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原作,諾蘭靈感來源?

2020-09-04 電影審片官

最近的影院,堪稱是最強諾蘭月


先是《星際穿越》重映,跨越時間的父女情深,讓更多人理解了五維空間;



接著《盜夢空間》,又讓人重溫了陀螺之謎;



然後諾蘭的新片《信條》,上映了。



接連三部科幻燒腦動作大片,差點讓人大腦宕機。


看完《信條》,觀後感都長這樣了 ↓



至於片中逆轉時空的設定,已經被調皮的觀眾在影院玩兒壞了。



在緊張燒腦前,我們不妨來點開胃菜,感受下穿越時空的刺激,據說也是諾蘭的靈感來源之一——


《量子破碎》

Quantum Break



《量子破碎》(Quantum Break)是一款科幻類動作冒險第三人稱射擊遊戲,由擅長懸疑、靈異的遊戲公司Remedy Entertainment開發,微軟發行。


在遊戲中,會穿插二十分鐘左右的劇情,作為其他角色的拓展劇情。


因此觀眾評價:「玩遊戲送美劇」。



別看這美劇是「送」的,裡面的拍攝卻是耗費巨資,一點也不含糊。


演員陣容招攬了好萊塢人氣明星,比如《權力的遊戲》裡的小指頭艾丹·吉倫,《X戰警》的冰人肖恩·阿什莫


劇集特效也堪稱華麗



整個遊戲和《諾蘭》其實講述的,都是在時空失常的前提下,主角拯救世界的故事。


《量子破碎》中,提到一個命題——


如果再過幾個小時,時間就會完全停止,世界末日到來,即便別人告訴你阻止是沒用的,那你會默默接受這一事實,還是想拼命阻止它的發生?



2016年,男主傑克的朋友,科學家保羅打電話讓他來學校幫忙。


原來傑克的哥哥威廉,跟保羅一起在實驗室裡造出了一臺時空機器。



但是威廉反對時間裝置的研究,聲稱有危險性。


保羅不聽,開啟了時空機。


實驗成功,時光機裡走出來另一個保羅,他宣稱自己就來自幾分鐘之後的未來。



因此兩個保羅寒暄了幾句,現在的保羅走進時光機,完成時空閉環。


誰知道這時候,機器突然出現了故障,然後爆炸起來。



危機關頭,實驗室的大門卻突然被撞開,一撥人全副武裝闖了進來,對他們幾人進行追殺。


一臉懵逼的傑克,認出這夥攻擊他們的人,來自本地一個知名企業——莫納其公司。



於是三人組開始奔逃,被困在時空機的保羅,通過穿越時空逃命,傑克則跟著威廉逃亡。


在這一過程中,傑克驚訝地發現,因為時空機的故障,他周圍的一切都變得奇怪起來:比如時間突然暫停,而自己在某種程度上,還會控制時間的流動……



逃亡過程中,威廉則悲觀認為,實驗室的時空機事故,可能觸發了時間斷裂,因此在世界不斷加速和頻繁靜止的情況下,最終會導致世界的滅亡。



最後傑克愕然發現,追逐他們的公司的CEO,竟然是剛剛從時空機消失的保羅。


僅僅是在時空機消失了幾分鐘,保羅卻滿頭白髮,像是經歷了很長時間。



保羅說在時空機裡看到了未來滅亡的慘狀,因此回到現在阻止傑克等人。


得知世界滅亡的消息,傑克跟保羅則表現出兩種不同的態度。


原來威廉收到了未來傑克傳回的消息,讓他儘早研究應對時間斷裂造成世界末日的反制措施——元場調節器,從而讓時間保持流動,防止定製停滯。



而保羅呢,想出了一個救生艇計劃,讓一小部分人在世界末日裡活下來,讓他們再研究出解決時空危機的辦法——有點像諾亞方舟。


因此保羅穿越回1999年,隱姓埋名,創建莫納其公司,並運用自己來自未來的知識,積累了大量財富,創建起救生艇場地。



同時,為了讓自己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他還派人來搶元場調節器。



劇中讓人看得雲裡霧裡的利亞姆,是遊戲中的一個角色,他為了讓自己懷孕三個月的妻子,獲得登上救生艇的資格,反水投靠了保羅。



當然,在遊戲裡的最後一戰,傑克打敗了保羅,並成功阻止了世界末日的到來。


保羅呢,則消失在時間的洪流裡,再也找不到了。



很多人看劇集會覺得有點懵,因為它需要配合遊戲,才是完整的劇情。


而這樣一個科幻特效遊戲,讓玩家感到刺激的,便是其中關於時空的特效。



以自身為圓心靜止時間、特定位置的空間壓縮爆炸,都讓人覺得很帶感。



傑克的作戰場景,也很有電影感。


比如槍戰時,傑克可以在時間停止的時候,在某個區域瘋狂打子彈,等到時間停止結束,子彈便會一洩而出,打向敵人,攻擊力爆棚。



又或者,用子彈時間一般的加速能力,飛快繞到敵人背後,然後給予致命一擊。



這樣的時空特效,看起來有點意思,對不對?


那我們再回到晉級版的《信條》。


信條的英文,tenet,五個字母,順著念,倒著念,都是一個意思,整個影片看完,你會發現,也是一個首尾呼應的故事。


我們來看看《信條》中大獎最關注的逆轉時空


跟《量子破碎》一樣,《信條》裡也有一個時空穿越的機器——只不過是兩個不同顏色的房間。


從紅色房間轉去藍色房間,就能回到過去任意時間。



此外,還會進入逆時空。


逆時空是什麼概念:就是你進去之後,會發現裡面的一切,跟現實世界是反著來的,比如水倒流,打子彈子彈卻飛走。


而且這裡的時間是倒著走的,也就是說,你來到這裡,見到這個時空的自己,會發現他在不斷經歷你的過去。



而從藍色房間轉到紅色房間,時間上正常了。


也就是說,從逆時空來的人,看到這裡的一切,都是反過來的。



可以想像,兩個相同的人,碰到對方時,按自己的時空來看,其實都是過去的自己。

這樣時空逆轉的設定,可以想像拍攝的難度。



這樣的劇本也給演員們的表演增加了難度,比如人物在打鬥時,原本應該向前出拳,但現在卻要反過來,打出「逆向的拳頭」



除了設定牛逼,電影的特效,也是足夠令人期待。


爆破、炸樓,看得人腎上腺飆升。


燃燒的都是經費啊!不愧是耗資2.2億美元的大製作。



疫情讓全世界的影院幾乎都歇業了半年,希望諾蘭的這部新片,能讓我們重新回到電影的世界中,感受科幻世界的魅力。



PS:下周二《信條》完整版影評解析,記得關注【電影審片官】。

相關焦點

  • 「諾蘭」導演:《信條》劇本靈感來源於《記憶碎片》
    「諾蘭」導演:《信條》劇本靈感來源於《記憶碎片》,演員稱:「我也沒看懂劇本!」當年諾蘭拍攝《記憶碎片》時其中有一幕是一顆子彈,在時間逆行之下重新回到了槍口,正是這一幕讓導演諾蘭萌生了拍攝一部關於「時間逆行的電影。
  • 《信條》的靈感來源「龐貝古城的石板」|《信條》中的符號與隱喻
    諾蘭的新片《信條》於9月4日在中國影院上映。從一開始的《記憶碎片》到最負盛名的《盜夢空間》,在現有物理學的基礎上大膽想像是諾蘭的一貫作風,如今各大科普作者都在談論其複雜的物理學原理,而範範在此談一談影片中的「歷史」「神話」與「時間」。
  • 《信條》首映 諾蘭導演:時間定義著我們的存在
    ■新快報記者 聶青由諾蘭執導的科幻電影《信條》已於9月3日,影片舉行了提前場觀影,這是一場非常特別的首映禮,諾蘭攜主演們線上現身,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城的觀眾進行映後交流,親自講述這場時空謎局的拍攝故事。看過相關介紹的觀眾都知道,這次諾蘭還是圍繞著時間展開敘述,但玩得更大了,「時間逆轉」,和我們平時接觸到的穿越、時空摺疊完全不同,一刷看懵是正常的,所以有觀眾表示「看完就想二刷」,而這一全新劇情設定也讓觀眾讚嘆有「穿透身體直擊心靈的清爽」。
  • 《信條》:諾蘭的電影表達極限
    VOL.54 《信條》:諾蘭的電影表達極限 主播|3000 嘉賓|梁清散 Song List OP:大野雄二 - THEME FROM LUPIN III '78 Ellie & Joel - Wayfaring Stranger
  • 《信條》熱映 諾蘭還是那個諾蘭嗎?
    憑藉一次次突破影迷想像和經驗的故事和畫面,20年來讓諾蘭成為極具個人風格,同時受到中國乃至全球影迷熱愛和追捧的英國導演。新片《信條》還能延續這位傳奇導演的傳奇嗎?諾蘭還是那個我們熟悉的諾蘭嗎?改變與不變諾蘭變了。
  • 諾蘭三連映,壓臺的《信條》最燒腦
    終於,諾蘭粉絲們的狂歡即將達到巔峰—— 《信條》人人都會做夢,少數人也有過「夢中夢」的經歷,《盜夢空間》的靈感,就來源諾蘭自己的經歷: 他曾做過那種明知自己在做夢,並且試圖控制和改變夢境的夢。 看過了《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熟悉了諾蘭精巧的敘事風格和對時空理念的探索,相信觀眾很難不對《信條》報以最高的期待吧?
  • 諾蘭新片信條來了!諾蘭《信條》真的那麼好麼?
    好萊塢知名導演克裡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最新電影作品《TENET信條》於9月4日,僅僅兩天時間票房就高達1.7億人民幣的亮眼票房,被視為全球電影產業救星,燒腦劇情更為影迷們所津津樂道,讓人忍不住想進戲院一刷再刷。
  • 《信條》夠諾蘭嗎?
    更特別的是,在《星際穿越》中為呈現出末世景觀的逼真效果,諾蘭曾扎紮實實種了3000畝的玉米地;同樣的,為了能夠達到更加完美的視效,諾蘭在《信條》中爆破了一架實物波音747飛機。仔細觀看,影片《信條》似乎還呼應了克里斯多福·諾蘭本人之前的諸多作品,比如, 《敦刻爾克》的戰爭場面、 《盜夢空間》的間諜片類型敘事,以及和《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中的貝恩一樣戴著面具(面罩)執行任務的人。整體而言, 《信條》的各種設置都好似是為了給看過《致命威脅》和《記憶碎片》等電影的觀眾提供的又一次燒腦體驗,希望能給「諾蘭粉」們帶來與以往不同的震撼與思考。
  • 看不懂的《信條》,「盜夢者」諾蘭的失敗?
    這一次的《信條》,顯然也是這一題材時隔十年的歸來。 當我們細究上述每一部作品的內核時,往往會得出與華麗表面截然不同的樸素概念。追蹤、失憶、複製人、思想植入……所有概念都難言初創,可被諾蘭包裝後卻是另一番「不明覺厲」風味。
  • 《信條》:諾蘭的把戲
    而就在這一片低迷之中,一劑強心針注入了世界電影市場和影迷們的心裡,這就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新片《信條》。這樣的感嘆,只是感覺諾蘭在玩弄故事的魔術這方面又精進了不少。熟悉諾蘭電影的人都知道,諾蘭最喜歡在電影中玩弄的就是「時間」的把戲。
  • 《信條》是真的很難懂,還是諾蘭故作高深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晚報記者 胡廣欣 實習生 衛彌萱 《信條》成為諾蘭最受爭議的一部長片。自9月4日上映四天以來,《信條》一直屈居於已經上映三周的《八佰》,未能奪得單日票房冠軍。口碑也一路下滑,豆瓣評分從最初的8.4分下降至7.9分,成為諾蘭少數不上8分的作品。諾蘭的作品一向被貼上「燒腦」的標籤,看一次是沒法完全搞懂的——這已經成為所有觀眾的共識。只是《信條》出來之後,越來越多觀眾開始思考:到底是電影真的很難懂,還是諾蘭故意讓你看不懂?
  • 諾蘭談《信條》票房
    Nolan Variations)》的時候接受了洛杉磯時報的採訪,並談到了他對電影《信條》票房表現的看法。諾蘭表示對《信條》3.5億美元的票房表現感到興奮,但同時也對片方根據電影票房得出的結論感到擔憂。洛杉磯時報記者詢問了諾蘭與肖恩對電影業受到疫情影響的看法;諾蘭認為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他表示2019年是電影業最成功的歷史,他們賺了很多錢,但諾蘭來看,更重要的是:「我們所處的新現實是什麼?」
  • 《信條》,諾蘭徹底「玩」砸了
    但這次看完《信條》,在回家的路上我卻越想越氣!並不是在懷疑自己的智商,反倒是感到解脫,一種曾經自己「神化」過諾蘭的解脫,原來連諾蘭也有拍砸的時候。這次看完《信條》,反倒是覺得動作戲保持了諾蘭一貫的水準,對於擁有「實拍狂魔」稱號的諾蘭來說
  • 《信條》到底是不是大爛片|信條;票房;故事結構;諾蘭;爭議;_網易新聞
    上周末,《信條》上映,遭遇了完全兩級的評價。《信條》的爭議為什麼這麼大?它是諾蘭最差的一部電影嗎?一如既往喜歡諾蘭電影的人,覺得這部電影的設定和結構都非常厲害;但是,更多在電影院被電影裡高密度的動作戲,炸得快要耳聾的觀眾,覺得它完全不顧及觀影感受,故事老套沒有新意。到今天,《信條》的豆瓣評分已經跌到7.9,這幾乎是諾蘭唯一一部評分低於8的電影(《失眠症》諾蘭交出了編劇權)。那麼,《信條》的爭議為什麼這麼大?它是諾蘭最差的一部電影嗎?
  • 信條:諾蘭的《想見你》
    看完《信條》,溫仔我產生了生理上的不適。頭暈然後頭痛,真實的生理反應。《信條》又再一次打破了我們的觀影體驗。諾蘭,除了《失眠症》這部個人最低分(7.5分,這也不算低了)以外,他被影迷成為活得足夠長,註定是要統治電影歷史榜單TOP250的男人。不管你關不關他,是不是他的狂熱影迷,他都主動是影史沒法繞開的導演。
  • 三設時空迷局:諾蘭的「信條」
    在洶湧疫情席捲全球之際,諾蘭也是第一個站出來說要關注影院一線工作人員生計的好萊塢大導演。他堅持2億美元投資的《信條》,一定要成為疫情暴發後,首批公映的A級大片——這針「行業興奮劑」必須由他的新片來完成注射。
  • 諾蘭《信條》真的那麼好麼?
    諾蘭的電影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一切都設計得井井有條,最後的畫面給人一種秩序感,但從《信條》倒推,似乎諾蘭的電影美學創造風格又越來越傾向於混亂。總結來說,《信條》是諾蘭最讓人困惑的電影,但在影片中迷失的體驗也很刺激。【這是否是一部諾蘭的粉絲電影?】
  • 影評:《信條》的時空穿梭 這次諾蘭不太燒腦
    寫個新片——《信條》。諾蘭的《信條》是我今年進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上映兩天,國內票房已經破1.3億,給很不景氣的電影行業帶來了一點熱度,最終票房破8億肯定沒問題。如果打分的話,我就給個8分(滿分10 分)吧。扣掉的2分,1分在故事,1分在題材。
  • 《信條》今日零點首映,諾蘭還是那個諾蘭嗎?
    新片《信條》還能延續這位傳奇導演的傳奇嗎,諾蘭還是那個我們熟悉的諾蘭嗎?諾蘭變了,這一次他拍了一部「間諜片」。上映前,在介紹電影故事時,諾蘭曾神秘兮兮地說:「《信條》是一部間諜驚悚片,其主人公是故事的核心,他就職於一個名叫『信條』的高度機密組織。」電影裡,也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這位大導演努力將科幻小說的元素與經典的間諜片元素進行著糅合。
  • 諾蘭《信條》真的那麼好麼?
    」諾蘭的電影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一切都設計得井井有條,最後的畫面給人一種秩序感,但從《信條》倒推,似乎諾蘭的電影美學創造風格又越來越傾向於混亂。總結來說,《信條》是諾蘭最讓人困惑的電影,但在影片中迷失的體驗也很刺激。這是否是一部諾蘭的粉絲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