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s音樂劇碎碎念韓國篇之《Rebecca》

2022-01-29 Theater

關於音樂劇《Rebecca》

劇本/作詞:

MichaelKunze ,其他代表作《Elisabeth》《Mozart!》《Dance of the Vampires 》.等等,而除了德奧原創音樂劇作品,他也參與在許多音樂劇德文版的製作裡,例如貓、Evita、歌舞線上、拜訪森林、富麗秀、蜘蛛女之吻、恐怖小店、日落大道、獅子王、媽媽咪呀!Wicked.等等。

作曲:


Sylvester Levay ,亦是《Elisabeth》及《Mozart!》等著名德奧音樂劇作曲家。對德奧音樂劇有興趣的朋友,絕對可以從研究這兩位創作者的作品下手。

故事梗概

好奇故事的人可以去找這齣音樂劇的原版電影來看,電影導演是英國鼎鼎有名的驚悚電影大師-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

Rebecca故事講的是:女主角Ich跟當時她的僱主,一位美國有錢貴婦Mrs. Van Hopper一起在摩納哥的酒店邂逅了有錢男主角Maxim de Winter。這位帥氣、有錢、(有過慘痛婚姻)的男主角愛上了Ich,一個不物質且善良的姑娘,所以在海邊跟她約會時,親了女主角。Ich小鹿亂撞,然後在要離開酒店時,男主角Maxim de Winter向Ich求婚,兩人搬進了位於曼德利莊園的豪華大宅中。


回到曼德利莊園,Ich知道了男主角前妻Rebecca的故事,並且處處可以看見Rebecca的身影,無論是屋裡的擺設還是家具﹐都留下了〃Rebecca〃的名字。 管家丹佛斯夫人眼中只有Rebecca,她每天整理前女主人的房間,布置得和其生前一樣。男主角Maxim de Winter也不願提起前妻,也許是不願引起內心的懷念。無意間Ich找到了Rebecca的海邊的小屋,而Maxim de Winter不讓Ich去,因此她心中越發困惑。 


後來Maxim de Winter告訴Ich,原來Rebecca雖然美麗,卻放蕩成性、生活淫亂,甚至曾經勾引過許多男人,還跟表哥發生過關係,男主角一直隱忍,直到有天他作勢打她,她卻被絆了一下,一頭倒了下去死了。 

表哥要置男主角於死地,決定要去找大夫,以證實是Maxim de Winter有意殺害Rebecca,直到警長和Maxim de Winter等人來到貝克大夫那裡,證實了Rebecca是得了晚期的癌症,最後一次來看病,Maxim de Winter的被控才得以洗白。 

得知這一切的丹佛斯夫人發了瘋,放起火把大宅燒毀,因為她不願看到她心目中的偶像就這樣失敗。就這樣,丹佛斯夫人與整個大宅消失在大火中,所有的一切化成灰燼。

關於韓文版《Rebecca》

韓版製作公司:

EMK Musical Company,下文有關於這家公司的詳細介紹

韓文版音樂總監:

김문정 Kim Moon Jeong  

現場樂隊指揮:

천정훈 Cheon Jeong Hun ,也是《伊麗莎白》的指揮

樂隊:

The M.C.,《Rebecca》的樂隊編制包含指揮19人的中型管弦樂團。The M.C.김문정Kim Moon Jeong  率領的樂隊大軍,有參與許多音樂劇作品的現場演出及錄製韓文版音樂劇O.S.T.。從《Mamma Mia! 》《Evita》《Pippin》《The Man of La Mancha》《Mozart!》《Les Miserable》《Miss Saigon》.等等。


碎碎念筆記開始⋯⋯2016.1.13晚場、2016.1.17午場《Rebecca》

其實結束了這趟韓國之行後,我打算來個放假,一個字都別記錄了,但,從看完第二場《Rebecca》的那晚,直到我回到臺灣後的今天,我的腦子裡都是這些音樂劇的旋律,特別是《Rebecca》!所以我決定好好坐在電腦前,把筆記整理出來。

此行韓國的最大目的之一,就是韓文版德奧音樂劇《Rebecca》,所以我看了兩場,深深地覺得,兩場根本就不夠!這麼多好的演員卡司,如果未來還有機會,這類型的大型音樂劇我應該要看個三場以上,每次看都看到、聽到好多好多驚喜。


也因為時間及場次安排的關係,兩場Mrs. Danvers的演員我都看了同個演員차지연車智妍,第一場看她在歌曲새안주인미세스드윈터 (DieNeue Mrs. De Winter)登場時,她的嗓音震撼到我!胸腔好強大、底氣好足!當下就在想她的音色太適合演《Aida》及《Dreamgirls》,爆發力十足!中場休息時,節目單一翻,果不其然!她就是這兩齣戲韓文版的演員,超級女王風範的氣場!第二次刷這齣戲時,她的登場依舊讓座位上的我被震的起雞皮疙瘩.因為丹佛斯夫人的演員是同個人,兩位男主角演員及兩位女主角的表演之於她,就更加有了明顯的不同的味道。觀戲時,看不同的演員詮釋同個角色,可以看到很多表演細節上不同的處理方式,這也是為什麼大戲值得多刷的吸引人的原因。

男主角Maxin de Winter的演員我看的兩場分別是嚴基俊與柳廷翰。柳廷翰一股濃濃的男人味,一種霸道總裁的感覺,遇到女管家丹佛斯夫人時,他超級冷靜。耍狠起來,超級有魅力!在海邊的男主角Solo曲-칼날같은그미소 (Kein Lacheln War Je So Kalt),柳廷翰有種《變身怪醫》Hyde的感覺⋯⋯但不會讓人覺得他前面的男人味和他此時的情緒暴走銜接不起來。倒是在這段,嚴基俊的紳士風格和他的暴走有很大的拉扯。因為嚴基俊男主角詮釋,前面對女主角Ich時超體貼、超溫柔,到後面海邊暴走時,他提及Rebecca時,他的崩潰情緒,是顆讓觀眾驚喜的彩蛋!因為你沒料到原來這麼紳士的一個角色,在提起自己不堪的感情經歷時,有讓人無法想像、情緒化的一面。


還有當嚴基俊在與Ich待在屋內下棋,對上剛踏進屋的丹佛斯夫人時,他不正眼與她交談,帶有點神經質的擔憂在表演裡面,而柳廷翰在這場景,表現得特別淡定,就是一個大男人肩膀硬,我什麼都不怕,直到丹佛斯夫人有點在言語上無禮時,他才在他的表演上,添加了稍稍的不安穩,但,正因為他是霸道總裁路線,所以那個不安的成份只佔5%,扣除掉那五趴,基本上是淡定、Hold住場面的氣度。

論嚴基俊和柳廷翰唱法,兩人完全不同的嗓音,嚴基俊是搖滾真聲嗓喊上高音,所以他的音色到了高音時,很大而白,柳廷翰則是用美聲的氣息往上推,加上他獨特的一些些鼻腔,聲音有穿透性。第二場看的場次,柳廷翰狀況有點疲累,所以上高音時,有些偏低,讓人不禁替他捏一把冷汗。看完《Rebecca》後,本來對嚴基俊的印象從:羅賓漢音樂劇中,一堆小女生歐巴歐巴叫的愛耍帥男主角歐提升成:《Rebecca》王子風範的頂級演員!挺好的!

Ich的演員兩位分別是송상은宋尚恩清純小公主的反擊(或說綠茶的反擊),以及김보경金寶京的吃過苦的鄉下女變身大氣度女主人的成長故事。

因為劇情發展,這兩個演員的共同大綱是:看完上半場時,覺得Ich好可憐,進到一個陌生環境中,不知所措,但,當故事情節來到下半場時,小女孩發現:「完蛋了!我心目中的白馬王子Maxin de Winter竟然有這麼軟弱的一面,我要幫他一起面對眼前的困難,我的男人強硬不起來沒關係,我自己來!」然後,等級從10級瞬間飆升到100等,有個性的把一樣樣丹佛斯夫人保存良好的前女主人Rebecca的遺物一件件處理乾淨。她就是個綠茶啊!上半場裝的這個柔弱⋯⋯嘖嘖!

丹佛斯夫人這個角色在下半場時,面對Ich的不知所措讓觀眾不自覺地同情她起來。當一個角色在劇本設計中,觀眾能看到他/她強烈的個性對比,強硬之於無力、冷酷之於熱情、彬彬有禮之於狂熱暴走時,往往這個角色都會受到觀眾的瘋狂熱愛,女管家丹佛斯夫人正是這樣的一個角色。


其實《Rebecca》能寫的東西真的好多好多,但再寫下去及叨叨下去,估計都要分好多篇,為了不要讓人覺得囉唆⋯⋯還是就這樣吧!

在這齣音樂劇中,韓文版的配器多少還是有些小更動,例如終曲에필로그: 어젯밤꿈속맨덜리 (Epilog: Ich Hab Getraumt Von Manderley)的配器,韓國將原版序曲主題再現的短笛聲旋律翻高一個八度,進到副歌時,原版主旋律持續用Oboe,而韓文版Oboe.吹第一句,第二句換成Clarinet(臺灣稱這個樂器叫豎笛),並用之吹主旋律,Oboe.合音。看第一場演出時,中場休息木笛的樂手還在練這段旋律,這讓我想到曾經在《劇院魅影》工作時,長笛樂手的朋友告訴我,吹短笛的嘴形跟吹長笛高音真的是不同的,所以有些片段長笛吹一吹,要換短笛吹時,要特別回家練一下!

樂曲的調性上,韓文版跟德文版也有些不同。例如,序曲Ich的開頭,德文版是bA大調,而韓文版bB大調,往上翻高了一個大二度音層,不同的調性聽起來也有不同的效果。原版的聽起來暖暖的,而韓文版的調性聽起來很亮。因為序曲是bA大調,終曲回到序曲的主題,往上翻到bB大調時,會有收尾的感覺。而韓文版的做法序曲和終曲調性統一,會有前後呼應的效果。不知道是否是當初在製作韓文版時,演員音域的考量,所以往上做調整,自此之後韓文版的序曲都是這個調性,或是韓方的導演與韓方音樂總監有他們的設計理念,希望到終曲時有明顯的前後呼應感。有機會我一定要找找《Elisabeth》和《Rebecca》兩齣戲的總譜來讀,這兩齣音樂劇的作曲手法真的太經典了!印象深刻!

每每換大景,劇目利用添加其他角色的獨唱曲,或隔了一片幕,只使用上舞臺的空間,下舞臺在幕後做更換佈景的動作,《Rebecca》的臥室與大廳之前,更是如此,來轉移觀眾的注意力。這樣的換景方式跟韓國另一齣著名的引進音樂劇《Elisabeth》有很大的不同。

因為《Elisabeth》以環形旋轉舞臺為基底,大部分的換景指令都是隨著故事情節在做更動,所以降幕、降死神之梯時,都在觀眾的關注下執行這些指令。有看戲的人有機會可以去注意,當換景時其他角色在獨唱曲的時候,舞臺上黑壓壓的那一塊究竟在幹嘛,其實這也蠻好玩的!有次在紐約看《紳士指南愛與謀殺》時,因為坐的位置比較偏,我跟朋友看到側臺的黑衣人帶著黑色的手套上舞臺,躲在佈景後stand by。然後我們就開始猜他在幹嘛,結果當他配合音效,把他的手穿過佈景的門,遞信給男主角時,我們都笑了!這就是舞臺演出的魅力啊!用許多的執行指令塑造出一個魔幻的空間,讓進到劇場的人們忘卻外面的煩惱,套句《Cabaret》的臺詞:Leave your problem outside!

韓國在處理劇情的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而且有很多為細節添加上的機關,繼上次《Elisabeth》中,茜茜公主在與國王共乘的船上,對奧地利國王潑水使用亮片作為道具的細節,這次蝴蝶夢中,雨天的大廳,門外是下著大雨的場景,大廳的窗是投影的雨影像,而大門上有真的一排雨水的灑水機關,看起來就像在觀眾看不到的那一塊區域正在下雨,演員撐著傘從下雨的區域踏進室內,效果特別好,會讓臺下觀眾忘記他正在劇院看演出。去年七月看韓文版《萬世巨星》時,當耶穌接受鞭刑,紅色的顏料從刑具機關裡流出來,並隨著鞭子次數的增加,漸漸耶穌的演員身體被紅色的顏料遍佈,就像真的流了好多血的那一段,視覺效果震撼而真實。這些舞臺上的設計細節都是未來我們做製作時,可以模仿、加入的設計素材。

幾趟去韓國看音樂劇的旅程累積下來,我發現韓國人做的韓文版德奧音樂劇、韓文版美國百老匯搖滾風格的音樂劇特別對我個人胃口。可能有些人會說有一股濃濃的泡菜味,但換個角度,這也驗證了韓國漸漸在他們的音樂劇市場建構上,找到自己的韓式音樂劇的風格。

關於製作公司EMK Musical Company

EMK這家公司在今年三月有個大製作Mata Hari即將出品,而作曲家就是鼎鼎大名的FrankWildhorn ,代表作: 《變身怪醫Jeckyll and Hyde》《基督山伯爵 MonteCristo》《吸血鬼德古拉 Dracula》《雌雄大盜 Bonnie and Clyde》《死亡筆記本Death Note: The Musical》.等等。

題外話,個人覺得,從美國一路轉移到歐洲,然後現在受到日韓的熱愛,甚至開始寫二次元主題的音樂劇,Frank Wildhorn這位作曲家真的是奇葩。

我很喜歡他筆下的合唱作曲手法,在各個他的作品中具有戲劇衝撞性。曾和演員朋友聊天聊到他,對方玩趣性的對我說:『雖然很多人,特別是作曲的人,都覺得Frank Wildhorn的東西聽起來都很像,但我們這些演員就是喜歡唱他的作品啊!因為他的音樂旋律寫的特別好聽,我們在舞臺上唱起來bur 爽的!』當時覺得:「這個人態度囂張,有點好氣又好笑的想打他」以外,也更加的認識到:果然在音樂劇劇組,不同的工作單位腦子裡想的東西果然很不一樣,正因為大家的思考角度不同,才越能撞擊出新的火花呀!哈。

EMK也打算在2016年11月19日將Frank Wildhorn的《基督山伯爵 Monte Cristo》韓文版再度搬上舞臺。我沒有在幫忙打廣告,只是鼓勵大家應該要多多進劇場看戲!這個動作有益身心健康、還能學習、提升觀戲品味,多好!

EMK這家公司旗下有許多成熟的韓文版引進音樂劇,特別著重在德奧音樂劇上,《伊莉莎白Elisabeth》《魯道夫Rudolf》《莫札特 Mozart! 》韓文版都是他們的製作結晶,另外,還有值得一看的美國作曲家的音樂劇作品《魅影Phantom》一齣截然不同於韋伯的《歌劇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大綱一樣,但故事更加人性化的魅影音樂劇,P.S.今年11月25日也會搬上舞臺。

如果對這製作公司有興趣,可以到他們的官方網站上去逛逛,http://www.emkmusical.com。真好奇裡面的內容,但看不懂韓文怎麼辦?沒事!我也看不懂。反正翻譯軟體這麼方便,複製、貼上,漂亮解決!(笑)


這次還有一個學習經驗,看第一場《Rebecca》時,現場還有賣行事曆及月曆,當下猶豫自己到底該不該買,然後默默的離開想說,反正還會來看第二場,結果第二場來看時,櫃檯告訴我:賣光了⋯⋯賣光了⋯⋯賣光了⋯⋯(自帶回聲效果)姊姊我發誓,以後買周邊絕對不猶豫!絕對!

自離開劇場後,每天腦海裡都是:Rebecca~Rebecca~Rebecca~(自帶回聲效果)感覺自己腦子都要造反了!再不把這齣戲的看戲筆記整理出來,我可能會覺得對不起Rebecca⋯⋯為了一個從頭到尾都沒出現在舞臺上的角色而開始動筆,我跟身邊的朋友說自己根本就是中了Rebecca的魔咒。但不要不信邪,等你有機會進劇場,你肯定也會跟我一樣中咒、皮皮挫的走出來。



關於作者張玉玫:臺灣樂手,全世界瘋狂看音樂劇。任巡演版《劇院魅影》鍵盤手,中文版《媽媽咪呀》助理音樂總監,中文版《Q 大道》《一步登天》指揮和鍵盤手。

文章歡迎個人轉發,但轉載其他平臺請聯繫Theater公眾號!

歡迎關注Theater公信平臺,分享戲劇知識、劇評、幕後故事、圈內資訊!

來稿信箱:1417114194@qq.com



 

May的其他音樂劇碎碎念

尿尿城Urine Town

Hand to God
酒館-Cabaret Rivival

賭城今宵-Honeymoon in Vegas

外百老匯版拜訪森林-Into the woods

搖滾芭比-Hedwig and Angry Inch

深夜小狗神秘習題

韓文版音樂劇:Thrill me, 洗衣,羅賓漢,Kinky boots, Jeckyll & hyde, Once

日文版獅子王

日文版西貢小姐

Wicked後臺參觀

百老匯音樂劇:Pipin, Matilda, Avenue Q, Newsies, The book of Mormon

百老匯音樂劇: Hedwig & Angry Inch, Lion King, 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 Once, Cabaret

百老匯音樂劇: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Les Miserables , Kinky Boots , If/Then, Aladdin


 

相關焦點

  • May's 音樂劇碎碎念《尿尿城》 Urinetown
    Hope則是接下Bobby的遺願,率領群眾革命性的結束她父親的恐怖統治。結局特別諷刺,因為自由地使用廁所,本來就有限的水資源漸漸消失,更多人死於缺水、口渴。個人覺得他應該算是一個悲劇。文章歡迎個人轉發,但轉載其他平臺請聯繫Theater公眾號!歡迎關注Theater公信平臺,分享戲劇知識、劇評、幕後故事、圈內資訊!
  • May音樂劇碎碎念之《搖滾芭比》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20150304 晚場 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搖滾芭比》 導演:Michael Mayer(2007年Spring Awakening東尼獎獲獎導演)作曲/作詞家:Stephen Trask演員:John Cameron Mitchell 、LenaHall
  • 陳蛋蛋碎碎念—老司機開車第三篇
    原來是天空之城,還好還好,是綠色健康的影片(手動狗頭)。這一串以「magnet:?」開頭的後面一大堆字符串的就是天空之城獨有的磁力連結。陳蛋蛋碎碎念—老司機開車第二篇陳蛋蛋碎碎念—這是一輛去往幼兒園的車
  • 碎碎念,我必須承認
    麗影元姝舅奶奶喜歡發一些連結:後臺真是太硬、太、硬,來自視頻號老年諮詢看點。我是個22歲的青年了,我不能再看老年人那些智慧的東西,等我老了再說:反正媽媽弟弟都在,外婆阿姨也在,我走吧~~退這個群有點大逆不道的感覺,但是我在裡邊沒說過什麼話,提供的只有情緒價值。。算了算了,退。馬上退!
  • 陳嫻靜‖愛是碎碎念
    儘管我是那麼想從她的碎碎念裡感受到別樣的母愛,但這依然是一種奢侈。後來我上了大學,又讀了研,由於路途遙遠,基本只有寒暑假才會回家一趟,而我的生活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好些同學總跟我抱怨說媽媽真是煩,每天打電話來嘮嘮叨叨重複地說同一件事,沒完沒了,他們更是好奇我是如何堅持每天跟我媽通電話,而這個習慣一保持就是七年。我說我就愛聽我媽碎碎念,我覺得愛就是碎碎念。
  • 韓國電影黃金配角八大金剛 強勢支撐2015韓國影壇
    近幾年韓國電影的發展備受國內觀眾的矚目,中韓合作合拍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國內觀眾也開始喜歡上看韓國電影,並成為宋康昊、薛景求、金允石、柳承龍、河正宇等韓國演技派演員的影迷。更有金秀賢、李敏鎬、樸有天、崔勝鉉、金宇彬等一眾韓流偶像攻佔電影圈,也引領著他們的粉絲們開始關注並了解韓國電影。
  • 09.10|屯文掃文碎碎念
    注意:本文男主為戰力天花板,顏值天花板,男主全知全能,並且擁有黑暗神、光明神、死亡之神和生命之神等多重身份。金剛芭比捉鬼師x斯文敗類白大褂暖暖碎碎念文案挺可愛的,不過男主貌似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的那種?暖暖碎碎念也是覺得文案很棒,不過對正文不抱太大希望……作者:舒遠主角:餘聲,梁敘收藏數:13203字數:23.3萬字進度:已完成積分:184,794,848全文訂閱:5.15元出租屋裡餘聲正蹲在陽臺上逗貓玩。
  • 九日碎碎念
    寫在結尾的幾句話,本來這篇碎碎念我是打算發在wb的,我跟月月說,我天天更新是不是沒有神秘感了,碎念多了就沒人看了。嘿嘿有點感動,雖然我現在很困,但是我心裡有勁。
  • 日本自由行之準備篇碎碎念
    由於篇(fei)幅(hua)過(tai)長(duo),本著客觀詳細、合理分析的原則,今天只能分享出發前的準備工作。對日本的執念,大概從兒時的動漫就開始了,從最初的《美少女戰士》《聖鬥士星矢》,到如今的《東京食屍鬼》,總能在我心裡留下對日本的烙印;年長些開始追日劇,記得看的第一部日劇是《野豬大改造》,如今的山p還是那麼帥(づ ̄3 ̄)づ。
  • 來自我自己的碎碎念
    記得是高中的舍友說,她觀察我好久了,總是在碎碎念,打開柜子也要說話,但是不是對別人說也不求別人回應,就自顧自的一堆論亂說,洗個衣服也說,晾曬衣服也要說,哪兒哪兒都說。舍友實在是忍不住了才跟我說,怎麼你這麼奇怪的呀,一時之間,我很尷尬的說不出話來,後面就慢慢的自己學會閉上自己的嘴巴啦。
  • 關於翻譯的一些碎碎念
    上一篇文章探討了the benefit of the doubt這個習語,我在查資料時還發現了下面這篇博文。這位老師的譯文我是真沒看懂,而且in doubt還多了個s。翻譯時要儘量跳出原文的句法結構,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譯文就會帶有濃濃的翻譯腔。再比如be subject to這個短語,柯林斯詞典將其定義為「受…影響的」,並給出例句Prices may be subject to alteration. 結果,例句的翻譯直接套用了定義,令人十分費解。
  • 周日碎碎念|the電車in日本
    趁大家還處在「收假症候群」當中,小編特意準備了日協史上最最複雜的一次碎碎念來作為大家恢復狀態的階梯——眾所周知,日本是軌道交通運輸大國,尤其在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鐵路網絡更是交錯複雜得很,這當中的罪魁禍首就是電車。然而在中國其實並沒有準確的「電車」的概念。所以難免有很多小夥伴會問:電車究竟是啥?它跟火車/地鐵又有啥不一樣的?它怎麼就複雜了?
  • #碎碎念#H語錄
    過年這檔口,大家都忙著走親訪友,喝酒聊天,誰有空看我的碎碎念呀。可又轉念一想,過年前就打趣說要寫一篇H的專屬文字,這都快臨近H上班,仍未成型,實屬慚愧。H,對於我要寫關於他,這件事,從起初的興奮,到中期的敦促,再到現在的不屑,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的情緒起伏。他總覺著,我再碎碎念,遲早把他的形象給毀了,畢竟他現在還單身。著實,不知道怎麼寫。
  • 金馬52碎碎念
    本屆金馬主視覺海報由張叔平操刀,靈感來源於胡金銓1975年的作品《俠女》。同樣是開場秀,黃子佼與林志玲用大段對白一唱一和串起入圍影片名、影人名而念到「侯孝賢」時,大屏幕切換到侯導不苟言笑的臉。其實不是他在擺臭臉啦,那是侯導的正常表情,雖然略讓人尷尬一下下。
  • 【碎碎念】我和我的2020
    將這篇總結作為這個公眾號的第一篇推送,也比較有意義。好了,如果你現在無事可做,或者想找一些感同身受,請往下看吧~原位化學氧化修復的反彈指汙染物濃度下降至一定程度後後出現回升的現象,其根本原因是土壤粘粒所吸附的汙染物持續、緩慢釋放。——土壤汙染控制工程土壤汙染控制工程是門好課!
  • 任嘉倫再現「話嘮」模式,幹活也不忘碎碎念
    在最近播出的《極限挑戰寶藏行》中,觀眾們又看到了那個喜歡碎碎念的任嘉倫鏡頭一轉,出現任嘉倫也在運甘蔗,他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樣,一邊幹著活,一邊開始碎碎念,一直說個不停,沒錯,就是他一個人在自說自話,直到把甘蔗運回去。
  • 十一月|碎碎念
    又想,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還想著,即便能做什麼並未確切,但還是不要放棄尋找和思考的努力。想要大家一起努力。卻似乎不得不面臨著某種「噤聲」的狀態。但還是,不要放棄努力。(上文本來想和原文放在長圖裡的,可是圖片太大傳不上來)昨天晚上看香港紀錄片《撐傘》,記錄14年的雨傘運動,放映後導演座談,幾個陸生發問,發問中隔閡清晰可見。
  • 《無聲的抵抗》碎碎念觀影
    【碎碎念觀影】《無聲抵抗》生肉✅一個人物傳記電影 卷老師年代劇太少了真的超期待所以看了生肉剛開始風格比較輕快 從中間開始節奏便加快了火車上那段看得我揪心極了好在結局孩子們終於奔向了新天地剛開始在舞臺上表演的馬索也重歸舞臺但他這次帶來的節目與戰爭相關他仍然在「無聲地抵抗」
  • 小葉碎碎念1
    今天的碎碎念其實有很多,這裡一點那裡一點,想到什麼說什麼了,因為也只是自己在看並不在意那麼多,或許明天我再看我和現在的心情又不一樣了。
  • 【周刊碎碎念】第一期發車啦~
    這裡是最新上線的周刊碎碎念單元~港譯《烙印戰士》,作者三浦建太郎,1989年起連載,這部可以說是很多人心中的有生之年系列。間歇性連載休刊連載休刊,這次冬季的連載再開不知道能否順利,實在是未知數。怎麼感覺在說食戟之靈,當然這倆完全不一樣,監獄學園明顯更色情的多啊(感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