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音樂劇《Rebecca》
劇本/作詞:
MichaelKunze ,其他代表作《Elisabeth》《Mozart!》《Dance of the Vampires 》.等等,而除了德奧原創音樂劇作品,他也參與在許多音樂劇德文版的製作裡,例如貓、Evita、歌舞線上、拜訪森林、富麗秀、蜘蛛女之吻、恐怖小店、日落大道、獅子王、媽媽咪呀!Wicked.等等。
作曲:
Sylvester Levay ,亦是《Elisabeth》及《Mozart!》等著名德奧音樂劇作曲家。對德奧音樂劇有興趣的朋友,絕對可以從研究這兩位創作者的作品下手。
故事梗概
好奇故事的人可以去找這齣音樂劇的原版電影來看,電影導演是英國鼎鼎有名的驚悚電影大師-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
Rebecca故事講的是:女主角Ich跟當時她的僱主,一位美國有錢貴婦Mrs. Van Hopper一起在摩納哥的酒店邂逅了有錢男主角Maxim de Winter。這位帥氣、有錢、(有過慘痛婚姻)的男主角愛上了Ich,一個不物質且善良的姑娘,所以在海邊跟她約會時,親了女主角。Ich小鹿亂撞,然後在要離開酒店時,男主角Maxim de Winter向Ich求婚,兩人搬進了位於曼德利莊園的豪華大宅中。
回到曼德利莊園,Ich知道了男主角前妻Rebecca的故事,並且處處可以看見Rebecca的身影,無論是屋裡的擺設還是家具﹐都留下了〃Rebecca〃的名字。 管家丹佛斯夫人眼中只有Rebecca,她每天整理前女主人的房間,布置得和其生前一樣。男主角Maxim de Winter也不願提起前妻,也許是不願引起內心的懷念。無意間Ich找到了Rebecca的海邊的小屋,而Maxim de Winter不讓Ich去,因此她心中越發困惑。
後來Maxim de Winter告訴Ich,原來Rebecca雖然美麗,卻放蕩成性、生活淫亂,甚至曾經勾引過許多男人,還跟表哥發生過關係,男主角一直隱忍,直到有天他作勢打她,她卻被絆了一下,一頭倒了下去死了。
表哥要置男主角於死地,決定要去找大夫,以證實是Maxim de Winter有意殺害Rebecca,直到警長和Maxim de Winter等人來到貝克大夫那裡,證實了Rebecca是得了晚期的癌症,最後一次來看病,Maxim de Winter的被控才得以洗白。
得知這一切的丹佛斯夫人發了瘋,放起火把大宅燒毀,因為她不願看到她心目中的偶像就這樣失敗。就這樣,丹佛斯夫人與整個大宅消失在大火中,所有的一切化成灰燼。
關於韓文版《Rebecca》
韓版製作公司:
EMK Musical Company,下文有關於這家公司的詳細介紹
韓文版音樂總監:
김문정 Kim Moon Jeong
現場樂隊指揮:
천정훈 Cheon Jeong Hun ,也是《伊麗莎白》的指揮
樂隊:
The M.C.,《Rebecca》的樂隊編制包含指揮19人的中型管弦樂團。The M.C.김문정Kim Moon Jeong 率領的樂隊大軍,有參與許多音樂劇作品的現場演出及錄製韓文版音樂劇O.S.T.。從《Mamma Mia! 》《Evita》《Pippin》《The Man of La Mancha》《Mozart!》《Les Miserable》《Miss Saigon》.等等。
碎碎念筆記開始⋯⋯2016.1.13晚場、2016.1.17午場《Rebecca》
其實結束了這趟韓國之行後,我打算來個放假,一個字都別記錄了,但,從看完第二場《Rebecca》的那晚,直到我回到臺灣後的今天,我的腦子裡都是這些音樂劇的旋律,特別是《Rebecca》!所以我決定好好坐在電腦前,把筆記整理出來。
此行韓國的最大目的之一,就是韓文版德奧音樂劇《Rebecca》,所以我看了兩場,深深地覺得,兩場根本就不夠!這麼多好的演員卡司,如果未來還有機會,這類型的大型音樂劇我應該要看個三場以上,每次看都看到、聽到好多好多驚喜。
也因為時間及場次安排的關係,兩場Mrs. Danvers的演員我都看了同個演員차지연車智妍,第一場看她在歌曲새안주인미세스드윈터 (DieNeue Mrs. De Winter)登場時,她的嗓音震撼到我!胸腔好強大、底氣好足!當下就在想她的音色太適合演《Aida》及《Dreamgirls》,爆發力十足!中場休息時,節目單一翻,果不其然!她就是這兩齣戲韓文版的演員,超級女王風範的氣場!第二次刷這齣戲時,她的登場依舊讓座位上的我被震的起雞皮疙瘩.因為丹佛斯夫人的演員是同個人,兩位男主角演員及兩位女主角的表演之於她,就更加有了明顯的不同的味道。觀戲時,看不同的演員詮釋同個角色,可以看到很多表演細節上不同的處理方式,這也是為什麼大戲值得多刷的吸引人的原因。
男主角Maxin de Winter的演員我看的兩場分別是嚴基俊與柳廷翰。柳廷翰一股濃濃的男人味,一種霸道總裁的感覺,遇到女管家丹佛斯夫人時,他超級冷靜。耍狠起來,超級有魅力!在海邊的男主角Solo曲-칼날같은그미소 (Kein Lacheln War Je So Kalt),柳廷翰有種《變身怪醫》Hyde的感覺⋯⋯但不會讓人覺得他前面的男人味和他此時的情緒暴走銜接不起來。倒是在這段,嚴基俊的紳士風格和他的暴走有很大的拉扯。因為嚴基俊男主角詮釋,前面對女主角Ich時超體貼、超溫柔,到後面海邊暴走時,他提及Rebecca時,他的崩潰情緒,是顆讓觀眾驚喜的彩蛋!因為你沒料到原來這麼紳士的一個角色,在提起自己不堪的感情經歷時,有讓人無法想像、情緒化的一面。
還有當嚴基俊在與Ich待在屋內下棋,對上剛踏進屋的丹佛斯夫人時,他不正眼與她交談,帶有點神經質的擔憂在表演裡面,而柳廷翰在這場景,表現得特別淡定,就是一個大男人肩膀硬,我什麼都不怕,直到丹佛斯夫人有點在言語上無禮時,他才在他的表演上,添加了稍稍的不安穩,但,正因為他是霸道總裁路線,所以那個不安的成份只佔5%,扣除掉那五趴,基本上是淡定、Hold住場面的氣度。
論嚴基俊和柳廷翰唱法,兩人完全不同的嗓音,嚴基俊是搖滾真聲嗓喊上高音,所以他的音色到了高音時,很大而白,柳廷翰則是用美聲的氣息往上推,加上他獨特的一些些鼻腔,聲音有穿透性。第二場看的場次,柳廷翰狀況有點疲累,所以上高音時,有些偏低,讓人不禁替他捏一把冷汗。看完《Rebecca》後,本來對嚴基俊的印象從:羅賓漢音樂劇中,一堆小女生歐巴歐巴叫的愛耍帥男主角歐提升成:《Rebecca》王子風範的頂級演員!挺好的!
Ich的演員兩位分別是송상은宋尚恩清純小公主的反擊(或說綠茶的反擊),以及김보경金寶京的吃過苦的鄉下女變身大氣度女主人的成長故事。
因為劇情發展,這兩個演員的共同大綱是:看完上半場時,覺得Ich好可憐,進到一個陌生環境中,不知所措,但,當故事情節來到下半場時,小女孩發現:「完蛋了!我心目中的白馬王子Maxin de Winter竟然有這麼軟弱的一面,我要幫他一起面對眼前的困難,我的男人強硬不起來沒關係,我自己來!」然後,等級從10級瞬間飆升到100等,有個性的把一樣樣丹佛斯夫人保存良好的前女主人Rebecca的遺物一件件處理乾淨。她就是個綠茶啊!上半場裝的這個柔弱⋯⋯嘖嘖!
丹佛斯夫人這個角色在下半場時,面對Ich的不知所措讓觀眾不自覺地同情她起來。當一個角色在劇本設計中,觀眾能看到他/她強烈的個性對比,強硬之於無力、冷酷之於熱情、彬彬有禮之於狂熱暴走時,往往這個角色都會受到觀眾的瘋狂熱愛,女管家丹佛斯夫人正是這樣的一個角色。
其實《Rebecca》能寫的東西真的好多好多,但再寫下去及叨叨下去,估計都要分好多篇,為了不要讓人覺得囉唆⋯⋯還是就這樣吧!
在這齣音樂劇中,韓文版的配器多少還是有些小更動,例如終曲에필로그: 어젯밤꿈속맨덜리 (Epilog: Ich Hab Getraumt Von Manderley)的配器,韓國將原版序曲主題再現的短笛聲旋律翻高一個八度,進到副歌時,原版主旋律持續用Oboe,而韓文版Oboe.吹第一句,第二句換成Clarinet(臺灣稱這個樂器叫豎笛),並用之吹主旋律,Oboe.合音。看第一場演出時,中場休息木笛的樂手還在練這段旋律,這讓我想到曾經在《劇院魅影》工作時,長笛樂手的朋友告訴我,吹短笛的嘴形跟吹長笛高音真的是不同的,所以有些片段長笛吹一吹,要換短笛吹時,要特別回家練一下!
樂曲的調性上,韓文版跟德文版也有些不同。例如,序曲Ich的開頭,德文版是bA大調,而韓文版bB大調,往上翻高了一個大二度音層,不同的調性聽起來也有不同的效果。原版的聽起來暖暖的,而韓文版的調性聽起來很亮。因為序曲是bA大調,終曲回到序曲的主題,往上翻到bB大調時,會有收尾的感覺。而韓文版的做法序曲和終曲調性統一,會有前後呼應的效果。不知道是否是當初在製作韓文版時,演員音域的考量,所以往上做調整,自此之後韓文版的序曲都是這個調性,或是韓方的導演與韓方音樂總監有他們的設計理念,希望到終曲時有明顯的前後呼應感。有機會我一定要找找《Elisabeth》和《Rebecca》兩齣戲的總譜來讀,這兩齣音樂劇的作曲手法真的太經典了!印象深刻!
每每換大景,劇目利用添加其他角色的獨唱曲,或隔了一片幕,只使用上舞臺的空間,下舞臺在幕後做更換佈景的動作,《Rebecca》的臥室與大廳之前,更是如此,來轉移觀眾的注意力。這樣的換景方式跟韓國另一齣著名的引進音樂劇《Elisabeth》有很大的不同。
因為《Elisabeth》以環形旋轉舞臺為基底,大部分的換景指令都是隨著故事情節在做更動,所以降幕、降死神之梯時,都在觀眾的關注下執行這些指令。有看戲的人有機會可以去注意,當換景時其他角色在獨唱曲的時候,舞臺上黑壓壓的那一塊究竟在幹嘛,其實這也蠻好玩的!有次在紐約看《紳士指南愛與謀殺》時,因為坐的位置比較偏,我跟朋友看到側臺的黑衣人帶著黑色的手套上舞臺,躲在佈景後stand by。然後我們就開始猜他在幹嘛,結果當他配合音效,把他的手穿過佈景的門,遞信給男主角時,我們都笑了!這就是舞臺演出的魅力啊!用許多的執行指令塑造出一個魔幻的空間,讓進到劇場的人們忘卻外面的煩惱,套句《Cabaret》的臺詞:Leave your problem outside!
韓國在處理劇情的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而且有很多為細節添加上的機關,繼上次《Elisabeth》中,茜茜公主在與國王共乘的船上,對奧地利國王潑水使用亮片作為道具的細節,這次蝴蝶夢中,雨天的大廳,門外是下著大雨的場景,大廳的窗是投影的雨影像,而大門上有真的一排雨水的灑水機關,看起來就像在觀眾看不到的那一塊區域正在下雨,演員撐著傘從下雨的區域踏進室內,效果特別好,會讓臺下觀眾忘記他正在劇院看演出。去年七月看韓文版《萬世巨星》時,當耶穌接受鞭刑,紅色的顏料從刑具機關裡流出來,並隨著鞭子次數的增加,漸漸耶穌的演員身體被紅色的顏料遍佈,就像真的流了好多血的那一段,視覺效果震撼而真實。這些舞臺上的設計細節都是未來我們做製作時,可以模仿、加入的設計素材。
幾趟去韓國看音樂劇的旅程累積下來,我發現韓國人做的韓文版德奧音樂劇、韓文版美國百老匯搖滾風格的音樂劇特別對我個人胃口。可能有些人會說有一股濃濃的泡菜味,但換個角度,這也驗證了韓國漸漸在他們的音樂劇市場建構上,找到自己的韓式音樂劇的風格。
關於製作公司EMK Musical Company
EMK這家公司在今年三月有個大製作Mata Hari即將出品,而作曲家就是鼎鼎大名的FrankWildhorn ,代表作: 《變身怪醫Jeckyll and Hyde》《基督山伯爵 MonteCristo》《吸血鬼德古拉 Dracula》《雌雄大盜 Bonnie and Clyde》《死亡筆記本Death Note: The Musical》.等等。
題外話,個人覺得,從美國一路轉移到歐洲,然後現在受到日韓的熱愛,甚至開始寫二次元主題的音樂劇,Frank Wildhorn這位作曲家真的是奇葩。
我很喜歡他筆下的合唱作曲手法,在各個他的作品中具有戲劇衝撞性。曾和演員朋友聊天聊到他,對方玩趣性的對我說:『雖然很多人,特別是作曲的人,都覺得Frank Wildhorn的東西聽起來都很像,但我們這些演員就是喜歡唱他的作品啊!因為他的音樂旋律寫的特別好聽,我們在舞臺上唱起來bur 爽的!』當時覺得:「這個人態度囂張,有點好氣又好笑的想打他」以外,也更加的認識到:果然在音樂劇劇組,不同的工作單位腦子裡想的東西果然很不一樣,正因為大家的思考角度不同,才越能撞擊出新的火花呀!哈。
EMK也打算在2016年11月19日將Frank Wildhorn的《基督山伯爵 Monte Cristo》韓文版再度搬上舞臺。我沒有在幫忙打廣告,只是鼓勵大家應該要多多進劇場看戲!這個動作有益身心健康、還能學習、提升觀戲品味,多好!
EMK這家公司旗下有許多成熟的韓文版引進音樂劇,特別著重在德奧音樂劇上,《伊莉莎白Elisabeth》《魯道夫Rudolf》《莫札特 Mozart! 》韓文版都是他們的製作結晶,另外,還有值得一看的美國作曲家的音樂劇作品《魅影Phantom》一齣截然不同於韋伯的《歌劇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大綱一樣,但故事更加人性化的魅影音樂劇,P.S.今年11月25日也會搬上舞臺。
如果對這製作公司有興趣,可以到他們的官方網站上去逛逛,http://www.emkmusical.com。真好奇裡面的內容,但看不懂韓文怎麼辦?沒事!我也看不懂。反正翻譯軟體這麼方便,複製、貼上,漂亮解決!(笑)
這次還有一個學習經驗,看第一場《Rebecca》時,現場還有賣行事曆及月曆,當下猶豫自己到底該不該買,然後默默的離開想說,反正還會來看第二場,結果第二場來看時,櫃檯告訴我:賣光了⋯⋯賣光了⋯⋯賣光了⋯⋯(自帶回聲效果)姊姊我發誓,以後買周邊絕對不猶豫!絕對!
自離開劇場後,每天腦海裡都是:Rebecca~Rebecca~Rebecca~(自帶回聲效果)感覺自己腦子都要造反了!再不把這齣戲的看戲筆記整理出來,我可能會覺得對不起Rebecca⋯⋯為了一個從頭到尾都沒出現在舞臺上的角色而開始動筆,我跟身邊的朋友說自己根本就是中了Rebecca的魔咒。但不要不信邪,等你有機會進劇場,你肯定也會跟我一樣中咒、皮皮挫的走出來。
關於作者張玉玫:臺灣樂手,全世界瘋狂看音樂劇。任巡演版《劇院魅影》鍵盤手,中文版《媽媽咪呀》助理音樂總監,中文版《Q 大道》《一步登天》指揮和鍵盤手。
文章歡迎個人轉發,但轉載其他平臺請聯繫Theater公眾號!
歡迎關注Theater公信平臺,分享戲劇知識、劇評、幕後故事、圈內資訊!
來稿信箱:1417114194@qq.com
May的其他音樂劇碎碎念
尿尿城Urine Town
Hand to God
酒館-Cabaret Rivival
賭城今宵-Honeymoon in Vegas
外百老匯版拜訪森林-Into the woods
搖滾芭比-Hedwig and Angry Inch
深夜小狗神秘習題
韓文版音樂劇:Thrill me, 洗衣,羅賓漢,Kinky boots, Jeckyll & hyde, Once
日文版獅子王
日文版西貢小姐
Wicked後臺參觀
百老匯音樂劇:Pipin, Matilda, Avenue Q, Newsies, The book of Mormon
百老匯音樂劇: Hedwig & Angry Inch, Lion King, 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 Once, Cabaret
百老匯音樂劇: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Les Miserables , Kinky Boots , If/Then, Aladdin