡
結合了「藍色江綢平金銀纏枝菊金龍紋袷袍」,和清乾隆期「黃紗繡彩雲金龍單龍袍」圖案元素。
以清皇帝印璽紋樣為藍本的符牌版信用卡
以及以工筆重彩人物畫《十二美人圖》
為設計靈感的美人版信用卡
浦 發 銀 行
浦發銀行也和故宮進行合作,設計了4張不同卡面為一個系列的銀行卡。
卡面內容分別是《清明上河圖》、《千裡江山圖》、故宮太和殿的雪景圖以及乾隆皇帝親筆寫的「福」字。
清明上河圖
千裡江山圖
太和殿
手寫「福」字
還有以《富春山居圖》的前後半段,紙本水墨畫為藍本的卡面設計。
以承載傳統文化的形式賦予了銀行卡更多的價值,將故宮文化和銀行卡相結合,讓大眾感受到了文化的傳播。
工 商 銀 行
採用鐳射、立體金屬、專色卡基,3d油墨、珠光貝母等特殊工藝,在卡片右上角還有故宮博物院的標識。工商銀行推出「一路追夢」借記卡。
以「一路追夢」為主題 ,取材於故宮藏「清掐絲琺瑯百鹿圖尊」,蝴蝶象徵夢,奔鹿象徵不懈追求,展現追逐夢想、添福增祿的美好寓意。
「春夏秋冬」借記卡
春卡·瑞鶴高飛
以「瑞鶴高飛」為主題 ,取材於故宮藏「清乾隆松鶴紋織金錦」,搭配故宮午門圖案組成卡面 。瑞鶴慶春、鶴衝雲霄、扶搖直上、朝氣蓬勃,更有「君子不墜青雲之志」的寓意。
夏卡·魚化龍升
該卡以「魚化龍升」為主題 ,取材於故宮藏「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 ,展現魚躍龍門、金榜題名,精進有為、吉慶有餘的寓意。
秋卡·今宵團圓
以「今宵團圓」為主題 ,以故宮角樓與中秋圓月為卡面 ,展現天上月宮地下故宮,天涯共此時,思鄉懷土、闔家團圓的寓意 。
冬卡·萬金荷包
該卡以「萬金荷包」為主題 ,取材於故宮藏明清宮廷荷包,卡面「萬」字取自故宮春聯。金色圓內可由持卡人自由填寫數字或吉語,展現納福招財、花開富貴、吉祥如意,萬金財富自己創造的寓意。
中 信 銀 行
中信銀行聯合頤和園在今年的4月份發布了頤和園主題信用卡,以佛香閣、石舫、涵虛牌樓三個景點為元素,展現出頤和園獨特的皇家園林建築設計風格。
頤和園六景系列
玉扇點翠
金橋百花
六合仙鶴
軒轅戰鹿
長廊晨光
夏日石舫
中 國 銀 行
去年7月,中國銀行攜手萬事達卡,推出了「長城萬事達莫奈世界卡」以莫奈的名作《睡蓮》、《吉維妮小船》以及《亞嘉杜花田》為設計元素。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國潮類文創產品走進公眾視野,與各大博物館、美術館聯名的產品也越來越多,這都彰顯出中國傳統文化中蘊涵著巨大的文創潛力。除卻簡單的聯名合作,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更具內涵、更深層次的文化合作。讓古典文化的光芒重新在現代社會中閃現,讓古老的思想與現代文明交匯,這才是文創類產品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