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張藝謀的妻子陳婷在微博上遺憾地宣布:《一秒鐘》再次因為「技術原因」退出金雞節。
而一年前,張藝謀的這部新作就曾因為「技術原因」無法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放映。當時輿論一片譁然,「技術原因」就像「臨時工」一樣,成為了背鍋俠。
說來也巧,《一秒鐘》講述的是和電影有關的故事,片中一個重要的情節就是因為「技術原因」,電影院無法放映電影。
本片的宣傳方就順水推舟,拿來作梗,將這四個字公然打在了預告片中,綿裡藏針地表示了不滿。
除了宣布退出金雞獎,陳婷還在微博上釋放了個「信號」,她說:「影院上映以後大家且看且珍惜吧」,暗示之後還可能存在變數。
11月27號,《一秒鐘》終於「有驚無險」地登陸各大院線了,一大早我就飛奔進電影院,生怕影片再因「技術原因」直接撤檔了。
102分鐘後,我從影院出來,內心無比激動又複雜。
儘管影片進行了大量的刪改,結局也明顯改動過,但它依然是張藝謀自2011年《金陵十三釵》後最好的一部作品,老謀子在歷經沉浮後,終於在70歲的年紀開始返璞歸真的感覺,我又看到了上世紀90年代那個張藝謀。
張藝謀在2002年憑藉一部《英雄》帶領中國進入了大片時代,但也似乎從那時開始,他好像喪失了講故事的能力,他的影片常常被人詬病為「形式大於內容」和「假大空」。
我們今天就從《一秒鐘》的故事開刀——
本片故事的靈感來源是早年張藝謀當知青時的真實經歷,是他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有了真實的經歷襯底,整個故事被夯得特別的瓷實,比他這些年的其他作品要豐滿的多。
影片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張譯飾演的張九聲因為和人打架成了勞改犯,妻子與他離婚,8歲的女兒因他受到牽連。
6年後,張九聲逃出勞改農場,他想要見女兒一面,女兒卻下落不明。
他多方打聽,了解到女兒曾出現在電影《英雄兒女》的畫面中,可女兒出鏡的時間只有短短一秒鐘,這也是影片的含義所在。
為了這一秒鐘的重逢,他穿越沙漠,來到二分場村,期間他遇到了村子裡的孤兒劉閨女(劉浩存 飾),兩人在共患難的過程中產生了父女般的情誼。
兩人一起找到了村裡的電影放映員範電影(範偉 飾),在範電影的幫助下,《英雄兒女》在村裡上映,張九聲在銀幕上見到了女兒最後一面。
可是電影放映後,範電影偷偷舉報了張九聲,等待張九聲的是茫茫然不可知的未來…
這部電影表面上講的是父女間的生死離別,實際上是講的是那一代電影人對電影的執著追求,是張藝謀對自己電影生涯的一次致敬。
客觀說,《一秒鐘》的故事和《歸來》有點類似,都是講述那個動亂年代對人的影響,但不同的是《歸來》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戴著80年代傷痕文學的鐐銬,整個情節充滿了設計感,陳道明和鞏俐飾演的角色都是知識分子,有點不接地氣,看著比較壓抑。
而《一秒鐘》取材於真實事件,雖然故事的內核是悲劇,但許多情節冒著熱氣騰騰的煙火氣——在電影院裡,你看《歸來》是絕對笑不出聲的,但你看《一秒鐘》常常能發出爽朗的笑聲。
比如:影片中一個人騎著一個破爛的摩託疾馳而過,張譯招呼他停下來,他抱怨道:「停了就壞了。
比如:範偉帶領村民清洗完膠捲後,需要用扇子把膠片扇乾淨,他反覆囑咐大家,要用「徐徐微風」。
比如:範電影作為放映員,受到村民尊敬,而大家尊敬他的方式就是「給他面裡多加一勺油辣子」
這些橋段都能讓人會心一笑。
而且某種程度上說,這種「煙火氣」其實是一種保護色,因為《一秒鐘》的底色是非常悲慘的,如果一味地渲染悲慘氣氛,不僅影片質量大打折扣,恐怕這片子都沒法與觀眾見面了。
影片一開始,導演呈現的是一個「失語的世界」,張譯飾演的逃犯踏上逃亡之旅,一路無言。
在他和女孤兒的追逐戲裡,我一度懷疑是不是影院的音響壞了,怎麼一直沒有對話。
最讓我深刻的是,困在沙漠的張譯招手向一輛卡車求助,我心想這下總應該有臺詞了吧,沒想到下一個鏡頭直接切到了張譯坐上卡車的畫面,導演用這種刪繁就簡的技術手法反映了有些時候,許多人是沒有話語權的,張藝謀不虧是張藝謀。
可惜失語的不僅是片中的張譯,還有影片外的張藝謀。
如果說完整的故事是100分的話,受限於刪減,導演給我們展現的故事只有50分,很多關鍵情節要麼被這些接地氣的片段給衝淡了,要麼直接被刪了。
在點映結束後的交流會上,觀眾問導演,為什麼張譯不直接找女兒,而去膠片裡找,張藝謀和張譯面面相覷,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原因就是主角的女兒已經死了。
這麼關鍵的情節他沒法直接交代,只有在影片裡進行了多次暗示,比如:張譯和劉浩存飾演的劉閨女形成了父女般的感情,就是為了彌補失去愛女的傷痛。
比如:最後導演借劉閨女的嘴交代了張譯女兒的死因,她受父親牽連,為了證明自己在糧店拼命搬麵粉,結果被麵粉活活壓死了。
而父親對女兒的祭奠也用了一種藝術化的處理,片尾女兒的膠片被沙漠掩埋,代表了女兒見了父親一面後終於入土為安。
試想如果這個關鍵情節能拍出來,將帶給觀眾多大的視覺衝擊和心理震撼,可惜。
範偉在影片裡看似是個搞笑的角色,但實際承載著影片的一條暗線,導演蜻蜓點水的交代了他的悲慘命運。
他是個放映員,但兒子因為喝清洗液成了白痴,自己的位置卻被一個領導兒子覬覦著,他之所以舉報勞改犯,就是為了立功保住自己放映員的位置。
影片裡張藝謀就是用範偉這個人物表達自己態度的,只不過藏得很深。
範電影的那個白痴兒子是卡車司機,他開車帶了張九聲和劉閨女一程,一路上他教導劉閨女要尊敬自己的父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如果範偉這條線能完成拍出來,影片的批判性將提升一個檔次,《一秒鐘》就成為《活著》那樣的作品,可惜。
儘管如此,《一秒鐘》仍然用煙火氣作為補丁,保證了影片的完成度,這個被削得薄薄的故事依然堪稱精彩。
把故事講好了,張藝謀的電影就穩了,《一秒鐘》的其他方面都堪稱完美。
攝影方面,張藝謀的審美一直是在線的。
張譯在沙漠中穿梭中的場景讓我們想起了《黃土地》裡的經典畫面。
而張譯和範偉看電影時的鏡頭語言,又極具儀式感,表達了張藝謀對電影這門藝術的崇敬之情。
演員方面,範偉和張譯的組合就是影片質量的保證,無需再贅言。
而新一代謀女郎劉浩存在本片中的表現可圈可點,她的優點是極富靈氣,就舉一個例子,她把一碗麵讓給弟弟吃,弟弟讓她吃,她下意識舔了一下嘴唇,說道:「姐姐吃過了」,這個舔嘴唇的動作能看出小姑娘的演技。
而片尾她不再是假小子,成了一個大姑娘,那個造型神似《我的父親母親》裡的章子怡,看來張藝謀挑人的眼光一直沒變。
劉浩存的缺點是還略顯稚嫩,一些感情戲的處理還不夠成熟,比如片中她和張譯之間產生了父女般的羈絆,可是她的表演略微有些出戲。
但瑕不掩瑜,小姑娘眉宇之間的靈氣還是肉眼可見的,張藝謀稱她為周冬雨接班人,劉浩存的未來不可限量。
總之,《一秒鐘》是張藝謀近十年的最佳,也是張譯真正意義上的男一號電影,趁著影片還沒出現技術問題,趕快去影院一睹風採吧!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忍者愛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